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這個名稱是一種別名,通常指薔薇屬植物繅絲花,一些地方也把金櫻子叫刺梨子。其原因就是這兩種植物的果實表面有刺,可以吃的,果實個體小,故名,果實類型屬於薔薇果。梨也是薔薇科植物,但它們屬於梨屬樹木,果實個體比較大,果實類型屬於梨果。下面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一,關於刺梨這個名稱
一是指繅絲花,這種植物在貴州等地叫刺梨,別名在《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為刺糜,通常也叫文光果。
另一種指金櫻子,這種植物的別名在《開寶本草》中記載為刺梨子;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為山石榴和山雞頭子;在四川等地叫和尚頭;在安徽叫油餅果子。
二,叫刺梨的兩種植物基本信息
1,繅絲花:分布於我國陝西、甘肅以南部分省區,有野生和栽培。為開展落葉灌木,高度一米左右,小枝有基部稍扁的成對皮刺;羽狀複葉有小葉9-15片;花單生或2-3朵生長在短枝頂部,花朵直徑五公分左右,花瓣重瓣(也有單瓣類型),淺紅色或粉紅色,有香味,一般五月到七月開花;
果實扁球形,成熟時黃色,表面密生針刺,萼片宿存直立,八月到十月果實成熟。
繅絲花主要用途:第一,果實成熟後味道甜酸,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食用和藥用,還可以作為製糖製酒的原料,在一些地方選育出許多優良品種;第二,花朵美麗,可在庭園栽培觀賞,枝條多刺可作為綠籬樹種應用。
2,金櫻子:分布於我國陝西、四川一線以南各地,通常野生在向陽山坡、地邊、溝旁灌木叢中。是一種常綠攀援灌木,高度可達5米,小枝散生扁彎皮刺;
羽狀複葉有小葉3-5片;花單生葉腋,花朵直徑六公分左右,花瓣單瓣(也有重瓣類型),白色,一般4-6月開花;
果實梨形、倒卵形,成熟後紫褐色,表面密生刺毛,萼片宿存,七月到十一月果實成熟。
金櫻子主要用途:第一,果實可以熬糖和製酒;第二,根、葉、果實都可以藥用,根有活血散瘀、祛風除溼等功效,葉可外治燒燙傷,果實有止瀉和抗病毒作用。
總之,刺梨不是梨,常指繅絲花,在一些地方把金櫻子也叫刺梨,這兩種植物的果實都是聚合瘦果,特叫薔薇果,而梨是梨屬植物的通稱,其果實有典型梨果。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部分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