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看文明 感物知春秋

2020-12-05 中國紙業網

人類史的時間軸上,紙出現得比較晚,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1月7日-29日,「紙載千年」——中國古代紙文化展在市圖書館舉行。展覽分「紙的發展史」「紙的專用文具」「古代剪紙文化」三大篇章,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進行呈現,旨在通過展示紙文化的發展脈絡和考古發現以及附著其上的文化價值,來展現祖國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

從結繩紀事到發明文字,人類自此開啟了嶄新的文明發展史。剛開始,人們在甲骨、竹片、木片、布帛等材質上書寫,後來才有了紙的發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工藝的改進,造紙的材料更為多樣,紙的品質也有所提升,摺紙、剪紙等手工藝也在民間流行起來。華夏民族群體因紙的發明與應用而產生了一系列生活、思想、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社會行為,紙文化也由此而生。

源遠流長的紙文化

在上古時期,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文字發明之後,開始刻以甲骨。後用竹片、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只能在小範圍使用,直至發明了紙以後,才使文字得以廣為傳播,文化得到促進發展。

儘管沒有實物,但那些圖片也足以讓人震撼。先秦竹簡、西漢馬王堆帛書、敦煌漢簡、漢代出土的木版畫等跨越千年歷史而來,充斥著古人的智慧之光。王羲之《蘭亭序》、陸機的《平復帖》、晉代的《法華經》殘卷、顧愷之的《女史箴圖》……讓人深深感嘆書法繪畫的藝術之美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展覽就如打開了時間隧道,拉近了時空距離,讓觀眾感受歷史的縱深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對於紙產生的時間,學界沒有定論,從目前出土文物及相關資料來看,西漢墓葬中已發掘出遠古的紙張。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用樹皮、麻、破布、漁網等材料製作而成「蔡侯紙」。東晉時,大麻被用於造紙,是宣紙的雛形,真正意義上的宣紙要屬南朝時安徽歙縣等地出產的一種銀光紙。隋唐是造紙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對紙的染色工藝,箋紙染以顏色成為當時的一大特色。唐朝時,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文化傳播更為迅猛。到了宋代,竹、褚皮取代麻成為主要的造紙原料。至明清時期,箋紙、宣紙的製作工藝日趨精湛。

精美雅致的文房用具

為方便紙張的使用,文具用品也隨之出現。

鎮紙為壓書的文具,又有「套子龜」「小連城」「千鈞史」之稱。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古代鎮紙大多採用兔、馬、羊、鹿、蟾蜍等動物的立體造型,體積較小而分量較重,材質多為玉、陶瓷、銅以及水晶等。展覽中,這小小的鎮紙也令人驚嘆,竹雕山子書鎮、紫玻璃龜形鎮紙、鵠形鎮紙等,造型生動,雕工細緻,形態逼真,雅俗共賞,體現了古人的審美情趣。

自書案出現之後,紙張鋪於案上,由右向左書寫,為了避免沾汙之患而產生臂擱,置腕下以隔之。這類文具的產生與書寫需要密不可分,其出現時間大約在宋代,在明代稱為秘閣。清宮中的玉臂擱一般多配有木座,說明還具有陳設功能。秘閣有多種材質,但在民間以竹雕者為多。清宮舊藏有一碧玉仙鶴松竹圖臂擱,片狀,仿樹樁形狀,正面浮雕松樹、仙鶴,背面浮雕翠竹、水仙,甚為精美雅致。

蠟鬥與糊鬥,造型各異,紋飾精美。在屠隆的《文具雅編》中有糊鬥與蠟鬥的記載。糊鬥多為銅和陶瓷兩種材質製成。銅製蠟鬥用以盛蠟,古人用蠟緘封,明人封信函除用漿糊外,還要用蠟封。

紙的專用文具還有裁刀、銅削、鋸削、遮燈等,式樣繁多又頗具風雅。有一種象牙座玳瑁遮燈,由方體長杆及其上部可插接拆卸的圓片組成,下配象牙雕花四足基座。還有冊頁的內頁為象牙制,長方形,其薄如紙,一側相互黏連,可以自由翻動。真是大開眼界,只可惜這些稀奇的玩意沒有實物,讓人未免有遺憾之感。

絢麗多彩的剪紙

傳說故事、五穀六畜、花木蟲魚、飛禽走獸……作為活態文化的中國剪紙傳統,促進了以民間信仰文化為核心的活態文化的持續傳承。民間的剪紙、年畫、祭祀用紙、紙紮、燈彩、風箏、紙傘等,都是古代紙文明形態的延續。中國是世界剪紙的發源地和原鄉。

