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要換新教材! 2019高考會不會考? 全國卷各科最新命題預測

2020-12-01 搜狐網

原標題:高中要換新教材! 2019高考會不會考? 全國卷各科最新命題預測

最新消息!全國第二考生大省——廣東日前發布《關於做好普通高中課程教材實施工作的通知》,明確兩件重要事項:

一是從2018年高一年級開始實施新高考改革;

二是2018年、2019年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分別於2021年、2022年高考,均為新高考模式)繼續使用教育部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使用現行國家課程教材。2020年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新課程方案,使用新教材。

儘管2020年入學的高一年級才開始使用新教材,但廣東省明確要求,2018級、2019級課程實施和有關考試命題中,應將高中課程教學改革新理念融入其中,突出學科核心素養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過程,正確處理「教、考、招」的關係,實現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改革有機銜接、平穩過渡。

其實,不僅從2018級開始,自從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了新的高中課程標準,新課標理念就已經逐漸融入了高中教學和考試命題當中。預計2019年高考,作為新高考改革前為數不多的仍依據「舊教材」命題的考試,勢必會加快滲透新課標、新課程理念。到底各個學科會如何體現?快看學習哥的最新重磅解讀↓↓↓

命題熱點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貫穿高中階段語文學習與考試的。高考主要通過從優秀文學作品中選取能夠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試題材料,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後的內涵,並將之內化為行為準則。

2.依法治國

圍繞法制教育的目標,將中學教學中法治理念培養和法律知識教育的內容提煉、整合,將法治理念的考察貫徹到學科試題中。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考查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傳承總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學生運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思考、體悟的能力。

4.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高考作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環節,要有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的選拔,要把考查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要的考試內容。

5.審美鑑賞與創造能力

審美鑑賞與床在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

6.思維發展與提升能力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與思維品質提升,這也會通過相應的試題來考查。

7.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

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命題預測

(1)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查社科類文獻的可能性較大。

(2)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中國現當代小說的可能性較大。

(3)實用類文本閱讀——新聞類體裁仍是命題熱點,適當兼顧現當代人物傳記。

(4)文言文閱讀——主要考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傳記。

(5)寫作——繼續關注社會現實,緊扣時代熱點,聚焦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應著重關注)

複習建議

1、一輪複習正在緊張地進行,在這個關鍵的時間段,同學們需要牢記語文是一個系統性的學科,不能孤立地看待語文學習,要多思考自己在一輪複習中出現的問題,是否已經查漏補缺;同時要學會版塊之間的關聯運用。

比如成語的整體意義已經了解,那麼成語拆分之後的各個字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因地制宜」,我們都知道它的意思——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其實同學們還可以多看一眼下面的內容——因:根據;制:制定;宜:適宜的措施。這樣就可以多積累幾個常見文言詞義。多加積累,時時留心,提高學習效率!

2、高考文學類文本的閱讀命題均關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敘事藝術、語言風格等文學閱讀的核心要素,千變萬變不變其宗高考要求的是在全面檢閱考生文學素養的基礎上,突出審美鑑賞能力,所以同學們一定要保證微型小說和散文的閱讀量,特別是課本的典型小說與散文的分析過程以及常見術語。

許多學生在鑑賞中往往不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就是因為術語積累的不夠。所以同學們如果能在接下來複習中回歸課本,熟悉文本類閱讀的分析套路,並且保證自己有20篇文本類閱讀的鑑賞經驗,那麼必然會全面提高自己文學作品的鑑賞評價能力。

3、文言文閱讀最大的問題是語感。學生每個字都認識,但是一旦翻譯就難以達到通順的要求,這固然有實虛詞以及句式結構等固定知識點的原因,但更多是因為學生閱讀量少,對文體不熟悉,所以建議基礎薄弱的學生多讀課內的文言文,程度較好的同學要讀一些有一定挑戰性的陌生文本,倡導真實閱讀,自覺對文本做一些認真的品讀、體悟。

古詩詞也是這個道理,題型的套路近幾年沒有變化,但是為什麼得分率總是上不去呢?

這不是答題套路的原因,而在於分析套路,是學生的基本素養不夠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如果我們能夠把高考要求默寫的43首古詩詞能夠完整的翻譯理解,然後能保證20首左右課外唐宋詩詞成功的鑑賞經驗,並能就具體的詩歌在老師指導下寫出兩篇完整的鑑賞短文,必能提高獨立的鑑賞能力。

古詩文的默寫題,如果前兩個任務完成了,這個題型基本上也不會丟分了。

2019年高考中,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將更加突出,有可能還會增加題目。文化常識龐雜,考生除了熟悉課本和練習中的文化常識外,推薦王力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作為學習的參考材料。

4、語言運用部分,首先要強調以語言積累為基礎,增加了表達得體和邏輯推斷等內容的測試,建議同學們少看手機,減少碎片化以及生活中不規範文章的閱讀,儘量多讀一些正規刊物,同時加強推斷補寫題的指導與訓練,摸清規律。

5、作文部分向來是重中之重,低分段同學重點保證寫作能「符合題意」、能「完篇」,鞏固「基礎等級」的得分率;高分段同學特別是素養較高的同學,重點在於追求思想深刻性以及表達的邏輯性、靈活性、生動性和獨創性,注重「深刻」「豐富」,切實提高自己的優秀率,向「發展等級」要分。

在平常學習中多注意素材積累,多背一些好的名句,有意識地運用好句式也是很重要的。

目前來看寫作的文體以論述文為主。審題訓練要貫穿於寫作訓練的始終,要重視對複雜信息整體含意把握的指導與訓練,尤其要重視任務意識(材料要求)、限制意識(題目限定)、問題意識(是什麼)、讀者意識(閱卷老師感受)和交際意識(對現實有何意義),萬不可沉浸於自我的世界內不可自拔,要從理性角度去分析問題。

另外從整體來看,書面表達問題比較大,同學們常常出現想的和說的不一樣的現象,說的和寫的又不一樣的問題,所以在複習中是同學們需要注意:不要在主觀題部分單純想想或者只是說說而不動筆,書面表達應該「言簡意賅」,即不僅語言精煉還得意思完備。既然語言要精煉,那麼就需要同學們長期的、紮實的書寫訓練。現在已經不是答得多就得分多的時代了,備考中同學們需要按照之前整理的筆記,按照解題步驟精細化作答就可以了。

最後,我們還得老生常談,字的好壞決定著分值的高低,字醜沒關係,但是最起碼要寫的清楚明白。

命題熱點

熱點一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集合這一知識點是高考每年的必考內容,對集合的考查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集合的運算,二是集合間的關係,三是集合語言的運用.在試卷中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屬於容易題.集合知識經常與函數、方程、不等式等知識交匯在一起命題,因此應注意相關知識在解題中的應用.

常用邏輯用語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內容,重點考查:充分必要條件的推理判斷、四種命題及其相互關係、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等,在試卷中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屬於容易題和中檔題,這個考點的試題除了考查常用邏輯用語本身的有關概念與方法,還與其他數學知識聯繫在一起,所以還要注意知識的靈活運用。

熱點二 函數與導數

函數是高中數學的主線,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主要考查: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函數的性質、函數與方程、基本初等函數、函數的應用等,在高考試卷中,一般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考查函數的性質、函數與方程、基本初等函數等,以解答題的形式與導數交匯在一起考查函數的定義域、單調性以及函數與不等式、函數與方程等知識.其中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都是考考查的熱點.

