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時看看這本書,它會戳中你、治癒你、改變你,給你力量

2020-12-04 四夕的書影時間

近年來,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越來越多,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但是,童年的經歷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呢?

我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

看到這個書名,很多人可能以為是小朋友看的童書,但實際上,它是在童話的外殼下,去科普心理學。

本書作者羅伯特·戴博德,畢業於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普通的讀者也能了解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明白心理諮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將心理知識完美融入故事情節,生動地解析20了多個心理學專業名詞,展現一個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模板,零基礎的人也能輕鬆看懂,是一本真正有用、有趣的心理入門書籍。

本書的主角是蛤蟆先生,他原本愛說愛鬧,是朋友中的開心果,但突然有一天,他陷入到鬱鬱寡歡之中,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兒。在朋友的建議下,蛤蟆先生去接受心理諮詢。

在10次心理諮詢中,蛤蟆在諮詢師蒼鷺的帶領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也逐漸找回了信心與希望。

下面,讓我們跟隨蛤蟆先生,去了解個性與抑鬱的情緒究竟來源於何處,以及童年經歷是如何影響我們。

0101兒童的自我狀態

蛤蟆先生頭兩次去諮詢的時候,心理諮詢師蒼鷺一直追問他的當下的感覺如何。一開始蛤蟆先生答不上這個回答,或者就是一些很籠統的回答,比如不快樂、難過、悲傷等等。

隨著蒼鷺更細膩的詢問,蛤蟆先生對自己的情緒越來越敏感,他開始從多方面探索和審視自己,還說出了童年與這些感覺相似的經歷。

比如,當蛤蟆先生被自信的朋友——獾,指責的時候,他就會想起自己的父親,於是就默默地臣服。由此,蒼鷺提出了「兒童的自我狀態"這一概念。

書中指出,兒童的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的,包括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感受。

兒童的自我狀態包括兩種,一種是自然型兒童,一種是適應型兒童。

如何理解呢?

自然型兒童,是指我們剛出生的時候,只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緒,包括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和恐懼。

我們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學習應對生活,因此會對自己天生的行為作出調整,於是我們就成為了適應型兒童。

也就是說,隨著成長,最初的幾種基本的情感就會發展成為更微妙、更複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了我們的基本行為。比如我們學會了順從父母,包括取悅、道歉、依賴等行為;比如不能隨心所以的時候,我們的憤怒就轉化成撒潑、慪氣、鬱悶、拖延這些行為。

因此,在成年後,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中,會激發出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促使我們會做出一些和小時候一樣的行為,感受也像小時候一樣。

比如,蛤蟆先生小時候很恐懼寫作業,因為他害怕第二天答錯問題被懲罰,所以當蒼鷺說給他布置作業的時候,他就十分焦慮和恐懼。這時候的蛤蟆先生,就處於「兒童自我狀態」。

0202父母自我狀態

蛤蟆先生有個好朋友是獾,獾自信、強勢、愛挑剔、訓斥別人,他經常用父親一樣的口吻來指責蛤蟆先生的行為。那麼,獾是不處於「兒童的自我狀態」的,諮詢師蒼鷺提出,獾處於的是「父母自我狀態」,現得跟自己的父母一樣。

父母自我狀態,是指我們從父母那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以及對生活的評判標準。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們的童年生活,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的影響非常深遠。

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明顯的表現是愛批評人、憤怒、嚴厲,或者是安撫道「我為你好」「我對你感到心痛」。

了解到這個狀態,蛤蟆先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獾的父母應該是很嚴厲的人。

但是蛤蟆先生不明白的是,自己的父親也非常嚴厲,怎麼自己就不是獾那樣的人呢?難道自己沒有「父母自我狀態」嗎?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父母自我狀態」,只是運行方式不同。比如像獾那樣的,就是對別人挑剔;但還有一種,是像蛤蟆先生這樣的——對自己嚴格,也就是經常覺得自己不好。蛤蟆先生就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所以才漸漸抑鬱了。

0303成人自我狀態

了解到「兒童自我狀態」和「成人自我狀態」之後,蛤蟆先生開始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有了更多的了解,遇到事情也學會分析自己到底處於哪種狀態,他的心情也漸漸開朗起來。

不過蛤蟆先生又有了新的疑惑,他覺得有時候,他並不處於這兩種狀態中的哪一種,因此在諮詢的時候,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狀態?在這個狀態中,我更像大人,更像自己。」

諮詢師蒼鷺很欣慰,告訴他,這是「成人自我狀態」

成人自我狀態,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我們處於「成人自我狀態」的時候,我們能思考當下,評估自己的行為,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或者傾聽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不馬上反駁。

「成人自我狀態」還有個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那就是只有在這個狀態中,才能學到關於自我的新知識。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兒童自我狀態」的時候,我們體驗到的是過去的情緒;當我們在「父母自我狀態」的時候,用的都是從父母那學來的價值觀。這些舊的情緒和思想都無法讓我們獨立、理智地學習新知識。

但是,想要進入「成人自我狀態」,其實並不容易。

當我們處在另兩個狀態的時候,頭腦就會根據過往類似的經驗,下意識地做出反應,就像條件反射一樣,幾乎不用思考,輕鬆容易。

因此,想進入「成人自我狀態」學東西,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和刻意思考。諮詢師也無法直接把我們「帶入」這個狀態,只能引導和鼓勵。

0404自我的三位一體

看到這裡,或許你會像蛤蟆先生一樣有個疑問:這是不是意味著,成人自我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我們不需要另外兩個狀態呢?

