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核潛艇可無限續航,但為何大多數潛艇一段時間內必須返航?

2021-01-13 嶺南通途

現代核潛艇可「無限」續航,但為何大多數潛艇三個月之內必須返航?其實核潛艇的「無限」續航,只是指核潛艇的動力系統續航時間超長,基本幾十年不需要更換燃料而已,並不是全面的「無限」續航,畢竟潛艇在外執行任務,不僅僅需要動力系統工作,還有其他很多的因素影響的!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

一、動力「無限」,但是保障物資是有限的

核潛艇的動力是無限的,但是核潛艇上面保障的物資是有限的。

核潛艇空間可以做得稍微更大一些,但是它再怎麼大也是有限度的,這也就意味著它內部的空間也是有限度的,空間的大小決定了潛艇可以攜帶的物資的多少。

潛艇上面除了必要的個人生活空間,還有武器裝備彈藥的空間以外,其他的空間基本上都是用來存儲艦艇人員生活所需要的物資。

核潛艇的空間再大,它所能攜帶的生活物資畢竟也是有限的,幾個月的時間已經是非常極限的了,再多了物資它也裝不下。

而潛艇上面沒有了生活物資,艦員們就不能生存,所以說在生活物資耗盡以前,潛艇必須要返回港口。

這就是為什麼核潛艇雖然說動力無限,但是也必須在一段時間以後返回港口進行補給的一個原因,並且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二、動力「無限」,但是操作的還是人,人力是有限的

核潛艇了動力不是問題,但是在上面工作的人員在上面操作的人員,他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

在核潛艇上面工作的時候,人肯定是精力高度緊張高度集中的,人的極限也是有限度的,達到了一定的極限,人也會非常疲憊,同時也會崩潰。

在潛艇上面工作空間本來就十分狹小,可以說個人能夠活動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同時在潛艇上面能夠開展的活動也非常有限。

在潛艇上面長期工作的人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但是在強大的心理素質也不可能長期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面工作。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潛艇都必須返回港口,讓潛艇上面的人員能夠到陸地上面進行生活一段時間,這樣能夠極大的緩解在潛艇上面工作人員的精神壓力。

並且人人都有家有口,不可能讓人一年到頭都回不了家,潛艇靠港的時候,人員也是可以休假的,這樣的話就能夠緩解家庭矛盾,這樣的話就能夠讓在潛艇上面工作的人也能夠家庭團聚。

三、動力「無限」,機器設備不能無休止工作,也要維護的

潛艇上面動力不是問題,但是機器設備不能夠無休止的工作,也是需要維護的。就像我們的汽車一樣,加油的問題我們可以隨便找個加油站就加油,但是我們的汽車也不可能永遠開下去,也總要對他進行維護,也總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到汽車修理站去維修,道理都是一樣的。

核潛艇上面動力的問題我們可以不考慮,但是核潛艇畢竟也是一個機器,也是一個集大成的大型機器。每隔一段時間也需要對他進行一定的維護和保養,同時運行了一段時間,他也總會出現一些故障和問題。

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要靠港進行維修維護,才能保證潛艇能夠正常的運行,這個時候也是需要靠岸進行維修的。

這就是第三個潛艇出去幾個月以後必須要回港的一個原因。

四、動力「無限」,但是任務是有限的,需要回去接受新的任務

潛艇的動力無限,但是我們執行任務總是有限的,並且任務總是會發生變化的。

潛艇在外面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他的任務執行完畢了,那麼就要回港進行修理,整備人員的調整物資的補充,此外還要接受新的任務或者是等待新的任務下達。

執行一個任務不可能永遠無限的執行下去,或者說沒有哪個任務是沒有完成時限的,完成了這個任務以後,就要回港接受新的任務。

這也是潛艇每隔一段時間必須要回港一次的原因。

五、回去休整再出發,是為了更好得完成任務

潛艇回港以後主要的工作就像我前面所說的,一是為了維護維修裝備,二是為了增加補充生活物資,三是人員的身心調整,第四個就是接受新的任務。

可以說這幾條都是為了後面能夠更好的執行任務,後面能夠更加元氣滿滿的再出發而做準備的。

在潛艇上面工作可以說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也沒在潛艇上面,空間確實非常有非常有限,甚至長年累月都見不到陽光,可能我們自己沒有太深的體會,但是真正在上面工作的都是英雄,都是值得我們尊重,值得我們尊崇的對象。

以上是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嶺南通途原創,想了解更多知識,歡迎留言評論點讚關注。

