許多軍迷對位於航母飛行甲板上的一種特殊裝備非常感興趣。這種長度可以達十多米的金屬杆神似我們常見的"釣魚竿",有很好的彎曲延展性。事實上,它的學名是鞭狀天線,是一種垂直杆狀天線。因為航母在大海上航行,其本身就是一座"水上城市",艦上各種通訊設備運作繁忙。為了避免發生電磁幹擾,布置在船體外圍的鞭狀天線就能起到很好的空間隔離作用,保障通信暢通。不僅如此,陸軍裝備中的坦克、裝甲車及步兵通信兵,都要用到這種鞭狀天線。
其實,鞭狀天線在海軍戰艦中十分普遍,除了各國現役航母使用之外,其他大中型水面艦艇也都相關的設備,不過由於艦船的噸位大小、內部空間結構有所差異,一般戰艦使用的鞭狀天線遠遠沒有航母的數量多、體積大。航母飛行甲板上的鞭狀天線最高可達10多根,而且普遍有數米長,最長可達十多米。在艦載機起降時,為了不形成幹擾阻礙,這些鞭狀天線就會被平放下來,以防止出現磕碰。而正是由於鞭狀天線的彎曲度非常好,在平放時就好比釣魚竿的垂釣狀態,因此,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以為航母上的艦員在甲板上釣魚。
和艦用鞭狀天線相比,陸軍裝備的鞭狀天線普遍只有4-6米,也是短波、超短波電臺進常用的天線。眾所周知,坦克電臺的出現,改變了此前坦克集群作戰"通話全靠喊"的格局。一般來說,坦克電臺主要分為調幅、調頻和單邊帶三種模式,而現代坦克一般都會採用調頻或單邊帶短波電臺。坦克短波電臺工作波長為在10米-200米之間,儘管在遠距離通信時依然能夠保持穩定,受地形的影響非常小。但是這種短波電臺的信道抗幹擾線並不強,一旦遇到廣播、電信等電磁信號的幹擾,就會束手無策。因此,鞭狀天線的出現,可以有效地 避免這一問題。比如,在2015年俄羅斯勝利日閱兵中首次亮相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其炮塔上就裝有兩個鞭狀天線,這種勇於數據傳輸和破除信號幹擾的鞭狀天線,也是首次被應用到俄制坦克上,標誌著俄羅斯陸軍在坦克信息化技術提升方面邁向了新臺階。
此外,鞭狀天線對於原材料及製作工藝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一方面,鞭狀天線由於要承載各種負荷,對材質強度與剛度有很高要求,其結構變形有具體的數值範圍。另一方面,由於鞭狀天線要求很高的固有頻率,這樣才能保證在急劇晃動的運動過程中不會發生結構諧振(比如航母在海上風浪中前行,坦克在崎嶇地面中高速推進)。此外,由於鞭狀天線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具備防鹽霧腐蝕、抗風以及適應惡劣環境的性能。和傳統鞭狀天線普遍採用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不同,如今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得到大範圍應用,也成為現代軍用通訊領域的意義非凡的新型合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