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內循環可矯正過去一段時間內扭曲的市場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曹和平:內循環可矯正過去一段時間內扭曲的市場

本報實習記者/鄭丹/記者/孟慶偉/北京報導

「國內大循環可矯正國民經濟體系因長年出口導嚮導致的國內市場成分不足,雙循環導向又可鞏固啟動內需大市場時有可能弱化早先海外市場累積的份額優勢。雙循環戰略取長補短,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發展的導向。」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發展經濟學系主任、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曹和平在《打響中國經濟內循環人民戰爭》中寫道。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再一次清晰地闡述了「內循環」經濟概念:「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曹和平基於此,結合歷史與企業結構,寫下文章《打響中國經濟內循環人民戰爭》,備受好評。

過去13年,曹和平一直致力於高新技術和數位技術支持下的聯網共享經濟研究。他認為,國外和國內的雙循環,能夠讓國民經濟體系內外兩個輪子的驅動均衡性發展,投資向數字基礎設施下的聯網共享經濟,以及其對應的基礎設施方向變化,中國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如果趕上這一次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潮流,中國經濟增長會非常好。

以下,是曹和平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內容。

要理解好內需升級

《中國經營報》:內循環概念提出後,大家的解讀各有不同,甚至也有人擔心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當然,更多人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倡導。您怎麼看?

曹和平:現在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和疫情的打擊下,我們為了自己的經濟增長,啟動內循環。啟動內循環以後,社會上有兩種輿論,其中一種輿論是說,中國在國際上的整個大環境糟透了,在加上疫情的雙重打擊下,中國經濟由外向型轉向為閉關鎖國了,這種輿論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而以前我們倡導出口導向的時候,大家就討論過姓資還是姓社。這兩種思想是特別要不得的。

我們不論是哪個方向,都一定是讓中國百姓受益,經濟結構變遷,經濟增長的速度達到它的潛在生產能力的水平,才會對中國有好處,不要先入為主,因為不符合個人的意識形態,你就認為是錯的。

在我看來,內循環,就是中國14億人,人均GDP越過1萬美元,恩格爾係數降到25%以下,食品消費降到20%以下,服裝和一些日用的文化類的消費降得更低的時候,我們具備教育、醫療、健康、養老、創新、發明、儀器,高端住宅、數字商業跟伺服器、網絡的搜索平臺、第六代智能交易、中央頂層帳戶經濟系統算理和算能體系,這才是真正的內需。

內需不是14億人吃飯的內需、穿衣的內需,不是餐館、酒店、吃喝玩樂、旅遊、談情說愛與慢生活。內需是真正的國民經濟體系升級的時候,整個產業板塊之間的互相需求。內需包括投資需求、政府公共需求、消費需求、創新需求等等,千萬別把它想像成吃喝拉撒睡,那就錯了。

《中國經營報》:從啟動改革開放,到提出雙循環,有漫長的、歷史變化的多種因素。在您看來,這是一個怎樣的過程?讀者也很想知道,您是怎麼關注這個過程的?

曹和平: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當時國務院宏觀經濟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員就國民經濟體系運行問題提出過國際大循環,後來海外的一批經濟學家提倡投資拉動和出口導向經濟。那時我們只有勞動力,但沒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加工設施、工廠車間、工藝管理流程,出口從何而來?

後來我們就借用港臺和國際華人對海外市場了解的優勢,招商引資,內地建設各種各樣的園區,於是解決了一些問題,所以出口導向投資拉動型經濟還很成功。

隨之也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物質產品的生產份額巨大,比如生產了全世界1/3左右的物質產品,但是我們利潤率卻非常低,所以年GDP的份額和時間同等的工業產值國家相比太小,也就出現了物質產品生產份額巨大和價值實現份額過小的大分流現象。所以十八大以後,我們就啟動了一個新模式,一定要把經濟從超高速物質產品生產份額巨大降下來變成中高速,這樣達到環境可持續,產業鏈升級換代,經濟結構變遷,走向新常態。

2013年開始,到2016年前後,我們完成了走向新常態,當時有一句話叫脫新入常,即走向新常態的過程中結構轉變完成。但2017年川普上臺後,有了中美貿易摩擦,開始時針對貿易平衡,後來牽扯到匯率平衡,變成人民幣和國際結算支付,再到技術之戰,抵制中國技術,進而擴大規模,上升到產業之爭,再上升到了增長模式之爭。川普這種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給中國脫新入常造成了阻礙。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個打擊的國家是中國,然後無差別地打擊了全世界,導致全球的需求在下降。原來我們出口導向加投資拉動型模式,在目前的形勢下需要轉變,怎麼讓中國經濟維持一個脫新入常以後的可持續增長模式呢?我們就要走出口導向加投資拉動型的外循環,以及需求拉動和創新驅動的內循環,兩個輪子拖動國民經濟體系向前更加均衡地成長。這就是我理解的國內國際大循環的歷史,國民經濟體系結構和現在的問題。

