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精準醫療社區醫院也能做 效果還不錯

2021-01-09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精準醫療技術只能由資金充足的大型學術醫療中心掌握?錯!

近日醫療衛生信息和管理系統協會(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精準醫療峰會上,兩位遺傳學和分子醫學專家,就詳細闡述了社區醫院如何利用新技術和工作流程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

吉布斯癌症研究所(Gibbs Cancer and Research Institute)是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北部的斯帕坦堡地區醫療保健系統(Spartanburg Regional Healthcare System)的分部。三年前,吉布斯癌症研究所決定用杜克捐贈基金(Duke Endowment Grant)進行精準醫療項目。

此後,該機構的臨床戰略經歷重大變革,對每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涵蓋腫瘤學、病理學、實驗室、IT、計費、導航、科研等等。其發展經歷為有相似興趣的小型醫院提供了許多借鑑。

管理層的支持和員工培訓很重要

「我們的資源不像學術醫學中心那樣豐富,」吉布斯癌症中心杜克捐贈基金主管珍妮佛·布哈伊(Jennifer Buhay)表示,「但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夥伴很多,也擁有領域領先的醫生團隊。」

同時,吉布斯精準醫學項目的分子主任加布裡埃爾·比恩·威爾納(Gabriel Bien-Willner)強調表示,對於任何嚴肅的基因項目來說,「有頂尖的醫生團隊的確很棒,但還需要得到管理層的大力支持」,不僅要在起步時順利實現增益,還要具備持久力。

領導層理解精準醫療的價值,願意為該項目獲取、分配並部署必要的資源,這一點很關鍵。

不過,正是一線醫生將新技術付諸實踐,因而在他們探索這些新技能和工作流程時,給予其培訓、鼓勵和支持也很重要,比恩·威爾納如是說。例如,除聘用一位新分子項目經理和分子醫學主任外,癌症中心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為病理學家提供標本處理培訓,其他臨床醫生同樣需要培訓,如介入放射科醫生。

比恩·威爾納說:「醫生必須感受到自己在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向供應商發送樣品時。」

吉布斯病理學家已接納了新的做事方式,有些人甚至幫助開發了IT系統來協助進行顯微解剖。

「他們出了份生物標記報告,不僅記錄其整個活動成本,同時跟蹤了樣本的充分性,真正提高了病理學家、腫瘤學家和供應商實驗室之間的溝通透明度。」 比恩·威爾納如是說。

為維持所有醫生的熱情,持續性培訓仍然至關重要,比恩·威爾納如是說。

「精準醫療是建立在非常複雜的遺傳學、基因學及系統生物學應用基礎上的,理解這一點極其重要。腫瘤學家都非常聰明,在其領域內受過良好訓練,但不得不承認分子遺傳學並非其強項。」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也不應該被理所當然認為是基因學專家。

在為醫生提供培訓材料(儘量確保有趣又實用)的同時,癌症中心進一步為該新基因範例設立了機構框架,創建分子諮詢委員會,進行分子工作流程評估,組織頭腦風暴並設計新的IT應用。

需要具備全能型人才

該項目的整個過程對各個領域都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即使只是測試樣品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事實上也非常複雜。吉布斯癌症中心杜克捐贈基金主管布哈伊如是說。

「一旦得出希望和不希望出現的測試結果,就必須搞清楚其是否具備實際應用性質,是否可作為樣品展示給外界。」 布哈伊解釋說,「我們還設有成本人員和IT團隊,如何進行管理呢?所有人員必須團結一致,努力尋找走出困境的方案。」

「IT過程很重要,要求有開放的、創造性的和戰略性的思維。」布哈伊補充道。

「將工作流程轉換為解決方案,真的需要有企業家的心態和創新思維。」布哈伊表示,「通常情況下,得到IT解決方案,然後就得找出一個工作流程來配合該應用實施。」

現在已是該項目運行的第三年,吉布斯癌症研究所正專注於進一步設計、推出和擴充其已開發的IT工具,同時將密切開發的分子工作流程成果融入到癌症中心的組織腫瘤板中。

該項目也經歷了諸多挑戰,因為電子健康記錄的多樣性並不充足,反而亞種很多,使得數據和工作流程管理非常複雜。比恩·威爾納表示,FHIR等互操作性規範將有助於改善此類問題。

迄今為止該項目已取得很大成就,未來癌症中心計劃將精準醫療從腫瘤學擴展至心內科、產前和藥物基因學等領域。

給其它類似項目的建議

對於其它有志於進行類似項目的機構,比恩·威爾納提供了以下建議。

「如果希望進行精準醫療研究,有必要在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去了解自身所擅長的和不擅長的方面。」比恩·威爾納說,「先進的技術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改善工作流程。」

此外,「為醫生和員工提供培訓,這一點也相當重要,但也不得不認識到,還是需要該領域真正的專家。如果僅由對此感興趣的人員實施精準醫療項目,是不會獲得成功的。只有具備真正了解該領域的專家,項目才能進行下去。」

