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網絡有關普通的木製、竹製筷子使用超過六個月以上,會滋生「黃麴黴毒素」進而誘發肝癌的傳聞,傳染病學專家說,這是極小概率事件,幾乎不可能,因此不必過於緊張。雖然黃麴黴毒素的確是一部分肝癌的誘因,但只有長期食用大量的黴變食物,攝入人體的黃麴黴毒素才足以達到致癌量。雖然不必換得過於頻繁,但還是應該每日清潔和定期消毒,保持衛生以防病從口入。
一、餐具最好多久換一次?
1.竹、木製品半年應更換
取材天然的竹木餐具無毒,深受消費者喜愛,但這樣的筷子容易滋生細菌,如果不注意消毒,可能引發腸道疾病。竹木餐具的使用壽命是半年到一年,家用筷子最好每周消毒一次,把清洗後的筷子用開水煮30分鐘,或用微波爐消毒2—3分鐘即可。
竹木筷子用久了末端顏色會變深,有的家庭用筷子煎炸食物,筷子頭也會碳化變黑,這樣的筷子強度已經變差了,容易發黴、掉渣、藏汙納垢。有些「漆筷」中含有鉛、鉻等重金屬,經煎炸後,甚至還有重金屬中毒和致癌的風險。因此,筷子一旦開裂、變形、變色,就不應再用了。
2.塑料製品一年一換
塑料製品輕便不易破碎,在餐桌上隨處可見。但它們一旦超期服役,極有可能變脆、老化,有害的小分子容易析出,成為誘發癌症的危險分子。如果您發現塑料餐具有劃損,原本光滑的表面變得粗糙,或是有刺鼻的「塑料味」,那麼即便使用不到一年,也應及時更換。
3.金屬製品塗層有損就要換
很多人覺得金屬製品安全,可以終身使用,其實不然。以最為常見的鐵鍋為例,鐵鍋表面保護其不鏽的「食油層」一旦脫落,鍋中的鏽易引起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佳等。搪瓷製品易出現裂紋,塗在搪瓷製品外的矽酸鋁等物質,便會趁機轉移到食物中去。不鏽鋼是由鐵鉻合金摻入鎳、鉬等金屬製成的,這些金屬中也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所以,當發現金屬製成的廚具出現劃損、表層漆或塗層脫落等現象時,就應及時更換。
4.陶瓷製品有裂痕即換
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鉛,當出現裂痕時,鉛就可能溢出,混入到食物中。因此,有了裂痕的陶瓷餐具便不宜繼續使用了。餐具的壽命與保養密不可分。對於陶瓷、金屬等餐廚用具,我們可通過悉心的保養延長其使用壽命,然而一旦出現了破裂、變形、脫瓷等現象也應及時更換,不要為了一時的「節省」,白白「浪費」掉寶貴的生命。
二、你會給餐具消毒嗎?
1.蒸汽消毒
將餐具按照大小清洗乾淨後擺放到一個乾淨的大籠屜上,蓋上蓋子,加火蒸。當水沸騰後,再繼續蒸20-30分鐘。採取自然冷卻法,將餐具冷卻。使用時一定不要被髒抹布汙染,使得餐具再次成為傳染源。
2.煮沸消毒
將餐具洗乾淨後,放入一個大的鍋中,加入自來水,水的深度要沒過餐具。加火煮沸,開鍋後繼續煮30分鐘,自然冷卻後,即可以使用。
3.洗碗機消毒
洗碗機是一種清洗、消毒一體機,方便實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嚴格按照消毒的時間和溫度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4.消毒櫃消毒
消毒櫃有臭氧和遠紅外線等種類。將餐具放入消毒櫃,打開按鈕,15~20分鐘後關機冷卻即可。
5.藥物消毒
不耐高溫的餐具,特別是啤酒具等會遇熱爆裂、變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亞明、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浸泡。浸泡時一定要注意藥液必須沒過餐具;藥液濃度要按規定要求,如漂白粉用0.5%澄清液;肝炎病人的餐具要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時間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鐘;浸泡後再用清水衝洗乾淨,最好用流動水衝洗。
6.利用太陽光紫外線消毒
太陽光紫外線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如果 上述方法不能採用時,也可以將餐具洗淨後,在烈日下曝曬40分鐘以上,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晾曬時要注意不要被塵土和蚊蠅汙染。
就醫160-網上預約掛號統一平臺,本文為就醫160原創/翻譯文章,譯者ZHQ,轉載請註明出處。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