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北大學者「搶發論文」風波:北大認定張生家違反道德規範
張生家發表在《科學通報》上的論文截圖。11月1日,多個獨立信源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證實,北京大學已經完成對「搶發」論文事件的獨立調查。北大調查委員會認定,清華大學此前正在引進的研究員張生家違反合作協議,違反道德規範。
-
劉運喜:論文重複發表16次說明了什麼
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範指南》中,把「一稿多投」、「重複發表」與「抄襲」、「剽竊」等行為一起,列為「學術不端行為」。(11月17日《北京青年報》) 同一篇學術論文重複發表16次,明顯屬於一稿多投,是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要表現。那麼,論文重複發表16次之多,說明了什麼?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思考? 筆者認為,論文一稿多投,重複發表,一是學術能力不自信的表現。
-
軟體學院劉雲浩團隊獲ACM移動與無線通信年會最佳論文獎
軟體學院劉雲浩團隊獲ACM移動與無線通信年會最佳論文獎 清華新聞網9月12日電 美國時間9月10日,在夏威夷召開的第二十屆ACM移動與無線通信年會(ACM MobiCom 2014)上,大會主席宣布本屆會議的唯一最佳論文獎頒發給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劉雲浩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的論文
-
李榮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q—KP可積系列的兩類規範變化》
我校數計系教師李榮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q—KP可積系列的兩類規範變化》運城師專晨光通訊社11月22日訊(記者 曹 潔)規範變化是求解可積系列的重要方法。目前,對q—KP可積系列的規範變化的研究還不全面,很少有關於規範變換產生的伴隨特徵函數方面的研究。我校數計系教師李榮以此為突破點,通過q—KP可積系列的兩類規範變化微分型T_D和積分型T_I,探討在n<k情形下,經過連續n次T_D和k次T_I作用,T^((n,k))關於規範變換的行列式表示。此篇論文《q—KP可積系列的兩類規範變化》,發表在國家級核心期刊《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
大學導師剽竊畢業生論文並發表,複製比高達90%,法律上怎麼處理
畢業季即將到來,大四應屆畢業生們都在認真焦急地準備畢業論文答辯。而如今信息社會通訊發達便利,越來越多的人想藉助網絡,輕而易舉抄寫論文,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甚至想藉此機會獲得想要的榮譽或權利。近日,據微博網友爆料,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一畢業生在微博實名舉報其導師剽竊她的畢業論文,並且未經允許發表到期刊上,複製比竟達到90%。
-
如何快速發表職稱論文?攻略來了!
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論文是專家對申報人員進行評價的重要參考之一。申報人員提交的論文需要體現對專業技術理論和專業技術方法的理解和應用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讓大家更準確、全面地了解申報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評選中級職稱論文發表時這些要求是需要特別留意的。
-
英文論文如何查重,如何理解報告中的相似率
比如說前兩天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論文的事就是一大熱門。學術界的大消息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好消息,比如說某個課題組又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科研工作獲得了一個重大的突破。另一種大消息是壞消息。相比於好消息,壞消息更易於傳播,傳播的範圍更廣,速度更快。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
發表論文的時候可以借鑑他人的論文嗎?
發表論文的時候可以借鑑他人的論文嗎?職稱論文發表首先就是需要論文查重,防止學術不端。一、什麼是學術不端與論文查重學術不端是指學術界的一些弄虛作假、行為不良或失範的風氣,或指某些人在學術方面剽竊他人研究成果,敗壞學術風氣,阻礙學術進步,違背科學精神和道德,拋棄科學實驗數據的真實誠信原則,給科學和教育事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極大損害學術形象的醜惡形象。
-
研究生本科生發表論文的規定,該由誰取消
而其實,這是高校自己的規定,由教育部門統一要求高校取消研究生(本科生)發表論文的規定並不合適,而且也不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只有基於學校自主辦學,來治理目前發表論文規定所產生的「論文亂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引導高校轉變教育理念,建立新的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體系。
-
論文重複發表16次 層層防線在哪?