高考對導數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考查導數的運算與導數的幾何意義,二是考查導數的簡單應用,例如求函數的單調區間、極值與最值等,三是考查導數的綜合應用.導數的幾何意義以及簡單應用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屬於容易題和中檔題;而對於導數的綜合應用,則主要是和函數、不等式、方程等聯繫在一起以解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例如一些不等式恆成立問題、參數的取值範圍問題、方程根的個數問題、不等式的證明等問題.

熱點三 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

(理科)高考對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的考查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考查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徵、直觀圖與三視圖;二是考查空間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三是考查利用空間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題:例如利用空間向量證明線面平行與垂直、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角等.在高考試卷中,一般有1~2個客觀題和一個解答題.多為容易題和中檔題.

(文科)高考對立體幾何的考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考查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徵、直觀圖與三視圖;二是考查空間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係,線面平行、垂直關係的證明等;在高考試卷中,一般有1~2個客觀題和一個解答題.多為容易題和中檔題.

熱點四 解析幾何

高考對解析幾何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直線與圓的方程、圓錐曲線等,在高考試卷中一般有1~2個客觀題和1個解答題,其中客觀題主要考查直線斜率、直線方程、圓的方程、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圓錐曲線的定義應用、標準方程的求解、離心率的計算等,解答題則主要考查直線與橢圓、拋物線等的位置關係問題,經常與平面向量、函數與不等式交匯等,考查一些存在性問題、證明問題、定點與定值、最值與範圍問題等,解析幾何試題的特點是思維量大、運算量大,所以應加強對解析幾何重點題型的訓練.

熱點五 角函數與平面向量

高考對給部分考查的主要內容為: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概念、誘導公式、同角三角函數關係、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二倍角公式、正弦定理、餘弦定理、平面向量的概念和線性運算、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平面向量的應用。高考對該部分的考查重基礎,雖然該部分內容在試卷中試題數量多、佔有的分值較多,但是試題以考查基礎為主,試題的難度一般是中等偏下。

在高考中重點考查: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正弦定理、餘弦定理、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平面向量的幾何意義等。

熱點六數列與不等式

高考對該部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數列的概念、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組和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基本不等式的應用等。高考在解答題中一般有一道數列題,各地高考的試題不盡相同,但總的趨勢是難度在下降;試卷中沒有不等式解答題(選做題除外),通常會在小題中設置1到2道,而對不等式的深層考查則在數列解答題、解析幾何解答題、函數導數解答題中考查。

熱點7 二項式定理的應用

綜觀這幾年的高考,二項式定理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體現,基本上都是以選擇題或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

高考對二項式定理的考查,主要是以其展開式及其通項公式為內容,以容易題、客觀題為主,有時也與其他知識,如函數、不等式、楊輝三角等知識相交匯。

熱點8 排列與組合

根據往年高考情況得知,一般不會單獨考察排列組合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以選擇、填空題的形式出現,5分;如果在概率題中涉及到,那就再加5-7分,所以總分值在10-15分左右。

排列組合是組合學最基本的概念。所謂排列,就是指從給定個數的元素中取出指定個數的元素進行排序。組合則是指從給定個數的元素中僅僅取出指定個數的元素,不考慮排序。排列組合的中心問題是研究給定要求的排列和組合可能出現的情況總數。 排列組合與古典概率論關係密切。

命題預測

2019高考數學將把考查邏輯推理能力作為重要任務,以數學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生縝密思維、嚴格推理的能力。同時,通過多種渠道滲透數學文化,如有的試題將通過數學史展示數學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有的將通過揭示知識的產生背景和形成過程,體現數學的創造、發現和發展特點;有的將通過對數學思維方法的總結、提煉,呈現數學的思想性。

理科數學

核心考點仍然是函數與導數、三角函數、解三角形、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與統計、選考內容(參數方程與極坐標,不等式選講)等.

選擇題或填空題中,集合、複數、程序框圖、三視圖、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線性規劃、平面向量、數列的概念與性質、圓錐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解三角形、導數與不等式的結合、函數的性質、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以及數學文化仍然是高頻考點.

解答題中:

第1題數列或者三角函數:數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數列的性質,重點是錯位相減法和裂項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數的考察涉及誘導公式,三角恆等變換公式,以及與平面向量,正餘弦定理的結合;

第2題立體幾何:考察立體幾何平行關係,垂直關係,體積,以及空間向量;

第3題概率與統計:考察排列組合以及離散型隨機變量分布列,也重點會考卡方,與線性回歸方程;

第4題解析幾何:考察圓錐曲線的弦長、面積、範圍、最值、定點、定值;

第5題函數導數與不等式:導數單調性、極值極點、零點、導數不等式、不等式恆成立求參;

第6題選考內容:考察參數方程與極坐標,不等式選講。

文科數學

核心考點仍然是函數與導數、三角函數、解三角形、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與統計、選考內容(參數方程與極坐標,不等式選講)等.

選擇題或填空題中,集合、複數、程序框圖、三視圖、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線性規劃、平面向量、數列的概念與性質、圓錐曲線的簡單幾何性質、解三角形、導數與不等式的結合、函數的性質以及數學文化仍然是高頻考點.

解答題中:

第1題數列或者三角函數:數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數列的性質,重點是錯位相減法和裂項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數的考察涉及誘導公式,三角恆等變換公式,以及與平面向量,正餘弦定理的結合;

第2題立體幾何:考察立體幾何平行關係,垂直關係,體積;

第3題概率與統計:考察概率、統計、卡方,與線性回歸方程;

第4題解析幾何:考察圓錐曲線的弦長、面積、範圍、最值、定點、定值;

第5題函數導數與不等式:導數單調性、極值極點、零點、導數不等式、不等式恆成立求參;

第6題選考內容:考察參數方程與極坐標,不等式選講。

備考建議

2018年高考大綱中指出在能力的考查上注重基礎性的要求,所以的考生在複習時,應該將重點放在基礎上,以一般題為主,狠抓通性通法的訓練,少練或者不練偏、難、怪題。

複習要注重知識廣度,在知識脈絡的形成、知識結構系統性和知識間的聯繫、方法上的遷移上多下功夫,讓知識結構網絡化,把數學知識串成串,連成線,匯成面,處處體現各知識板塊間的相互綜合性。

近幾年數學試卷注重創新題型設計,綜合靈活地考察數學素養與關鍵能力。考生在備考中,要學會利用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數據統計分析整理解決實際問題;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考查考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近幾年高考中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載體,加強中國古代數學文化的滲透,強調中國古代數學文化的傳統特色。這種命題策略符合國家育人要求和選拔思路,這也是2019年乃至未來的高考備考的命題方向。

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緊密結合社會實際和考生現實生活,體現了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和應用價值,體現了高考改革中加強應用性的特點。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關注應用能力,將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融入數學學習過程中。

二輪複習

二輪複習是分專題來複習的,此時老師講課會連起來講了,也就是說,會按照高考的出題模式,分為9個大專題來把這兩年所學的知識點都串起來。如果一輪複習,自己不能做到串聯或者串聯不到位的同學,這是最後一個形成自己只是框架的機會了。

在講專題的時候,老師會穿插一些數學思想在裡面一起說,比如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等,如果你的基礎不牢固的話,聽這塊內容會感覺是在聽天書。

在二輪複習時,同學們要抓的重點就是典型例題,老師講過的每一道典型例題,同學們都必須整理下來,然後自己分析。分析的角度有,本題涉及的知識點,本題的題眼,本題的易錯點,本題的正確的解題步驟,以及舉一反三。不要小看這幾行字哦,做起來同學們會感覺很枯燥,但是堅持就是勝利。