所以當習近平總書記7月21日跟企業家談話後,我就寫了一篇文章,解釋內循環的情況,將總書記的想法,企業家的反饋,結合歷史和當前經濟結構,寫了一篇說明。也收到了一些好的反饋,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就是黨和政府真正地關心各類企業了。

「雙循環」促進再平衡

《中國經營報》:在寫那篇文章之前,企業界的人士和您聊的時候,他們認為當前形勢對他們有哪些影響?

曹和平:今年我一直在全國進行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數位技術支持下的國民經濟體系升級換代方面,以及產業園區的發展方面做調研,調研時發現,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有很多公司年初購的貨,積壓倉庫。比如有1000億元的購貨可能賣出去60%,40%就積壓到倉庫,這對企業是很大的打擊。

六七月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出口的遲滯,6個人群密集型的行業裡消費不暢,使得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和微微企業的流動性出現了極度困難。於是總書記和企業家座談時也提到這方面的問題。

第一,政府要保護企業,流動性出困。比如說租金、社保、醫保、轉型培訓,還有其他的各種一攬子政策方面,比如說產業發展政策方面扶持。

第二,政府要啟動一些對國民經濟體系中長期增長的重大工程項目,比如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要進行新型數位技術下的新型技術革命和創新,使得把這一次流動性困難化為經濟新一輪增長的動力。

不僅企業家座談會是這樣,我在全國各地座談也是這樣,冰火兩重天:數位技術支持下的聯網共享經濟增長得很快,增長40%~70%;可是線下的經濟和門店的經濟是方艙型的,比如說醫院、學校、電影院、飛機的密封艙和高鐵的出入口,傷害非常大。所以在這個時候整個經濟流動不暢,關於貨幣的流動性,政策還可以再寬一點。

《中國經營報》:您一直在提倡數字經濟,它對於當下倡導的內循環經濟有哪些推動作用?

曹和平:我個人認為,如果政府能夠像現在這樣的力度,連續支持3~5年,中國經濟的基礎設施要比美國更先進。再過10年到15年,如果我們把數位技術內置到航空港、空海鐵聯運、高速公路,那我們的數字基礎設施可能就比美國要上升一個臺階,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體的後續產業有放大作用。

這裡有兩個概念,一個叫數字替代,有人擔心會造成失業,其實不會,因為數字替代經濟還會伴隨著「素質創造經濟」,而且數位技術的勞動就業彈性比製造經濟的勞動就業彈性要高。所以數字經濟越發展,就業形勢越好,而不是就業形勢越惡化。

另一方面,數字經濟會把原來一些特別稀缺的資源,反饋給普通老百姓。我們會發現,原來某些只有高職、高幹、大咖才能分享的資源,現在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分享,這就是福利。在數字經濟時代,人均收入的提高,是以實實在在分享到的福利為先而提高的,數字經濟就會讓智能智慧給人類服務,進而刺激民眾消費,擴大內需。

國外和國內的雙循環,能夠讓國民經濟體系內外兩個輪子的驅動下均衡性發展,投資向數字基礎設施下的聯網共享經濟,以及其對應的基礎設施方向變化,中國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如果趕上這一次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潮流,中國經濟增長會非常好。

根本上糾正「扭曲點」

《中國經營報》:我們現在倡導雙循環、內循環,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說在之前,我們對國內大市場的開發不足,卻過多地在乎對外投資?

曹和平:說得非常對,其實全社會都有忽視,具體表現為政府和企業的意識較弱。

從企業角度,我們主要出口創匯產業園區都屬於出口服務,一個企業是否有很多出口份額,是否有穩定的銷售和各種各樣的政策優惠,以及是否能上市等等一系列標準,使得我們對國內的消費市場照顧不足。所以雙循環,如果能夠解決我們的需求拉動和創新驅動,就會把國內原來被忽略的市場份額,或者潛在的市場形態培養出來。