近日,江蘇淮安市委黨校一講師,以相同或高度相似的題目在不同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最高紀錄是一文發16次。《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範指南》中,明確把「一稿多投」、「重複發表」與「抄襲」、「剽竊」等行為一起,列為學術不端行為。重複發表論文不僅有違學術倫理道德,喪失了最基本的學術底線,更是如同一面鏡子,照見的是功利主義的心魔。光道歉顯然還不夠,這位講師稱,現在已經在改正錯誤,並「願意負一切責任」,這份知錯能改的勇氣和擔當或多或少為其挽回了幾分形象。
-
「論文寫作與發表」圖書大全(80本)
該書已成論文寫作指導領域的聖經,美國大學生和研究者人手必備,該書對撰寫任何級別的學術論文、學術專著都是很好的參考,對於國內學者按照國際規範總結研究成果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本書既是一本培養學牛英語學術寫作,能力的教科書,更是,本供供學生和學者使用的、規範英語寫作格式的工具書。
-
準確理解規範法理論的實踐屬性
這樣,對說明性理論與解釋性理論的好惡與偏見也一併轉移到對實證理論與規範理論的認知上:實證理論有助於人們理解事件的複雜性與合理性,對實踐有幫助。第一,實證理論有其理論的限度,它無法獨自完成理解和推進實踐的工作。特別是,當待分析的對象兼有經驗的要素與價值的要素時,譬如說法律條文,實證理論無法完成對法律條文包含的價值部分的說明。
-
沒英文論文即滅亡:科研作者當心了
這個成長的背後也伴隨著因應國內發表支持需求而出現違反規範或劣質的論文服務提供商。 中國近來成為發表界關注的對象有幾個原因:期刊收到的論文質量和數量;名字順序和規則不規範造成混淆(ORCID www.orcid.org 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抄襲、造假、論文工廠、論文買賣情勢升高。
-
推薦順利發表論文,領不領iThenticate檢測乾貨,看你咯!
想發表SCI,來iGroup精選商城因為馬上,要寫論文,要寫論文,要寫論文寫論文為什麼要來IGroup精選商城呢:2015年3月英國BMC 出版社撤回 43篇論文後,其母公司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也於2015年8月撤回旗下10 本學術周刊上發表的 64 篇論文,隨後調查顯示,兩次論文撤回事件都由於同行評議過程造假。
-
論文造假風波起 臺灣學術陷入道德危機
根據「科技部」《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包括:研究上的不當行為,如造假、變造、抄襲、研究成果重複發表或未適當引注、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審查、不當作者列名等。而這次涉案的郭明良、楊泮池與嚴孟祿,都是臺大教授,根據《臺灣大學教師倫理守則》中,有關學術倫理的研究態度與責任規範,包括:1、敬業原則:教師應秉持追求卓越的精神從事研究工作;2、嚴謹原則:教師應秉持嚴謹的態度處理研究數據與結果;3、誠信原則:教師應秉持誠信的態度發表著作;4、公正原則:教師應秉持公正態度參與或接受學術審查。
-
一篇論文重複發表16次 當事講師道歉
據悉,事件當事人劉東傑為江蘇淮安市委黨校一講師,他對北京青年報記者回應稱,因為之前對相關的學術規範、學術道德的認識較淺,加上對自己的學術能力不自信,為了稿件能發表,才幹出一稿多投和重複發表的事。 劉東傑稱,他現在已經在改正錯誤,願意為此事承擔責任。 同一論文曾在不同期刊發表16次引關注 近日,有媒體對劉東傑一稿多投的現象進行了曝光。
-
教學論文範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論文5篇
根據我們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踐,新課程背景下的品德課教學整體上進步顯著,成績突出,但局部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大多數的兼職教師,在精力和時間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怎樣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粗略的反思。
-
沒英文論文即滅亡:科研作者當心了—新聞—科學網
這個成長的背後也伴隨著因應國內發表支持需求而出現違反規範或劣質的論文服務提供商。 中國近來成為發表界關注的對象有幾個原因:期刊收到的論文質量和數量;名字順序和規則不規範造成混淆(ORCID www.orcid.org 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抄襲、造假、論文工廠、論文買賣情勢升高。
-
南開大學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修訂版
關於修改《南開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修訂版)》的通知各學院(所),各有關單位:《南開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修訂版)》中參考文獻格式參照了相關國家標準(僅用於中文學位論文),新版《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國家標準GB/T 7714-南開大學研究生院 編2017年3月修訂前 言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
-
自然科學基金委:論文標註應嚴格遵守學術規範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1月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徐中民研究員發表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Ⅰ: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和《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Ⅱ:理論框架與集成實踐》與承擔基金項目等情況進行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