注意:在二輪複習的時候,同學們是感覺會有點輕鬆的,因為老師此時講的內容已經都是高考的高頻考點了,所以,多重複,是一定可以提高的。

三輪複習

三輪複習,已經沒啥了,只剩下了刷題。每天會有數不清的試捲髮到你手裡,老師也已經不怎麼講課了,基本上是一張試卷上只講幾道題,然後繼續刷題。

提醒:刷題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總結。沒有總結,是不會有提高的;沒有總結,錯的還是錯,對的還是對,但是對的卻不能提高做題速度,這就是一種浪費。所以,最後的時間,同學們一定做好總結。

命題熱點

2019高考英語命題熱點可能有9個:

1.科技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交流缺失及必要性

2.漢語熱

3.人際關係和情感態度

4.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政策性話題

5.中西方文化差異與交流的話題

6.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7.交通與環保問題

8.網絡新詞彙

命題預測

1.聽力理解

近幾年的高考英語聽力考試,涉及的主要是兩個話題:日常生活(Daily Life)和校園生活(Campus Life),熟悉這兩大話題下的常考場景和詞彙,能夠大大提高聽懂的概率。因此,對於歷年真題原文的研讀,積累各個場景下的常見表達方式,應該是這一階段聽力複習的重點。

2.閱讀理解

今後的閱讀理解將繼續考察「話題新穎」、「觀點鮮明」的文章,詞彙難度略有上漲,句子長度略微增長,段落結構富有變化。記敘文側重情感的傳遞,說明文側重「不同階段」和「不同方面」的對比,議論文或考察「觀點對比」或「大眾批駁」型文章,自然科學類文章難點在於實驗過程或發展過程,社會科學類文章難點在於以全新觀點解釋大家平時經常接觸的話題,如網絡傳播現象、閱讀與學習、人際關係、個人發展等話題。很多題目的考察將直接和文章主題相關,或在理解文章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解答——很多題目將無法直接「找答案」。

3.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將繼續注重文章前後邏輯呼應的考察。考生務必注重邏輯關係的理解。可能會涉及的解題線索包括並列關係、轉折關係、復現關係、修飾關係、解釋關係、動賓關係、順序關係等。

4.語篇型語法填空/短文改錯

所考語法考點將集中體現英語語法的「精確性」,著重考察「名詞單複數」、「動詞時態」、「被動語態」、「非謂語動詞」、「冠詞」、「介詞」等英漢差異較大的語法點。

5.七選五

2019年七選五將更多的涉及所填句子和所在段落主題的呼應及空格與上下一句話的一致性。特別要注意段落總分結構對於空格的影響。

6.書面表達

今後的高考英語書面表達將繼續考察「要點介紹類」文章。應用文考察重點在於「諮詢信」、「告知信」、「邀請信」,並應掌握「建議」、「請求」、「感謝」、「道歉」、「祝賀」、「投訴」、「申請」等功能性語句。提綱作文考察的重點應在於「介紹現象」、「解釋原因」、「提出建議」、「總結展望」等功能性段落。

備考建議

第一、語言知識方面,考生要掌握並能運用《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規定的英語語音、詞彙、語法、功能意念項目(11大項68個子項)和24個話題,詞彙量為3500左右。

第二、聽力方面要求考生能聽懂所熟悉話題的簡短獨白和對話。備考過程中,考生應從(1)理解理解主旨要義;(2)獲取具體的、事實性信息;(3)對所聽內容做出推斷;(4)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等考查方向入手,全面訓練考生聽的能力,注意方法多樣、形式各異,注重基本語音、重音、語調變化、語調與節奏及其在口語交流中的運用,並能注重主要英語國家的英語語音差異,加大詞彙訓練及詞彙運用訓練,培養語言能力。

第三、閱讀方面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誌中關於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並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1)理解主旨要義;(2)理解文中具體信息;(3)根據上下文推斷單詞和短語的含義;(4)做出判斷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6)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

備考閱讀理解訓練時,要注意限時訓練,至少要在15分鐘內做兩篇,或35分鐘內完成一套題中的閱讀部分(五篇)。在備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訓練必須與閱讀相結合,培養語感,體會語義,體會上下文的邏輯關係。

第四、寫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書面表達,考生應能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表達意思,有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英語寫作要求儘可能和中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寫作要依據試題中提示要求,要體現出所學過的語法句式,注意語言得體以及適當增加細節。在備考中一定要限時寫作,儘可能把已經學過的句型、句式運用到寫作中去,形成自己的寫作框架與套路,儘量使用高級詞彙,體現「用語言做事」的語言學習規律。

建議考生全方面進行準備。2015、2016、2017、2018年作文題材均為應用文體,所給的信息點較少,需要考生增加細節,連貫全文。所以,在複習備考時,考生不應該簡單機械的背誦「所謂的」寫作模版,而更應該全面加強語言基本功,清晰連貫表達自己的意思。

根據歷年高考真題判斷,高考試卷「中低檔題」佔試卷的70%到80%,因此考生在後期必須夯實基礎。抓基本題型,掌握好基本詞彙與基本句型,突出對重點知識的複習。考生應精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題,以便進一步明確高考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在複習後期想短期提高成績,要有「兩個突破,兩個側重」。即突破高頻詞彙,突破弱項題型;側重基礎知識,側重閱讀理解。

命題熱點

熱點1直線運動問題

直線運動問題是高考的熱點,可以單獨考查,也可以與其他知識綜合考查。單獨考查若出現在選擇題中,則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與圖像結合;在計算題中常出現在第一個小題,難度為中等,常見形式為單體多過程問題和追及相遇問題.

熱點2物體的動態平衡問題

物體的動態平衡問題是指物體始終處於平衡狀態,但受力不斷發生變化的問題。物體的動態平衡問題一般是三個力作用下的平衡問題,但有時也可將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廣到四個力作用下的動態平衡問題。

熱點3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常見的模型有兩類。一是繩()末端速度分解的問題,二是小船過河的問題,兩類問題的關鍵都在於速度的合成與分解.

熱點4拋體運動問題

拋體運動包括平拋運動和斜拋運動,不管是平拋運動還是斜拋運動,研究方法都是採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將速度分解到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上.

熱點5圓周運動問題

圓周運動問題按照受力情況可分為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和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按其運動性質可分為勻速圓周運動和變速圓周運動。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多為勻速圓周運動,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一般為變速圓周運動。對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關係及臨界問題,而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則重在考查最高點的受力情況.

熱點6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問題

牛頓運動定律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每年在高考中都會出現,牛頓運動定律可將力學與運動學結合起來,與直線運動的綜合應用問題常見的模型有連接體、傳送帶等,一般為多過程問題,也可以考查臨界問題、周期性問題等內容,綜合性較強。天體運動類題目是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及圓周運動的綜合性題目,近幾年來考查頻率極高。

熱點7機車的啟動問題

機車的啟動方式常考查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恆定功率啟動,一種是以恆定加速度啟動,不管是哪一種啟動方式,都是採用瞬時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來分析。

熱點8以能量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

以能量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一般分四類:

第一類為單體機械能守恆問題,

第二類為多體系統機械能守恆問題,

第三類為單體動能定理問題,

第四類為多體系統功能關係(能量守恆)問題。

多體系統的組成模式:兩個或多個疊放在一起的物體,用細線或輕杆等相連的兩個或多個物體,直接接觸的兩個或多個物體.

