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字號酒家被曝筷子染黑紙巾,這麼多年你的筷子用對了嗎?

2021-01-19 騰訊網

據@新京報家居 報導,廣州一老字號酒家被曝筷子「掉色」,用白紙巾擦拭會出現不明的黑色汙跡。商家稱系清洗筷子時消毒液濃度增加、浸泡時間加長導致。1月11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致電該酒家了解情況,工作人員稱不清楚此事,「負責人現在下班了。」

■用餐巾紙擦筷子,竟擦出黑色汙跡

據報導,近日有消費者在位於廣州中天購物城一酒家就餐,發現這裡使用的筷子用餐巾紙一擦,竟然出現不明的黑色汙跡。隨後消費者向服務員反映,最終該酒家為其做出免單的處理。該店一位店員稱,問題已經向總部反映,初步懷疑是餐具消毒過程導致,「因為消毒液過多了,我們要監督好消毒液的量。」這名店員還表示,「重新換一批筷子,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該酒家廚房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稱,疫情期間在消毒方面加強了力度,浸泡筷子時間加長,消毒液濃度也增加了,所以導致筷子表面有輕微掉色。同時也出示了這批筷子的檢測合格證,稱不會對顧客的安全造成影響,並承諾對舊筷子全部進行清理,在消毒方面也會針對問題進行適當改善。

新京報記者發現,筷子「掉色」問題並不鮮見。2015年,一位消費者在一家食店吃飯時,手被店內的筷子染黑。該店店員當時解釋稱,這種筷子是密胺筷子,因為是塑料品質所以掉色是正常現象。

一位餐飲業內人士表示,很多餐廳使用的塑料碗筷為密胺餐具,從網上視頻曝光的內容看,疑似為密胺餐具,「合格的密胺餐具可以放心使用。而生產工藝差、不合格的密胺餐具,容易釋放有害物質。」密胺餐具使用過程中仍然需要避免強酸、強鹼、超高溫環境。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餐飲企業淘汰了密胺餐具,使用具有更高硬度、耐磨性強並添加抗菌銀離子的合金抗菌筷。

■筷子用對才健康,材質選擇很重要

中國人每天三頓都離不開筷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的產品都發生了改變,筷子也是一樣。以前只是銀筷子、木筷子,現在是琳琅滿目,各種材質的筷子都有。不過筷子是我們吃飯的東西,不健康可是不行的,到底什麼材質的筷子才合適吃飯呢?

●竹筷子

竹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筷類材料,出於健康考慮竹筷子是健康的首選,竹筷安全環保,無毒無公害,而且價格便宜,而且高質量的竹筷在高溫下不會變形。

●木筷子

木筷子在生活中的出場次數僅低於竹筷,木筷的材料是木材,木筷也是安全環保的筷類,很多筷子都是木頭做的,是不是都可以使用?當然不是!那些塗了彩漆的木筷子是最不建議大家使用的。這裡推薦的是本色的木製筷子。

(PS:竹、木筷子儘量晾曬乾燥再放進櫥櫃內,同時要定期檢查,出現發黴情況時一定要更換,避免對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金屬筷子

不鏽鋼筷子、陶瓷筷子、銀質筷子,這些筷子看起來都很不錯,但用起來有些重,而且會滑,手感不太好,尤其小孩和老人用比較費力。而且導熱性強,夾食過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到嘴唇。陶瓷筷子易碎,不禁磕碰,不建議作為常用餐具。

●塑料筷子

塑料筷子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筷類之一,塑料筷子的造型漂亮僅低於漆筷,但是塑料筷子的價格比漆筷便宜很多,所以,很多場合也會用塑料筷子,但是塑料筷子受熱之後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並且容易變形和融化。

●一次性筷子

很多人上餐館吃飯,不喜歡使用店家提供的消毒筷,更願意接受一次性筷子,殊不知,一次性筷子存在更大的健康隱患。一雙雙看似清潔、純白的一次性筷子,都是經過工業化工原料清洗、漂白而加工出來的,你還敢用一次性筷子嗎?

■筷子多久更換一次

無論是竹筷子還是木筷子,一旦使用久了,表面都會不太光滑。而經常使用、搓洗的過程也會給筷子留下深深淺淺的「小傷疤」,使筷子變得粗糙,也容易使細菌、微生物等殘留、滋生。所以筷子的健康周期只有幾個月,一般3-6個月就要全部換一次新的。

此外,為了家人的健康,建議家裡實施「專用筷制」,即在每雙筷子尾端做個小標記,或購買尾端不圖案的筷子給各個家庭成員專用。聚餐時,也應留出一雙公用筷子給大家夾菜。

■如何清洗筷子?

