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作者:混沌大學,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的開啟,是Hard模式,但與此同時,創新者們也趕上了難得一見的機遇。
混沌君採訪了60位行業的開拓者和領路人,一個非常簡單同時非常哲學的問題——「你所在的行業,會變好嗎?」
聽60位行業精英自述:後疫情時期,在自己深耕多年、耕有所成的行業,有哪些正以十倍速變好的創新紅利。
01 投資行業 胡斌 渶策資本 創始合伙人智能科技: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及其造成的技術打擊,使得國家政策對於科技創新的鼓勵和扶持力度更大,大量資金湧入;
新消費:疫情大規模重構了線下消費,一大批公司所在的物業被空出來,給更有實力的公司提供了投資抄底的機會;
在線教育:疫情加速了教育行業線上線下的融合重構,線上化不再是可能的「第二曲線」,而是不得不去做的「第二曲線」,大量的線下教育機構,甚至公立學校開始線上化,是很長時間以來革命性的投資黃金期。
02 科技投資 周志峰 啟明創投 合伙人在後疫情時代,線上化辦公、管理和運營成為常態,推動企業的數位化將成為各行各業的剛性需求,不再是nice to have,而是must have;新技術的應用給供給側帶來的巨大變革,比如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在頭部企業(如字節跳動、滴滴等)的具體應用中切實落地、被充分證明,未來的幾年人工智慧技術會溢出到更多的行業,完成技術與場景的匹配,成為所有企業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之一。
科技創新,在宏觀上中國已經具備多個明顯的驅動要素。第一是人才,中國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等領域,擁有人才代際優勢,頂級科技人才回流國內,同時中國每年新畢業的工程師的數量也是其他大國的2-3倍。第二是資本,中國在「深科技」上的資本投入過去5年年增長率達到了80%,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第三是國家政策、新基建等戰略規劃,國家資源向科技創新傾斜。以上這些為科技創新公司將帶來歷史性的紅利。
03 短視頻 霍泥芳papitube 總裁品牌創新紅利,國貨品牌有比較大的發展機會。
短視頻、直播、KOC等都給新品牌帶來更低的獲客成本,以及爆發式的增長機會,而年輕一代的審美也在發生變化,更追求個性化的表達。內容媒介足夠豐富、變化夠快,品牌就有足夠多的機會和平臺去直接觸達消費者。
而從供給端來看,國外品牌在中國開設代工廠,使得代工廠的技術水平大幅提高。
04 短視頻和新消費品牌 劉大雄 微念 創始人食品飲料:方便食品以指數級增長,拆解為最小單元就是廣西非遺美食-螺螄粉,需求量線上全類目快消品增長第一,其中,以大眾化口味創新的螺螄粉銷量領先老品牌10倍以上。地方政府推出雙百億計劃,為了讓螺螄粉單品做到百億,地方已經做好多方面基礎設施。
直播電商:不受空間限制,快速去庫存拉動消費的優勢,國家政策鼓勵,各地領導親自下場直播帶貨。
短視頻行業:用戶觀看時長,完全超過大屏。
05 掃地機器人 昌敬 石頭世紀 創始人人們對清潔和安全需求倍增,以機器人/自動化取代人,做重複性勞動和危險性勞動的機會。
06 音樂行業 沈黎暉 摩登天空 創始人在線音樂平臺付費用戶增長,多業務的付費形式,直播、會員、消費,整合垂直市場的用戶打通、深度運營;現場音樂市場的分母變大;「版權+現場+綜藝」組合式創新。
07 投資行業 連盟 IDG資本 合伙人負利率時代,資金向更滿足用戶和更創造小單元價值的地方流動。
08 媒體行業 張鈞翔 二咖傳媒 創始人隨著5G時代的來臨,直播成為最受益的交互工具,伴隨直播工具所衍生的交互體驗幾乎是幾十倍速變好的創新紅利,比如直播綜藝、直播看診、沉浸式的直播帶貨等等。應該說,不論是從硬體還是軟體角度,5G還沒有真正完成產品化,依然在等待機會的來臨。
同時,疫情期間,用戶心智發生變化,太過碎片化的內容不足以留住用戶,中長度視頻(5-12分鐘)能更好的承載優質內容。
09 教育行業 鄭文丞 海風教育 創始人疫情當下,在線教育的滲透率史無前例的大幅增長,這是行業最為重要的十倍速變化。行業共同面臨的最大核心痛點是「獲客成本」問題,掃描這一十倍速變化在市場端所有可能的影響,找到創新顛覆的機會解決痛點問題,將行業十倍速變化帶來的基於轉化為企業進入破局點的門票。
