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新能源奇蹟:從中國速度到世界羅盤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11月18日,深圳坪山。一場絢爛迷人的燈光秀,讓22萬人歡呼沸騰。

這是一家名叫比亞迪的中國企業二十五歲之禮。

生長於世界之窗深圳的比亞迪,從立於窗前觀世界,到飛出窗外驚豔世界,用了僅僅25年。其新能源產業以中國速度成為世界標杆。

25年前的今天,王傳福應不會想到,自己將締造全球最大新能源產業「帝國」。電池大王成功跨界造車,已成江湖美談。比亞迪的發展軌跡可謂是中國速度的縮影,也使之成為教科書級別的新能源行業引領者。行業傳奇的背後,不禁讓人在25周年這個節點,重新審視比亞迪戰略布局及其蘊藏的未來價值。

在世界之窗眺望世界

深圳素有中國矽谷之美譽,從鄧小平在南海上畫圈開始,這裡註定要寫下不平凡。改革開放四十年,大批跨國企業在此孕育。

比亞迪建成的首個廠區在深圳葵湧,這裡離著名景區大梅沙僅13公裡。海邊出生,海邊成長。在葵湧的幾年時間,比亞迪一邊鑽研最先進的電池技術,一邊為衝出海外做好準備。

比亞迪很早就給自己起好了英文名 「Build Your Dream」,譯成中文為「成就夢想」。將綠色科技帶給世界可以說是比亞迪的夢想,這夢想也為未來的全球化布局埋下了種子。公司成立的那一天,王傳福就告訴員工們,比亞迪是立足於國際市場。

這種國際化胸懷僅靠夢想是難以維繫的。創業維艱,彼時比亞迪所面對的,是資金與設備匱乏的壓力、國外巨頭的技術封鎖。

而王傳福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因為競爭的壓力,必須創新,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是為了生存去創新、為了發展去創新。」

比亞迪自主技術創新、手動改造產線,成功切入了當時國內同行難以涉足的電芯製造領域,駛入技術含量更高、利潤更為豐厚的藍海。

作為儲存電能的裝置,電芯是動力電池最核心的零部件,比亞迪卻給用戶提供了終身保修的承諾,大膽的舉動讓同行感到震驚,也給消費者吃了定心丸。

根據海外媒體報導,奧迪正是看中了比亞迪的新能源技術,才選擇和比亞迪組建合資公司。能讓第三方大佬對比亞迪青睞有加,無疑從側面證明了比亞迪的創新實力。

這種創新的欲望,真正賦予了比亞迪國際化的競爭力。依靠獨特的技術工藝與成本優勢,比亞迪的夢想開始生根發芽。

中國速度駛向六州

百舸爭流、千帆駛入,比亞迪已將新能源產品帶到世界各地,25年是深圳速度也是中國速度。當初的無名者成為今天的掌舵者,比亞迪這個「一帶一路」排頭兵,正在掀起一場空前的綠色革命。

王傳福接受媒體採訪時感慨,每天睜開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20多萬員工吃飯的問題。這句話,豪不誇張,對於現階段的王傳福而言,企業責任顯然更為重要,對員工負責,就要埋頭苦幹,砥礪前行。

25年過去,比亞迪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能源行業佼佼者。回顧這一路的國際化推進,王傳福感慨,「比亞迪一直在做『證明題』,證明我們有技術有實力,為世界節能減排貢獻最優質的中國方案。」

都知道,歐美市場一直是中國車企的「禁區」。他們擁有早於我們多年的技術沉澱,無論是產品打磨還是品牌提升,早已走在行業前列。想從他們手中分得蛋糕,並非易事。而比亞迪人憑著敢想敢幹的「狠勁」,最終突破重圍,用實力為自己做了證明。

2013年5月,比亞迪宣布在美國蘭卡斯特市建立大巴和電池工廠,而剛剛接下第一個訂單就遭遇阻擊。美國本土落標車企向相關部門列舉了比亞迪多個「惡狀」,引來了勞工局對工廠進行查處,與此同時,當地媒體跟進做了大篇幅報導。

作為一家外來企業,比亞迪頓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手握技術,遵守規則,怎麼就惹上這麼大的麻煩?

只有向當地權威機構證明自己擁有優質技術,才可能扳回一局。面對困難,比亞迪提出加入「魔鬼測試」。

這項測試就是Altoona挑戰, 該研究測試中心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拉森交通運輸學院旗下的一家測試機構,享有FTA資助。

為了重奪訂單,比亞迪全力以赴。

2.4萬公裡持續行駛、116天的完整結構耐久測試,比亞迪全力備考,最終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各項指標均達到規定水平。正因為敢於挑戰,K9成為史上第一臺完成該測試的12米純電動大巴,成功獲得了美國聯邦交通管理局TVM資質,並有資格獲得專項資金支持。