根據考古發現,剪紙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出現,最初,人們把剪紙作為祭祀祖先、神靈及宗教儀式所用供品的裝飾物。後來,隨著剪紙技藝的普及,逐漸用於點綴門窗、牆壁、鏡子、燈籠等,甚至直接作為禮品相互饋送。

儘管發現的剪紙紋樣因為零散而形不成完整的譜系,但仍可以看到紋樣的一些類型。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剪紙紋樣有:菊葉、菊花、對馬、對猴、七人排列、鋸齒紋。敦煌莫高窟發現的紋樣有:塔、法輪、剎杆、水渦紋背光菩薩、持幡菩薩、圓形紙錢、忍冬紋、梅花紋、聯珠紋。陝西寶雞隴縣原子頭遺址唐墓中出土的剪紙紋樣初步判斷為:忍冬紋、菊花、月牙紋、半弧形鋸齒紋。剪紙圖形的生成是一定文化思維的產物,許多圖形的名稱與內涵也和人們的口頭語言緊密關聯。

剪紙在其價值內涵方面承載了豐富的藝術及歷史文化信息,表達了人們的社會認識、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和人們的生活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繫,有著持久的生命力,至今仍在各地流行,只是像其他的老傳統老手藝一樣,也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亟待傳承與創新。

責任編輯:李敏

中國紙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該文章系轉載,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市場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關信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從「明德」到「知禮」:春秋後期社會變遷
    從「明德」到「知禮」:春秋後期社會變遷 2020年05月12日 11: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進有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昌盛的古國文明——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沂蒙
    在沂境,先後出現了十幾個小國,其中文明昌盛、影響較大的有費郯、莒等國。春秋戰國時期,在沂蒙大地上也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的歷史壯劇,湧現出一批名垂青史的傑出人物。他們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 紙莎草,其造紙方法
    紙莎草羽毛狀的花是許多社會性鳥類築巢的地點。 紙莎草紙起源於古代埃及,是古代埃及人為人類文明做出的重要貢獻之一,英語中的紙莎草紙一詞papynus源於希臘語papyros最早出現於思想家和歷史學家託普拉斯圖新的著作中。
  • 東周為何要分春秋與戰國
    什麼是編年體,就是按以時間為軸記錄歷史,所以我們看編年體經常看到,某年春發生了啥事,某年秋誰怎麼了!還有另外一種史書則史紀傳體,紀傳體是以某個人物為軸,比如史記裡的秦始皇本紀,陳涉世家等!魯國史官整理的這部書,後來孔子進行了梳理,定名字為春秋!
  • 離型紙知多少?
  • 特種紙知識知多少
    我們對於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無處在的紙非常了解,那大家對特種紙的知識又了解到多少呢? 今天就由我們中國紙業網的小編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眼中的特種紙吧! 特種紙是一種具有特殊用途、輸出量小的紙張。是一種廣泛的特種紙,各類特別用途紙或藝術紙的統稱,經銷商現在將壓花紙等藝術紙統稱為特種紙,主要是為了簡化名詞避免因種類多而引起的混亂。
  • 中國硬科幻小說的頂峰之作,書荒我選擇再看一遍!
    在皇朝將要坍塌之時,按耐不住的太平道,蠻橫無理的太監,目無餘子的名門和沒什麼左右之途的貧寒,受壓迫至極的貧民在糜亂腐爛的漢朝這個舞臺上開演一出出大戲。主角的發展可以用一句詩來描述,紙上得來絕知淺,絕知這事要躬行,被潛移默化的知識和實際緊密結合,勾畫出一個理性功利性又激情的男主角,文尾史籍片段和文章正文的差距簡直趣味又尖酸刻薄。文荒合適再讀一遍。2.
  • 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何叫「春秋」?怕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時期天子漸漸式微,於是又慢慢一分為二,先春秋,後戰國。 那麼這個春秋時期為何會被喚作「春秋」呢?有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儒學經典《春秋》,也就是被孔子整理過的《春秋》。當真有關係嗎?有,但稍微差那麼點意思,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來源於未經孔子整理之前的《春秋》。
  • 春秋,我不再低調