最後,「最重要的建議,也是我們從錯誤中吸取的教訓,就是需要得到管理層的大力支持。我們在這個項目的許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並非從一開始就得到了行政支持,因為我們當時完全依賴於補助金。」

比恩·威爾納表示,該資金「本應用來進行更具有可持續性的項目」,隨著金額不斷減少,「我們尚未得到管理層的承諾」。項目仍在進行,但並沒有人能夠保證該項目會像目前這樣充滿活力地繼續進行下去。

原文來源:Healthcare IT News

原文標題:Community hospitals can do precision medicine too - here's how

 

相關焦點

  • 精準醫療大趨勢下,護理人員能做些什麼?
    導讀 在醫療領域,精準醫療已經不再是一個新名詞。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宣布推行一項新的國家級項目——精準醫療計劃,以加強對疾病預防、管理和治療的研究。很快,精準醫療的概念得以快速傳播。
  • 專訪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主任鍾定榮:精準醫療時代來臨,「幕後英雄...
    但是,沒有精準的診斷就沒有精準的治療,精準診斷加上精準治療才是真正的精準醫療,所以目前,雖然形勢一片大好,在落實過程中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更多地重視臨床,對病理的重視還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華夏時報》:分子診斷的迅速發展為精準診斷奠定了基礎。分子病理和傳統病理之間的區別是什麼?未來分子病理可以代替傳統病理嗎?
  • 精準醫療的發展邊界
    精準醫療能夠通過對病人的基因進行分析後更有針對性的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但是,儘管精準醫療能夠提高療效從而在整體上有效控費,但從個性化出發的精準醫療對整體醫療服務體系是有著較高要求的,從另一個側面來說又是一種昂貴的醫療服務。基因檢測的價格下降大大推動了其商業化,在普通人能承受的價格下基因檢測將有助於治療方案的準確性。
  • 青州人民醫院開展結核病分子診斷新技術精準醫療沙龍會
    19日,由青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組織的「結核病分子診斷新技術」精準醫療沙龍會,在該院綜合樓二樓會議室準時舉行。  齊魯網濰坊8月22日訊(通訊員 王和平)19日,由青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組織的「結核病分子診斷新技術」精準醫療沙龍會,在該院綜合樓二樓會議室準時舉行。通過此次沙龍會的舉行,助推醫院精準醫療的診斷水平再上新臺階。副院長閔素娟、楊允東及相關臨床科室主任參加了會議。
  • 社區醫療連鎖服務商強森醫療獲首張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今年疫情期間,網際網路線上問診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讓大家進一步意識到網際網路醫療的重要性。同時,疫情的暴發也加速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發展。此前網際網路醫療因醫保支付、處方流轉等問題制約其發展,在疫情期間許多地方政府開始對線上醫保「鬆綁」。明確提到,支持「網際網路+醫療」等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對網際網路醫療機構開具電子處方、診療費和藥費醫保在線直接結算「開綠燈」。
  • 詹啟敏:中國人口與醫療的挑戰及精準醫療的發展
    我以腫瘤作為一個例子,這就是一個腫瘤,我們目前通過診斷治療能夠發現的部分就是水面上的部分,病人感到不舒服,一系列的體徵和一系列的檢查是臨床疾病發現之後,我們看看能不能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中醫藥,但是為什麼在我們國家430萬的發病率裡一年有280萬人死於腫瘤,這是我們對於水面下巨大的冰床還不了解,為什麼會這樣,所以我們會把創新和創業緊緊連在一起。
  • 精準醫療是泡沫還是先機?
    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通過CT發現,崔智青腦部存在點狀鈣化灶,術後組織病理顯示是Ⅲ級的腦膠質瘤。 為了精準判定腦膠質瘤亞型,協和醫院與一家基因公司合作,為崔智青做了分子病理檢測,並依據檢測為其定製了治療方案,如今,他的病情處於穩定狀態。 崔智青是精準醫療的受益者。精準醫療,是一種根據每位患者的個體特徵「量身定製」的治療方法。
  • 百家「精準醫療醫院」概念弄懵媒體 看主辦方如何解釋
    7月30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全國布局百家精準醫療醫院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而對於究竟什麼才是「精準醫療醫院」這一問題,讓到場的媒體記者一頭霧水。三年打造百餘家「精準醫療醫院」精準醫療是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人們量身設計出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定製醫療方式。可以確定的是,精準醫學是在醫學臨床試驗的交匯融合應用,是醫學科技發展的前沿方向。
  • 【中心醫院】4K超高清助力精準醫療,「慧眼」開啟極致微創新時代
    在關乎人類生命與病魔的戰鬥中,醫師們的精準治療,離不開高性能的先進武器——醫療設備。你知道嗎?我們醫院手術室新增添了「一雙慧眼」這雙慧眼可是全國領先的哦!快來和小編一探究竟吧!(普外科鍾長江主任利用4K超高清設備為患者進行微創手術)     怎麼樣?
  • 精準醫療 如何實現?
