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維生素D和K不能少!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永遠」有用!
本文提要
糖尿病患者太缺維生素D,水平正常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為啥沒事要補充維生素K?糖尿病患者降糖新幫手是它!
降低膽固醇永遠不會太晚,甚至四十歲就應該重視起來!
1
糖尿病患者太缺維生素D,水平正常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DOI:10.2337/dc20-1485.
維生素D水平和糖尿病患者的愛恨糾葛一直是人們熱衷的話題之一,前腳有維生素D預防糖尿病的研究開展,後腳又有研究認為糖尿病患者的維生素D水平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最近,發表在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分析了糖尿病患者的維生素D水平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發現糖尿病患者的維生素D還是要保證達標,只要達到正常水平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圖1.1研究發表於Diabetes Care
這項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研究使用了2001-2014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 III)中6329名糖尿病患者的數據,這些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56.4歲,49.8%為男性。
研究根據參與者的維生素D水平分為4類,包括:
維生素D絕對嚴重缺乏(25.0 nmol/L);
缺乏(25.0~49.9 nmol/L);
不足(50.0~74.9 nmol/L);
充足(≥75.0 nmol/L)。
結果發現,人們的維生素D水平真的是慘不忍睹——參與者的平均維生素D水平僅為57.7nmol/L、46.6%的參與者維生素D缺乏、35.3%的參與者維生素D不足,僅有18.1%的參與者達到了維生素D充足的水平。
這些維生素D充足的糖尿病患者很是幸運,因為較高的維生素D水平與較低的血糖、胰島素、胰島素抵抗、HbA1c、血脂和C反應蛋白水平有關,而接下去的分析更是證實了維生素D充足能避開死亡風險!
隨訪期間有2056名參與者不幸死亡,其中605人死於心血管疾病,309人死於癌症。分析顯示,較高的維生素D水平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死亡風險有關,維生素D水平每上升1個對數單位,全因死亡風險降低31%,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38%;與維生素D水平不足25 nmol/L參與者相比,水平超過75 nmol/L的參與者,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下降了41%和50%。
圖1.2維生素D正常就能避開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保持正常的維生素D水平就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其實,並非維生素D有多麼神奇,只是其他糖尿病患者的維生素D水平實在是太低,讓維生素D水平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不得不「脫穎而出」。
飲食中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而脂肪較多的野生海魚和受陽光照射後的蘑菇含量較高,其他食物中含量很低或幾乎沒有。
日常生活中補充維生素D主要還是要靠曬太陽,推薦在接受陽光照射時暴露四肢,不使用防曬霜、不隔玻璃、不打傘,時間以10:00~14:00較為理想,每周2~3次,每次5~10分鐘。如果不能曬太陽那可能需要根據基礎維生素D水平考慮補充維生素D。
圖1.3研究通訊作者劉剛教授
REF:
[1]Wan Z,Guo J,Pan A,Chen C,Liu L,Liu G.Association of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Diabetes Care.2020 Nov 8:dc201485.doi:10.2337/dc20-1485.Epub ahead of print.
[2]中國營養學會骨營養與健康分會,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患者的營養和運動管理專家共識.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20.36(8):643-653.
2
為啥沒事要補充維生素K?糖尿病患者降糖新幫手是它!
雖然降糖藥的不斷推陳出新為治療糖尿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武器」,但大約一半糖尿病患者並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且有約43.3%的糖尿病患者沒有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在目標水平,從而導致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升高。在降糖藥之外,補充劑可以也具有幫助控制血糖血脂的作用。最近,發表在Eur J Nutr上的研究發現,維生素K似乎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圖2.1研究發表於Eur J Nutr
這項來自伊朗的研究採用了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設計,共納入了68名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不需要使用胰島素,但97.1%使用了二甲雙胍,也有患者使用其他降糖藥,64.7%使用降脂藥物。為期12周的研究中,患者每天分別接受180μg的維生素K2或安慰劑治療。不過,維生素K2組和安慰劑組分別只有32人和23人接受了最終的分析。
結果顯示,接受維生素K2治療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ES=-0.68;p=0.031)和HbA1c水平(ES=-0.36;p=0.004)都明顯低於安慰劑組;維生素K2組的胰島素水平和胰島素抵抗水平均有所降低(ES= 0.29;p=0.019);但定量胰島素敏感性檢測指數(QUICKI)沒有明顯改善。
圖2.3維生素K2作用於骨骼肌和肝細胞改善血糖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是目前唯一分析維生素K補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之間關係的研究。補充維生素K可以有助於控制血糖,機制可能與胰島素抵抗的改善有關。實際上,之前也有研究提示飲食中攝入較多的維生素K於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有關——維生素K對於糖尿病的改善作用也許並非空穴來風。
在日常飲食中富含維生素K2的食物包括菠菜、羽衣甘藍、西蘭花、卷型萵苣、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此次研究中補充的維生素K2主要由腸道微生物合成,同時,肝臟也可以將部分維生素K1轉化為維生素K2,此外在納豆、奶酪中的含量較高。
REF:
[2]Beulens JW,van der A DL,Grobbee DE,Sluijs I,Spijkerman AM,van der Schouw YT.Dietary phylloquinone and menaquinones intake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10 Aug;33(8):1699-705.doi:10.2337/dc09-2302.Epub 2010 Apr 27.