10 投資行業 鄭慶生 紅杉資本 合伙人在線化加深,線上會議更加被接受,大幅釋放提升了投資人的產能,推動了投資行業數位化的加深。
此前,投資行業是最不容易數位化的行業之一。換言之,投資人的創新紅利來自於效率的提升。
11 計算機、網絡安全行業 陳宇森 長亭未來科技 CEO新基建的安全×雲安全:新基建催生了大量的網絡安全需求,同時因為疫情,這些需求很難被過去傳統的現場服務和搬進機房的硬體產品所滿足(人的流動受到限制),政企行業對於雲安全服務和雲安全產品的接受程度進一步提高,雲安全進一步迅速增長的拐點可能已經出現;
新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對於國外高端網絡安全產品形成替代需求,市場需要國產高防護水平的網絡安全產品;
在家辦公需求急速增加,與此同時,也產生了遠程協作而企業數據不外洩的需求,遠程辦公相關的網絡安全會進一步增長。
12 母基金投資行業 朱偉豪 嘉豪投資 創始合伙人隨著中國中產階 級數量的日益增加,財富管理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多家族辦公室會越來越多;疫情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更加珍惜自己,探索自己使命與環境關係,ESG及影響力投資會越來越深入人心;如何更好支持創業者,做好投後賦能及退出,樹立信心,適應變化是我們投資行業重要的話題。
13 供應鏈投資 周家樂 華蓋資本 合伙人疫情之前,企業對於共享數據、共享流程進度有所排斥,但因為疫情期間訂單更為細碎、資金無人墊付、回籠周期長,上下遊運營資金短缺甚至斷裂,供應鏈的各個節點對於協同合作與信息化的需求大大提高。如果供應鏈上的各個節點不能協同,單個的成本結構、響應速度是抵擋不住疫情所帶來的衝擊的。誰能做出所處產業的高速連接器、深入生產管理進度、幫助縮減運營成本、提高資金的周轉效率,誰就能贏得市場,這類創新企業將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14 私募股權二級投資 王岱宗 新程投資 合伙人疫情造成了資金流動性的稀缺,企業及普通合伙人面臨巨大的流動性風險。有別於傳統的一級市場,私募二級市場是一個潛在的新興市場,有快速增長的機會。
信息化、線上化、數位化因疫情而加速。從投資的角度,我們的視角會更加關注有新技術、新基建加持的投資機會。
資本市場也加速變革,「科創板+註冊制」的政策紅利拓寬了投資的退出渠道,未來十年可能迎來中國股權投資的黃金時代。
15 人工智慧 胡鬱 科大訊飛 執行總裁遠程協作辦公,會議設備和語音人工智慧,比如Zoom;
遠程教育,利用人工智慧輔導「因材施教」,在更多遠程化的環境中快速增長,比如猿輔導;
政府投資的國家戰略方向,包括教育、醫療、政法、智慧城市等多方面的新基建;
智能硬體,特別是自然語音交互的場景,會以更快的速度普及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16 媒體行業 張立暉 財新傳媒 總裁疫情期間,媒體經歷了公信力的拷問。
碎片化信息無法替代調查報導的價值,尤其在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和複雜問題上,假新聞、媚俗化永遠是痛點,真實、客觀的內容依然是剛需。用戶的需求是對有效信息的獲取,而媒體的價值終究要回歸到原點——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傳遞理性、真實的聲音,體現社會責任和擔當。
免費信息泛濫的時代,新聞付費訂閱的爆發再次驗證了用戶對高質量新聞報導的需求、對公信力新聞機構的認可。
17 新零售行業 吳悅寧 KK集團 創始人受疫情影響,線下商業洗牌加速,留下來的品牌將會變得更強大,競爭更加激烈。購物中心的租金多年來的租金漲幅相應做了調整。同時,大量的國際彩妝品牌/國潮品牌進入市場,供應鏈的同質化,競爭使得彩妝價格迅猛下降,普及到更大眾的人群,而彩妝集合店的業態缺乏,帶來「錯位競爭+低端顛覆」的可能。
18 物流行業 叢紋弨 樂卡車聯 創始人智慧物流行業是典型的被疫情加速的行業。
物流行業有季節性、周期性的特點。往年來看,春節後的營業額多為去年12月份的30%左右,今年3月,我們的收入卻是去年12月的80%,5月就基本達到了去年12月的水平。
何以如此?
