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北安普頓科特林霍爾梅都小學(Hall Meadow Primary School)是一所典型的英國鄉鎮小學。羅琳·庫林(Lorraine Cullen)從2002年起擔任霍爾梅都小學校長,是該校成立以來的首位校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該小學的排名已在全英格蘭小學的前5%。而且,霍爾梅都小學還有22%的學生是需要特殊照顧的孩子。那麼羅琳·庫林是如何讓一所鄉鎮小學變得如此卓越?關愛與接納是她的答案。
給所有學生最好的學習機會
問:您擔任霍爾梅都小學校長之後,使得這所鄉鎮小學晉升至全英格蘭小學的前5%。因此,我很想知道您的教育和管理理念。
答:我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給所有學生最好的學習機會,保護學生的權益,讓學生在人生初期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為,無論學生來自哪裡,他們都是一樣的,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他們的權利。這也是我一生的追求。我發現,有安全感、被尊重的學生會表現得更好。
我也擁有一個持有相同教育理念的團隊,所以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團隊的教師們會和我一起面對並探索解決的辦法。這個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校長無法每天和所有的孩子交流,但教師可以做到。因此,我們要盡最大努力讓教師得到成長。另外,我會尋求專家的幫助,因為對於教育細分的研究,專家懂的要比我多。作為校長,我只是確定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問:您的學校有多少位教師呢?
答:霍爾梅都小學有12位教師。但基於英國最新的學校幫扶政策,作為一所優質學校,我們與周邊的30所小學共同工作,要去薄弱學校進行教師培訓和幫助。因此,我們一起共事的教師就很多了。
問:那麼您是怎麼培養您的教師團隊的?如何讓他們持有和您相同的教育理念,並實踐於日常教育中?
答:我們通常是從教育政策開始學習的。並且,在如何提供給學生最好的教育教學和希望培養怎樣的學生方面,我們首先都必須有認同感。根據政府的教育政策,我們會形成嚴格的學校規章制度,這是不容討論的。例如,在我的學校裡工作,教師是不能呵斥學生的,教師需要細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習慣。我常告訴教師,你們想被怎麼對待,就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的學生。
兒童需要與成人建立信任關係
問:在英格蘭的小學排名中,霍爾梅都小學是前5%的學校。請問英國學校排名考核哪些因素?
答:排名關注學校的表現和學科成績,此外還關注學生的出勤和課堂表現。學校所有的學生都要參與國家測試,包括英語、語法、閱讀、寫作、數學和科學。測試考察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評估學生是否達到國家的標準。
問:您的研究發現,小學生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只有20分鐘。對於課堂教學,您和您的教師團隊是怎麼做的?
答:是的,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持續很長時間,我覺得很多成年人也是這樣。所以,成功的課堂必須被分成幾個部分,包括學習語言的時間、學習社交的時間、思考的時間、練習的時間和溫習的時間。我發現,教學的一個嚴重錯誤就是給學生不停地灌輸知識。他們像是在聽講,但是大腦沒有接受到任何信息。當今世界與以往不同,小學需要培養的是創造者和問題解決者,是能適應不同的環境,並能與不同文化對話的人。
問:據了解,霍爾梅都小學有22%的學生需要特殊照顧,教師是如何幫助他們的?
答:特殊照顧不僅是指學習能力,還包括智力和身體方面的殘疾,是通過嚴格的測試來確定的。兒童需要感到安全、需要與成人建立信任關係,教師需要教他們社交能力和表達情緒的「語言」。對於霍爾梅都小學的學生,首先,優質高效的課堂是教師必須提供的。其次,教師需要建立一個溫暖的教室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被歡迎、被接納、有安全感,並提供給他們課程相關的所有信息。必須承認,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個年級,他們的學習基礎和能力也有差距。所以,我們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等級,教師會提供相應的幫助。兒童也需要學習重視自我、重視他人,管理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在不同情境中交流;對自己負責,關注他人。有些學校將特殊學生單獨編班,並給與特殊照顧。但是我們不這樣做,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會特意留意這些學生。當然,我們也會邀請家長參與到教學中。
保證學生身體、心理、社交和學習上的安全
問:在您看來,一個校長的職責是什麼?
答:首先,校長應對學生負責。每個校長都應該認識到孩子是一個家庭中最珍貴的成員。當家長把孩子交給你,就相信他們的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校長必須建立一套管理機制,保證學生身體、心理、社交和學習上的安全。如果一個學生的心理不健康,如果一個學生不能被老師和同伴接納,如果一個學生不敢在學校發表自己的意見,那麼在測試中取得最好的分數又有什麼意義?
問:在中國,小學面臨著多種多樣的情況。有的是大班額,有的是寄宿制,有的是隨遷子女學校。您對這些孩子的社會情感學習有什麼建議?
答: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歸屬感很重要。如果他們感受到被關心、被重視,那麼他們會在學習上非常努力。因為,所有人都希望證明自己,希望被接受。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或小組活動中,更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喜歡獨立思考的學生往往更具創造力。■記者 張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