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材料】2021年的三大景氣方向!

2021-01-19 研報社
晶片產業鏈維持高景氣,國內晶圓廠積極擴產,上遊材料需求預期提升,晶片產業鏈景氣度正在向材料端傳導。2020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疫情企穩,半導體下遊需求持續改善,晶圓廠、封測廠的產能利用率上行。以臺積電數據為例,2020年四季度,臺積電單季實現營業收入126.8億美元,環比增長4.45%,同比增長22.04%。
我們在11月24日《晶片,產能全線緊缺!》一文中已指出:
「目前晶片全產業鏈均維持高景氣,不管是前段晶圓代工還是後段封測,半導體產能全線吃緊,並且至少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在產業鏈高景氣的推動下,國內長江存儲、華虹集團、中芯國際、合肥長鑫等晶圓廠正在積極擴產,比如:1)長江存儲一期項目於2020年擴產至5萬片/月以上,預計未來將達10萬片/月,二期土建已於2020年6月開工,兩期產能規劃共30萬片/月;2)華虹半導體(無錫)產能預計從2020年末2萬片/月擴張至2021年末4萬片/月,後續仍有4萬片/月擴產空間;3)合肥長鑫產能預計從2021年初4萬片/月擴張至2022-2023年的12.5萬片/月;我們認為,晶片產業鏈景氣度具有傳導關係,目前晶片製造景氣度已持續將近2個季度,向上遊原材料的傳導大概需要1-2個季度,因此邏輯上來說,上遊材料領域即將迎來高景氣。從全球半導體材料的需求格局看,2011年中國大陸佔全球市場的比例為10%,到2019年已達到16.7%,僅次於中國臺灣(21.7%)及韓國(16.9%)。近期,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上調了2021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的預測,我國半導體材料市場有望從從95億美元增長至超100億美元,超越韓國位居全球第二。根據最新的產業鏈信息,我們梳理了以下三個半導體材料的細分高景氣方向——矽片、前驅體、拋光材料。矽片:矽片是半導體晶片最核心的上遊材料,而國內12英寸矽片國產化率僅13%,8英寸矽片也只有少數廠商可以供應。不僅國內需求成長性高,國產替代也有較大空間。
半導體級矽片純度須達99.9999999%(7個9)以上,在半導體晶圓製造材料中佔比為37%。矽晶棒通過長晶過程在熔融態的矽原料中逐漸生長,再經過切片、磨片、倒角、熱處理、拋光、清洗等工序,最後成為矽片。矽片按產品差異,主要分為拋光片、退火片和外延片三種。拋光片約佔矽片總量的70%,廣泛用於數字與模擬晶片、存儲器和功率器件等產品。矽片按尺寸差異,主要分為8英寸和12英寸。8英寸主要用於成熟製程,12英寸主要用於先進位程。2019年,全球12英寸半導體矽片出貨面積佔總出貨面積的67.2%。2019年,全球半導體矽片市場規模為735億元,其中中國大陸市場約91億元。2020至2024年,全球矽片需求有望保持5.1%的複合增長率。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隨著國內晶片製造持續擴產,預計中國半導體矽片市場規模將以高於全球市場的速度持續增長。目前,日本信越(27.6%)、SUMCO(24.4%)、德國Siltronic(14%,即將被環球晶圓收購)、中國臺灣環球晶圓(16%)、韓國SK Siltron(10%)合計佔據全球92%的市場份額。中國12英寸矽片主要依賴進口,國產化率僅13%,8英寸矽片也只有少數廠商可以供應,國產替代空間廣闊。【滬矽產業】12英寸矽片營收佔比14.7%,8英寸矽片營收佔比74.8%,公司於2018年率先實現12英寸矽片國產化突破,已實現了28nm以上所有節點的產品認證以及64層3D NAND產品驗證。【立昂微】半導體拋光片和外延片營收佔比57.7%,子公司金瑞泓主營6/8/12英寸矽片,客戶包括華潤微、中芯國際、華虹宏力、ONSEMI等。【中環股份】半導體材料業務(主要為矽片)營收佔比為6.0%,曾承接國家「02專項」之「大直徑區熔矽單晶及國產設備產業化」項目。目前公司8英寸、12英寸矽片均已實現量產,產能分別為50萬片/月、7萬片/月,預計2021年內將分別達到70萬片/月、15萬片/月。

