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這個轉錄因子可維持T細胞「殺手」特性

2020-12-08 生物谷

日前,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解剖學及再生生物學系的副教授(Adjunt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natomy and Regenerative Biology)彭衛群帶領的研究團隊,與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維持T細胞特性的重要轉錄因子。這一發現可以幫助增強人體受損的T細胞免疫系統,在開發糾正T細胞種群不平衡或喪失的藥物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類藥物可以用來治療自身免疫疾病或者類似愛滋病的病毒感染。

在抵抗感染和疾病的戰鬥中,T淋巴細胞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T淋巴細胞不但能夠找到和殺死受到感染的細胞,還能夠製造抗體,自動消滅癌細胞,並且記住人體幾十年前遇到過的病菌。然而,這些T細胞有時會成為入侵者的圍攻目標。當自免疫疾病或病毒感染攻擊人體時,它們通過殺死T細胞,擾亂它們的功能或者導致T細胞種類的不平衡來促進自身的發展。當T細胞被削弱或耗盡後,人體幾乎無法防範可能致命的入侵。

▲CD4和CD8陽性T細胞的不同功能(圖片來源:winona.edu)

T細胞可以分為兩大類:輔助性T細胞(又稱為CD4陽性T細胞),負責調控免疫系統對入侵病原體的反應; 和細胞毒T細胞 (又稱為CD8陽性T細胞),負責消滅受到感染的細胞。人體中有2千500萬到1億個T細胞,我們需要這兩類T細胞之間的平衡來維持一個健康的免疫系統。正常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T細胞之間的比例為1:4到1:1。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輔助性T細胞比例增加,而病毒感染患者的輔助性T細胞比例減少。至今為止,研究人員仍然沒有完全解開控制T細胞分化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了T細胞成為輔助性還是細胞毒細胞?

▲T細胞發育過程(圖片來源:lymphomation.org)

彭博士的課題組在《Nature Immunology》上發表的研究發現,稱為Tcf1和Lef1的兩種轉錄因子能夠通過調控一系列基因的表達維持細胞毒T細胞的特性。如果將Tcf1和Lef1基因在細胞毒T細胞中敲除,CD8陽性的細胞毒T細胞會表達一系列CD4陽性細胞所表達的特徵基因。更有趣的是,Tcf1和Lef1蛋白本身具有組蛋白去乙醯酶(HDAC) 的活性。它們通過改變組蛋白乙醯化的程度來抑制與CD4陽性細胞相關的基因表達。這種通過表觀遺傳機制調控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非常罕見,因為傳統理念上轉錄因子和表觀遺傳調控因子是兩種相互獨立的實體。

▲文章通訊作者彭衛群教授

「這項重要發現為基因調控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彭教授團隊的助理研究員Zhouhao Zeng先生說:「CD4和CD8陽性細胞在免疫系統中有很重要的功能,如果這兩種細胞之間的比例出現了問題,我們抵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也會受損。如果生物醫學工作者能夠找出打開或關閉T細胞分化通路的策略,我們或許能夠製造出增強免疫系統的藥物。」(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

[1] Tcf1 and Lef1 transcription factors establish CD8+ T cell identity through intrinsic HDAC activity

[2] New Research Targets Immune System Vulnerabilities

 