一方面,消費者有報復性消費的傾向,企業加速復工生產,電商的貨流和其他貨流都在增加,地攤經濟更是最大限度的促進了商品流通。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全網物流公司降本增效的需求大幅提高,我們所謂「增效」就是提高時效,這對於樂卡車聯這樣以算法為基石的科技物流公司,也形成了增長點。
19 投資行業 熊三木 合鯨資本 創始合伙人疫情之前的2019年,電商直播已經是一個亮點。
從後端來看,電商的供應鏈和物流的技術建設已經達到成熟完備的地步;在前端,經過娛樂、內容、電競領域的培養和培訓,直播這種流量獲取方式得到大家的普遍接受。新冠疫情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催化劑,正如2003年非典時期對於網際網路電商的催化。
此外,直播電商在後疫情時代依然可以持續,且會形成兩極:一極是頭部的流量主播,包括李佳琦、薇婭、辛有志、甚至羅永浩;另一極,則是可以作為一種普遍的營銷模式進入各個企業,比如董明珠為自己的企業代言,地方政府領導為自己地區的農產品代言,甚至是街頭的一個小飯店、一個小鋪子,也可以用到直播作為常規的營銷工具。螞蟻雄兵,可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在線教育,邏輯也差不多。
疫情帶動了一直無法轉型的傳統教育機構,學校和政府其實是在線教育的對抗者,他們不願意打破既有的習慣和利益,但疫情一下子打碎了政府和學校的阻礙和抵抗,讓他們反而成為在線教育最為積極的推動者。學校依然是主體,但在線教育企業有機會成為產品供應商,打破學校原來堅固的圍牆和壁壘。圍牆打開,新的東西就可以進來。比如,伴魚通過開發免費的英語繪本APP導流,這樣的客戶獲取方式在運營成本上是傳統廣告投入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
其實網際網路教育和在線教育最為根本的區別,就是如何獲客:從線下獲得客人、在線上完成交付,就是在線教育;但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就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手段獲取用戶,而這個根本不同的獲客方式就成了企業的關鍵性武器。
另外一個投資的新方向是企業賦能,比如外賣代運營企業食亨,幫助外賣企業對接線上平臺,做線上運營、消費數據分析、產品設計、配送優化、投訴跟進等等。
20 股權投資服務平臺 張予豪《母基金周刊》創始人私募投資行業存量資金近十萬億,其傳統的方式以及募投管退人力化的低效流程限制了行業的發展,近20年來方式未曾改變。如果從信息化入手,應用在「信息+數據+智能+算法」的基礎上,可以提升整個行業的運作效率,從而在資金端和資產端優化信息半徑及交互結構,形成流動性的良性循環。
投資行業目前類似傳統諮詢公司,靠人力、靠體力複雜而低效的運作,現在可以改變基礎結構,依靠科技、智能、信息流會大大提升行業效率,解決資金和資產的精準匹配和決策。
21 美股港股 李鐳 富途證券 聯合創始人疫情期間,人們宅在家裡,將股票作為投資標的是自然而然的選擇,我們的觀察到中國和美國在疫情期間都新增了很多個人股票投資者。另外疫情期間美股歷史性的行情起伏吸引了不少以前沒有關注美股的投資者,「股神巴菲特一輩子見證了4次美股熔斷,我也見過3次」、「一下子跌了40%,我是不是可以去抄個底?」而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以前是不炒股的。
最近瑞幸事件成為了美國加強對中概股監管的導火索,為中概股在美股資本市場增大了不確定性。阿里巴巴,網易和京東這三家中概股巨頭率先吹響了回港二次上市的號角,港股也迎來了一波個人投資者的打新熱潮。目前還有幾十家中概股符合回港二次上市的資格,其中有多家已表達了回港二次上市的意向。這兩年港股市場對於新經濟公司表現出了擁抱的態度,港股實施的「同股不同權」政策也掃清了很多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的最後障礙。香港作為大陸和世界金融市場之間的橋梁,不僅吸引了大批南下資金,也在國際資本的配置中佔據了越來越大的權重,從而能幫助上市公司獲得多元化的股東結構。我們相信,香港會成為眾多優質中概股回歸和後續新經濟公司上市的首選之地,這波回歸潮也將進一步增加全球資本市場對於港股市場的關注,提升港股的流動性與整體估值。
長遠來看,這些變化不僅激發了一時的個人投資者的熱情,對於整個中國的新興經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22 投資行業 孫欣 上海科創基金 副總經理數位化、智能化在傳統行業的應用,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接受,人口增長紅利的喪失,使得中國各行各業的企業有應用新技術的需求,疫情之後,對線上服務的接受度大幅提升;
大量有能力的人離開原本的大型創業成功公司、傳統企業或者歸國創業,加上「科創板+註冊制」的雙重激勵,使得可投資的優秀公司不斷湧現;
