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 月 17 日,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設立,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做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科研工作的科學家,迄今共頒發了 16 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和社會領域的廣泛認可。
作為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捐贈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之初便一直保持著深度的參與和支持。
談到為什麼捐贈未來科學大獎時,徐小平說:「假如諾貝爾獎是人類文明皇冠上的鑽石的話,我們中國無論如何也應該在人類文明這個皇冠上鑲它幾顆寶石。未來論壇已經把一群中國頂級的科學家、頂級的知識分子和頂級的投資人,號召在了一起,大家共同打造一個中國的頂級的科學大獎。」
2020 年,未來科學大獎步入第五個年頭,徐小平接受了「未來科學大獎五周年專欄」的專訪,對於「科學改變未來」的相信,一直都在。以下是經整理的部分對談內容,與您共享~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論壇」, ID | futureforum
正文字數:1568 字
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
Q1:您如何看待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中的偉大意義?
徐小平:科技是商業發展、文明發展的基石。我從小就對科技不感興趣,不知道是興趣所致還是智商所致,我的數學、物理一直比較差。最近幾年我才突然意識到,科技是多麼的美麗、迷人,它可以和音樂、詩歌、繪畫相媲美。離開編程、離開網際網路、離開 AR、VR,我們就只能回到青燈古卷的狀態。總而言之,科學是這個時代最壯美的詩歌,最壯美的音樂。
Q2:作為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您覺得未來科學大獎對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科學發展將有哪些積極的推動作用和重要意義?
徐小平:未來科學大獎,就是要鼓勵青年人把科學當作寄託青春與夢想的終身事業,讓科學成為更多人一生的職業選擇。中國正在向著兩個一百年、向著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穩步發展。我們相信,未來科學大獎將與中國歷史進程同步,推動中國科學也朝著世界第一的方向砥礪前行,奮勇向前。
其實我每次見到科學家們都無比的崇敬,覺得他們半人半神,無比的神聖。通過參加「未來科學大獎」的捐贈,有機會見到這些我崇敬的科學家,能夠跟他們拍一個自拍、籤個名,能夠沾一些他們的智慧之光。
科學是人民的基石,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而我們的社會對科學的崇尚、對科學的追求,其實自古有之。通過「未來科學大獎」,我們能夠讓中國的青少年崇尚科學,讓科學家成為一代偶像,成為時代的英雄,成為中國未來的文明之光。
—— 徐小平於 2016 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致辭
Q3:請問是什麼初心讓您成為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作為企業家,您如何看待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公益精神?
徐小平:中國的經濟是全球第二,但中國的文化輸出、科學輸出較中國經濟的體量是落後的。一談到科學的標準,大家都說諾貝爾獎,但我希望有一天人們會說他必須要得到這個未來科學大獎。這件事對我來講是為這個時代、為中國影響力的輸出在貢獻一份力量,這是我參與未來科學大獎的初衷和目的。
Q4:您認為社會精英與成功人士應如何帶動社會力量促進科學的發展?
徐小平:看到頂級的科學家、頂級的科研機構想創業,我們就窮追不捨。比如說,我們未來論壇早期「理解未來」講座主講人趙勇,我當年在 Google 見到他,那時他還是 Google 的科學家。我就跟他說,不管你做什麼,我都要投資你。雖然我不懂科學,但我熱愛科學,追隨科學。看見科學家們,我們就會和他們合作,哪怕失敗了也不擔心,因為商業可以失敗,而科學是永恆的。
Q5:科學發展突飛猛進,可以大開腦洞想像一下未來世界的模樣嗎?
徐小平:二十年前誰也不相信中國網際網路會成為全球頂級水平,而現在則在很多領域佔據著世界第一的位置。目前,在硬科技方面我們依然處於學習的階段,我覺得通過這一、兩代人的努力,一二十年之內中國應該會大量誕生領先世界的硬科技。
Q6:您對未來科學大獎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期待與展望?
徐小平:談到科學的標準大家都說諾貝爾獎,但我希望有一天有人們會說我必須要得到這個未來科學大獎,十年之內它能達到世界一流大獎的影響力。
我希望在未來,最頂級的科學家以未來科學大獎得主作為衡量標準,青年學者以獲未來科學大獎為終極追求目標,青少年以獲獎者為偶像。
有一句話叫以始為終,我卻看到它未來的景象。若干年後,未來科學大獎怎麼樣,那個時候人們會說諾貝爾獎,不要不要,我們要未來科學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