其實我們現在的消費市場不錯,但是我們有些市場非常弱,比如說廠商中間品市場,最典型的是我們的晶片市場,越買國外的晶片,越替代了國內晶片業發展的可能。這說明,廠商中間品市場出口導向投資拉動型經濟的時候,使得我們的中間品市場特別弱。中間品市場弱,就不會生產對中國普通老百姓對路的產品。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很多超市裡的模特都是西方人形象,因為我們幾乎所有的市場都面對海外,甚至覺得洋人就是漂亮。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只有盈利的市場才是好的,西方市場能盈利,所以西方市場是好的。其實國內廠商中間品市場同樣能盈利,只是沒有培養而已,於是大家錯誤地認為國內的市場不好,內循環就能把過去這一段扭曲的市場矯正回來,而讓被抑制的市場成熟和成長,進而通過市場的成長拉動供給和生產。

從政府主導方面,在原來園區發展的基礎上還可以提高,尤其在數位技術上面。有時因為對企業數字創新不熟悉,會造成政府與企業互相懷疑。於是創新的企業拿不到錢,不想幹的企業也拿不到錢,所有的錢都變成了資產泡沫。

《中國經營報》:您剛講的「扭曲的市場」,您認為哪些因素導致了這種扭曲,企業家需要有怎樣的認識調整?

曹和平:比如說我們有9000多個大宗商品市場,24000個產業園區,我們的產業園區生產能力特別強,生產全世界1/3的市場份額,但是我們9000多個大宗商品市場全都是廠商集聚,沒有定價權。你會發現產能過剩,但是定價能力過弱。

全世界人均收入,比如說美國是6萬美元,我們還是1萬美元,如果沒有定價權,人均收入就很低。因為市場形態很低,市場發展有7個臺階,我們一直在3個臺階以下,只有第5個臺階才能定價。

定價權必須要做市商,在市場裡邊進行做市,價格走向收斂,價格逐漸穩定,才有誠信可言,我們的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從來都不均衡。

市場上一個買賣商品的中間商,同樣的商品在短期頻繁變價,會導致沒有地域性的誠信,那如何有廣域的市場輻射能力呢?汽車行業是這樣,紡織行業是這樣,服裝行業是這樣,物流行業也是這樣。我們之所以還有很多這樣的企業在對外出口產品,是因為要素市場的勞動生產力比較優勢,他們以低價去競爭,而不是以質量去競爭,所以在新常態裡面,我們要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去推進。

《中國經營報》:您認為,在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國內的企業應如何應對,應該有哪些側重點?

曹和平:過去13年,我一直在進行高新技術和數位技術支持下的聯網共享經濟研究,這兩個領域其實不錯,唯一就是在有些領域,比如說在真正的技術創新領域的區塊鏈,小微企業、微微企業的三五個人出去創業,自己的三五百萬塊錢花完了,還沒有打開市場,資金今年一斷,這些人把工作一辭,這可能就僵死到這兒了,我覺得這種扶持恐怕還不夠。

另外,就是線上的第三代市場平臺,同一個技術平面上的競爭非常激烈,結果利潤率就降得非常低。所以急需要把第三代線上的超級電商平臺升級為俱樂部平臺,要上升到這一段的話,數字基礎設施就要跟上。

從歷史看,企業在國內發展比在國外發展要好得多,今年全世界500強裡面,中國是124個,美國是121個,30年前中國連一個也沒有。中國企業成長的可能性非常高,但是我們可千萬不要把這好機會丟掉了。我對企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善待自己,不能說謊,要真正做企業家。過去靠蒙個人給政府寫個方案,政府支持你,給幾十畝地或者一兩百畝地,你低價拿到土地高價一賣,二三十年政府的基層領導對這套路都明白了。當企業家第一步就是誠實,不是說笨蛋,是聰明式的誠實。