中美 貿易的大局,帶來了更多的國家政策以及資金支持,國產替代為大量的創業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23 餐飲行業 李海鵬 熊貓星廚 創始人疫情期間,餐飲行業基本停滯,最近才開始恢復,但這段時間實際對餐飲很多大趨勢的變化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餐飲零售化:過去餐飲行業還是以堂食為主,還有很多大的品牌並不關心外賣或者預包裝食品,但這次疫情由於消費者不能進店消費了,反而大大推動了餐飲行業嘗試外賣和預包裝的銷售方式,整個產業鏈都有了很大推動,比如出現了餐飲品牌做了零售小龍蝦的品牌,比如美團的外賣單量早早的恢復了。
餐飲連鎖化:這次疫情導致很多小餐飲死亡,行業整體重新洗牌,其實給了連鎖餐飲或者活下去的餐飲更多的機會,因為當疫情結束,大家出去消費的時候小餐飲已經死亡了,能選擇只有連鎖餐飲。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率一直遠遠低於歐美,這次疫情給了連鎖餐飲一次非常好的窗口期。
食材供應鏈升級:隨著冷鏈物流體系越來越發達,再加上疫情後的預包裝食品的發展,餐飲品牌的食材標準化程度變得更高。餐飲品牌可以選擇的供應鏈也比過去大了很多,過去供應鏈是一個區域生意,現在由於冷鏈物流的發達,供應鏈已經變成一個全國的生意了。
人力替代:餐飲行業的人力成本佔比非常高佔到30%,由於操作越來越標準,已經不需要大廚,現在操作逐步出現機器代替人力的可能性,現在也出現了很多炒菜機器人。
餐飲數位化:餐飲行業網際網路程度低,過去的決策都是憑藉經驗,現在有了各類SaaS數據系統,銷售也基本線上化(通過美團或者點評),餐飲商戶可以基於數據更精準的去做決策。
24 網際網路電視行業 曲婉菲 創維酷開 董事長經過疫情,更多人培養和深化了通過線上渠道獲取各種精神服務和信息服務的需求和習慣。大家的品味提高,給海量的長尾及各種形式的內容以更多空間;同時,門類和維度也有拓展,比如線上教育、線上問診、線上商城導購等;再者,以社區為核心、以生活為基礎的各種信息匯集、決策輔助、便利提供的需求爆發。
疫情還激發了更多人的反思,把更多的愛和時間投入到家庭,家庭場景的重要性和投入性被激發,對網際網路電視行業整體的需求更大、更廣、更長時間。
人類80%的信息獲取是通過視覺完成,而家庭又是消費的第一入口。伴隨著5G基礎設施的完善,帶顯示屏和語音技術功能的智能家居會圍繞家庭全場景的需求形成閉環,讓人們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享受私人助手般的服務和便利。
25 精品咖啡 蒲易 GREYBOX灰盒子 董事長中國的咖啡市場是由速溶場景而興起的,直到今天,速溶咖啡依然頑固佔據中國咖啡市場70%左右的份額。儘管目前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已經佔據了咖啡行業的大半江山,但是GREYBOX精品咖啡仍然存在大量機會,特別是一線城市。
疫情期間,消費場景從線下轉到了線上,GREYBOX抓住機會立刻擁抱電商+直播,線上推出「精品凍乾粉」進入高端速溶咖啡的市場,過去一袋速溶咖啡雀巢1-5元,喝的更多是奶精的味道,現在一袋GREYBOX精品凍乾粉5-10元,加入鮮牛奶基本還原一杯精品咖啡店拿鐵的味道,「人生已經這麼累了,就貴這麼幾塊錢,要對自己好一點!」的消費意識,正在形成。
26 美容行業 連松泳 美麗田園 CEO疫情使得大家健康意識的提升。美麗田園在2016年啟動了「醫療健康」業務。全民健康意識提升將會給醫療健康業務快速拓展市場提供有利條件;
生活美容行業,中小美容機構經營困難,市場出清加快。消費者,像美麗田園這樣有品牌、規模以及系統頭部企業,消費者將更為信任。
優質購物中心仍然是美麗田園重要經營資源。疫情過後更多優質的購物商場,會進行品牌品類調整,將有更多進入機會。
27 網際網路早期投資 田江川 初心資本 合伙人疫情期間,線上完成閉環成為業務有所增長的共性要素。
遠程辦公:疫情期間,在家辦公成為企業標配,甚至有望常態化,這就催生了遠程協助的辦公需求。以石墨文檔為例,數據就有五倍的增長。此前,很多人明知道遠程協作文檔相比傳統文檔軟體更有效率,但因為停留在以往的行為路徑和工作習慣中,不願轉型。但疫情造成了斷崖式的非連續性,一些公司強制要求使用協作文檔,使得這些頑固的用戶不得不被迫轉移;而一旦轉移,即使在後疫情時代,大家回歸生活軌跡之後,這部分被激活的用戶很難再退回到傳統的產品品類中。更重要的是,此次疫情,擊穿的是一波相對頑固、不願接受新事物的用戶,事實上會是老產品和新產品完全迭代的臨界點,是出現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的時刻。
在線教育:比如西瓜創客。少兒編程行業,大量在線學習需求爆發,家長意識崛起,意識到下一個階段編程的重要性。
28 服裝行業 洪伯明 勁霸男裝 CEO伴隨著年輕消費者對文化價值的重視和民族自信心提升,國潮興起。線上線下融合的的新零售、新社群、新平臺,讓高度垂直的品牌,比如漢服、IP聯名、無性別品牌等,迅猛成長。
主流消費群體更關注健康,運動時尚需求繼續爆發。年輕爸媽更捨得花錢在孩子身上,新社群呼籲新品牌誕生。以及物有所值的單品,高質功能性、買得起的輕奢,種類和銷量有全域內大幅提升的趨勢。
29 投資行業 浦曉燕 紅杉資本 合伙人從行業來看,疫情加速了私募股權行業的變遷。行業的總體資金供給下降,投資者長期投資的信心弱化,募資難度加大。可以預見私募股權市場的基金管理人數量將大幅減少,頭部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頭部機構經年建立起的生態網絡和資源池成為應對短期Shock的減震器和補給站。