我們平時洗筷子,一般是將筷子攥成一把,用洗碗布蘸取洗潔精擦洗筷子頂端至頂部,再將筷子在手心裡搓一搓。其實這樣的清洗是遠遠不夠的,建議隔1周或兩周就給筷子徹底地做個清潔。

洗筷子三步法:

●將筷子用洗潔精、清潔粉等浸泡一分鐘,然後用流動的清水清洗乾淨。

●放入消毒碗櫃中消毒、烘乾。也可以煮一鍋熱水,將筷子浸入十分鐘,並瀝乾水分。

●清洗好收納盒,將筷子放入其中,保持通風。

來源 | 新京報、健康網、騰訊網、中國科普網等

統籌:沈強

相關焦點

  • 筷子是誰發明的?哪些國家用筷子?
    筷子,我們經常用到,一直被視為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那麼筷子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呢?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用筷子呢?筷子是誰發明的?第一種說法是大禹發明的。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鍋的肉很燙手,無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費時間,便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夾出來吃。
  • 筷子用久了真的會致癌嗎?
    針對網絡有關普通的木製、竹製筷子使用超過六個月以上,會滋生「黃麴黴毒素」進而誘發肝癌的傳聞,傳染病學專家說,這是極小概率事件,幾乎不可能,因此不必過於緊張。雖然黃麴黴毒素的確是一部分肝癌的誘因,但只有長期食用大量的黴變食物,攝入人體的黃麴黴毒素才足以達到致癌量。
  • 筷子也致癌?致癌的是筷子上的黃麴黴素
    原標題:筷子也致癌? 筷子,古稱筷箸,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先人們留下了眾多妙趣橫生的詠筷詩文。「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鹹中,能知味也否?」這是我國清代著名文人、美食家袁枚筆下的筷子,詩人以筷喻人,意味深長。明代程良規的《詠竹箸》歌頌了筷子無私奉獻的精神。
  • 巧用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做出漂亮的手工,真是太漂亮了
    一次性筷子,隨處都可以找得到。現在人們喜歡點外賣,外賣上很多的一次性筷子,如果有的千萬不要丟哦,我們可以做出喜歡的東西。特別的可愛。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直接去買,很便宜的,幾塊錢一大包。這也是幼兒園手工作業裡面經常用到的。所以一次性筷子值得收藏。
  • 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筷子一頭圓一頭方有何講究?
    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筷子一頭圓一頭方有何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筷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種餐具了,我們每天都需要用到它。而其中事件的焦點也是「筷子」,其中就充滿了許多的誤解和貶低。所以小編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筷子的冷知識:你知道筷子的標準長度是多少嗎?為什麼筷子是一頭圓一頭方呢?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歷史是十分悠久的,民間傳說筷子是由大禹發明的。具體是誰發明的,其實已經無從考究了。不過考古卻發現,早在新時期時代就已經有人使用筷子了。
  • 你家寶寶還在用勺子吃飯嗎?教育部:在這個年齡學用筷子最佳!
    還有的寶媽認為,讓寶貝越早地使用筷子越好,但是讓寶貝學會用筷子,沒有大家想的這麼簡單。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討論一下,這關於寶貝使用筷子的幾個問題。在讓寶貝開始學習使用筷子之前,最好先讓寶貝使用勺子來吃飯,在寶貝8個月大的時候是自主進食的一個最佳時期。但是每個寶貝的成長狀態情況不一樣,想要他們自己吃飯,就要通過一些行為來表達,讓寶貝明白你的意思。
  • 筷子發黴是黃麴黴素嗎,選用不會發黴的筷子:陶瓷筷子
    家中的木製或者竹製筷子在bai長期使用後,容易滋生du細菌或者發生黴變,會給身體zhi帶來疾病。但多數黴菌並不影響健康,釀酒用的紅麴黴等,不少還被用於食品工業中。但有些黴菌在適宜的條件下會產生毒素,成為危害健康的兇手,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
  • 你吃飯這麼久,知道筷子種類有這麼多嗎,一年可以賣出一千億雙?
    大家都知道筷子是生活必需品,那你們知道筷子有幾種呢?什麼樣的筷子才是適合你的筷子呢?買對筷子了嗎?首先那你要知道筷子分別有哪幾種,這些筷子又分別是由什麼做成的呢?筷子在市面上常見的有竹製筷子、木製筷子、合金筷子、不鏽鋼筷子、陶瓷筷子、塑料筷子等。
  • 吃貨的困惑:我們會被筷子毒死嗎?
    我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卻被朋友一把攔住:「別吃!有毒!」嚇得我差點「噴面」,有毒是什麼鬼? 朋友指了指他剛泡在水杯裡的筷子,我瞥眼一看:筷子有些掉色,水變黃了,還有一股難聞的味道飄出來……