    在年報上,春秋航空宣傳其自成立以來所採用的"兩單、兩高、兩低"策略,強大的成本管控構築產業護城河。"兩單"指單一機型和單一艙位,"兩高"是指高客座率和高飛機利用率,"兩低"則是指低營銷費用和低管理費用。
  • 吳起: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的春秋第一名將
    首先說明,標題中所說的春秋時代,始於公元前770年,即周平王東遷的那一年,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也就是周威烈王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的這段時間。
  • 知子先生:人類的「文明進化史」
    如果拋開教科書式的定義,自己給人類的文明進化史做一個本質上的歸納,那麼我的觀點是:源頭的大道文明、支流的天道文明、下流的人道文明以及末流的物道文明。那如何解釋呢?簡而言之:1大道文明:尊道貴德、天人合一、知曉大道、精於天道、無欲無求、物質生活簡單但健康長壽;這是如一個人的嬰兒階段。2天道文明:尚存大道、知曉天道、精於人道、法天則地、以人為本、農業生產開始出現並興盛,人的私慾開始出現;這如人的青年階段。3人道文明:不懂(或不尚)天道、以人為尊、以物為貴、自尊自貴、工業崛起,科技迅猛發展、物質較為豐富,人的私慾隨著膨脹;這如人的壯年階段。
  • 丁春秋為什麼被稱為「星宿老怪」?星宿派奇怪在哪裡?
    無崖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而令江湖聞風喪膽的丁春秋,為什麼被稱為「丁老怪」,是丁春秋還是星宿派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可丁春秋卻好大喜功、講排場,特別愛聽門徒吹噓和拍馬,所到之處管弦、絲竹弄起來,口號喊起來,跟文人雅士一般。這在武林中估計也找不到,太另類了。而原著中對丁春秋的描寫:鶴髮童顏、面如冠玉。年輕時也是一個帥哥,從其師父無崖子嫌棄虛竹長相可以看出,逍遙派很看重弟子的顏值。
  • 請看春秋時期的「國人」大會
    一、被忽視的「國人」——春秋各國政治的基石 很多人讀史,往往關注帝王將相們攻城略地的宏偉功業、爾虞我詐的權謀故事、離奇香豔的桃色緋聞,而往往忽視故事背後那沉默的大多數。「國人」就是春秋史上經常出現缺也經常被無視的群體。
  • 恐怖,春秋航空
    如果我們看春秋航空的客座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你又會認為這是一家極受歡迎的公司。到底是什麼讓春秋航空公司的評價差距如此之大,讓人幾乎看不懂。翼哥以為,其真正原因就是價格。也就是說即便很多人對春秋航空的服務、客艙的環境、座椅的舒適度、行李的收費頻頻吐槽,當再次選擇時,他低廉的價格讓你無法抗拒再次選擇,然後再次吐槽。在許多地方,低價是鴉片,讓人慾罷不能。
  • 再生紙的製作過程,再生紙的做法
    紙製品名稱用途回收方法動動腦,再想想看,還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紙製品呢?(二)回收紙製品 — 拯救森林資源隨著製紙技術的進步,使得紙製品具有輕盈、廉價、耐久存的使用方便性,造就了大量的紙製品取代了原來的塑膠製品,這種現象固然是符合環保的需求,但如此一來,勢必得砍伐大量原木,後果將是危害森林,影響生態環境。
  • 上古文明曾經高度發達?人類文明就是一個不停的死亡循環?
    今人寫史多恣意妄為,古人著書則力求客觀,所謂傳說,即代代相傳之說,雖有附會,但事實不可違,未必不如今之文字,詳讀史書即知古之史家精神,以考古論之,安陽殷墟出土之甲骨文足以證明商朝之真實,餘則考古雖不足,僅從邏輯言之,亦無法否定上古之歷史。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總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以圖證史2:西臺鐵器文明子虛烏有,鋼鐵是中華文明第五大發明之三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還給西方送去了鋼鐵、陶瓷、中醫藥和天文數學等重大文明成果,還有無數今天看來微不足道、卻在歷史上給西方帶來天翻地覆變化的小發明,比如馬鐙、馬頸軛挽具、鐵鏵犁、紙幣、燒酒……等等。 尤其中國鋼鐵冶煉術西傳,是中華民族對於人類文明的極大貢獻。某種意義上,甚至比四大發明對西方的貢獻還要大。值得專門敘述。
  • 驚心動魄:春秋、吉祥這半年
    8月28日,2020年春秋航空半年度報告發布。同處上海的吉祥航空已於8月19日率先發布。從兩家公司的報告看,有幾個關鍵詞頻繁出現——&34;。這與以往的報告口徑完全不同!這半年民營航空公司的所面臨的困境可見一斑。
  • 《萬國覺醒》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答案分享
    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答案吧,一起來看看。 ... 「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在《萬國覺醒》中,很多小夥伴都不是很了解這些題目的答案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答案吧,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