不確定性中往往蘊藏巨大的機會。沿著中國各產業「數位化進程」投資布局是紅杉中國的主要投資策略,近年來尤其是在企業服務、人工智慧、雲計算、消費科技、醫療科技等前沿科技等縱深領域加大垂直覆蓋。疫情是一次「數字生活」的全民體驗,和各色數位化服務的大洗禮。線下業態如旅遊、航空、傳統零售等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但醫療、線上教育、短視頻、遠程辦公、靈活用工、生鮮O2O等行業領域獲得了低獲客成本的高速增長。儘管我們預估某些行業的數據將在疫情之後回落,但總體來看,疫情加速了中國產業數位化進程,帶來「跳躍式」的升級,正如2003年的非典加速了電商業態的滲透和普及。
30 短視頻直播MCN營銷 艾勇 映天下 創始人疫情極大增加了用戶觀看直播的意願和習慣,同時也教育了很多用戶開通直播,供給側出現了井噴。而在需求側,線下業務為主的商業需求,不論是賣貨、賣服務,都會急迫的通過上線來達成商業目標,激活了網紅經濟這個大市場。從連接層面,通過直播工具和服務,幫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尤其是線上供給到線上履約的交易。只有洞察不同平臺對於內容生態的核心訴求,參與平臺內容升級、提升內容變現效率、推動創作者層級流轉,營銷好行業才能擺脫單純的中介位置,為平臺、品牌主和創作者三方創造價值。
31 法律諮詢業、法律服務 吳小亮 澄明則正律師事務所 創始合伙人好的法律服務是後疫情時代最具支撐力的陪伴。
今年的疫情給企業、創業者以及企業管理者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危機,放大了大家對風險的厭惡。從企業經營管理角度,合規經營,加強抗風險能力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同時疫情也使得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糾紛激增。重視合規,合規流程化,爭議的系統化解決都需要專業的法律服務。後疫情時代,能通過法律視角洞察商業本質,幫助到企業應對順、逆境的全生態商業法律服務機構更加受到重視,必將迎來市場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對我們而言,法律服務的創新最重要的依然是專業能力的精進。
從我們自身的創新來講,多年在商業領域的法律服務讓我們意識到,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基礎工作效率不斷的提高,AI甚至在某些崗位上替代了人,但技術工具、AI解決C端客戶需求,仍然是低空飛行,高端業務依然需要一對一的解決方案。AI取代不了律師,法律服務的創新最重要的依然是專業能力的不斷精進,對行業領域的不懈深耕,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進而為客戶提供更具價值創造力的解決方案。
32 投資行業 黃少東 北拓資本 創始合伙人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股市跌宕起伏、原油價格持續走低、社會失業率不斷升高...,疫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和影響,已經折射在企業經營中的方方面面。
在全球戰「疫」的背景下,融資即信心,融到錢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此時的信心比任何時刻都更加重要。企業只有向內轉向,把握住經營之舵,才不至於迷失在茫茫冰河之中。在這一階段,企業更應該聚焦核心業務,以聚焦和保障核心業務和核心現金流為原則,降低市場前景不確定時期的不必要費用開支。同時,非核心業務和遠期業務的相關費用開支應嚴格控制,與短期收入相關性弱的費用項目應儘可能壓縮。
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曾講過,「把蕭條看作再發展的飛躍臺。」我們永遠要牢記我們所追逐的,而不是我們所恐懼的。在後疫情時代,企業應持續踐行轉型升級之道,積極向敏捷型、信息化、數位化轉型。當企業無法突破制約組織發展的瓶頸,組織形態便無法支持企業抵禦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當數位化浪潮襲來,創業者應第一時間藉助外部力量破局,為企業在迷霧中找尋正確的方向,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把握後疫情時代的寶貴機遇。
33 人工智慧 慄浩洋 松鼠AI 創始人一方面三四五六線城市對於網絡教育的認知倍速增長,一方面網課教學效果受到大量質疑,同時,家長不認可千人一面的教育形式,對於互動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松鼠AI智適應的教育形式受到深度使用者推崇。
另外,釘釘和松鼠AI戰略合作,共同為學校老師減負,提供千人千面的智能作業,近億學生的潛在流量將會給我們的算法貢獻巨大的價值,使我們的AI老師更聰明。
同時,據中歐商學院和多知網芥末堆等多家調研,由於三到六線城市的近百萬家線下培訓機構轉型網課學生比例不到20%,所以大約60%的機構面臨倒閉,市場向大品牌集中度會進一步在下半年加強。