  • 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代替了勺子?美版知乎提問,網友回答亮了
    筷子是我們餐桌上使用的餐具,我們使用筷子的歷史也超過2000多年。現在我們也習慣了筷子這種餐具,有趣的是在早期我們也使用刀叉勺子吃飯,最後我們用筷子代替了刀叉,而勺子在我們餐桌上依然出現。關於我們的餐具,在國外的問答論壇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代替勺子?
  • 合金筷子好還是不鏽鋼筷子好 合金筷子的特點
    鍋碗瓢盆等這些是我們每個家庭中都必不可少的,一般的話我們在做飯吃飯的時候都會用到包括筷子什麼的也需要,那麼,在購買的時候大家都比較注重質量的問題了,因為筷子是會接觸我們的嘴的,所以,一定要看一下合金筷子好還是不鏽鋼筷子好,此外,要知道合金筷子的特點是什麼。
  • 筷子: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作文
    筷子: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作文時間:2018-02-25 16:0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筷子: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作文 筷子 筷子,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據說,世界上共有三種吃東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的佔40%;用筷子夾的佔30%,用刀叉的也佔30%。
  • 用過的一次性筷子曬了誰用 知情人:賣給果販串水果
    走過路過千萬要錯過溫嶺市城西街道的環城路一號橋,這裡曬滿了二手筷子,很多筷子發黴了,散發的臭味要燻死人的。這些人回收這麼多二手筷子幹嘛?難道還想包回去賣給我們使用嗎?下次都不敢再用一次性筷子了!」  陳小默:太恐怖了吧!這個東西也要回收再利用?希望相關部門能去走訪下,看看到底做啥的?  曉丫頭:可能是插水果用的,街面上不是有那種插了一次性筷子的一瓣瓣西瓜和菠蘿嗎?
  • 生了眼蟲用筷子從眼裡捉蟲子 老套騙術其還有人上當
    生了眼蟲用筷子從眼裡捉蟲子 老套騙術其還有人上當 jx.zjol.com.cn 2006年12月14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有眼疼、眼紅和眼癢的,都是生了眼蟲,我們有專業技術,捉一條5元錢,捉不到不收錢。」
  • 筷子還能玻璃做?耐高溫、不變形、不發黴,用著健康更安心
    筷子,是每家每戶生活中都會用到的餐具,一日三餐,大家都離不開筷子。我們對待筷子的態度大多數是「你不斷我就不換」。殊不知,「病從口入」就是從這些細節處開始的。如今,大部分人還是習慣用竹筷和木筷,但這些筷子用一段時間就會發黑…洗也洗不乾淨,聞起來還有一股異味。
  • 「用筷子還是勺子吃中國米飯更有效?」老外的回答很有意思
    在中餐裡我們用筷子吃米飯,實際上我們用筷子吃米飯很多老外是不理解的,因為他們覺得筷子只是兩根木棒配合的餐具,米粒無法夾起來,用勺子才是更適合的。其實我們吃的米飯可不像老外吃的米飯,老外吃的米飯顆粒狀,而我們吃的米飯是蒸出來相互粘在一起,用筷子能夾起來。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老外提問道:「用筷子還是勺子吃中國米飯更有效?」
  • 快過年了,家裡的筷子該換了!這雙不怕發黴,一衝即淨,拒絕病從口入
    中國作為美食大國,用筷子3000多年,每家每戶,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雙筷子。
  • 中國每天生產的筷子可繞赤道一周 為阻止一次性筷子成為森林殺手...
    一次性筷子消耗驚人的「老師」,竟是森林覆蓋率遠高於中國的日本。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很多商人到東北砍伐大量中國樺木做一次性筷子,隨後,數量龐大的中國小作坊也盲目跟風建廠……  令人痛心的是,一次性筷子只能用木材和新鮮毛竹成熟林製作,利用率最多60%,浪費驚人。不用大料,用木材廢物不行嗎?沒人這麼做,這樣成本高,廠家到各個工廠收集廢物,無法大批量加工,小作坊難有收益。
  •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項,你注意過嗎
    使用筷子的注意事項2: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於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
  • 趣味實驗:用一根筷子提起一瓶大米!
    大家好,羋點姐姐又來帶大家做實驗啦,首先我先給大家出一個思考題,一個裝滿大米的瓶子,我們可以用什麼工具將它提起來呢?你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繩子。但今天羋點姐姐教你用一根竹筷,裝滿大米的瓶子提起來,你可能會有疑問,筷子又直又細,怎麼把瓶子提起來呢?別急,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實驗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