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療】港中文大學發表研究成果,螺旋藻機器人穿透身體殺滅癌細胞成為可能!

2021-01-13 仁維健康

我們都知道,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許多科學家都希望讓各種微型機器人可以有效地穿過身體,執行藥物遞送、治療或檢測等功能。他們嘗試了很多的機器人形狀,例如,杆狀的、球狀的、多面體,等等。而如何為這些機器人有效地供能也一直是個挑戰,因為大部分的供能物質都會對生物體產生一定的傷害性。

最近,一項發表在雜誌《Science Robotics》上的研究,非常的有趣。來自中國香港中文大學材料科學家Li Zhang的團隊,發表了關於磁化螺旋藻的一項研究成果,讓人眼前一亮。讓我們來看看港媒的報導:







讓我們來看看螺旋藻機器人的原理和理論實踐依據



螺旋藻的運動形式 圖片來源:Science視頻截圖

螺旋藻是一種微型的藻類,很多時候,我們都將它用作膳食補充劑,對人體來說,健康無害。螺旋藻的形狀賦予了它獨特的運動特點,它的藻體可以以自身為軸,快速地旋轉運動,向前穿行。螺旋的形狀,具有強大的穿透能力,這個理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並不陌生,例如,螺絲可以穿透模板,以及紅酒的開瓶器可以輕易的鑽入木塞的深處,這是杆狀以及球狀所不具備的功能。

研究人員以此獲得啟發,螺旋形狀是否能夠幫助微型機器人在身體內很好的穿行呢?很快,科學家們獲得了肯定的答案。

幾年前,Zhang教授和他的同事們用螺旋藻作為靈感,來設計合成微機器人,實驗證明,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行的。

這一次,科學家們決定使用藻類本身。他們需要一種方法來追蹤體內的機器人,而海藻本身可以產生螢光。研究人員想知道,他們是否可以通過檢測這種螢光來跟蹤機器人在身體表面附近的路線。那麼深層次的追蹤如何進行呢?然後,研究人員想到了常用的醫學成像技術——核磁共振(NMR),使用這種技術可以對它在身體的更深部分的時候進行跟蹤。

通過氧化鐵對螺旋藻進行磁化

為了能夠有效控制螺旋藻在體內的穿行運動,並追蹤在身體深處的運動軌跡,研究人員決定對螺旋藻進行磁化。他們利用氧化鐵納米顆粒包裹數百萬個螺旋藻來磁化海藻,通過磁場將這些螺旋藻機器人引導至特定位置,然後使用核磁共振(NMR)的醫學成像技術監測它所發出的螢光,對它們在身體內的路線進行有效的跟蹤。

在磁化海藻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較長的浸出時間可以實現更多的控制,但是較短的浸出時間卻使研究人員能夠更容易地檢測到螢光。

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上進行了嘗試。通過NMR,研究人員觀察到,在外加磁場引導下,研究人員能夠有效控制體內的螺旋藻機器人,並引導微型機器人在老鼠的胃裡聚集。

螺旋藻機器人的運動 圖片來源:Science視頻截圖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納米工程師Joseph Wang說:「這是一個進步,你可以在身體內追蹤這些遊泳者。它具有生物相容性,且成本低。」

他提到的生物相容性是螺旋藻機器人一個非常重要的優點。它們會由於塗層的厚度的不同,在數小時或數天內在體內降解;更重要的是,它不會損害大多數細胞。但癌細胞是個例外——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生長的腫瘤細胞,大約有90%在暴露於螺旋藻中48小時後被殺死了。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德國斯圖加特市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物理化學家Peer Fischer說:「殺死腫瘤細胞的行為似乎是一個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特徵。」進一步的測試表明,螺旋藻會產生一種對癌細胞有毒性的化合物。

雖然,距離這種螺旋藻機器人真正應用於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項有趣的發現,為科學家們帶來了更多的靈感。未來,也許會有更讓我們期待的奇妙組合出現。


參考資料:

[1] Magnetically-Controlled OrganicMicrobots Could Change Medicine in the Next Decade

[2] This robot made of algae can swimthrough your body—thanks to magnets

[3] 科學家用磁場操縱藻類機器人 可穿過身體並殺死癌細胞


-


1.香港患乳腺癌的患者存活率是89.8%,為全世界第二。

2.香港治癒胃癌率是世界第一,比西方國家高13%。

3.香港治癒肺癌率是世界第一,高於美國6%。

4.香港治癒肝癌率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5.香港治癒直腸癌率是世界第二,比歐洲更高

6.香港治癒前列腺癌率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7.乳癌治療,1983年引進乳房局部切除及即時重建手術,為亞洲先驅。


仁維健康諮詢——香港醫療相關文章:

【香港醫療】重大突破!港產抗癌藥臨床試驗成功

肺癌基因檢測:都測些什麼?