熱點9力學實驗中速度的測量問題

速度的測量是很多力學實驗的基礎,通過速度的測量可研究加速度、動能等物理量的變化規律,因此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驗證牛頓運動定律、探究動能定理、驗證機械能守恆等實驗中都要進行速度的測量。

速度的測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打點計時器、頻閃照片等方式獲得幾段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從而研究速度;另一種是通過光電門等工具來測量速度。

熱點10電容器問題

電容器是一種重要的電學元件,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歷年高考常考的知識點之一,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難度不大,主要考查電容器的電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因素及電容器的動態分析三個方面。

熱點11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綜合了電場力、電勢能的力學問題,研究方法與質點動力學一樣,同樣遵循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運動定律、功能關係等力學規律,高考中既有選擇題,也有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

熱點12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在歷年高考試題中考查較多,命題形式有較簡單的選擇題,也有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且難度較大,常見的命題形式有三種:

(1)突出對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帶電粒子做圓周運動的運動學量(半徑、速度、時間、周期等)的考查;

(2)突出對概念的深層次理解及與力學問題綜合方法的考查,以對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考查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考查,以對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考查為主.

熱點13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問題

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是高考的熱點和重點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種情況:

(1)帶電粒子在組合場中的運動:

在勻強電場中,若初速度與電場線平行,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若初速度與電場線垂直,則做類平拋運動;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勻強磁場中,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

(2)帶電粒子在疊加場中的運動:

在疊加場中所受合力為0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當合外力與運動方向在一直線上時做變速直線運動;當合外力充當向心力時做勻速圓周運動。

(3)帶電粒子在變化電場或磁場中的運動:

變化的電場或磁場往往具有周期性,同時受力也有其特殊性,常常其中兩個力平衡,如電場力與重力平衡,粒子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

熱點14以電路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

該題型是高考的重點和熱點,高考對本題型的考查主要體現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部分電路歐姆定律、電學實驗等方面。

主要涉及電路動態問題、電源功率問題、用電器的伏安特性曲線或電源的U-I圖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電錶的讀數、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和限流接法選擇、電流表的內外接法選擇等。

熱點15以電磁感應為核心的綜合應用問題

此題型主要涉及四種綜合問題

(1)動力學問題:力和運動的關係問題,其聯繫橋梁是磁場對感應電流的安培力。

(2)電路問題:電磁感應中切割磁感線的導體或磁通量發生變化的迴路將產生感應電動勢,該導體或迴路就相當於電源,這樣,電磁感應的電路問題就涉及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圖像問題: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是由給定的電磁感應過程選出或畫出相應的物理量的函數圖像;

二是由給定的有關物理圖像分析電磁感應過程,確定相關物理量。

(4)能量問題:電磁感應的過程是能量的轉化與守恆的過程,產生感應電流的過程是外力做功,把機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感應電流在電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過電阻發熱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或電阻的內能等。

熱點16電學實驗中電阻的測量問題

該題型是高考實驗的重中之重,每年必有命題,可以說高考每年所考的電學實驗都會涉及電阻的測量。針對此部分的高考命題可以是測量某一定值電阻,也可以是測量電流表或電壓表的內阻,還可以是測量電源的內阻等。

命題預測

2019年高考命題以穩定為主,將延續2017、2018高考的風格,即強調能力考查,特別是強調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考查以及數據運算能力的考查。

另外近兩年動量沒有進入計算題的綜合考查,2019年出現的概率大大增加,電磁場綜合問題以及電磁感應的壓軸題也應引起複習時的關注

2018年考試大綱考查能力依然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問題的能力及實驗能力;考查的內容依然為必考5個模塊和選考2個模塊。

注意社會熱點和高中知識點的對接,特別注意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和高中知識點的對接問題,例如動量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動量守恆定律是與能量守恆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規律,在宏觀、宇觀、微觀世界都成立。動量的概念起源於力學,但貫穿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領域。對動量的學習,不僅有利於理解力學現象、掌握力學規律,而且有利於深入理解其他內容。比如,動量的學習有利於理解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光子動量的概念等。所以對動量的複習,要注意動量觀點解決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理解火箭發射的基本原理等。有關航天和新能源汽車方面,考查的可能性仍比較大。

備考建議

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在概念和規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棄課本,我們不難發現一些題目的背景材料來自教材上的「小發明」「小製作」「小實驗」。

正確處理習題訓練與能力提高的關係。高考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養不能靠題海戰術。備考中習題的訓練儘管佔據著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絕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計算、輕分析,重定量、輕定性」。

習題訓練要做到:以近幾年新課標的高考題為主,以中等難度題為主。加強變式訓練,注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法多用、多題歸一,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去思考問題,增強應變能力。規範化做題,規範化包括學科用語、解題格式、計量單位、實驗操作等的規範化。及時改錯,對平時訓練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進行錯因分析,減少錯誤在頭腦裡存留的時間,避免重複出錯。提高審題能力,審題的目的是提取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對關鍵詞語的理解、隱含條件的挖掘、幹擾因素的排除等;從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建議考生在複習中,紮實、全面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是高考複習和高考得分的根本。抓準、抓穩重點知識和主幹知識,通過紮實、有效、系統地訓練,將原本分散、獨立的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構建起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的網絡結構圖,從更高的角度理解高中物理知識體系,並且注重學科中各章節的知識整合。在紮實掌握基本知識和規律的前提下,熟練應用數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高考試題常以生活、科技、社會、環境為背景,關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史實,關注當代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關注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思維方式要適當發散,不能僅僅局限當前的方法和思想,也應該去關心當下的前沿技術,這些往往是出題的來源。

計算能力要加強,多動手算,少拿計算器。2017新課標1卷幾道題計算量較大,但題目本身難度卻不大,很多學生到此都望而卻步。

平時上課筆記一定要記,隱含很多高考考點與題型,譬如選擇題14題、16題、19題、20題在平時上課都曾出現過類似圖像或問題。

命題熱點

熱點一:化學用語

必考。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中均可出現。涉及的知識點有元素的名稱、符號,物質的化學式、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結構示意圖,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各類結構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識別。

熱點二:化學計量

高考熱點,主要考查「物質的量」與粒子數(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質量、氣體體積、物質的量濃度、反應熱等的關係,有關NA的討論,將阿伏加德羅常數與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物質結構、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等聯繫起來進行考查,以物質的量為核心,有關質量、體積、濃度的計算。

熱點三:氧化還原反應

高考熱點,形式有選擇題中概念的辨析、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的判斷、離子的共存,非選擇題中方程式的配平、實驗探究、計算等。這些題目的難度總體不大,複習時不要過難。主要講常見、講方法、講能力;各種題型都練到。

熱點四:離子反應

每年必考。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有,選擇題主要考查概念辨析,限制條件下,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如限定溶液的顏色、酸鹼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的判斷;非選擇題中主要有書寫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實驗題中考查離子的檢驗、除雜;推斷中用文字表述離子之間的反應現象;常結合電離平衡與水解平衡綜合考查離子反應。

熱點五: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高考必考內容,課標卷理綜卷必考部分的試題主要為選擇題。試題難度不大,這是為了控制新課程卷整套試題的難度,將該知識塊的拓展內容安排在「物質結構和性質」模塊來考查學生。考查的內容主要有:以重大科技成果(如新元素的合成、新物質的製備等)為背景,考查原子結構及各種粒子間的數量關係;考查短周期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比較粒子半徑的大小,試題將「構、位、性」融合在一起進行考查。