如果大家有想問的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問題進行專門發文回答。

相關焦點

  • 奧斯卡級核潛艇的反應堆有多大續航力?30萬海裡續航
    因此,有朋羽問我前蘇聯製造的奧斯卡級核潛艇使用的核反應堆能夠為其提供多大的續航能力。用數據說的話,是300000海裡,換算成大家習慣的單位的話,大約是555000公裡。光說數據可能很抽象,大家也沒什麼概念,不妨看看其可以做到什麼。赤道的周長約為四萬公裡,那奧斯卡級可繞赤道十三周還要多。
  • 俄最新技術,研製可永久使用核反應堆,核潛艇也可以「長壽」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下屬企業阿夫裡坎託夫機械製造試驗設計局發布報告稱,他們首次研發並測試了可供核潛艇全壽命周期使用,即無需重新填裝核燃料的獨一無二核反應堆堆芯。這項技術在當前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意味著核潛艇的工作時間將會進一步增加。
  • 全球第一艘鋰電池潛艇交付使用,號稱秒殺核潛艇
    當地時間2020年3月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神戶舉行儀式,接收世界上第一艘鋰電池潛艇「凰龍號」,該潛艇是蒼龍級潛艇中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號稱具備與核潛艇相當的戰鬥力。,以往的常規動力潛艇使用鉛酸蓄電池為動力,水下續航時間僅24小時左右,最大航速僅能維持1小時左右,「凰龍號」全部採用鋰電池為動力,電量至少提高三倍至十倍,有望革命性地改變水下續航時間短的問題。
  • AIP 潛艇到底有什麼優點?原來它可以不用直接依賴空氣產生推力
    但是,這種裝置的最大缺點便是長時間工作狀態下會產生大量噪聲,不僅影響潛艇內部的聲壓平衡,而且會被敵方反潛武器感應捕獲,從而造成己方水下秘密打擊的攻擊任務失去可執行力。簡單來說,斯特林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只有100噸,那麼,期望發展大型遠洋常規潛艇儼然不可能(注意:現代多國海軍潛艇多以岸基防衛為主)。並且,裝備斯特林發動機系統的AIP潛艇對於對柴油質量要求高,必須裝備可以安全使用的無硫柴油。如果柴油的質量出現問題,很有可能造成整個發動機系統的癱瘓,甚至被敵方海陸反潛機發現,由此大大降低其遠距離的可視化作戰能力。
  • 解析亞洲潛艇的作戰能力
    潛艇可使用反艦飛彈在海邊,甚至在港口打擊目標,最新的反艦飛彈甚至具備有限對地攻擊能力。水雷能夠「獵食」特定目標,保持長時間一動不動,甚至將自己隱藏在海底之中。傳感器現代科技提升了潛艇隱蔽偵察的能力,高放大倍率的光學潛望鏡為目測和照相偵察提供支持。實際上,現代潛艇在泊位中都能觀測幾海裡以外的高層公寓,甚至看到居民吃飯或者看電視。
  • 「脫胎換骨」促成的質變,鸚鵡螺號核潛艇創下三個世界第一
    核燃料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一種不為人知的神秘的存在,而在大洋深處默默無聞工作的的潛艇也是一種令人充滿想像的武器,當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更是出現了一種腦洞大開的武器,這就是核潛艇。鸚鵡螺號核潛艇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艘核潛艇,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更是是第一艘從水下穿越北極的潛艇,這三個第一奠定了它「鼻祖」的地位,並且將被人們載入史冊永不忘記。
  • 093B核潛艇,續航可達20萬海裡,大國重器
    以前美國人說我們的潛艇是拖拉機,一出港美國人馬上就知道了,但是,現在美國人沒這麼說了,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我們的潛艇現在已經不像拖拉機了。
  • 慘烈大火:核潛艇前部如同骷髏,主要結構罕見露出
    【話說軍世】潛艇,尤其是核潛艇是大洋上最為神秘的海軍主要裝備之一,因為其大多隱藏於海洋深處,因此我們無從一窺細節,前一段時間法國核潛艇發生大火,大火過後的潛艇前部畫面非常慘烈,而也讓我們罕見的看到了其主要結構。
  • 核潛艇水下續航哪家強?美國83天,俄羅斯46天,中國呢?
    核潛艇是水面艦艇的殺手,也是大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軍事實力必然會上升一個檔次。而不同國家的核潛艇,性能也不盡相同,決定核潛艇性能的因素,除了載彈量,噪音水平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下自持力。
  • 中國已有世界級超長波電臺通信體系:助核潛艇遠航超過1萬公裡
