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東方]上海:探索多層次專科醫聯體 以同質化醫療造福百姓(標清)
醫療隊伍不均衡,就醫集中在大醫院、大城市,是導致看病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國家衛計委今年提出要求,在全國積極推動醫療聯合體、醫療共同體、專科聯盟建設。上海不僅在全國最早建起跨區域醫療聯合體,如今又率先發起跨省市專科聯盟,通過醫療質量同質化建設,造福全國更多患者。
在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婦科門診,醫生在為孕婦趙女士解讀她的檢查結論時,說道:「你目前感染的這個病毒,不會影響你繼續妊娠,也不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趙女士聽到紅房子專家給出的檢查結論後,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趙女士說:「大大便利了這裡有需求的病人,如果看病趕到(紅房子)那裡,還不一定掛得到號,當天來回還很辛苦。」
作為上海首個婦產科醫聯體,復旦大學婦產科醫療聯合體成員、閔行區中心醫院婦產科,不僅有三級醫院專家定期來坐診,紅房子醫院專家工作室也會幫助他們做醫生業務培訓。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婦科主任徐軍提到:「帶教,使得我們醫生在技術操作、診治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目前,婦產科醫聯體也促成了紅房子醫院與多家綜合性醫院、婦產科專科醫院的合作與交流。為患者在醫聯體成員單位內,享受同質化、高水平的婦產科診療服務提供了條件。
作為醫聯體的牽頭人,紅房子醫院有60%是來自外地的患者,為了減少病人奔波,一張輻射江浙滬和新疆、雲南等地區婦幼保健院的協作網,又被打造出來。
遠在新疆的喀什二院科主任古麗巴,通過視頻遠程就能和紅房子醫院專家探討疑難雜症。近年來,喀什二院通過紅房子專家援助指導,派遣醫生來滬進修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婦科疾病診治、危重孕產婦搶救能力。
古麗巴說:「我們這裡部分病人經濟也困難,也不可能到上海、北京去得到治療。我們通過這種方式,病人可以就在當地得到很好的治療。」
為了使更多綜合性醫院的專科水平進一步提高,讓優質婦產科醫療資源高效化利用,由復旦附屬婦產科醫院等多家婦產科醫院發起的全國首個省會城市三級婦幼保健院聯盟正式成立。
聯盟內,將實現專家共享、臨床共享、科研共享,和教學共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強調:「使得婦產科診療流程和診療標準,儘可能地同質化,這樣可以為全國各地的老百姓,提高均質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