相關焦點

  • 《Nature》報導T細胞功能調控的關鍵轉錄因子
    本研究通過轉錄組及表觀組學手段,發現功能缺陷的T細胞 [Dysfunctional T cell], 包括免疫耐受T細胞 [Tolerant T cell] 和慢性感染和腫瘤微環境導致的耗竭T細胞 [Exhausted T cell], 都特異性穩定高表達轉錄因子NR4A1。NR4A1對於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免疫都起著關鍵負調控作用。
  • Nature子刊,今年首個IF就突破12分,明年或可衝18分
    來自WoS截圖今年是Nature Sustainability拿到的第1個IF,作為Nature子刊,首個IF就超12分,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期刊基本信息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atsustain/
  • Nature子刊:這個源自大戟的小分子為何有望治療溶酶體病?
    溶酶體功能缺陷可導致多種溶酶體貯積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而這時若能促進溶酶體的生成則可有效緩解上述疾病的症狀。溶酶體的生成是如何受調節的呢?我們目前已知,通過感知細胞的營養供應情況,TFEB和TFE3兩種轉錄因子可調控溶酶體的生成速率。
  • Nature:轉錄輔助因子對不同類型的核心啟動子具有特異性
    2019年5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轉錄輔助因子(transcriptional cofactor, COF)在增強子與啟動子之間傳遞調控線索,是轉錄激活和基因表達的核心效應物。雖然已證實某些COF比其他COF更偏好某些啟動子類型,但是不同COF對不同啟動子顯示出的內在特異性的程度尚不清楚。
  • Nature Cancer | 轉錄因子c-Rel竟是一種新型免疫檢查點,通過誘導MDSC細胞分化,促進癌症發展
    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陳有海教授團隊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ancer 雜誌發表了題為:c-Rel is a myeloid checkpoin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論文。
  • NCB | FoxO家族轉錄因子與肌肉乾細胞的維持
    為此,作者們希望達到的目標是實現鑑定靜息衛星細胞的分子和功能特性並識別細胞表面受體,便於通過流式細胞術對不同的靜息衛星細胞進行分離。那麼靜息衛星細胞的Genuine狀態是如何維持的呢?為此,作者們對最富集轉錄因子結合基序進行了分析。
  • 轉錄因子PRDM16維持腸上皮穩態
    轉錄因子PRDM16維持腸上皮穩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9 14:24:5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Patrick Seale和Rachel R.
  •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 Nature子刊:首次發現活體哺乳動物細胞轉錄機制
    RNA聚合酶是催化轉錄作用的酶,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都有各自的RNA聚合酶,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結構是由五個亞基組成,為二條α鏈,一條β鏈,一條β′鏈和一條σ因子鏈,α  2ββ′四個亞基組成核心酶,加上σ因子後成為全酶α  2ββ′σ;真核生物中已發現有四種RNA聚合酶,分別稱RNA聚合酶Ⅰ、Ⅱ、Ⅲ、Mt。
  • 東北大學教授在《Nature》子刊發表綜述論文,影響因子達17.728!
    9月2日,東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劉麗君教授聯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Dana Farber腫瘤研究所Piotr Sicinski教授在Nature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Cell Cycle
  • 轉錄因子c-Rel竟是一種新型免疫檢查點,誘導MDSC細胞分化促癌……
    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陳有海教授團隊在Nature子刊Nature Cancer雜誌發表了題為:c-Rel is a myeloid checkpoin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論文。
  •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癌細胞克隆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維持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30 19:48:56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Amos Tanay課題組通過單細胞分析,揭示了癌細胞克隆如何維持其轉錄和表觀遺傳狀態
  • Nature子刊:CCR5基因再出新成果,CCR5編碼的LncRNA會促進愛滋病病毒的感染能力
    詳情點擊:賀建奎進行的基因編輯嬰兒,死亡率增加,預期壽命會縮短2019年6月17日,Nature 子刊 Nature Immunology 雜誌刊登了題為:CCR5AS lncRNA variation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CR5, influencing HIV disease outcome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期刊官網:https://www.nature.com/natfood/目標和範圍到2050年,世界面臨著維持地球健康和100億人口的前所未有的挑戰。食品生產,加工,分銷和消費領域的許多科學學科的研究已經建立並且不斷發展 - 食品界現在需要高質量的食品 聯合思考全球糧食挑戰及其解決方案的主題資源。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王冰揭示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的新發現:既是抑制子又是轉錄因子
    該研究發現SMXL6靶向擬南芥基因組中的729個基因,並通過直接與其啟動子結合來抑制SMXL6,SMXL7和SMXL8的轉錄,表明SMXL6作為一種自動調節的轉錄因子,可維持獨腳金內酯信號的穩態。這些發現揭示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機制,激素信號傳導的轉錄阻遏物可通過該機制直接識別DNA並調節高等植物中的轉錄。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適宜的光照、溫度、水分和各種營養元素。
  • Nature子刊:陳玲玲等發表lncRNA綜述論文,詳述lncRNA的轉錄、剪接、定位及功能
    一旦定位在細胞質,lncRNA多在轉錄後水平反式調控基因表達,例如調節mRNA翻譯和降解等,或參與細胞內信號通路的調控。特殊細胞器定位的lncRNA則可參與細胞器的功能和代謝調控,如線粒體的氧化反應和穩態平衡等。
  • Nature Chem Biol | 張餘研究組揭示細菌Class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利用化學交聯、DNA足跡、遺傳突變等方法嘗試了解轉錄因子調控基因轉錄的具體機制,大家發現轉錄因子在啟動子DNA的結合位置直接決定了其對於下遊基因的影響,一般來講,轉錄因子結合在核心啟動子區域(-35區和-10區)上遊發揮轉錄激活功能,轉錄因子結合在核心啟動子區域或者基因內部則抑制轉錄。
  • Nature:轉錄因子Npas4是腦細胞中的「主開關」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轉錄因子Npas4在腦細胞中起一個「主開關」作用,維持突觸激發和抑制之間的體內平衡,該平衡被認為在如自閉症、癲癇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經疾病中受到破壞。Npas4通過調控超過200個依賴於活性的基因的表達來發揮作用,這些基因反過來又控制由GABA調控的突觸(它們形成激發性神經元)的數量。
  • Spt5介導的增強子轉錄直接偶聯增強子激活與啟動子相互作用
    Spt5介導的增強子轉錄直接偶聯增強子激活與啟動子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3 12:41:01 近日,奧地利分子病理研究所Rushad Pavri課題組發現,Sp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