熱點六:反應熱、蓋斯定律

是近幾年高考命題的熱點,卷卷考到。尤其創設情景,提供新信息,給出圖像,利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並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更是高頻考點。。選擇題主要一新能源的開發、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等為新情境考查簡單的概念,如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判斷。非選擇題常與元素化合物知識、與能量變化圖等相結合,考查新情境下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考查考生通過識圖、讀表獲取信息的能力。題目主要為信息題,試題的陌生度大。

熱點七:電化學

高考的熱點,年年必考。主要考查形式有:給出裝置圖、反應現象、電源的電極、電極材料、可充電電池的充放電過程等信息,判斷能量的轉化、金屬的活潑性、電極的名稱、電極反應式、電池反應式的書寫正誤、電子或電流的流向、離子的移向、電解產物判斷及計算、溶液酸鹼性的判斷與pH的計算、通過實驗探究影響金屬腐蝕的外界條件、電化學防腐法的原理。常結合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原理考查,尤其是將電化學有關知識與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化學實驗、化學計算等綜合在一起進行考查,是新課程高考命題的一個新的變化。帶鹽橋的原電池在新課程高考題經常出現,要引起注意。

熱點八: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

每卷必考。常考查的內容有:反應速率的計算;與生產、生活、實驗聯繫,分析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題中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探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是新課程高考常考的一種題型。尤其是平衡常數是新課程新增的知識點,是課標卷必考的內容。考查的方式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也可能出現非選擇題中。該類試題常常聯繫生產實際或化學實驗,以圖標、圖像、數據分析等形式出現,定量分析與計算相結合,考查考生獲取信息,分析、處理圖標和數據的能力,實驗能力等。除此外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和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有關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圖像題等經典試題仍是常考題型。

熱點九: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高考的熱點,選擇題主要有:外界條件對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影響,離子的共存、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的判斷;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判斷;溶液酸鹼性強弱的判斷;鹽類水解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非選擇題主要考查鹽類水解的原理及其解釋,題目往往比較復題目往往比較複雜,難度較大,常出現在實驗題或推斷題中。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為新增內容,選擇題主要以圖像題為主,考查溶度積常數的含義和應用。經常結合物質的製備,海水的綜合利用等流程圖的題型中,考查沉澱的溶解和轉化。

熱點十: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

高考必考點,以重要的金屬元素(Na、Al、Fe、Cu)非金屬元素(C、Si、Cl、S、N)及其化合物為知識載體,常與概念、理論、結構、原理等結合在一起,以框圖推斷、實驗探究、化工生產流程、計算等命題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知識點有:用名稱、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化學用語表示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用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等表示物質間的轉化、能量的變化或解釋化生產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物質的量為核心計算物質的組成等。試題的綜合度大。

熱點十一:有機化合物基礎知識

必考部分為1~2道選擇題,主要考查:典型有機物結構簡式書寫正誤的判斷、官能團的識別、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有機物命名正誤的判斷、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原子共面或共線的判斷;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機物的性質;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性質及應用;石油、天然氣及石油分餾產品的成分;簡單有機物的鑑別、分離等。

熱點十二:化學實驗基礎

高考常用教材實驗派生、發展出來的內容進行命題,考查學生對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掌握情況,強調完成教材實驗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知識點主要有:常用儀器識別、用途和使用方法;實驗基本操作、實驗安全及實驗事故處理;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 ;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實驗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控制的實驗探究;實驗數據的處理等。

熱點十三:工藝流程問題

所謂工藝流程問題,就是利用化學知識解釋和表達工業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化學問題,主要是解釋和說明生產過程中的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分離和提純方法,選擇試劑的理由等。

命題預測

現行考試大綱繼續要求同學們從「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兩個選考模塊中任選其中一個模塊作答。雖然在核心主幹知識內容的考查上沒有變化,但對知識內容的要求層次變化需要同學們繼續保持關注,其中了解層次變為掌握層次的有13處,即這些內容在能力層次考查上有所提升。新增知識點有27處,而只有兩處層次要求降低。

提醒大家:在複習備考中多關注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即在工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如工業流程類試題以及實驗探究類問題。

2019年的高考化學命題會保持穩定性和一定的發展性,考查的主幹知識、核心能力以及題型基本沒有變化,但是結合2017年考試大綱的修訂和近幾年高考命題的特點及變化趨向,依然可以預測2019年高考的幾個值得特別關注的點:

1. 理解溶度積的含義,能進行相關的計算

1.溶解度與Ksp的相關轉化計算與比較。

2.能否產生沉澱及沉澱先後的計算與判斷

3.沉澱轉化的相關計算

4.金屬沉澱完全的pH與沉澱分離的相關計算

5.與其他原理綜合的相關計算例如滴定原理

6.與圖像相結合的相關計算和分析

1.Ksp比較物質溶解度大小一定要在物質類型相同的前提下才可以比較

2.對於Ksp相關計算一定要熟練列出其表達式再帶入相關離子濃度進行相關求解過程

3.強化應用兩種沉澱Ksp的比值去解決沉澱轉化問題

2. 常見金屬元素新增Mg元素

備考複習中要繼續挖掘並完善鎂的知識體系,發掘出未來可能的考查切入點。

3.了解活化能的概念

考查角度:

□正逆反應活化能和反應熱的關係?

□一個反應瞬間發生和活化能的關係?

□向體系提供活化能的方法?

□溫度對速率的影響和活化能的關係?

4. 理解電子式的書寫

考查陌生物質的電子式,說明高考對物質結構的要求比較高,由「了解」改為「理解」更更能反映學生正確運用化學專業用語的能力。2019年高考命題中極有可能又會考查到這一考點。

5.對化學實驗與實驗探究能力要求提高

實驗裝置的選用 、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預測或描述實驗現象

6 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部分,適當關注以下幾個部分

電子式、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催化劑選擇性、各種化學平衡常數進行判斷和計算並學會從化學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釋有關反應現象

7.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部分,適當關注常見金屬、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8.有機化學部分:根據信息設計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路線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以及在發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中的貢獻。

備考建議

複習中除抓好主幹知識的複習外、關注考察一下幾個細節:

1.注意較重點知識的考查頻率:全國卷出題特點就是關注題目對能力的考察,思維深度、難度較大,但不過分強調知識記憶、知識覆蓋面;所以一套卷子不會覆蓋所有的重點或主幹知識,但是多年題目統計是有些規律的,重要的知識內容不會遺漏的,不要以為多年不考就放鬆警惕,如:電子式、定量實驗(結晶水含量的測定、溶液配製、中和滴定、反應熱測定)、活化能、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等等。

2.關注一些經驗規律的局限性、認識的誤區、高中知識的自然增長點:如原電池設計原理、溫度對速率的影響、催化劑的選擇性、平衡移動的外部特徵、速率方程、從水解平衡常數角度認識水解、新信息

3.關注經典題型:經典題型不會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羅常數、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無機框圖題等

4.關注人教版、魯科版教材的差異,複習取最好併集,關注教材的各種板塊:如思考與交流、學與問、科學探究、實驗,與教材具有同等命題效力

5.注意對工業流程題的訓練

6.關注初中化學學習內容:溶液配製、過濾操作、CO2、H2製備

7.注意訓練在陌生背景中應用已有經驗處理問題的能力

2018年化學高考試卷「必備知識」約佔60%,如:基本化學用語、常用化學計量、基本實驗操作、常見金屬和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轉化關係、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思想等。這些知識儲備中的基礎性、通用性知識,是考生今後進入大學學習以及終身學習所必須掌握的。

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共存及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及過程分析、根據信息分析和設計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路線等知識,重點考查考生的運用能力,強調獨立思考、信息獲取與處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等考生學業發展中至關重要的能力。