第二,善待員工,不是嬌慣員工,你既要嚴,又要有效率,還要把這些年輕人留下,這種善待可是很難的。

第三,善待工藝流程,這工藝流程千萬不能偷工減料,而且要有創新。換句話說,你必須得是一個真企業家。

第四,學會流動性管理,尤其小微企業和微微企業一定要學會流動性管理,不是要做記流水帳的會計,自己對你流動性的收入的周期和你每個月的支出,要做一個財務總監式的安排。

相關焦點

  • 車內睡覺應該注意什麼?開外循環還是內循環?不注意或喪命
    這一睡過去,背後還是會有很多隱藏的危險,不注意的話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關於在車內睡覺而喪命的慘劇也有不少,近日衡陽又發生一起男子在車內睡覺中毒死亡的慘劇。悲劇已經發生,我們更多地應該是警醒,那麼究竟如何正確地在車內睡覺,避免這種慘劇呢?
  • 汽車空調內外循環是啥意思?跑高速,究竟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關於空調製冷和加熱,就要用到內循環和外循環,那到底什麼是內循環?什麼是外循環呢?高速上應該使用內循環和外循環的問題,相信很多老司機也並不一定能回答正確。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內循環外循環的正確使用方式,以及當我們在高速上應該怎樣正確的使用。什麼是內循環?內循環指的是通過車內已有的空氣進行循環,不讓車外空氣進入車內,相當於關閉了車內外的氣流通道。
  • 汽車內循環什麼情況下需要開啟和關閉
    在空調控制臺上,大家經常看到有內循環的按鈕,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該開啟什麼時候該關閉。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內循環到底是幹嘛的,以及內外循環的使用場景。什麼是內循環與外循環這個按鈕控制的是汽車的內循環功能。一般情況下,按下這個按鈕,它就會被點亮,或者在顯示屏中顯示內循環標誌,代表汽車現在是內循環狀態。在開啟內循環的狀態下,再次按下內循環按鈕,會關閉內循環,汽車則進入外循環狀態。
  • 汽車上內外循環怎麼用?一直開內循環效果更好?
    說起汽車的空調,我們大部分人的車上都會配備,但是汽車空調和家用空調的區別在於分為內循環和外循環,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首先,顧名思義,外循環就是汽車內外空氣之間的排吸循環。簡單地說,外循環就是將車外的空氣吸入空調製冷,然後送入車內。所以外循環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冷卻的同時保持車內的新鮮空氣,另一方面車外的空氣通常比較乾燥,使車外的空氣隨著外循環而乾燥,可以起到更好的除霜除霧效果。內循環就是,空氣在車內循環,也就是說,空調吸入車內的空氣,製冷後再送回車內。這樣,與外循環相比,內循環有最大的優勢,即製冷效果更強!汽車的能耗會更低!
  • 近視人士將告別眼鏡,高科技仿生鏡片十秒內可矯正視力
    有報告認為,在全世界近視人群中,未被矯正的近視者多達6億。在中國,41%的5至15歲未成年人存在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問題,而未得到有效矯正的比例高達85%,遠遠高於歐洲等地的其它國家。據英國媒體報導,近日,一家加拿大科技公司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了一種高科技仿生鏡片。
  • 內循環之後,股市和商品有哪些機會?
    關於內循環,有人贊同,覺得這個事情如果實現了的話,那麼會對我們國家有很大的好處;也有人嘲笑,說又要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了。我個人保持中性的觀點,我認為事在人為,做得好就有可能成功,做的不好就會失敗。當然,站在當前國際以及國內的情況下,我認為我們實施內循環有一定的挑戰,當然也有一定的機遇。我們先來看一下有哪些挑戰和機遇,然後再來談一下,可能有哪些潛在的投資機會。
  • 汽車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使用?
    內循環其實顧名思義,內外循環其實就是指的空氣循環,如果你打開內循環,進氣管道處就會有個擋板把管道給堵住,這個你只要打開車的引擎蓋,在副駕駛位置就會發現。擋聯通的管道被封住後,這就意味著車內是沒有外部的空氣進入的,僅僅是車子內部的空氣進行循環使用,通常來說打開內循環後,人都會感覺比較悶,而且會瞬間感覺溫度升高了不少。因此,一般是在夏天或者冬天的時候,你要迅速降溫或者升溫的話,打開內循環是最好的,因為空氣不流通,所以空氣也可以被短時間內降溫或者升溫。
  • 春日大好,陽光滿滿,一段時間內填詞數闕
    春日大好,陽光滿滿,一段時間內填詞數闕,只有這樣時候,內心才足夠平靜御街行(2020.3.17難得好天氣,心情一般旌旗換,江山錯亂,何處飛雁憶秦娥(二)(用平韻)下斜陽,薰風吹進滿庭芳滿庭芳,可曾記得
  • 智庫|內循環為主、外循環賦能與更高水平雙循環: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