34 文化行業 趙靜 薯片文化 創始人雖然網絡電影市場在突破現有的類型以及觀眾人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支持性政策的利好與市場的蓬勃促使各大視頻網站加大投入,扶持創新類型,突破現有的以男性向觀眾為主體的內容類型。豐富和提高網絡電影的類型以及內容質量,是網絡電影市場發展的必經之路。
而這一大趨勢,對於年輕導演和演員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在發展中進入網絡電影跑道,借著上升趨勢一起成長。在沒有頭部公司和頭部內容形成的情況下,發展中的網絡電影市場對於年輕的擁抱變化的導演、演員及製作團隊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機遇。
院線電影因為電影院遲遲不能開門導致行業內一片哀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或者開始擔憂中國電影的未來,覺得過去的快速增長遭遇到了致命的和結構性的打擊。我認識的大多數同行們,也都將隱隱的擔憂化為了切實的努力。疫情對行業的上下遊帶來了衝擊,但也給了大家難得的思考、調整和充電的時間,他們都會將這種思考誠摯地展現在作品裡。
資本缺乏安全感,會放掉更多粗製濫造的內容,向頭部和優質內容合作者靠攏,有創新能力的創作者將會迎來更多機會。
符合時代精神、國人情懷的電影會得到更多的市場機會。可以是電影《奪冠》這樣以振奮國人精神的形式出現的大製作,也可以是講述普通中國人故事、情感充沛的中小成本製作。
35 投資行業 沈海倫 天狼星資本 創始合伙人科創板對於AI硬科技不盈利的容忍;
對AI 預期的理性回歸,從神壇回歸真實世界;
疫情尤其凸顯出公共治理缺乏科學手段以及精細化管理,這一點上幾乎只有「智能+硬科技」可以突破過去公共治理的問題。
36 聯合辦公 王曉魯 夢想加 創始人Hard模式有Hard模式的做法,絕不能用Easy模式的慣性去做,從夢想加的實踐看,主要是幾點:
抓住新需求
疫情對辦公行業帶來的衝擊是顯性的,但背後映射出的問題實質,是傳統辦公高固定成本、缺乏靈活性的問題無法應對企業發展的需求。疫情後,企業對組織形式的理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在這個層面的創新,是在幫助企業提升組織能力方面發力。通過靈活辦公、智能辦公、以及新的辦公方案,幫助企業調整成本結構、提升效能、應對新組織形式需求,而不是單純的降低價格。在很多企業甚至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找到並抓住需求的大趨勢,在單點上發力突破。
強化競爭優勢
和同行比,夢想加的地產基因弱,網際網路基因強。所以我們是站在用戶需求端,而不是地產資源端去打造產品,服務客戶需求的產品服務能力是夢想加的底層優勢。
在經濟形勢承壓時,商辦市場從賣方市場轉移到買方市場,我們在這個時候強化自己服務用戶、把握客戶的能力,由此獲得了更多與行業優質夥伴合作的機會,以及更強的議價能力。
錯位發展,布局第二增長曲線
過去一年裡,聯合辦公行業都在承壓。但作為活得比較好的一家,我們在現在思考的不只是活下去,還有未來怎麼活得更好。對處於競爭優勢的品牌而言,新增長曲線的發展一定要在當下保證足夠投入。夢想加在智能辦公上有優勢,所以現在正加大樓宇智能管理系統的投入,把樓宇智能管理、地產科技方向打造成夢想加的第二增長曲線。
37 家居行業 羅葉 顧家投資 合伙人疫情使得傳統的線下渠道受阻,線上家居消費快速增長,線上線下融合加快。
宅家時間的增加,大家會進一步提高了對室內產品功能性和美感的關注,家居領域的細分領域智能家居迅速發展,新技術與新需求相互促進;同時,對軟裝設計的需求在不斷增長。
各大城市新房精裝修佔比不斷提升,To B業務快速發展。
38 金融和民航領域的人工智慧 樊治國 高重信息 CEO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及未來常態化防控,使得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在視頻領域的分析產生了倍增的需求。
一方面,「新冠」主要通過在人與人之間呼吸道飛沫以及接觸性傳播,減少接觸或無接觸可以有效阻斷疫情蔓延;另一方面,靠肉眼無法完成對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觸人群大規模、準確有效的篩查和追蹤人傳人的鏈路,AI分析對於疫情控制乃至消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身為to B企業,高重科技一直以來都極為注重技術加市場的創新,以交通運輸行業的安防系統為例,其中無接觸AI通關,以視覺和數據為核心的AI測溫的需求十倍數增長,形成系統開發的痛點和挑戰的同時,也是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的機遇和增長點。
第二曲線,除了應對當下的「疫情」困境,視頻結構化產品推向應用於更多場景,在航空、鐵路、金融、展覽等多個行業,對客戶有效利用海量視頻,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對企業乃至行業戰略的健康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技術和數據支撐。
39 線下商業智能化 張程 邁外迪科技 CEO疫情之下,存量市場之爭,企業更加注重精細化運營,並認為IT手段不再是輔助,而日益成為業務的內核,蓬勃而起的直播也使得企業對於不同的引流方式產生全面渴求。