完成了證明題,比亞迪開始在美國建立本土化工廠,並聘請美國大巴界權威人士加入比亞迪的管理團隊。比亞迪堅信,發現問題找到方法,就一定能化解危機。

不僅是美國,比亞迪在其他國家也用技術做著證明題,毫不懈怠。

如今,比亞迪在全球設立了30多個工業園,實現全球六大洲的戰略布局,業務涵蓋了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並且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營業額和總市值均超過千億元。

「開放」繪製中國智造圖騰

比亞迪立足深圳,但是已經跳出窗外,放眼全世界。而比亞迪的坪山全球總部也是名不虛傳,每個來比亞迪總部的人無不為六角大樓建築豎起拇指,獨特的設計風格彰顯著國際風採。但,這只是比亞迪著眼全球的一個縮影,開放、融合、擁抱,讓比亞迪在高速奔跑的道路上更為從容。

僅以電動汽車領域舉例,比亞迪逐漸敞開大門。對內,和長安合資建立電池廠。對外,先有戴勒姆,後有豐田,國際巨頭紛紛選擇比亞迪作為自己進軍電動車領域的搭檔。

王傳福反覆強調,比亞迪的策略是開放。90%的汽車品牌都在與比亞迪進行相關合作的接洽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現階段,比亞迪擁有電池,電機、電控和IGBT的整組技術,無論是戴姆勒還是豐田的合作,均在中國市場拓展新品牌,把自己的優質資源運用到了合資項目。