前驅體:半導體製造氣相沉積核心材料,國內雅克科技通過收購進入第一梯隊。


前驅體是晶片製造的重要材料之一,主要用於氣相沉積(包括物理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及原子氣相沉積ALD)鍍膜過程,以形成符合半導體製造要求的各類薄膜層,也可用於半導體外延生長、蝕刻、離子注入摻雜以及清洗等。


前驅體材料的增長驅動主要有三點:隨著NAND的堆疊層數不斷增多,前驅體用量快速增長;當DRAM向更高的深寬比發展,需要單位價值量更高的High-K前驅體;隨著邏輯晶片線寬越細,用到的前驅體品種越多,產品價值量越高。


【雅克科技】半導體化學材料業務營收佔比37.7%,子公司UP Chemical的SOD和前驅體業務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涉足壁壘最高的High K及ALD用半導體前驅體,此類材料在國內尚處於空白階段,公司是海力士、三星連續多年的主要供應商,並新增了對鎧俠、Intel、臺積電的批量供應。拋光材料:拋光液、拋光墊國產化率均不足5%,近3年拋光墊國內需求將倍增。
化學機械拋光(CMP)是晶片製造過程中實現晶圓表面平坦化的關鍵工藝,相較傳統的純機械或純化學的拋光方法,CMP技術處理後的晶圓平坦度更高。拋光材料是CMP過程中使用的重要原材料,可分為拋光液與拋光墊,在晶圓製造材料中佔比7%。隨著技術發展,晶片製造過程中CMP工序越來越複雜,所需拋光材料的種類、用量也越來越多。2019年全球CMP拋光材料市場規模達140億元,預計2023年可達176億元,CAGR達5.9%。1)拋光液方面,全球市場規模在2019年為88億元,國內市場規模在2018年為16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24.4億元。國內拋光液行業主要被美日企業壟斷,美國Cabot和日本的Fujimi市佔率分別為36%和11%,目前拋光液國產化率不到5%,國產替代空間廣闊。2)拋光墊方面,拋光墊全球市場規模在2019年為52億元,國內市場規模在2018年為19億元。拋光墊下遊中存儲器佔比最高,因此國內採購額前三大廠商依次為長江存儲、合肥長鑫、中芯國際。根據長江存儲兩期產能規劃,預計到2023年實現30萬片/月的128層NAND產能,對應拋光墊採購額約40億元;中芯國際、合肥長鑫拋光墊採購額將分別超10億元。預計2023年後,本土晶圓廠商拋光墊採購額將達75億元,較2018年增長近3倍。國內拋光墊市場主要被美國陶氏化學、Cabot佔據,二者市佔率分別為80%、5%,國產拋光墊滲透率不到5%,國產替代空間巨大。【安集科技】CMP拋光液營收佔比88.8%,產品打破了國外廠商對CMP拋光液的壟斷,下遊客戶覆蓋全球晶片製造核心廠商。公司作為項目責任單位完成了「90-65nm集成電路關鍵拋光材料研究與產業化」和「45-28nm集成電路關鍵拋光材料研發與產業化」兩個國家「02專項」,目前正在負責「高密度封裝TSV拋光液和清洗液研發與產業化」和「CMP拋光液及配套材料技術平臺和產品系列」兩個國家「02專項」。【鼎龍股份】拋光墊產品在2019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導入國內主流晶圓廠商,實現營收0.12億元,佔總營收1%,目前擁有拋光墊產能10萬片/月。2020年上半年,公司拋光墊業務在長江存儲、中芯國際、合肥長鑫等取得重大進展,順利通過中芯國際28nm生產線驗證,公司拋光墊技術已進入14nm研發階段。公司上半年拋光墊營收0.21億元,佔總營收2.6%,為2019年拋光墊營收的1.8倍,產品正處於放量階段。1月14日盤後,公司發布公告,擬投資1.67億元用於CMP拋光墊項目(三期)建設,項目產能為50萬片/年。


去散戶化,本質是淘汰過去小散落後的炒股思路,要與時俱進地順著機構的思路做投資,畢竟隨著外資的持續湧入,機構的市場話語權越來越強。A股去散戶化的歷史進程是一場兩萬五千裡的長徵,研粉一定要用機構的武器把自己武裝起來,這是研報社一路在踐行的使命所在,股海驚濤駭浪,跟隨研報社這艘大船,讓社長再帶你們航行500年!