在智能商業領域,邁外迪抓住了兩個重點:第一,以產品為核心,從技術手段上保證功能價值的實現。第二,以數據為驅動,通過數據與業務的結合,為客戶提供真正的價值。核心的基礎技術,依然是人工智慧、IoT傳感器和大數據。
40 中早期投資、科技投資 程鵬 清控銀杏創投 合伙人從早期投資的角度來看,疫情使得在線模式獲得廣泛的認可,觸動到了每一個人,而不是原先已經被觸動的人,這種轉變是十倍以上的;大量行為的低效和可替代被發現和正視;優質企業和優質創業者的稀缺性凸顯。
41 職場教育\企業培訓 高峰 職前職後 創始人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企業有大規模業務轉型的需求,這就需要人才升級,而存量賦能為行業帶來了10倍速的機會;同時,終身教育越來越成為共識,人才的學習意願更強。
42 家居行業 方雯雯 奧普家居 創始人宅家經濟,使得「休閒陽臺+功能」成為讓家多一個空間的解決方案,為「陽臺+集成化家裝家居」帶來機會;另一方面,直播作為新的連接方式,其場景化的拍攝帶來了倍增的引流效率。在「第一曲線」做深的同時,可以嘗試通過拼多多、快手這樣的新渠道收割下沉人群,擴大市佔率。
43 知識付費/新媒體行業 林少 十點讀書 創始人藉助類似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直播平臺,用新的技術來連接用戶,做新的內容,呈現知識;藉助奈飛會員模式,用「算法+大數據」來做精準推薦,給會員用戶提供更精準的內容;把用戶沉澱到社群裡,讓用戶社交和互動,以社群的新模式服務用戶、增長裂變,用最小顆粒度的產品形態服務用戶。
戰略願景:一億女性用戶(錯位競爭)+精準推薦(算法)+文化生活平臺(會員)
44 投資行業 白文濤 分享投資 創始合伙人後疫情時期,逆全球化的趨勢會帶動國產替代、注重內需,所以作為投資人要格外關注內需消費領域的創新公司。
中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提高,受中美對抗、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的影響,倒逼中國企業自行研發受到限制的硬科技產業,智能化、自動化升級。各種人工智慧、機器人被廣泛應用,包括無人駕駛。智能製造工業的自動化、人工智慧得到更快運用本就是趨勢,疫情會加快這個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5G的優勢除了被普遍理解的速度快之外,更包括時延小、覆蓋廣。所以,5G在智能製造、人工智慧方面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疫情給5G及相關產業帶來巨大商機。
45 智能投影行業 胡震宇 堅果投影 創始人5G推動高清4K、8K的普及;電影院關門,只能在家看電影,同時,電影在線發行破局;宅經濟,更多人不願意出門;學校停課,在線教育,學生上網課,使得投影更加搶眼。
46 投資行業 許維婭 丹華資本 合伙人危機環境,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清洗出真正扛得住風險的創業者,存活下來的創業者都是自我造血能力等綜合實力較強的,對於投資而言,疫情幫助我們做了一輪篩選;同時,經濟危機下,投資成本倍數降低,正如2008年的經濟環境那樣。
危機,是危也是機,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是孵化的最佳時機。大量新的活力企業凸顯,比如短視頻、比如在線教育等,這些企業在危機下迎來了發展的大機遇和拐點,必然也能隨著歷史的機遇存活下來,並形成下一個千億、萬億美元的巨頭,對於投資而言,創造新的投資契機的時刻到了。
真正的10倍機遇在於「投資理念+方法論」的轉變和革新。In math, we trust!
47 餐飲行業 王雲安 古茗奶茶 董事長三四線城市的奶茶服務,是我們在疫情期間看到的一個機會。
三四線城市對於新鮮、優質的飲品是有市場需求的,但是目前沒有足夠多的解決方案提供。一二線品牌到不了三四線,一方面,有些品牌不願意做,另一方面,一線品牌的價位過高,三四線城市也接受不了;而三四線自己的品牌,在新一輪產品升級的過程中,又缺乏供應鏈、物流、配套工廠、售後服務、保養維護,甚至人員培訓支持等等基礎建設,誕生了品牌需求,為古茗提供了切入市場的機會。
三四線城市還有消費場景以及到店率的優勢。
在一二線城市點奶茶,通常是搜索奶茶(或者其他具體品類),然後才進入某個品牌的店鋪;但是,在三四線城市,消費場景通常是直接搜索品牌、直接進入店鋪,也就是說,三四線城市的自有流量更可持續。
另外,雖然線上化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但線上業務必然面臨平臺的抽點、抽傭,利潤率大概只有線下業務的三分之一,而三四線城市的到店率更高。
48 短視頻製作 韓晟 趣維科技(小影) 創始人線上溝通和社交的需求隨著疫情而被放大,視頻成為這種載體最大的方式。
世界範圍來看,歐美都沒有中國這麼多獨特的變現模式:直播賣貨、短視頻廣告帶貨,疫情加速了線上實時電商的需求取代線下,包括抖音和快手的快速扶持。
自媒體的視頻營銷需求,視頻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失業後線上自媒體從業人員激增。