關於HPV疫苗那些事兒

香港DNA基因檢測:發現癌症真的可以預防!

注意!一生感染HPV的2個高峰期

香港最受歡迎的十家私立醫院!

香港醫療優勢突出,內地居民如何就醫香港?

癌症早已不等同於「絕症」,看看香港醫療水準到底有多高?

香港治療癌症的九大優勢,治癒率居全球前列!

去香港就醫,該怎樣選擇放心的診所?


仁維健康諮詢,致力於提供先進的海外醫療服務。仁維與眾多的全球頂級醫療機構緊密合作,已經遍布美國/泰國/日本/香港等地區和國家,服務輻射範圍遍及全國,志在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一站式醫療諮詢/醫療診斷/醫療治療服務。讓健康常伴您的左右,仁維服務千萬家,歡迎掃碼關注我們。

優惠資訊:
1.有少量HPV針可以預約,注射時間在明年1月份。名額有限,歡迎公眾號留言諮詢。
2.癌症治療諮詢:請把病例郵件到rhm_care@163.com,我們收集資料諮詢美國/日本/香港醫療團隊,並且儘快回復和安排遠程就診。
2.相關基因檢測如下:

男士癌症檢查套餐:

女士癌症檢查套餐:

基本身體檢查: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螺旋藻製造微型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現在,香港中文大學材料科學家張立(Li Zhang)團隊通過磁力信號可以操縱螺旋藻在體內遊走,這種生物合成機器人,將以最小副作用的方式實現定點給藥和局部微手術等高難度操作,更重要的是,它和它的磁性塗層似乎還能殺死癌細胞!螺旋藻(spirulina)是一類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絲狀體,看起來像個小彈簧。
  • 科學家能夠利用磁場操縱藻類機器人 主動追殺癌細胞
    現在,通過對磁信號的響應,科學家已經能夠操縱螺旋藻——一種微小的植物和食物補充劑——從人體中穿過。這種生物混合機器人有朝一日可以將藥物運送到身體的特定部位,從而減少副作用。更有甚者,這種機器人以及它的磁場似乎可以殺死癌細胞。
  • 首個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誕生,用磁場就能控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張立教授和曼徹斯特大學 Kostas Kostarelos 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推出一款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未來可用於診斷疾病或者向人體內輸送藥物
  • 香港市場看好海南螺旋藻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日前已批准我省林恆牌螺旋藻膠囊在港銷售,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在境外銷售的海水螺旋藻藥品。  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香港對藥品銷售的資格審查非常嚴格,能夠獲得銷售許可確屬不易。近年來,螺旋藻的營養價值及藥用功能已逐漸為人熟知,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其為「人類21世紀的最佳保健品」,香港市場對此需求旺盛。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十大新聞
    目前,學院已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隊伍,並與騰訊聯合實驗室、京東聯合實驗室、華為聯合實驗室、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和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等開展生物信息學、通訊系統、金融、人工智慧醫學診斷、精準醫療、雲計算、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與深度合作。02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網絡直播課堂約你雲端學無止境
    他獲得了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士和環境地理碩士學位,他於1996年獲得美國喬治亞大學水文學與水資源管理博士學位。其教學科研領域主要包括水文與水資源管理、氣象與氣候學、環境模擬技術以及區域發展研究。  陳永勤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廣泛發表於學術期刊以及相關領域著作,其中包括發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 等國際頂級刊物上的120多篇論文。
  • 香港中文大學
    研 究 稱 譽香港中文大學鼓勵所有學院從事高素質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鼓勵多元化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另方面不斷爭取卓越科研成就,致力擴大人類的知識領域,為社會各界提供諮詢服務,提高國際聲譽。 大學先後成立了13個主要研究所,方便教師開展跨學科研究,就專門範圍進行深入探討。
  •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諾貝爾物理學獎 研究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
    東方網10月7日消息: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7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說,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表明一向注重基礎科學的諾貝爾獎金委員會越來越重視應用科學。這個方向值得年輕人特別注意。   香港中文大學7日舉行慶祝會,百逾名師生共同慶祝原校長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矽基量子點雷射器器件表徵圖  這是張昭宇教授課題組在矽基光晶片研究領域,繼2019年首個室溫連續光泵浦低閾值矽基盤形雷射器後,取得的又一個重要研究成果。此成果第一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周陶傑,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的唐明初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為第一作者單位,張昭宇教授、UCL的劉會贇教授和陳思銘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來自法國University Grenoble Alpes的Thierry Baron教授也參與此工作。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杜洋教授在《自然通訊》上發表論文!