王傳福曾表示,和戴姆勒的合作,是第一次是技術對技術的合作,中國合資企業基本上都屬於拿市場換技術,應該說奔馳和比亞迪的合作開創了一個技術和技術結合的先河。

再看豐田,合作雙方在技術上完全對等,車型使用豐田品牌,比亞迪負責電動車核心平臺的研發。

與國際巨頭的合作是創新,同時為開放打開了一扇大門。與戴姆勒、豐田之間的合作,很好的說明比亞迪已躋身業界領先行列,同樣也是比亞迪開放戰略的關鍵一步。

25年,比亞迪每一次戰略布局都伴隨著爭議,卻改寫著奇蹟。遠徵海外的企業很多,但不是誰都能真正讓代表中國的品牌力量深入人心。

和各種國際合作,以及海外市場的布局,已體現出這家企業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視野,比亞迪新能源的種子已經在全球各地的土壤深埋。比亞迪篤定立於窗前,但一舉手一投足,或許都牽動著世界的風雲。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市值一騎絕塵 中國「新能源一哥」比亞迪亦潛力無限
    特斯拉市值一騎絕塵 中國「新能源一哥」比亞迪亦潛力無限 作者:王真真 責編: 肖文斌 來源: 網上車市
  • 比亞迪:創新是發展的「永動機」成就新能源領軍者
    之後比亞迪電動車,開始逐步得到廣泛的運用。2011年,比亞迪從H股回歸A股,實現A股和H股兩地上市。2013年,比亞迪電動汽車銷售額到10個億,此後,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紅利, 2014年,比亞迪電動汽車銷售額70個億,2015年,190億,2016年341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  2016年度,比亞迪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利潤總額65億元。
  • 綠色環保類汽車,新能源汽車之比亞迪
    新能源汽車之比亞迪,隨著社會的不斷持續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正在慢慢地提高,包裡的錢也越來越多了就想著提高生活享受的水平,於是廣大人民就開始準備買車了,說到買車這個話題當然要提一下符合時代發展綠色環保的新能源汽車了。
  • 比亞迪重磅推刀片電池 用安全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
    新能源汽車這一新物種誕生之初,消費者有嚴重的「裡程焦慮」,這讓諸多新能源車企陷入到對續航裡程的攀比之中,因而轉嫁到動力電池身上,讓行業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產生了「非理性追求」,讓新能源乘用車的安全口碑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在業界,很多人將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稱為「電池大王」,因為王傳福的專業跟電池技術相關,同時比亞迪也是靠做電池起家的。
  • 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核心技術的IGBT打破壟斷 比亞迪半導體產業崛起
    近幾個月來,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弗迪模具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動力有限公司、弗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和豐田汽車合資成立了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上周,比亞迪宣布其旗下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正式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一時間,產業整合,分拆,大動作不斷。
  • ...比亞迪、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磁鋼供應商
    金力永磁:公司是比亞迪、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磁鋼供應商 2020-09-02 11:06:52
  • 跟記者到深圳比亞迪總部,現場感受一下
    5月19日,記者隨中國記協2018「走轉改」廣東行採訪團隊來到深圳市坪山工業園區的比亞迪總部,現場感受了雲軌的魅力。據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段雲軌建在比亞迪園區內,環形一周,總長度約4.4公裡,目前正在與坪山區對接,能直觀展示雲軌的功能和優勢。
  • 英國網友:中國的這項技術讓我們害怕,簡直是新能源的一大奇蹟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中國如今在國際上也格外出名,無論是三峽大壩,還是港珠澳大橋,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讓世界認識到中國實力的強悍。而英國網友更是評價中國,直言:中國的這項技術讓我們害怕,簡直是新能源的一大奇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燃油車和新能源齊頭並進,比亞迪能更進一步嗎?網友:我只看好它
    最近的兩年,比亞迪連續丟掉了動力電池裝機量冠軍、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等多個頭銜,但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業務突飛猛進,股票市場一飛沖天,比亞迪再度找回了老大的自信。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比亞迪全年新車銷量為42.69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79054輛,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 比亞迪和特斯拉的前世今生!
    三、發展兩家車企發布新能源汽車時,全球新能源市場基本一片空白,當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僅僅幾千輛,而無論是走高端路線的特斯拉,還是走低端路線的比亞迪,都被戴姆勒集團所關注。戴姆勒入股了特斯拉(後來分道揚鑣),同時也和比亞迪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騰勢。
  • 2019新能源汽車行業十大活躍品牌——蔚來、小鵬瘋狂打擂 比亞迪...
    2019新能源汽車行業十大活躍品牌——蔚來、小鵬瘋狂打擂 比亞迪、廣汽高調轉身  Alex Hu • 2020-01-13
  • 三問比亞迪:關於電池怎麼說?
    3.比亞迪會一直將插電式電動汽車作為未來的方向嗎?  其實不論是插電式混合動力還是純電動汽車,關鍵要素就是電池,他不僅是決定電動汽車是否能夠繁榮的命門,也是當下限制電動汽車發展與普及的絕對瓶頸。
  • 特殊問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芯質保」的變化與概念
    問題來了:比亞迪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變為「首任車主電芯終身質保」!反而是拿出態度的比亞迪總是「前路多艱」,這是為什麼呢?    但是最核心的因素似乎還是比亞迪的銷量沒有達到預期,終身質保的服務標準又樹敵過多,成為眾矢之的的比亞迪最終選擇了順大流。
  • 比亞迪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足22萬,和特斯拉的差距已經被拉開
    歲末年終,各大車企都陸續交出了今年的「成績單」,近日比亞迪方面也公布了全年的汽車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比亞迪全系新車(乘用車)銷量為451246輛,其中包含燃油車231893輛,新能源汽車219353輛。
  • 彰顯超強產品力 比亞迪K8斬獲首屆新能源公交車性能評價賽兩項大獎
    11月29日—12月1日,2018年全國新能源公交車性能評價賽在重慶機動車強檢試驗場圓滿舉行,吸引了國內十多家主流客車廠的近20款新能源車型參加。比亞迪攜旗下「銷冠車型」——K8純電動公交車出徵,得益於全球領先鐵電池、輪邊驅動、電機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K8各項性能表現出色,以超強產品力一舉斬獲續航裡程優勝獎、動力性能優勝獎兩項大獎。
  • 你曾看不起的比亞迪,聯手華為改變中國交通!
    比亞迪宣布:2018年,要搞到中國20個城市。雲軌,從硬體核心到軟體駕駛,再到通信專網,中國擁有100%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比亞迪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表示,華為4.5G軌道無線專網代表了行業無線的發展趨勢,契合了雲軌發展的需要,更可靠、更高效、更智能。隨著搭載無人駕駛系統的雲軌在全球各地落地開花,更多的市民將可以乘坐雲軌,獲得便捷、智能、可靠的出行服務。
  • ​薛丁格的比亞迪-虎嗅網
    比如特斯拉掌門人埃隆·馬斯克被問到比亞迪的時候就曾莞爾一笑:你看過他們的產品嗎,他們做的產品很爛。不過,隨著2021年的雙積分政策出臺,以及新能源購置補貼延續到2022,比亞迪的電動車似乎稍微有了一點可以搶救的跡象。 憑藉發布的旗艦產品漢系列的全新上市,比亞迪似乎也有了那麼點與特斯拉可以一時瑜亮的本錢。不管怎麼說,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地位,至少從銷量上,還可以排在前二的位置。
  • 全歐最大純電動大巴車隊如期交付 比亞迪綠色新能源戰略交「高分...
    疫情大考下 比亞迪綠色新能源戰略交出「高分答卷」「今天,對於Keolis公司、當地交通局以及未來乘坐這些車輛的千千萬萬名乘客,都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 今年年初,由於受疫情襲擾,歐洲多國封鎖,包括比亞迪零部件供應商在內的眾多當地企業也面臨停工停產。在多方嚴峻挑戰下,這批大巴車隊仍然順利完成生產和交付。
  • 財經-比亞迪重新調整經營戰略動力電池開放門戶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吳輝9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今年第一季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波及到上遊動力電池銷量下跌。比亞迪受衝擊明顯,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銷量皆下降。早期,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枝獨秀,動力電池自給自足的模式對比亞迪來說確實是優勢,但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猛增,比亞迪繼續在動力電池市場封閉的話,將讓其發展遭遇瓶頸。
  • 灣際智造學院工業旅遊記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高層遊學比亞迪總部
    本次灣際智造學院有幸安排中國兵器集團高層40餘人前往比亞迪總部參觀學習,實地感受比亞迪作為中國汽車行業領軍企業的風範,感受比亞迪新能源應用領域的成就,並且充分了解比亞迪如何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自身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