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辦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2020年「責任杯」如約而至,本次教學競賽的主題聚焦於「課堂增值,專業升級」。如何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掌握探究技能,發展科學核心素養的平臺?如何讓我們的TOI老師既能熟悉理論知識、掌握教學的依據與準繩,同時又能開展多樣化教學創設活力課堂?這次的「責任杯」教學大賽,對我們提出了要求,同時也給出了努力的方向。
真研究—教學有目標 設計有導向
本學期,TOI學科組的教研重點是「目標導向的課堂活動設計」。老師們利用每一次教研活動研讀課標。TOI每個主題的教學都要依據課標的要求,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設計與再構,在這個過程中,努力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10月12日,教師參加基本功大賽。賽前對單元主題的分析、設計,讓老師們充分認識了單元設計的重要性,同時也激發起他們進行單課時設計的熱情,一篇篇具有教師個人特色的單課時設計躍然紙上。
真問題——探究真實問題 提升核心素養
二年級責任杯賽課
二年級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技能就是觀察能力。一堂《Rocks》被注入了觀察技能的訓練要素,課堂馬上鮮活了起來。柴紅娟老師以「Classify rocks like a geologist」為驅動任務,學生們學習運用更多的觀察方法,在認識巖石的基礎上又習得了科學觀察技能。
同樣的教學內容,沈嵐老師的驅動任務則設置為「Describe rocks like a geologist」。學生自主觀察,描述巖石,發現巖石的表面性質。隨著觀察的逐步深入,學生們發現需要依靠工具來進行間接觀察。在交流觀察結果中,又發現觀察的準確性需要有對照,從而又了解了比較觀察。最後在運用不同觀察方法觀察巖石後,學生們可以像一個地質學家那樣全面準確地描述巖石的性質了。觀察的技能在學生地嘗試、交流、分析中逐步提升。
四年級責任杯賽課
四年級的單元內容《Slow change on earth》是二年級《Earth's materials》的升級。老師們選擇了單元中的第二教時《Erosion》進行同課異構。
陳嬋娟和Robert組合,出示了2012年美國的颶風對海岸造成破壞的短視頻,學生們自然而然地提出「如何防止海岸侵蝕的發生?」這個問題。學生們為解決問題,去認識侵蝕現象,了解海岸構造,嘗試運用不同的結構和材料來保護海岸免受侵蝕。
同樣是防止侵蝕,陳玉和Hasi組合把聚焦點放到了長江。觀察地形圖,學生們發現了河水對河岸的侵蝕,於是「哪些條件會影響河水對河岸侵蝕的?」成為了課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學生們提出假設,設計驗證實驗,在實驗實施過程中不斷發現變量控制對於實驗準確的重要性。學生發現科學需要創新,同時也需要嚴謹的態度。
你知道黃土高原每年會有多少泥沙進入黃河嗎?在這樣的討論中,邵佩佩和Brandon帶著孩子開始著手解決「減少雨水對黃土高原的侵蝕」問題。作為設計師,孩子創新地設計,並在模擬的黃河河段上實施自己的方案。通過觀察並與對照組比較,檢驗自己的方案,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帶著問題、目的去觀察其它同學的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改進意見,學生學會正確有效地評價。
「責任杯」讓我們成長、壯大
2020的「責任杯」進入尾聲,我們對於「責任」二字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責任心驅動著我們去嚴苛地要求自己上好每一堂課,去負責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去全面地看待每一個問題。我們TOI學科組,借著「責任杯」的東風,學習著,創造著,反思著,從青澀到成熟,努力成長並壯大。
【來源:上海民辦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