    三、最近10年:要素稟賦改變、國內市場擴大與外循環地位下降經過改革開放後的前30年發展,我國要素稟賦持續改變,經濟總量和國內需求規模持續擴大,受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外循環的地位由升到降,內循環地位持續提升,本節分析這些變化及原因,並與其它大國的情況進行比較。
  • 2020中國企業家年會「危中尋機」:內循環市場潛力巨大,外循環賦能...
    「這充分說明,我國市場迴旋餘地大、產業配套完備、政策穩定性強,消費潛力巨大,很多領域的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空間巨大。(企業)應做好統籌規劃,深耕國內市場,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王忠禹表示。
  • 「硬版隱形眼鏡」 角力近視矯正市場
    近視防控和近視矯正市場容量巨大。相對於傳統的框架眼鏡、軟性隱形眼鏡,一種新型的硬性角膜接觸鏡(RGP)開始角力市場。近日,由廣州金眼科醫生集團主辦的「新型硬性角膜接觸鏡控制近視進展研討會」在廣州舉辦,100多名眼科專家對RGP的規範操作、臨床應用、歷史發展、研究進展以及應用前景等展開研討,有專家呼籲,目前對於硬性角膜接觸鏡的驗配還缺乏相關法律規範,要防止經濟利益驅動下的濫用。
  • 夏季開車時,空調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好?知道這些不吃虧
    我們都知道,在車子的車載空調中都會有內循環以及外循環兩種選擇模式,那麼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的區別呢?它們之間的區別又有多大呢?在燥熱的夏季開車的時候,我們又應該選擇哪種模式才能更清爽省油一些呢?想知道這個問題的話,我們首先要知道車載空調系統當中的內外循環並不是什麼比較難搞懂的東西,我們也可以把工作時的空調理解成是一個抽風機,將空氣抽進來之後進行製冷處理然後在吹出來。而外循環實際上僅僅是在抽入空氣的方式上有一些不同而已,其中內循環是從車子裡面進風,也就是將車子裡面的空氣抽進來進行製冷在吹出去,等同於是車子裡面的空氣一直在車廂與空調壓縮機之間進行循環。
  • 內循環(IC)厭氧反應器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第二反應室中的混合液在沉澱區進行固液分離,處理過的上清液由出水管排出,沉澱的汙泥可自動返回到第二反應室。1.2IC厭氧反應器的工藝特點IC厭氧反應器獨特的內循環系統,加強了廢水中有機物和顆粒汙泥間的傳質,從而大幅提高了反應器的COD容積負荷,IC厭氧反應器的有機負荷是普通UASB反應器的3倍左右,同時反應器在保證去除效果的條件下,能達到較低的水力停留時間。
  • 自己花錢買的車報廢卻是你們說了算,是為了加快內循環消費嗎?
    那麼這樣的規定對於一般的私家車一年開一兩萬公裡來說影響不是太大,而對於計程車而言,60萬公裡不過就是四五年時間,也就是說有的出租司機剛剛收回本車輛就要被報廢了。
  • 北大經濟學教授曹和平案例解讀
    曹和平: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區塊鏈實驗室首席專家、北京大學環境資源與產業經濟學系創系主任、中國政治經濟學會長,多省和國家中心城市經濟顧問、深圳市灣區數字經濟與科技研究院理事長。
  • 超自然調查員在拉斯維加斯發現時間扭曲現象,時間慢了20微妙
    茶馬星球視野 舉報   一位超自然的調查人員聲稱,他在拉斯維加斯之外的地區第一次發現了時間扭曲
  • 大法師矯正了他的扭曲性格
    對敖雪而言,他也希望得到龍族的認可,可是大家都對他心懷偏見,這也導致敖雪形成了扭曲的性格。大法師的出現矯正了敖雪的扭曲性格,敖雪的人生也變得越來越精彩。如果沒有大法師,敖雪可能會一隻頹廢下去,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大法師是敖雪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大法師讓敖雪意識到了人生的真正含義,這也是敖雪的性格慢慢矯正的原因。
  • 中國市場這麼大,越早來越能趕上結構變化紅利
    曹和平:側重點體現在我們的恩格爾係數變化之後,以前進口主要是吃、穿、日化類的東西,而今天我們進口產品主要體現在醫療、健康、精工製作、靈巧製造、建築的內裝飾和文化、科研、設計類這種高價值的產品大大地增強了。
  • 經濟內循環下:還把存款變房產,糊塗還是賺了?聰明人早做了選擇
    如今已經過去5個月時間,隨著內循環的定調,老百姓繼續把存款換成房子來抗通脹,到底是糊塗還是賺了?樓市「多事之秋」,房產貶值會加快?還把存款來買房,是賺了還是糊塗?通俗的來說,「內循環」就是要持續擴大國內市場消費、內需等,推動實體產業鏈發展,減少外圍帶來制約;外循環則是需要讓國內產品「走出去」,銷售渠道不只局限於國內市場。談及投資實體企業、擴大內需消費,就離不開房地產市場問題,因為樓市作為資金蓄水池「吸納」了市場上大部分現金,而作為民生關注「買房」也是消費最多內需擴大最多行業。
  • 現代核潛艇可無限續航,但為何大多數潛艇一段時間內必須返航?
    現代核潛艇可「無限」續航,但為何大多數潛艇三個月之內必須返航?其實核潛艇的「無限」續航,只是指核潛艇的動力系統續航時間超長,基本幾十年不需要更換燃料而已,並不是全面的「無限」續航,畢竟潛艇在外執行任務,不僅僅需要動力系統工作,還有其他很多的因素影響的!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