    喜訊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責任研究員杜洋教授的研究組與韓國成均館大學KaYoung Chung教授的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數據科學學院 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大數據的時代,數據加上算法所產生的智能決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利用安全、公正並且高效的算法來創造價值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在此背景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於2020年7月1日正式成立。數據科學學院是港中大(深圳)繼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後的第五所學院,由戴建崗教授擔任首任院長。
  • 商業分析專題:香港大學pk香港中文大學PK香港科技大學,你選哪所
    很多同學在香港TOP3大學的商業分析碩士項目不了解,在選擇學校的時候,經常下不了決定如何三選一。從申請難度來說,香港科技大學的申請難度大於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從課程設置來說,三者具有相似性,從申請條件來說,除了香港大學不需要GRE,GMAT,其他兩所有需要。
  •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碩士專業錄取一枚案例就業前景-美英港新
    本文介紹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碩士的案例以及就業前景介紹,以下先為大家介紹就業情況。說實話,性別研究並沒有特別直接的相關工作,如果非要說幾個,那就是做學術、NGO或政府工作。如果是去聯合國的情況當然是每個有夢想的性別研究人員最理想的情況,但情況比較少,也可以從事其它相關工作。以上除了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碩士就業情況介紹,以下就是真實案例。
  • 香港中文大學Darwin Lau教授的機器人技術講座
    3月30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Darwin Lau(劉達銘)教授應西安交大械工程學院朱愛斌副教授的邀請,來校做有關線纜驅動機器人技術的講座,並與交大機器人方向的師生進行學術交流。 (cable-driven robot)展開,介紹了目前常見的線纜驅動的機器人。
  • 科學家用磁場操縱藻類機器人 可穿過身體並殺死癌細胞
    微型機器人會在數小時或數天內降解,這取決於其塗層的厚度;但它不會損害大多數細胞。唯一的例外是癌細胞——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生長的腫瘤細胞,大約有90%在暴露於螺旋藻中48小時後被殺死了。德國斯圖加特市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物理化學家Peer Fischer說:「殺死腫瘤細胞的行為似乎是一個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特徵。」進一步的測試表明,螺旋藻會產生一種對癌細胞有毒性的化合物。
  • 香港中文大學Center for Gut Microbiota Research招聘啟事
    一、香港中文大學Center for Gut Microbiota Research中心簡介    該中心致力於各種疾病及健康狀態的微生態研究及臨床轉化應用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發表有關旋渦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發表有關旋渦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8-20  瀏覽:
  • 昆明醫科大學張玲:螺旋藻和硒結合在一起能發揮出更好地醫療功效
    作為世界公認的多效全營養素,螺旋藻目前被國內外科研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開發,其營養醫學價值正在迅速凸顯。9月4日在北京召開的「微藻營養醫學中國行——政企學媒共話大健康暨首屆螺旋藻營養醫學論壇」,匯集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309醫院、中國農業大學、暨南大學、昆明醫科大學等相關機構眾多一線權威專家、學者,針對微藻營養醫學研究做了多項學術報告。會中,昆明醫科大學藥學院暨雲南省天然藥物藥理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張玲,為螺旋藻的營養醫學功能性探索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重要的試驗室理論基礎。
  • 香港最好大學排名公布:香港中文大學第二,第一名好過清華北大
    香港位於珠江三角洲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由香港島、九龍、新界三部分組成,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香港已成為世界著名的繁華都市,它既保持著東方的文化傳統與風韻,也充滿著現代大都市的繁華與喧囂。今天我帶大家去了解一下人們口中常說的「港三校」。香港大學香港大學 ,簡稱港大,是香港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 ,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 。
  • 香港留學:排名斷崖式下跌的港中文和港理工,可惜了!
    2019年11月23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 THE》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其中深受暴行困擾的香港高校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尤其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可惜了,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成立於1963年10月10的香港第二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最好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也是一所亞洲頂尖,享譽國際的大學,更是香港唯一擁有諾貝爾獎的主任教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