相關焦點

  • 【晶片】半導體材料三個高景氣方向
    全球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國內晶圓廠積極擴產,景氣度逐漸向上遊材料傳導,國內矽片、前驅體以及拋光材料廠商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以及量產能力,有望在2021
  • 電子行業三大拐點已確定 2021年有望迎來整體景氣度上行
    電子行業三大拐點已確定 2021年有望迎來整體景氣度上行 來源:經濟參考報 • 2020-11-26 11:38:48
  •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2021年將創新高 晶片行業景氣度急速提升
    2、商務部、國家密碼管理局、海關總署發布商用密碼進口許可清單、出口管制清單和相關管理措施的公告,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有關商用密碼實施進口許可和出口管制。3、大商所發布市場風險提示函稱,近期大豆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工作,提醒客戶理性參與、合規交易。
  • 從業績預告看2021年六大板塊景氣方向:食品板塊高增長 高端酒增速...
    來源:金融界網作者:興證策略 王德倫李美岑 從業績預告看2021年六大板塊景氣方向投資要點根據上交所與深交所業績披露規則,截止到2021年1月13日,目前有550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
  • 汽車晶片短缺:概念股漲飛 2021年科技股最大的方向是智能汽車
    當天,半導體細分領域汽車晶片同樣表現突出,中國汽研、申達股份均實現漲停,中鼎股份、中穎電子、科博達等個股則漲幅居前。近期,汽車晶片漲價掀起行業漲價潮,並引起官方關注。1月13日,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發表了對汽車產業晶片匱乏的看法,他表示:「晶片短缺從12月份下旬開始,對2021年一季度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有可能會對二季度產生影響。」
  • 【國金研究】電子2021年度策略:景氣向上,看好5G的新機遇
    2021年投資方向   ? 5G智慧型手機產業鏈:2021年全球有望迎來5G換機大年,5G射頻前端迎來快速增長期,預測2025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達到254億美元,2020-2025複合年均增長率11%,其中5G開關、Tuner、LNA及射頻模組大幅增長。
  • 「需求+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預計2021年行業景氣度高1月5日,揚傑科技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6億元至4.17億元,同比增長60%至85%。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功率半導體的景氣度持續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全年業績可期。一個例子就是,代工廠華虹半導體在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公司的三座8英寸廠在當季的產能利用率均超過100%。展望2021年,功率半導體行業還能保持高景氣度嗎?多家功率半導體公司給出了肯定答案。
  •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2021年將創新高 三大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據卓創資訊不完全統計,2020年9月至今,超過40家輪胎企業陸續發布了漲價通知單。2、大商所發布市場風險提示函稱,近期大豆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工作,提醒客戶理性參與、合規交易。3、上海市自2021年1月1日起降低全市大工業用電價格,大工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平均降低0.97分錢。
  • 半導體材料行業景氣度回暖,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乘勢發展
    2018年,全球半導體矽材料市場規模為121.24億美元,增長達31.8%,超過半導體行業整體增速。2019年,隨著半導體行業整體景氣度下滑,矽片出貨量也出現同比下滑,但2020年5G手機將會陸續出現換機潮,有望帶動整個行業的景氣度上行。 隨著行業景氣度回暖,矽片市場有望觸底回升,刻蝕用矽材料及矽片之間具有一定的配比關係,將會帶動刻蝕用矽材料的需求不斷回溫。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低位的晶片半導體、通信設備5G板塊短期有明顯的資金介入跡象,晶片半導體整體調整時間周期長,但是三季度的業績整體還是超預期,通過這篇文章,可以把晶片半導體從設計、晶圓、封測、設備和材料五個維度簡單梳理一下!
