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新科技點亮傳統文化

2020-12-06 經濟日報

在傳統二維畫作和照片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意設計,呈現3D可觸摸效果,帶來更強的視覺衝擊……7月6日,一場主題為「科海幻彩」的藝術圖畫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本次展覽是2019年北京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系列展覽之一。展覽運用新技術製作傳統文化圖畫,彩色金屬印刷,特殊製作增效,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為指引,打造藝術欣賞新視線。

據介紹,展覽設《炫幻星空·探索未來》《醉美西山·古建遺韻》《歐洲油畫·藝術星火》《精巧服飾·東方風華》等五個板塊,共計有150餘幅精美的藝術畫作參加展出,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藝術盛筵。

(經濟日報 記者:趙晶責編:於浩)

相關焦點

  • 乳品廠「變身」文創園——北京E9區創新工場推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
    文化與科技企業融合發展的平臺,北京市投融資協會副理事長單位,第三屆「文化產業學院獎最佳園區創新運營金獎」……前身為北京市雙橋乳品廠的E9區創新工場建園以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吸引了一批以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創意為代表的行業領軍企業與獨角獸公司,形成北京東南新興的文化科技融合產業集聚區
  • 「科技芯」點亮哈爾濱冰燈 傳承中國燈文化
    在中國最北省會哈爾濱,五彩繽紛的冰燈點亮了元宵節,這些造型各異的冰燈裡面閃耀著燈芯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環保理念的深刻變化。  「色彩的搭配與變化,是冰燈最吸引人的一點,美輪美奐。」來自大連的梅飛強和愛人漫步在中央大街,身邊的冰燈在夜色中不停地變換著光彩。
  • 三波熱潮創新傳統文化傳播形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哺育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食糧。  從古到今,文化的發展繁榮始終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渠道穩固,建構完整,次第有序,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貫穿始終。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生態發生了根本改變,舊有的傳承渠道和傳播形式已難以適應。
  • 第二屆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全國論壇舉行
    他高度肯定海澱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創新探。希望與會代表深入切磋交流,為在現代學校賡續傳統詩教、促進生命成長盡一份心力。北京市海澱區教工委書記尹麗君對參會代表和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她認為,古有四教,詩書禮樂。詩教在我國源遠流長。
  • 多維探索 鋒尚文化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破次元融合
    近年來,隨著時代流行的轉換,傳統文化的傳播面臨著一定的困境。作為文創界的領軍企業之一,鋒尚文化將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深度融合,創新了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以一系列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詮釋了傳統文化的當代魅力。
  • 中國傳統文化與21世紀科學技術創新
    然而,西方近、現代科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東方傳統文化的影響。作者認為,東方傳統文化在21世紀科學技術創新中將在觀念上、理論上、方法上、史料上、技術基因上、靈感上等方面發揮重大的啟迪或實用功能,東方文化是一個取之不盡的信息寶庫,亦是近、現代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瑞典學者H.阿爾文曾經說過的: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 革新傳統文化 助力文創出圈
    國家在復甦之後的一切仿佛一鍵重啟,發展勢頭銳不可當,文化經濟發展煥發出新的活力。正是萬象更新之時,中國建設銀行與CCTV牛年春晚聯合開發「善建成長•CCTV春晚牛年壓歲金」,革新中華傳統文化,助力國產文創邁出嶄新的一步。
  • 北京英語卷:用地道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
    作文題講「茶文化」 倡導優秀傳統文化今年的英語作文題共35分。其中,書面表達第一節15分,要求以為英國朋友推薦北京當地大學為情景進行寫作,宣傳北京優秀大學文化。書面表達第二節20分,考的是「茶文化」。「假設你是紅星中學高三學生李華,請根據以下四幅圖的先後順序,寫一篇英文周記,記述你們上周接待外國學生,帶領他們體驗中國茶文化的過程。」
  • 文化復興夢:靈機文化助推網際網路+傳統文化創新轉型
    事實上,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輸出,科技發展不僅可以從物理手段上完成古代典籍修復,更為傳統文化提供了多樣的載體。網絡已經成為網民了解傳統文化的首要渠道。以靈機文化為例,據悉靈機文化在早些年探索傳統文化產品形態時做了很多工具類的產品,用戶覆蓋了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積累了1億多的華人用戶,是相當紮實的傳統文化知識數據體系,成為行業領先的佼佼者。