答案是否定的。

兒童狀態雖然比較情緒化,但也有積極的一面,它是具有自發性的、創造力的;父母狀態的積極面,在於它提供了規範和倫理道德的底線。

父母、成人、兒童三個狀態,形成了自我的三位一體,也就是人格的結構。

就一個健康、平衡的人格而言,這三種狀態都是必需的、都很重要,並不存在好壞之分。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認識和運用這三種狀態,讓自己變得好!

每個人都有低谷期,當你像蛤蟆先生一樣鬱悶、不快樂,失去信心和失望的時候,就翻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溫暖治癒的小書吧。它會帶你認識情緒,探索內心,用專業的心理學角度帶你重新審視自己和人生,它會戳中你、治癒你、改變你,給你力量!

相關焦點

  • 這6本書,專治焦慮的你
    西方許多哲人都說過,不必牴觸「靈魂的黑夜」,相反當擁抱它,當你做到全然地擁抱「靈魂的黑夜」時,它便給你巨大的能量。推薦理由|柔軟的心,可以承載生命的沉重。只要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心靈兵器。 多數人將抑鬱症視為洪水猛獸,或起碼視為心理健康的敵人。至於自卑、憤怒、焦慮和恐懼等負面情緒,一樣是普遍被視為不好的東西。如果你常被這些體驗困擾。那麼,《心靈的七種兵器》值得買。
  • 心情不好時你就看看藍腳鰹鳥,頓時洗腦放空覺得啥都無所謂了!
    有時候人的心情會莫名的不好,那麼是時候來看看藍腳鰹鳥這種神奇的鳥類了,看完它們的搞怪又神奇的樣子,頓時感覺整個腦袋都放空了要!先來科普一下,藍腳鰹鳥(學名:Sula nebouxii),是一種大型的熱帶海鳥。平均身長80釐米,體重約1.5千克。雌性比雄性稍大些。
  • 【周醫微語】第157本書:《生命之重建:治癒你的身體》
    【周醫微語】第157本書:《生命之重建:治癒你的身體》 2020-10-19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堡薦|用昆蟲治癒你:每個小生物都藏而不露
    他寫了20本書已被翻譯成27種不同語言,並已銷往115個不同的國家。他的作品《今天你心情不好嗎?》榮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暢銷排行榜冠軍其中的一些已經出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世界很大,我很小》是格裡夫的新作。書中的主角都是小昆蟲,以攝影集和繪本的風格,簡單的圖片配上說明文字,讓每一個小生靈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它們不再是一張張簡單的照片,而是幽默治癒的故事。
  • 你覺得不幸福可能是因為讀書少!看完這5本書,改變你的一生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就是答案,也是我今天推薦的第二本書,它的內容是一個又一個找心理醫師尋找解決辦法的故事。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們會聯想到曾經的那個在「有毒父母」身邊成長的自己。不知道大家在生活、工作中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你的不自信、你的偏激或對世界的不滿,可能根源並不是你的性格不好,而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
  • 記憶力不好?那是因為你沒看過這本書!
    這些書基本都是長篇大論講如何記憶的,比如諧音法、聯想法、數字法,還有最新的思維導圖法等等,浩浩蕩蕩列出幾十種所謂記憶術,這些講的都是記東西的方法而已,和有效提高記憶力是兩碼事,假如你原本記憶力就不好,這樣一來,反而增加了工作量,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這6本書,教你管好自己的小情緒
    【精讀君曰】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尤其是情緒一上來的時候,會自動將周圍的良言善語給屏蔽掉。情緒失控,有時影響的是我們的人際和諧,有時是我們的身心健康、甚至是身家性命。哈佛大學曾有一個調查顯示:90%的病來自我們的內在,來源於我們的情緒,大部分癌症病人與父母關係不好,負面情緒過多,抱怨消極情緒在生命中佔大多數。
  • 三本書,帶你看看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月亮不僅是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也曾經是激發人類探索宇宙,發展科學的最重要的動力之一。今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這張清單,我就來給你說說關於登月那些事。書中有一段內容是,人類文明受到一個神秘的高級文明的指引,一步一步從蒙昧走向開化,直到登上月球,每一步的想像都合情合理,甚至啟發了很多當時科學界的研究者們。美國宇航局曾說:阿瑟·克拉克為我們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識動力。閱讀這本書,你一定會驚嘆作者強大的知識儲備和想像能力,推薦你閱讀。
  • 《自然圖鑑》:看完這本書,春遊時你一定會讓人對你刮目相看