  • 電子2021年策略:多領域快速崛起,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細分賽道來看,計算連接方面:5G、AIoT技術的持續滲透將帶動下遊應用百花齊放,2021年我國將進入5G新基建集中、大規模部署階段,將全面開啟5G數位化轉型。處理器晶片、無線藍牙晶片作為下遊產品的核心晶片將會優先受益。
  • 電子行業研究:景氣向上,看好5G拉動和創新驅動的新機遇
    2、智慧型手機拍攝技術持續升級,2021 年產業鏈有望快速增長2.1 數量:攝像頭升級加速,三攝/四攝快速滲透 攝像頭是智慧型手機創新最大的細分模塊。近幾年,終端廠商的創新方向主 要是 5G、攝像頭、屏幕三大領域。
  • 晶片緊缺蔓延,蔚來新車引爆無人駕駛!科技和汽車成抱團新方向!
    操作上建議繼續關注景氣度回升行業的龍頭白馬。全面註冊制漸行漸近,有消息稱可能在2021年全國兩會後實施。行業龍頭白馬強者恆強風格有望強化。 披荊斬棘,尋芯之旅!半導體晶片行業大家都並不陌生,過去兩年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很多人對於行業現狀並不了解。那麼,這裡從行業面來闡述這一板塊的機會。
  • 基礎化工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三大主線分析
    2021 年基礎化工行業投資策略:新一輪景氣上行,迎來化工「大」時代2020 年隨著疫情爆發和油價暴跌,化工行業受到嚴重衝擊,化工周期被動去庫 存階段被延後,上半年化工上遊產品景氣度大幅下跌,產業鏈利潤進一步下移, 特別是塑料、塗料、電子化學品等需求旺盛行業延續
  • 國君策略:2021年A股盈利修復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看好三大板塊
    原標題:2021年度策略之盈利展望:高峰將現,後力綿長 摘要 【國君策略:2021年A股盈利修復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看好三大板塊】2021年盈利改善的超預期與盈利景氣的持續性將成為投資策略的重心
  • 2021年中國汽車電子晶片產業鏈及市場投資前景深度分析(附概念股)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3)集成電路製造包括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三大核心環節。一是晶片設計:晶片設計行業已經成為國內半導體產業中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之一,近年來,中國晶片設計產業在提升自給率、政策支持、規格升級與創新應用等要素的驅動下,保持高速成長的趨勢。
  • 行業景氣度高企,半導體板塊發力拉升,滬矽產業等大漲
    消息面上,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期上調了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預測,我國將超越韓國位居全球第二。SEMI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實現2.2%增長,達到539億美元。其中,中國臺灣市場規模達到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4.3%,繼續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市場規模超過韓國達到95.2億美元,同比增長9.2%,躍居全球第二。
  • 2018年面板產業景氣將從高峰走向平穩
    今年臺灣面板產值恢復成長,為2013年以來首見,工研院IEK初估2017年面板產值上看8980億元,年增10.6%。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隨著行業景氣回升,順周期的化工公司關注度會快速提升,另外以較長的時間維度考量,在篩選投資標的時,我們還加入了具有成長性和長期邏輯的因素。2021年,基礎化工行業我們推薦關注3條主線:受益於出口恢復的公司,低估值、業績增速確定的公司,有進口替代需求的新材料公司。  推薦關注受益於出口恢復的公司。
  • 光伏行業2021年度策略——需求景氣無憂 HJT產業化大幕拉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國內平價項目儲備充足,海外需求快速恢復,碳中和目標引導中長期需求向好,光伏需求景氣無憂;HJT產業化大幕拉開,設備國產化有望加速HJT滲透。需求:平價大幕拉開,需求景氣無憂由於產業鏈漲價,預計2020年總量25.97GW的競價項目多數將結轉至2021年上半年併網;平價項目方面,國家能源局公示的兩批項目以及近期由其他模式轉為平價的項目總額超過5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