    現代作戰中,潛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於中國來說一樣是如此,而想要對潛艇指揮,普通的方式幾乎是不可能的,必須要使用長波電臺才能指揮在數百米深海域中航行的潛艇,但長波電臺無論建造還是使用都非常麻煩,中國也是在近年才突破了建造超大功率長波電臺的技術,將我國潛艇的通訊距離提高到了一萬海裡(1.8萬千米
  • 原創:我國常規柴電潛艇已裝備AIP技術 與德國214潛艇燃料電池哪家強
    潛艇AIP技術哪家強AIP(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是指無需獲取外間空氣中氧氣的情況下能夠長時間地驅動潛艇的技術。使用該技術的潛艇的自持力比一般柴電潛艇的大一倍以上,也即連續的潛航時間及潛航距離較長,但仍比核潛艇短很多。其造價介乎一般柴電潛艇與核潛艇之間。
  • 菲律賓報告:大批核潛艇潛伏
    潛艇是現代海軍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按照動力來源,潛艇可以劃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潛艇,其中核潛艇採用核反應堆作為動力來源,不論續航能力、戰鬥力還是機動性都遠超常規動力潛艇,因此,核潛艇在各國海軍中地位非常崇高,但是由於核潛艇的技術門檻極高,因此,全世界只有中美俄英法和印度這六個國家可以建造並擁有核潛艇
  • 鯨魚能潛至3000米深海,為何潛艇剛超過1000米,就會被壓扁?
    眾所周知,在現代海戰中,潛艇的作用越來越大。要知道,相較於其它航行在水面的艦艇來說,潛艇航行在大海深處,能夠對海上的艦艇發出致命一擊,即便是「海上霸主」航母,面對潛艇也必須小心。現如今,隨著技術的提升,無論是潛艇的下潛深度,還是其在海水中靜默的時間,都得到很大提高。
  • 世界十大核潛艇排名 中國核潛艇榜上有名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類型,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採用這種動力來源。核潛艇水下續航能力能達到20萬海裡,自持力達60-90天。
  • 潛艇是如何控制上浮和下潛的,裡面的氧氣又是從哪裡來的?
    ,所以很多人就會好奇,潛艇到底是怎麼在海洋中上升和下潛的,氧氣從從哪裡來,最久能潛伏多長時間等問題。潛艇‍潛艇也叫潛水艇,潛水船甚至還有一個別稱叫黑魚,它就是一種能夠在水中持續潛行一段時間和距離的艦艇。
  • 全球僅6個國家擁有,「航母殺手」核潛艇到底有多難造?
    核潛艇可以不依靠任何空氣,常年潛伏在海底,可以發射高精度地飛彈和魚雷攻擊目標,推動力還極強,它就是號稱航母殺手地核潛艇。那麼要製造如此強大地核潛艇到底有多難呢?核潛艇是潛艇中地一種類型,主要以核反應堆為動力。因為這種核潛艇地生產與操作成本只有一個國家或政府才能負擔得起,所以基本都是軍用核潛艇。
  • 潛艇是最佳反潛武器嗎?潛艇與潛艇間是如何作戰的?
    現代潛艇鼻祖——德國21型潛艇大家都說潛艇是最好的反潛武器,其實也不那麼準確。當年蘇聯擁有數量龐大的攻擊核潛艇和水面艦艇部隊,就是為了掩護彈道飛彈核潛艇進出堡壘海域用的。2、常規潛艇打架也不多,其主要任務是偵察監視、跟蹤伏擊、破交反艦以及封鎖布雷等。因為常規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間短、速度慢。靜音巡航速度通常在10節以下,若用最高速度衝刺,蓄電池的電量一兩個小時就耗光了。
  • 世界核潛艇的首次折戟 美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長尾鯊」級
    但是,「長尾鯊」號的沉沒並沒有阻滯美國核潛艇的後續發展,該級潛艇在延續了「鰹魚」級潛艇的技術之後又將減振浮筏靜音、艇艏球型聲吶、計算機控制武器系統、遠程反潛飛彈等先進的技術納入核潛艇的發展中,對後續核潛艇發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 新核潛艇已裝備,為何還大力發展常規潛艇?總設計師:作用不一樣
    但更令其他國家羨慕的是中國的核潛艇研發裝配速度,用日新月異形容絕不為過。新式核潛艇已經裝備就緒。中國的海軍軍事實力聞名世界靠的是核潛艇,尤其是095型核潛艇的建造與裝配,更是令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羨慕不已。中國的095核潛艇裝配了無軸泵噴技術。
  • 真實事件的災難電影,曾經世界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沉入北冰洋
    當時被稱為軍事歷史上最嚴重的潛艇事故。這場災難事故讓當時號稱航空母艦終結者的,前蘇聯戰略核潛艇庫爾斯克號永遠沉沒於北冰洋的巴倫支海深淵之中。事故造成118員水兵罹難。俄羅斯奧斯卡級戰略核潛艇「庫爾斯克」號上參加演習的人員在準備發射魚雷時。由於易燃物質過氧化氫從魚雷上的微細裂縫中洩露,引發魚雷裝置發生大爆炸。爆炸引起潛艇隔倉內溫度急劇上升。高達兩千到三千攝氏度的氣浪和熱焰,瞬間吞沒了潛艇的魚雷隔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