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電維修不如買臺新的(資料圖片) 記者 錢波 攝
200多元買的微波爐修理150元,2000多元買的熱水器上門維修要價1600元……夏天向來是電器故障高發時節,最近不少讀者反映,家電維修收費貴,有的修起來還不如買新的。
200元微波爐
維修費150元
上周末,南坪後堡的張先生家裡的微波爐突然罷工。由於超過三包期,他便找了個家電維修店,希望他們來人上門。
維修師傅上門後,拆開微波爐看了看,報價說要150元。張先生頓時以為是聽錯了。「150元?我這臺微波爐才買成200元。花這麼多錢修好了,還是個舊的,那我還不如重新買臺新的了。」
更讓張先生鬱悶的是,對方還說:小家電維修不上門,需張先生自己把壞了的微波爐送到修理店去。一氣之下,張先生果真重新買了個微波爐。
說起家電維修收費貴,在較場口上班的敖先生也有一肚子苦水。他家裡花2000多元買的熱水器,前後維修費用已達1600元。「工作忙,沒時間逛商場,其實這個錢完全可以買臺新的熱水器了。」
多數家電維修
確實不便宜
記者昨天走訪我市幾家大型家電賣場,發現多數家電維修確實不便宜。
以40英寸的液晶電視為例,其新機售價從3000元到8000元不等。記者從一家彩電專櫃的銷售人員處了解到,如果過了產品保修期,液晶屏壞了換個新屏要幾千元,真不如直接買新的。記者隨後撥打了該品牌在重慶的售後服務電話諮詢,工作人員答覆,按規定,除了配件費、維修費,如果不在市區範圍內,還要加收上門服務費。
在另一家家電賣場的冰箱專櫃前,一款國產雙開門冰箱售價為4000元左右。促銷員表示,如果該冰箱壓縮機損壞需要更換,費用高達800元。而另一品牌的一款售價2000元左右的冰箱,更換壓縮機要500元左右。
液晶電視、冰箱、空調等大家電修起來已經不算便宜,小家電配件費和維修費相對售價,顯得更高。上述張先生修微波爐的事,就並非極端案例。
北碚林女士家的電磁爐面板之前壞了,維修人員上門看後稱大概需要120元才能修好。林女士稱,電磁爐是花199元買的,修理一下居然要花整機價格的60%,不如買新的。
據了解,在購買家電時,廠家通常不會將維修收費明確告知消費者。而在家電出了故障後,保修期外維修費用多少全由售後維修部門說了算。因此家電一旦過了保修期,往往就成了沒娘的孩子。
上門維修
有人額外要補助
除了收費貴,還有讀者反映:有部分家電維修人員上門還要求另外補助交通費。
家住南坪步行街的陳先生就遇到這種稀奇事。家電維修人員收費時,除了材料費、維修費等費用,還單獨要求給點交通費,並且暗示按照坐計程車的標準支付。陳先生憤憤地說:「上門修家電還要給交通補助,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記者向10餘家電企業重慶分公司詢問後得知,家電維修中並無此收費項目。
廠家解釋為何維修收費貴
為何用戶感覺家電維修貴?
有彩電廠家解釋說,貴的原因是涉及核心部件。比如液晶顯示屏損壞,更換新屏加維修,費用的確會佔到整機價格的80%。彩電上市後價格都是逐漸走低,用戶自然感覺修理不如買新的。
對於小家電維修貴,大坪宏聲家電維修店的張老闆解釋說,小家電更新換代很快,很多型號已經停產,維修店零部件不齊全,維修起來很困難,所以收費不低。
記者隨後致電九陽、蘇泊爾等幾家品牌家電的售後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小家電損壞多數都是核心部件出問題,而核心部件的價格在整個產品組成中往往是最高的,高的會達到售價50%。「比如售價300多元的豆漿機,電機最容易壞。換件65元,維修費15元,加點上門服務費,修一修怎麼也要上百元。」一位售後人員說。
廠家還表示,近年來人工、原材料、水電等各種成本上升,也是助推家電零部件價格上漲,維修費用提高的原因。
使用年限達80%電器修不如買
家電壞了究竟是修還是買?記者昨天諮詢了重百、國美、創維、長虹等賣場和企業的人士,他們大都建議:家用電器達到使用年限的80%,維修不如買新的。
這麼做,一是因為達到使用年限80%的電器,大都不在三包範圍內。一些電器由於機型停產,零配件難找收費貴。如果是核心部件壞了收費更高。而且這類家電的耗電量也較新的高。
據悉,家電的使用年限如下:彩電8~10年;洗衣機8年;電熨鬥9年;空調8~10年;吸塵器8年,電暖器18年,電熱毯8年;電飯煲10年;電冰箱12~16年;電風扇10年;電熱水器8年;電動剃鬚刀4年;電吹風4年;微波爐10年。
記者 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