    今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之後,醫療界對「精準醫療」樂此不彼,中國也不例外。「精準醫療」是什麼?離我們有多遠?能給予我們什麼幫助?須建立基因檢測的基礎上「『精準醫療』的歷史已經比較長了,真正熱起來是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後,而中國很多人歪曲了『精準醫療』,外科手術做得好一點也叫精準外科,放射治療定位得好也叫精準放射治療,這些概念都是錯的。」
  • 實現精準醫療沒那麼簡單
    而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看來,精準醫療就是以科學的方法,選擇適應的診療,達到醫療資源損害最小化,醫療耗費最小化,病患康復的最大化。在5月23日第十五屆北京生命科學領域學術年會上,他指出,精準醫療的核心特徵是確定性、預見性和可控性,基本策略是集成化、規範化以及個體化。他在接受新華健康記者採訪時提出,醫療精準化將助力我國現代「大健康」體系建設。
  • 陝西強森社區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海洋: 「一夜春風...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沙一舟 每經編輯謝欣風起於青萍之末,對於陝西強森社區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森醫療)的創始人何海洋來說,他的創業夢起於大學時代。上個世紀90年代末,這位四川小夥來到西安上大學。四年彈指一瞬,2001年,何海洋畢業了。彼時和大多數同學一樣,他選擇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職員。
  • 海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魏志霞精準醫療 開啟腫瘤患者希望之門
    海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魏志霞教授是一名「海歸」專家,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國際知名研究中心,參與過多項國際最新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她不僅將國際前沿的腫瘤診療技術帶回國內,她還將國際精準醫療理念應用於腫瘤診療工作中,讓海南腫瘤患者不出島即可獲得與國際同步的優質醫療服務。
  • 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 精準醫療市場前景廣闊
    張韻磊:因為我們以前所說的醫療技術都是以對症下藥為目標,現在隨著生命科學的進步,同一種病症在不同的個體上,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實施精準醫療的前提是完善精準的診斷技術,也就是以基因檢測為核心的分子診斷技術,在精確診斷之後還需要精確的治療,其中主要是靶向治療的技術。精確醫療的應用十分廣泛,特別是在遺傳病,複雜性疾病的領域中。
  • 精準醫療,能否做到精準診斷
    看病難看病貴是我國目前比較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難在哪裡,一床難求,尤其在三級甲等醫院,由於醫院常年人滿為患,當你想住院的時候往往需要排隊,少則三五天,多則一星期,很多病人因為等太久錯過了最佳的診療時間,在這些病人中有些是輕症有些是重疾,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出臺了分級診療的措施,也是為了解決病患扎堆,保證醫療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 實現精準快速醫療,AI、5G和IoT能做什麼?
    文丨獵雲網 ID:ilieyun編譯丨羅彬傑編者註:本文的作者是William Van Winkle,在本文中,William探討了AI、5G和物聯網技術如何助力實現精準快速醫療,以及「當日完成診療」的願景。我兒子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就去兒科醫生那裡做常規的CAT掃描。
  • 朝陽醫訊:情暖重陽節 北京五洲婦兒醫院醫療專家走進平樂園社區
    朝陽醫訊:情暖重陽節 北京五洲婦兒醫院醫療專家走進平樂園社區市場信息網   2020-10-26 10:24:48   來源:    評論:   10月23日一早,在重陽節到來之際,北京五洲婦兒醫院總經理黃金雄、黨總支書記姚紅帶領醫院醫療專家走進朝陽平樂園社區,為社區百姓送健康,共度重陽節。
  • 精準醫療和大資料庫的關係
    而醫療大數據作為大數據中舉重若輕的一部分,也一直為大家所樂道,那麼它在精準醫療發展過程中究竟佔據著怎樣的地位呢?   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   1998年,勞埃德和同事首次在全世界報導了一種名為「上半規管裂損症候群」的罕見病。患有這種病的人對聲音異常的敏感,嚴重會出現眩暈等症狀。
  • 細胞免疫療法引醫療革命 精準醫療再掀熱浪
    (.上.證) 中國醞釀精準醫療計劃 顯著區別美國版本  中國式的精準醫療計劃正在醞釀,並有望進入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消息傳到中國後,據多位人士透露,美國的舉動得到了中國高層領導的關注,並做了重要批示。  隨即,精準醫療一詞在中國主管部門、醫學界、科技界甚至普通醫務工作者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各種形式的論壇、會議密集召開,其中最具裡程碑意義的是科技部舉辦了首屆「國家精準醫療戰略專家會議」,一個19人的專家委員會在這次會議上火速成立,並計劃在2030年前投入600億元。
  • 陳潤生院士:中國精準醫療的現實與未來
    上個世紀90年代,人類紛紛開展基因組學研究,通過破譯人類遺傳密碼發現眾多分子水平的銳點與疾病相關,當時就考慮到如果把這些應用到臨床中,將一定能提高醫療診斷水平,提高治療效果,於是就出現了轉化醫學、個性化治療等跟精準醫療接近的概念。「不管是轉化也好、個體化也好,都是為了醫學更準確、更精確,都是在為精準醫療的發展服務。」能給醫學帶來哪些本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