49 類地產、辦公和商業裝修 萬柳朔 領築智造 創始人落客的新紅利:租客減少,寫字樓供給提升、需求下滑,業主更願意和我們合作、幫助我們落客,因為我們能快速設計和施工幫助籤約客戶,這是低成本獲得主流市場的機會。同時,客戶對於標準化和規範化裝修的要求提高,更加看重全國化的管理能力,商業品牌加快連鎖化。
流量紅利和人口紅利的日漸式微,崇尚把模式做輕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開始逐漸冷卻,而將網際網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結合做重,成為新的機會點所在:以公共建築裝飾裝修市場為例,行業中長期存在著信息不透明、價格參差不齊、運行效率低、交付能力差、服務標準不規範等痛點,我們用網際網路、數位化、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打通公裝產業全鏈條,推動行業的網際網路改造。
模塊化設計(降低成本)+數位化全鏈條運營(提效降本)+AI融入(個性化+降成本)
50 美妝MCN行業 葉超 達人說 創始人擁有線上購物習慣的人群擴大:疫情讓原本只有線下的購物習慣或是線上購物較少的人群大規模轉到線上;
直播購物習慣:用戶的下沉以及直播的普及,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在直播間開始購物;
美妝用戶的下沉:化妝品市場通過電商、直播、KOL等手段更多下沉到四五線以及農村市場;美妝低齡用戶,小學以及初中就開始使用護膚品和彩妝的人進一步擴大。
51 少兒在線啟蒙教育 王雨豪 我思教育 CEO搖號擇校帶來的平均化恐慌;在線教育用戶大幅增長。
52 香水行業 婁小芝 氣味圖書館 創始人國際關係更分裂,國人消費更會選擇國人品牌;
疫情讓人對死亡更有畏懼,生活和自我精神型、成長型產品更有發展空間;
商場面臨空鋪問題,如果是價值高的產品,就可以是「長租+降租擴張」的好機會。
53 影視行業 蘇曉 檸萌影視 董事長進入電影院的人少了,在手機上消費娛樂內容時間更長了;國家對娛樂業上市的閘門會開,融資更容易;用戶越來越不能忍受電視劇都超過40集,市場呼喚更短、更精緻的高質量劇集。
但同時,短視頻大量擠佔用戶時間,影響用戶看長視頻心態。
54 AI+IoT 嚴天亦 天奇創投 創始合伙人創業公司的估值回歸理性,泡沫有所減少;
很多創業公司的業務本身也在做調整,更關注商業的本質,而不是無理性的狂奔;
大的VC機構更大,很多小的VC機構在消失或是變得安靜,不再投資。
55 家居行業 倪張根 夢百合家居 董事長家居線上購物的趨勢加強:線上需求在進一步加強,但是否在疫情之後能夠持續,還打一個問號;
醫院、醫療行業的機會:醫院對於床墊的需求出現變化,從而帶動了對於舒適度的思考;
酒店板塊:酒店業務推廣,2012年開始嘗試,現在慢慢被酒店行業認可,相關趨勢和變局值得思考。
56 建築裝飾行業 田新甲 嘉寓股份 董事長身為傳統高端門窗五金企業,嘉寓一度成為門窗五金行業的中國第一名,目前依然市場佔有率最高。上市後發現五金產品增速放緩,之後加大研發力度,在2018年推出原來價格的50%的大眾產品,產品推出後,由獨立品牌獨立團隊地推,增長速度一路上揚,市值由2019年的40億上升到了280億。
網際網路裝修公司,比如愛空間:打破家裝市場價格標準不透明,選材複雜,設計複雜的困境;
全屋定製,比如尚品宅配:打破標準化家具個性化不足的問題;
智能門鎖,比如鹿克門鎖:增加智慧型手機連接,提升家居安全度。
57 跨境供應鏈 王維 行雲全球匯 創始人流量到交易的變現,電商會被重新定義為「流量+運營+供應鏈」;
品牌快速崛起,用戶對品牌認知加強,從「能用」到「好用」轉變,品牌需要網際網路的渠道服務商;國貨品牌崛起,進口到國產品牌的替代,給供給側帶來結構性變化;
全球線下商業衰退,全球化、線上化的需求更迫切。
58 投資行業 楊誠 黑蟻資本 合伙人後疫情相關紅利行業的獲客成本10倍速下降,比如人們更重視教育,拉動了消費、醫療行業,健康食品行業,居家消費行業,核心是用戶消費習慣能否留存,有復購率,形成消費習慣。
比如:自熱火鍋,螺螄粉等方便食品;美容,按摩,個護類,消毒類等小家電;在線輕門診;在線教育,特別是針對少年兒童的在線教育。
59 教育行業熊佳寧 通透教育 CEOZ時代的家長對於素質教育更加重視。
一方面,對於中國應試環境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本身就名校出身的家長對於孩子「快樂做人」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家長對於國際化(本地)以及全面發展的重視。
一方面,中美關係變化,中國希望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強基計劃等非應試、非高考的選拔方式推出。需求一側,很多家庭擔心海外環境過於危險,重新考慮中國的國際教育。
需求更加集中在線下+線上,而非單純的線下或者線上,如何更好結合線上與線下的學習。
靈活的全球化/全人教育:未來世界變化越來越快,家長不再滿意,甚至不再相信之前單一的學科知識足夠支撐和適應最新的變化;認為現有的教育內容不等於技能。
60 職業教育 餘佳 UniCareer CEO疫情過後,大學生對於在線多人組團實習,提升自我有效經驗更加認可,對於探索自我真實想做的事情有更大的追求。同時,大學生對於結果更為坦然,對於過程更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