[3]Ibarrola-Jurado N,Salas-SalvadóJ,Martínez-González MA,BullóM.Dietary phylloquinone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elderly subjects at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m J Clin Nutr.2012 Nov;96(5):1113-8.doi:10.3945/ajcn.111.033498.Epub 2012 Oct 3.
3
降低膽固醇永遠不會太晚,甚至四十歲就應該重視起來!
DOI:10.1016/S0140-6736(20)32332-1;10.1016/S0140-6736(20)32233-9.
LDL-C水平的降低與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有關,但這一關聯似乎只在年輕人中有了實錘,老年人降低LDL-C的臨床意義一直存在爭議。最近,發表在Lancet上的兩項研究關注了老年人的LDL-C問題,指出降低膽固醇永遠不會太晚!
圖3.1研究發表於Lancet
第一項觀察性研究發現,與年輕的參與者相比,70~100歲的老年人可能最容易從降低膽固醇的治療中獲益。這項研究納入了丹麥哥本哈根的超過9萬名參與者,其中13779名參與者年齡在70~10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的參與者心臟病發作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最高,80~100歲的參與者中心臟病的發病率可達8.5例/1000人·年,而在20~49歲的人群中僅為0.8/1000人·年。(人·年是單位哦)
不過,老年人使用他汀治療更容易避免心臟病發作。80~100歲的人群中,每有80個人吃5年中等強度的他汀就可以避免1例心臟病發作,而在50-59歲的人群中,要預防1例心臟病發作的代價是439人接受5年的相同治療。年齡愈大其實從降低LDL-C中獲益愈容易。
第二項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則納入了29個隨機對照試驗的超過21000名7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數據。結果發現,降低LDL-C的治療,對降低老年患者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和年輕人一樣有效。75歲以上的老年人使用藥物降低1 mmol/L的LDL-C相應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降低26%;而在75歲以下的人群中,LDL-C水平每降低1 mmol/L,相應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僅降低15%。
圖3.2年齡越大、LDL-C越高,心血管風險越高
圖3.3年齡越大,降低LDL-C預防心血管事件越容易
選擇他汀類藥物或非他汀類藥物分別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的18%、33%。
老年人降低LDL-C,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15%、心肌梗死風險降低20%、卒中風險降低27%和冠脈血運重建在內的各項心血管風險降低20%。
圖3.4老年人降低LDL-C好處媲美年輕人
在此之前,雖然人們公認較高水平的LDL-C可導致血管狹窄,使人更容易心臟病發作或卒中,但降低LDL-C治療在70歲以上人群中的研究數據不足,降脂藥物在老年人中該不該用一直存在爭議。此次的研究則為老年人使用降低LDL-C的治療提供了依據,證明通過降低LDL-C以一級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確有效。
同時發表的評論文章則進一步強調了及早控制血脂的重要性,老年人控制LDL-C有效,並不意味著要年紀大了才開始控制血脂,而是應該在年輕時就開始降脂治療。最好是在40歲之前就開始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而不是在已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時才設法控制病情。
REF:
[1]Gencer B,Marston NA,Im K,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ering LDL cholesterol in older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Lancet.November 10,2020.doi:10.1016/S0140-6736(20)32332-1.
[2]Mortensen MB,Nordestgaard BG.Elevated LDL cholesterol and increase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individuals aged 70–100 years:a contemporary primary prevention cohort.Lancet.November 10,2020.doi:10.1016/S0140-6736(20)32233-9.
[3]Raal FJ,Mohamed F.Never too old to benefit from lipid-lowering treatment.Lancet.November 10,2020.doi:10.1016/S0140-6736(20)32333-3.
本文首發: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鯨魚
本文審核 :徐乃佳 主治醫師
責任編輯:董小雯
原創聲明
本文轉載,轉載需聯繫授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