「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往往體現在所謂「難題」上。要求考生在不同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複雜任務,如:原電池及電解原理分析設計電池、定量實驗的綜合分析(溶液配製、中和滴定、反應熱測定等)、化學反應速率及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移動的外部特徵、電離常數和水解平衡常數角度分析認識複合體系等。

複習備考中,應以教材為基礎,也要重視各種優質試題,還有相關讀物、化學科領域最新進展。如:新材料製備、廢物綜合利用、環境保護技術、有機新物質和新藥物合成、無機化工生產以及新技術能源等。

同學們要把近5年的高考題、近三年外省模擬選擇題作為重點練習,要注意覆蓋面的同時,適當集中對準近年考點,難度以近兩年高考題為標準。

在實驗題的綜合練習時注意選擇化工生產、化學檢測部門的實驗為素材的實驗題

無機題重點關注曲線分析、雜質判斷、原電池或電解池分析、小計算等。每年幾乎都有寫方程或判斷化學式;每年都有K、速率、平衡計算判斷或曲線分析,有時還有電化學、蓋斯定律應用。

原理題要注意以數據分析計算。

有機題(選做)每年都有判斷反應類型、同分異構體、寫反應方程式或物質(原料、產物或中間產物)結構簡式,近三年都有設計合成線路。

結構題(選做)每年幾乎都有電子排布、軌道、鍵型、雜化類型、空間結構,多數有涉及晶胞的計算,偶爾有共面原子數、電負性或電離能等。

命題熱點

通過對比歷年的高考試題,發現生物試題考查有一定的規律性。

首先從出題模式來看,考查新陳代謝、生命活動調節、遺傳變異、生物與環境,可以說考查的主幹知識是不會變的。

再從熱點題型來看,有曲線類、表格信息類、圖形圖解類、實驗探究類、數據計算類、信息遷移類、遺傳推斷類等。

熱點一 曲線類

生物坐標曲線題實際上是藉助數學方法來分析生命現象,從而揭示出生物體結構、生理代謝、生命活動及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關係等方面的本質特性。此類題不僅直觀形象,且信息量大,覆蓋面廣,要求學生用坐標曲線等數學語言來解釋和描述生物規律方面能力考查得到加強。

熱點二 表格信息類

它屬於材料題,但又不同於一般材料題。可有多種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種題型,其反映的信息相對比較隱蔽,不易提取,因而對同學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熱點三 圖形圖解類

生物體的某一結構或某一生理過程均可以用圖形或圖解的形式進行考查。這類題可包含大量的生物學知識信息,反映生命現象的發生、發展以及生物的結構、生理和相互聯繫。

熱點四實驗探究類

實驗探究型試題主要包括設計類、分析類和評價類。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實驗原理和具備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是否具有靈活運用實驗知識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遷移知識的能力。

熱點五 數據計算類

考查核心在於通過定量計算考查學生對相關概念、原理和生理過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熱點六 信息遷移類

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學發展中的熱點問題、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生物實驗等為命題材料,用文字、數據、圖表、圖形、圖線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資料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現的特徵,進而選擇或提煉有關問題的答案。

熱點七遺傳推斷類

遺傳推理題是運用遺傳學原理或思想方法,根據一系列生命現象或事實,通過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對相關的遺傳學問題進行解決的一類題型。該題型具有難度大,考查功能強等特點。

命題預測

2018年全國高考大綱對比2017年考綱是穩定的,畢竟在2020年新高考全國卷出現前都會保持穩定。近兩年遺傳大題側重實驗設計,輕計算,2019年應該會延續這一風格。

預計 2019年全國卷生物試題在知識廣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會繼續充分體現考試目標和要求,重點考查考生對生物學核心知識、生物學實踐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況,引導高中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方向。

選修部分去年有較大改動,出題也有所體現,例如全國Ⅲ卷40題考查了PCR的相關內容。2019年某種微生物數量的測定考查的可能性很大,需增加這個方面的訓練。

備考建議

近兩年的高考生物命題形式類似,往常「生態與環境」這道必考題逐漸淡出了命題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側重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題,並且此題的命題方向也比較靈活。此次命題,不僅注重對考生主幹知識的考查而且對其側翼的知識連結也比較強,一如既往的要求考生要有較高的文字組織能力、信息獲取及分析能力,因此也使得試卷對不同能力的考生有一定的區分度。

建議1: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

觀察近幾年的全國卷生物試題會發現,試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大多是教材的主幹知識。而考生的失分往往是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深或「懂了」但不能正確地表達。

因此,在複習時要夯實基礎,注意主幹知識的積累,理順知識脈絡,全方位覆蓋所有考點,在複習過程中,要做到

(1)明考綱讀教材,

(2)突出主幹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不要一味追求高難度。真正做到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將某些問題進行適當的拓展深入,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建議2:重視能力的培養和生物學科思維的培養

在平時複習時,尤其要加強表達能力、實驗能力、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上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僅僅在課堂中的學習是做不到的,因此在課後必須要花一定的時間進行訓練。

命題熱點

2019年高考政治學科最大的命題熱點,就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教材的修訂內容。此外,高考政治每年都要求關注時事,考綱裡的第五部分就是時事政治,提到兩點,第一是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上年度 4 月至考試當年 3 月),第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需要大家關注的時事熱點主要有: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學習、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美貿易戰等等。

命題預測

《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教材的修訂內容來看,2019年的政治命題將對修訂內容進行重點考查。從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考試結構到賦分比例,估計不會用明顯變化。

備考建議

1.緊跟「十九大」,深刻領會會議精神。

政治學科的時代特徵鮮明,這就要求學生對於十九大會議主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等重要、核心內容,必須做到熟知、領會。具體到每一模塊來說,《經濟生活》需重點關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關內容的新拓展,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鄉村振興戰略、對外開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點關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的完善」和「政黨制度」等相關內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點關注「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的新提法。

2.靈活備考,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一)知識理解靈活透徹,避免出現死記硬背的誤區。備考過程中,應在對每一知識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構建知識體系,尋找前後聯繫,並能結合時政熱點進行知識整合與深化。

(二)題型把握靈活有度,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誤區。全國卷的考試雖然靈活,但絕對是有規律可尋、有方法可依的。平時應善於總結共性,學會舉一反三。當然,也要避免僵化思維,比如2017年的政治主觀題就改變了以往的模式,出現了三個大題,將經濟與政治分開、文化與哲學組題的情況。

3.夯實基礎,答題做到準確與高效相結合。

文綜考試時間較為緊張,要求學生能合理分配答題時間之外,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要更加熟練精準,答題時的知識輸出也需更有針對性。

那麼作為現在處於一輪複習的學生來說,夯實基礎必定是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希望學生能將基礎知識的疑難問題各個擊破,從而為二輪、三輪的專題複習打好基礎。

命題熱點

1.愛國主義 民族精神

2.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公民意識度機制

3.人文精神

4.尊重文明多樣性

5.團結精神、合作精神

命題預測

第一,立足基礎。對考綱中的核心概念和主幹知識深入理解和掌握,形成清晰的縱橫網狀知識體系。

第二,高度重視邊角知識。高考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考生需對教材每一個知識點都有所了解,尤其是是小字部分、概念注釋、課後材料等邊角知識,要學會舉一反三,用有限的知識點來應對無限的命題可能。

第三,用正確的史觀評判事物。考生應有意識提升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在老師指導下養成以史為據、論從史出的思維,並掌握相應的方法,以史鑑今。