    當然沒有知識儲備的家長也不用著急,可以看看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本《自然圖鑑》,臨時補課也未嘗不可。這本《自然圖鑑》是來自日本撰稿人裡內藍和插畫家松岡英達共同創作的作品。1.八大生物種類開啟認識自然的大門裡內藍和松岡達英在這本《自然圖鑑》裡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昆蟲、鳥類、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貝類和植物類八種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生物。通過閱讀這本書,你能夠很好地掌握這八種生物的主要特徵,讓你對這八種生物有新的了解,讓你在為孩子介紹生物的基本知識時遊刃有餘。
  • 秘密:你內心的磁場,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一天,一大早你因為上班遲到,被領導說了幾句,而導致心情不好。後來你會發現,你一整天好像著了什麼魔一樣,幹什麼事情都不順利;反之,如果你某一天早晨心情很好,那麼你這一整天的工作都會感到順心,不管是做方案還是與客戶溝通,好像有如天助。
  • 青少年必看的十本書,受益一生,讓你改變「命運」!
    太多的人都在忙於改善自己在物質社會中的地位,拼命地去佔有一切,孰不知,生命是有規律的,只有遵循了一定的原則去生活才能獲得成功,才能實現你的目標,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這十本書是集合認識自我、提高格局、開闊眼界、處世智慧、培養情商、讀懂他人、認識自我、命運改變、處事謀略於一體的書。
  • 讀完這12本心理學的書,你會更愛你自己
    雖然是教材,但這本書寫作流暢、通俗易懂,很貼近生活,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緊密聯繫,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了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看了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中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當你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會時不時地感嘆:原來如此。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星座測試、偶然性的幸運事件、從某種現象就迫不及待推出的結論……到底有多少的可信度,我想,你將會從中找到答案。
  • 假期結束的第一天,這是不是你本人?快讓TA來治癒你
    假期結束的第一天,這是不是你本人?>不過抬頭看看窗外藍天白雲馬上治癒你!>今天是節後上班第一天這些「症狀」你中了幾個?>對於重回工作崗位的激動心情你有什麼想說的?
  • 閱讀128本書後推薦這12本,讓你每月有書可讀
    找到存在感首先要明確意向,想要讓別人怎麼來評價你;接著要讓別人信任你,同時表現出更多的同理心,形成自己的人設;根據這些來做出改變,做出宣言,向別人營造願景,另外需要多創造一些高光時刻。2月份:《嫉妒》2月份過年回家,又要和老同學,老朋友們見面了。見到比自己過得好的人,難免心裡會不好受,憑什麼他就能過得比自己好,也就是有嫉妒心理了。有嫉妒不怕,怕得是用不好。
  • 慰藉心靈的句子,徵服你的不安,展示你的力量!
    3.你的靈魂中有平靜,你的骨骼中有力量,你有征服你心中所想的力量。You have peace in your soul,strength in your bones,you have the power to conquer what you set your heart to.4.等到時機成熟時,一切都會迎難而退。
  • 《未來簡史》:這本書將徹底顛覆你的思考模式
    如果你同我一樣,希望撥開重重迷霧,對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請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未來簡史》。一、薦書理由1、本書的作者,擁有極為廣博的知識,站在高處,俯視全局,旁徵博引,帶領你了解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本書中既有你只聞其名不知其詳的歷史資料,也有最新的生物、物理、計算機等科技的發展。
  • 怎樣才能「會說話」並有好的人際關係?這本書告訴你
    在這本書中,我們跟著作者提出的事例來作為自身參考,教會我們怎樣來實現良好的人際關係溝通。《溝通的藝術》剛開章便指出了我們為什麼要學會說話,並表明人們表達不佳的因素就在於:缺乏勇氣,自信心缺失。「按照本書中的建議,在每一次說話場合中盡力運用,只要你堅持不斷,自然就能達到你所期望的目標」這句話便是作者也是演講家卡耐基強烈的自信。所以講,自信是你會說話的前提!
  • 「看到你的臉就能治癒」當男人累了非常想見的治癒系女子的特徵
    倒不如說,「越是忙的時候,男人越希望女人能治癒他」,他就會抽出時間和你見面。 那麼這次就來介紹男人在忙的時候和累的時候才會想見的女性特徵。 成為男朋友力量的源泉,才不會被男朋友放任擱置!
  • 一句話經典晚安心情說說,句句無奈,哪句話戳中你的心?
    你是否知道,這次別離,是後會無期?你是否知道,自從你走後,我就很難再重展明媚的笑顏?16、時光是空曠的海洋。我們像魚一樣,雖然有相同的方向,卻無法靠近。孤獨是心裡隱藏的血液,不管是該或不該,它就是在那裡,不必知道它從哪裡來,到哪裡去。17、一個會落淚的影子,握著從前,拒絕了春天的召喚,腳步聲砸碎了孟婆的碗,被懲罰在奈何橋邊,守著回憶修煉一千年。
  • 你有點煩悶和焦慮?那就看看這6本書吧
    《鈍感力》作者:[日]渡邊淳一/著 李迎躍/譯該書是渡邊淳一經典勵志大作,治癒傷痛,給讀者力量與勇氣。對眼前的事情鈍感一點,不要什麼都往心裡去,鈍感力就是人生的潤滑劑、沉重現實的千斤頂,有鈍感力,才不會錯過真正的幸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