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精準醫療技術只能由資金充足的大型學術醫療中心掌握?錯!
近日醫療衛生信息和管理系統協會(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精準醫療峰會上,兩位遺傳學和分子醫學專家,就詳細闡述了社區醫院如何利用新技術和工作流程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
吉布斯癌症研究所(Gibbs Cancer and Research Institute)是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北部的斯帕坦堡地區醫療保健系統(Spartanburg Regional Healthcare System)的分部。三年前,吉布斯癌症研究所決定用杜克捐贈基金(Duke Endowment Grant)進行精準醫療項目。
此後,該機構的臨床戰略經歷重大變革,對每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涵蓋腫瘤學、病理學、實驗室、IT、計費、導航、科研等等。其發展經歷為有相似興趣的小型醫院提供了許多借鑑。
管理層的支持和員工培訓很重要
「我們的資源不像學術醫學中心那樣豐富,」吉布斯癌症中心杜克捐贈基金主管珍妮佛·布哈伊(Jennifer Buhay)表示,「但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夥伴很多,也擁有領域領先的醫生團隊。」
同時,吉布斯精準醫學項目的分子主任加布裡埃爾·比恩·威爾納(Gabriel Bien-Willner)強調表示,對於任何嚴肅的基因項目來說,「有頂尖的醫生團隊的確很棒,但還需要得到管理層的大力支持」,不僅要在起步時順利實現增益,還要具備持久力。
領導層理解精準醫療的價值,願意為該項目獲取、分配並部署必要的資源,這一點很關鍵。
不過,正是一線醫生將新技術付諸實踐,因而在他們探索這些新技能和工作流程時,給予其培訓、鼓勵和支持也很重要,比恩·威爾納如是說。例如,除聘用一位新分子項目經理和分子醫學主任外,癌症中心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為病理學家提供標本處理培訓,其他臨床醫生同樣需要培訓,如介入放射科醫生。
比恩·威爾納說:「醫生必須感受到自己在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向供應商發送樣品時。」
吉布斯病理學家已接納了新的做事方式,有些人甚至幫助開發了IT系統來協助進行顯微解剖。
「他們出了份生物標記報告,不僅記錄其整個活動成本,同時跟蹤了樣本的充分性,真正提高了病理學家、腫瘤學家和供應商實驗室之間的溝通透明度。」 比恩·威爾納如是說。
為維持所有醫生的熱情,持續性培訓仍然至關重要,比恩·威爾納如是說。
「精準醫療是建立在非常複雜的遺傳學、基因學及系統生物學應用基礎上的,理解這一點極其重要。腫瘤學家都非常聰明,在其領域內受過良好訓練,但不得不承認分子遺傳學並非其強項。」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也不應該被理所當然認為是基因學專家。
在為醫生提供培訓材料(儘量確保有趣又實用)的同時,癌症中心進一步為該新基因範例設立了機構框架,創建分子諮詢委員會,進行分子工作流程評估,組織頭腦風暴並設計新的IT應用。
需要具備全能型人才
該項目的整個過程對各個領域都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即使只是測試樣品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事實上也非常複雜。吉布斯癌症中心杜克捐贈基金主管布哈伊如是說。
「一旦得出希望和不希望出現的測試結果,就必須搞清楚其是否具備實際應用性質,是否可作為樣品展示給外界。」 布哈伊解釋說,「我們還設有成本人員和IT團隊,如何進行管理呢?所有人員必須團結一致,努力尋找走出困境的方案。」
「IT過程很重要,要求有開放的、創造性的和戰略性的思維。」布哈伊補充道。
「將工作流程轉換為解決方案,真的需要有企業家的心態和創新思維。」布哈伊表示,「通常情況下,得到IT解決方案,然後就得找出一個工作流程來配合該應用實施。」
現在已是該項目運行的第三年,吉布斯癌症研究所正專注於進一步設計、推出和擴充其已開發的IT工具,同時將密切開發的分子工作流程成果融入到癌症中心的組織腫瘤板中。
該項目也經歷了諸多挑戰,因為電子健康記錄的多樣性並不充足,反而亞種很多,使得數據和工作流程管理非常複雜。比恩·威爾納表示,FHIR等互操作性規範將有助於改善此類問題。
迄今為止該項目已取得很大成就,未來癌症中心計劃將精準醫療從腫瘤學擴展至心內科、產前和藥物基因學等領域。
給其它類似項目的建議
對於其它有志於進行類似項目的機構,比恩·威爾納提供了以下建議。
「如果希望進行精準醫療研究,有必要在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去了解自身所擅長的和不擅長的方面。」比恩·威爾納說,「先進的技術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改善工作流程。」
此外,「為醫生和員工提供培訓,這一點也相當重要,但也不得不認識到,還是需要該領域真正的專家。如果僅由對此感興趣的人員實施精準醫療項目,是不會獲得成功的。只有具備真正了解該領域的專家,項目才能進行下去。」
最後,「最重要的建議,也是我們從錯誤中吸取的教訓,就是需要得到管理層的大力支持。我們在這個項目的許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並非從一開始就得到了行政支持,因為我們當時完全依賴於補助金。」
比恩·威爾納表示,該資金「本應用來進行更具有可持續性的項目」,隨著金額不斷減少,「我們尚未得到管理層的承諾」。項目仍在進行,但並沒有人能夠保證該項目會像目前這樣充滿活力地繼續進行下去。
原文來源:Healthcare IT News
原文標題:Community hospitals can do precision medicine too - here's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