2019年全國高考考試歷史學科定會繼續貫徹「一點四面」(一點:在高考中要體現立德樹人,四面:在高考中要體現核心價值、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考查原則,堅持從有利於高校人才選拔出發,通過優化歷史試題素材選取和情境設置,加強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歷史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的考查,強化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

備考建議

1.考試大綱強調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歷史高考大綱強調通史體系。複習備考要按照從古代、近代、現代的通史思路對教材內容加以必要整合,強調知識的內在關係,強化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構架較為完整、系統的歷史知識結構。複習備考要注意選修內容,因為選修內容是必修內容的有益補充,加入選修內容後的必修內容才會使通史複習更為完整。歷史學科主幹知識的落實要強化對學科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維方法的理解和內化。

2.考試大綱強化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複習備考要通過優化歷史試題素材選取和情境設置,強化從歷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培養。把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要求的「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四個方面十二個層次的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真正貫穿於備考複習當中。複習備考一定要細化能力目標,從近兩年高考全國歷史卷考查來看,2019年學科複習備考更要注重「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說明歷史現象與歷史觀點」的訓練與提升。

3.考試大綱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這就要求複習備考無論到哪一階段都要緊緊圍繞「問題意識」這一核心,特別注重「發現問題」能力訓練與培養。要突出問題意識,強化「唯物史觀」在歷史認識方面的指導作用,注意把問題意識與理論指導相結合。

另外,近年來歷史學科開始注重「創新精神」的考查近幾年全國卷歷史試題通過創新設計,增強情境的探究性和設問的開放性,允許考生對同一問題或現象從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需要在複習備考中特別注重「發現歷史問題、論證歷史問題、獨立提出觀點」能力素養的培養。

命題熱點

1.世界熱點區域的判定

區域熱點主要涉及區域內發生的、在國際國內有重大影響的、或對社會經濟產生重大作用的事件。從高考複習要關注的熱點問題來看,值得關注的區域熱點主要有以下一些區域類型:

(1)地緣政治敏感區:中東、中亞、印度半島、巴爾幹半島、朝鮮半島、中美與加勒比海地區等。

(2)民族矛盾尖銳區印巴矛盾、阿以爭端、巴爾幹半島、西亞等。

(3)自然災害多發區地質災害如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日本地震、海嘯等)、地中海一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氣象災害如洪水(南亞孟加拉)、颱風和颶風(東南亞、美國、孟加拉國等)、乾旱(非洲)等。

(4)生態環境破壞區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急劇減少、極地的臭氧空洞、非洲與中亞草原的土地沙漠化、海上航線的石油洩漏、核電站的核洩漏、沿海赤潮等。

(5)重要資源分布與出口區中東石油的運輸路線、澳大利亞、巴西鐵礦石的運輸路線、中緬、中哈、中俄輸油管線的建設等。

(6)區域政治經濟軍事合作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上海合作組織等。

(7)探險旅遊活動區自然與文化遺產分布地區,極地探險、海洋科考所到之處等。

2.中國熱點問題和熱點地區

目前我國能源緊張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①原因: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長迅速;我國高耗能的工業發展快,加速了能源緊張;能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能源勘探、開採跟不上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國際油價上漲;缺少石油儲備體系。

②解決措施:採取多元化進口石油戰略;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加大石油勘探、開發力度,特別是西北、沿海等重點地區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產量;加快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川氣東輸等工程建設;穩妥發展核電(我國已在常規能源資源少、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且能源需求量大的東部沿海地區,建設了大亞灣、嶺澳、秦山、田灣和陽江等核電站。);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沼氣、水能、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術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的節能意識;實現產業升級,適當限制耗能大的工業發展。

3.熱點地區

(1)長株潭經濟區

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個大城市。有高速公鐵路和水運聯通,經濟聯繫緊密,產業各具優勢。是湖南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向有「金三角」之譽。其優勢: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好;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具有後發優勢。但發展速度不快,實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優,關聯不緊;體制機構不活,創新不夠。今後發展對策:突出優化結構;突出改革創新;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突出互利共贏。

(2)成渝經濟區

以成都、重慶為中心,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水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天然氣均佔全國前列;勞動力資源豐富;農業條件好,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工業和交通基礎較好。

存在問題:合作面窄,規模小,層次低;產業發展技術水平低,專業化服務不足,品牌建設滯後;中心城市少,經濟輻射和影響力小。發展對策:加強互補合作;突出區域優勢特色,促進產業集群升級,實施品牌戰略;積極發展重點城市,帶動城市群的發展。

(3)西三角經濟區

把西安與重慶市和成都市聯合,組成一個對中國西部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三角型經濟特區。優勢條件: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煤、鐵、天然氣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存在問題:基礎建設薄弱,物流發展滯後;區域經濟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意識僵化,思想保守。發展對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保證物流暢通;加強產業規劃,對外錯位發展,對內互補發展,形成內部合力;發展大中城市,增強輻射功能,培養城市群競爭優勢;更新觀念,突破思維定勢。

(4)環渤海經濟區

①天津濱海新區:依託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②遼寧沿海經濟帶:地處環渤海地區重要位置和東北亞經濟圈關鍵地帶,自然資源豐富,工業實力較強,交通體系發達。加快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對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完善我國沿海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③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命題預測

預計 2019 年高考地理試題難度、知識點布局、命題特點等會延續往年的風格,重點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掌握情況,突出對地理學科素養的考查。研究近幾年全國卷試題可以發現其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1.小切口、大縱深——考查對細節知識、原理的理解

2.創設新情境——考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圖文信息、運用 信息解答問題的能力——貫穿全卷 4、要求答題規範,注意地理術語地運用

4.地理素養、地理思維考查貫穿始終

地理學科是文科學生感覺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識思維難度大需要學生思維清晰,而人文地理與現實生活聯繫密切需要學生具備生活常識、了解時事熱點;另一方面知識點細小、瑣碎,系統性差,不便掌握。

地理全國卷的突出特點是「小切口、大縱深」,出題往往圍繞一個具體的知識點,層層深入,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是否準確,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原理、理論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學生感覺高考難度大的原因。

備考建議

1、專題複習,注意知識的提升、融會貫通。

2、抓主幹知識、核心理論——體會知識的內在聯繫、理解規律理論的精髓。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規律(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水運動、地質作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人文地理的區位理論(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運輸)。