  • 方寸之間 海納百川 漢字文化創新性傳播對話會在北京召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琳瑞):12月1日,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2020項目成果展示暨漢字文化創新性傳播對話會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召開。北京市教委、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朝陽區委統戰部、區僑聯和東城區教委的領導,清華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北京小學、北京芳草外國語學校等知名中小學校長,以及新華社、人民網、國際在線等媒體的記者及合作機構負責人等80多位嘉賓出席會議。
  • 中國兒藝新戲取材傳統文化用成語串聯 形式創新
    中國兒藝新戲取材傳統文化用成語串聯 形式創新 2015-01-26 19:25: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4年末推出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是該院2015年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劇的開篇之作,首輪演出13場爆滿並加場。
  • 中國科學報:科技創新文化及其影響因素—新聞—科學網
    ,是討論科技創新文化及其對創新影響作用的前提。 影響科技創新文化的因素很多,但我認為主要有兩個:一是大的社會文化背景,二是制度。科技創新文化的形成首先會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包容性強的美國移民文化對美國科技創新文化的形成最為重要,因此崇尚冒險並容忍失敗成為美國創新文化最突出的特徵。
  • 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一場科技+文化的視聽盛宴
    「視聽改變生活,文化引領未來」。2020年11月22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的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在北京展覽館圓滿落幕。對於參觀者而言,這是一個前沿技術的競技場,能感受到視聽行業滿滿的「硬核」科技力量;這更是一場視聽文化的盛宴,能享受到視聽行業在內容精品創作、文化產品提供等領域的諸多優秀成果。
  • 北京世園會開園!看植物花園、文化盛宴、科技元素三大亮點
    「國家日」「榮譽日」中,國際竹藤組織的竹種藤種太空育種啟動、展園參觀、慶典演出等,泰國的傳統泰式演出、泰拳、水果雕刻等,朝鮮的升旗儀式、合影留念、文藝演出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活動將精彩推出。  「省區市日」則全面展現各地區、各少數民族文化,如浙江非遺展示、貴州文化旅遊推介、內蒙古民族歌舞表演等。  此外,多元化的園藝競賽項目也將在會期輪番上陣。
  • 點亮!成都創新動力源
    從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創舉, 到最早的紙幣交子, 創新,早已成為成都的城市基因。, 從高精尖的國家級研發平臺 到高標準建設科技創新載體, 搶抓發展機遇, 成都始終創新前行!
  • 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象徵兒童友好的藍色燈光點亮北京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共同主辦,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20年宋慶齡兒童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論壇以「締造未來的兒童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圍繞青少年兒童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和發展進行深入研討。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來源標題: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曾在文創領域、文博領域都引起極大轟動的「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將於11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會議中心重新起航,並將參賽的文化資源擴大至五大賽道,分別是:非遺賽道
  • 2018北京中考英語作文數學考題出爐,涉及傳統文化時事新聞
    題目二則聚焦「節儉」,題目給出背景描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生活富足與否,我們都應該提倡節約,杜絕浪費。某英文網站正在開展以「節約是美德」為主題的徵文活動,假如你是李華,請用英語寫一篇短文投稿,談談生活中你是怎麼做的,以及這樣做的意義。
  • 雷射加工與傳統文化(剪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本視頻由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雷射加工創新訓練」課程團隊精心打造,是該課程中「文化傳承與先進加工板塊」的內容之一,將科技的「血液」注入文化的「肌體」,催生富有理性、活力和創新基因的全新文化形態;為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緊扣「科技+文化」「網際網路+教育」「內容+形式」,進一步塑造全新的文化名片,進一步擦亮中國文化符號。
  • 冰雪晶瑩 點亮夢想——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吉祥物誕生記
    >題:冰雪晶瑩 點亮夢想——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吉祥物誕生記  新華社記者姬燁 汪湧 王夢  17日,首鋼冰球館,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揭開面紗。吉祥物詮釋了科技夢想與文化情懷,是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又一次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