3、關注每個知識細節——精講精練,真正弄懂弄通細小知識點。

高考試題往往大跨度、多層面知識的綜合考察,要求學生熟練、迅速調動各個部分相關知識並協調運用。學生應習慣處理陌生的情境,體會試題圖文信息的呈現方式,引導方向,訓練提取、處理圖、文、題相關顯性信息並挖掘隱性信息的技能。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描述類、過程類試題往往是學生的短板,需要重點加強,可以找到相關的高考真題,進行研究、模仿,對相關易考察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儲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重磅來了】2019高考命題各科考點預測——據教育部考試中心最新...
    原標題:【重磅來了】2019高考命題各科考點預測——據教育部考試中心最新消息及《2019高考地理大綱》 語文 繼續聚焦立德樹人,精心選擇試題材料,著力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優秀文化傳統的自覺傳承
  • 2019高考命題開始!命題人揭露:題型是這樣合成的!
    本文導讀 1.2019年高考考試大綱新變化 2.2019高考各科命題趨勢 3.2019高考全國1卷難度趨勢 4.高考試卷命制過程 5.高考試卷閱卷過程
  • 教育部命題!2021高考官方模擬考!連考3天,統一改卷!
    目前,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新高考考什麼?怎麼考?是全國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適應性考試命題嚴格按照新高考的工作模式執行,其中語文、數學、外語等3門全國統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政治、生物等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由我省自行命題。 總之,這就是新高考的一次預演。但是,是否適應性考試怎麼考,新高考也將這樣考,還沒有定論。
  • 教育部命題!2021高考官方模擬考時間確定!連考3天,統一改卷!
    目前,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新高考考什麼?怎麼考?是全國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四省市實施了新高考,在2019年12月初-2020年3月,四省市分別組織了新高考的適應性考試,為2020年高考及後來幾年的高考指明了方向。
  • 高考最後50天,理綜命題熱點及命題預測,乾貨!
    對於2018年高考要考什麼?要怎麼考?我們現在無法知曉,也無從知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歷年真題的考查方式,高考命題的基本原則,各類命題人、閱卷人已公開發表的各類訊息中,揣摩出2018高考各科命題的大致思路!今天,就為大家整理總結了2018年高考理綜命題預測及命題熱點,轉發給需要的高中生吧!
  • 2018高考各科命題方向預測!今年90%可能考這些...
    原標題:2018高考各科命題方向預測!今年90%可能考這些.....常結合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原理考查,尤其是將電化學有關知識與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化學實驗、化學計算等綜合在一起進行考查,是新課程高考命題的一個新的變化。帶鹽橋的原電池在新課程高考題經常出現,要引起注意。 熱點八: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 每卷必考。
  • 教育部命題!2021高考官方模擬考時間確定!
    目前,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新高考考什麼?怎麼考?是全國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四省市實施了新高考,在2019年12月初-2020年3月,四省市分別組織了新高考的適應性考試,為2020年高考及後來幾年的高考指明了方向。
  • 2019高考理綜全國Ⅱ卷物理試卷點評
    近百所高校學長飈方言應援千萬高考生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2019年全國高考首日考點側記】 高考首日結束 家長:粽子先換肉夾饃 明兒再補上(圖)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
  • 2020高考最新題型出爐,考試範圍公布,命題很更活,難度陡增
    1.3:重點提示,理科考生特別要注意,2020年高考會越來越活,就拿2019年高考數學來說,算人的身高,就是把數學考活用,今年高考更加會把高考知識點活用起來,比如用在建設方面,高速或者高鐵建設問題,在規劃一條高鐵時遇見一座山,讓考生計算成本,看用打洞還是高架,還是避開等讓,成不最低。讓考生去算。
  • 2019高考理綜全國Ⅰ卷物理試卷點評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2019高考首場考試散場瞬間
  • 高考頭條:大智專家深度解讀2019年高考試題「新」變化
    2.了解教育大會精神,把握命題熱點2019年高考數學命題以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以考查題目為載體,認真貫徹「五育並舉」教育方針。全面了解教育大會精神,為新高考命題探求熱點。三、等級考備考策略1.以「一舊兩新」為參照備考內容的範圍,以人教版舊教材、2017版新課標、2019年新大綱為參照,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選修3-2、選修3-3、選修3-4、選修3-5中,2017版新課標、2019年新大綱所列的內容、考點及能力要求,取三者的交集部分,也就是2017年8月山東省教材培訓所要求的內容部分,「3-3」、「3-4
  • 考軍校必讀!2019年軍考各科試題分析,助你掌握命題規律
    「軍考命題有什麼特點,該怎麼複習?」「黃埔君,能否幫我們劃劃複習重點?」……為回報廣大戰友對黃埔一號的信任給準備考軍校的朋友提供權威指導我們特邀多位軍考專家對2019年軍考試題進行專業解讀根據命題規律為戰友提出複習建議
  • 教育部公布的新高考大綱,預示數學的4種命題趨勢,考生要掌握
    從教育部確定的2019年新高考大綱,我們可以大致預測高考數學的4個命題方向。而在數學命題的趨勢上,高考數學的試題機構基本保持穩定,因為從近五年的全國高考卷的命題內容來看,無論是文科數學還是理科數學,試題的題型與內容基本保持穩定態勢。但是,新高考數學的考試大綱對考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考察要求。
  • 2021新高考適應性8省聯考,教育部命題,明年1月開考!江蘇考生...
    目前,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新高考考什麼?怎麼考?是全國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備考建議:務必全面細緻,不能只盯住「常見考點」第三批高考改革試點省份,明年將實施新高考,我們必須適應新時代國家人才培養戰略,認真研究高中新課標新教材,準確把握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深刻領會今年新高考全國 I 卷和 II 卷精神實質,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化與發展,全面優化複習備考工作,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發展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
  • 一文秒懂|2021新高考備考指南,掌握各科得分技巧!
    ,明年將實施新高考,我們必須適應新時代國家人才培養戰略,認真研究高中新課標新教材,準確把握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深刻領會今年新高考全國 I 卷和 II 卷精神實質,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化與發展,全面優化複習備考工作,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發展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
  • 新高考8省聯考,教育部命題!河北家長考生提前關注!
    即:使用自己的地方卷。八省聯考的具體內容「新高考適應性考試」,明年首次舉行的新高考要怎麼考,適應性考試是方向標,是壓力測試。總之,這就是新高考的一次預演。考試如何考、命題特點、命題風格都極具參考價值。【考試時間】2021年1月23日到25日。
  • 海南省新高考生物卷有變化:不再設選考內容
    海南省新高考第一年,生物卷將有哪些變化?對此,海南華僑中學生物備課組組長張杰介紹,今年生物卷全部為必考內容,不再設選考內容。「在題量減少的同時,創設複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以生命觀念為指導,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解釋生命現象,探究生命活動的規律,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是命題趨勢之一。」張杰老師表示。
  • 大智專家談2018年高考:面對全國卷,2019年考生如何備考?
    全國卷的命題思想、考察方式與山東卷均有很大不同,對於全國卷的命題方向及複習備考策略,大智專家又給我們帶來哪些建議呢?五、2019年高考物理備考建議首先,潛心研究2018年的大綱和說明,領會命題改革的「一核四層四翼」的體系精神,認清形勢、深化教學、創新教學,儘快適應全國新課標卷的要求。第二,瀏覽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知道模塊的調整情況,教學要契合新課程標準調整的方向,不要過高抬舉動量的地位。
  • 名師解讀2018年高考各科考試大綱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是名校名師對2018年高考各科考試大綱的解讀,希望對高考生們有所幫助。2、用好真題真題是模擬題無法比擬的,在命題思維、命題方式和選材具有極強的規律性,做好近幾年高考全國卷真題,總結做題規律和方法,尋找命題思維,有利於更好地把握考試方向,少走彎路。高考前至少要做3-5遍高考真題,要對每一套真題的內容熟諳於心,有的篇目甚至要背下來,反覆琢磨,找到高考「味道」。
  • 解析9月調考 把脈新高考複習
    圖為:學生及家長認真做筆記  楚天金報消息(記者肖麗瓊通訊員蔣成芳)9月11日,由本報與天材教育聯合舉辦的今年首次高考報告會成功舉行。名師們現場預測,2012年「新高考」各科將平穩過渡。試題第二節的5段對話或獨白與2011年高考部分情況保持一致,採用「22344」的試題分布格局。  從多項選擇試題對詞彙的考查看,本試卷與2011年以及近幾年湖北卷該部分的考查特點保持一致:考查名詞、動詞、動詞短語、形容詞、副詞和介詞短語這5大常規考查項目。所考詞彙分布於一至八冊。在高考備考的第一階段,這樣的命題具有良好的導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