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讚青島赤潮「消防員」俞志明:讓中國技術走出國門獲贊

2021-01-08 閃電新聞

4月8日,《人民日報》13版以《俞志明 願做赤潮「消防員」》為題,聚焦山東進行報導,以下為報導全文:

應對有害藻華,研發出改性黏土技術

俞志明 願做赤潮「消防員」(自然之子)

春潮湧動,碧浪拍岸,位於青島市市南區南海路7號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面海而立,今年60歲的俞志明已經在這裡工作了近30年。

海洋所會議室內,一個匆匆的身影微笑著迎面而來,這就是大家口中的俞老師。

俞志明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從事近海富營養化、有害赤潮治理等研究。「我是青島人,從小在海邊長大,進入這個研究領域後,更是與海洋結下了不解之緣。」俞志明言語不多,談到自己的研究,才打開了話匣子。

發明赤潮應急處置的有效「滅火器」

赤潮,又被稱為有害藻華,因水體中微型生物異常增殖或聚集,導致生態系統破壞、水質惡化。赤潮跟火災一樣,具有突發性,需要進行應急處置。俞志明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研究赤潮的應急處置方法。

「赤潮原本是海洋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在人類活動幹擾下,變成近海生態系統不斷退化的信號,是一種生態災害,一旦發生,應迅速處置,減少損失。」俞志明說。

上世紀70年代,日本提出了使用天然黏土治理赤潮的方法,但該方法一直存在效率低、用量大、淤積重等問題,限制了大規模應用。

俞志明經過多次實驗,發現高嶺土效果優於蒙脫土,然而雖然有了結果,原因卻遲遲沒有找到。

「反覆的失敗甚至讓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停下來,再思考,但是只要有一點點進步,我都要堅持下去。」那時候,他在自我懷疑和重振信心之間徘徊,咬緊牙關,終於在黏土顆粒表面電離子性質上找到了突破口。

此後,他帶著團隊「窮追不捨」,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黏土表面改性理論,用人工手段強制改變天然黏土的表面性質,研發出更高效的赤潮治理材料——改性黏土。天然黏土經表面改性後,絮凝能力增強,可使赤潮生物大量沉降、死亡。同時,改性黏土還能抑制殘留赤潮藻細胞的繁殖和生長,避免赤潮再次暴發。

俞志明發明的改性黏土材料,治理效率大大提高,現場用量從原來每平方公裡100—400噸,降低至4—10噸。同時,他還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配套的噴灑裝備,實現了赤潮治理作業的自動化。近年來,俞志明已經帶著該技術在我國沿海7個省市、20多個水域應用,成為目前赤潮應急處置的有效「滅火器」。

應用型的技術,不入現場發現不了問題

南京玄武湖,原本澄澈的湖面上,綠油油一片,像塗了一層厚厚的油漆。14年過去了,俞志明對這個場景仍然記憶猶新。

當時正值南京十運會前夕,玄武湖暴發了藍藻水華,組委會緊急尋找能治理應對的團隊。「從理論上講,治理赤潮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能在現場大規模應用的卻很少,」俞志明說,「赤潮治理研究,必須走進現場,用現場應用來檢驗成果。」這是他第一次帶著團隊,從實驗室走進現場。

組織方選擇了幾種治理方案,在湖內各劃一塊區域,進行了10天的「比武」。8月的南京,近40攝氏度,俞志明帶著學生天天漂在湖上,觀察水域情況,有針對性地製作黏土材料,噴灑後再觀察。太陽頂在頭上烤,豆大的汗珠連成線砸在船舷上,臉皮火辣辣地疼,但是,短短幾天,水體質量便有了起色。10天後,俞志明治理的這片水域褪綠變清,而他們卻個個臉蛋黑亮,像個泥猴。組織方當即與俞志明團隊籤訂項目合同。一個多月後,玄武湖的藍藻水華消除。

「當時很興奮,這說明我們的技術有了大面積應用的可能性,是又一個突破。」俞志明說,「每一次大的項目,都必須到現場,環境再艱苦也決不能偷懶,尤其是這種應用型的技術,不入現場發現不了問題。」

近年來,俞志明已經帶著這項技術在我國沿海7個省市、20多個水域應用,成為目前赤潮應急處置的有效「滅火器」。

技術走出國門獲點讚

「數據結果非常好!」2019年春節過後,來自美國的一張技術許可,讓俞志明頗為驚喜。

2017年11月,美國佛羅裡達州暴發了大規模赤潮,導致大量魚類和水生動物死亡。去年,第十八屆全球有害藻華大會上,俞志明與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籤署了共同應對佛羅裡達沿岸赤潮的合作協議。

「海洋環境多變複雜,針對不同水域、赤潮藻類,治理材料和技術都要適時調整,確保既有效又環保。」俞志明說,「海外的幾次合作,都是在現場考察後進行了改良。目前針對我國近海常見赤潮藻,我們已經研發了3個系列、10餘種改性黏土材料,並與企業合作,將實驗室製備轉化為工程化生產工藝,保障了現場的大規模應用。」

國際水產專業期刊點讚:「改性黏土技術是治理有害赤潮的有效措施,能夠保障環境安全」,「俞志明及其工作團隊提供的治理赤潮方案是革新性的,是中國製造的『赤潮滅火器』。」

「我願意繼續當好赤潮災害的『消防員』。」俞志明說。

本報記者 王 沛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8日 13 版)

相關焦點

  • 赤潮「消防員」俞志明:還海洋一片藍色
    中科院海洋所俞志明團隊研發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術」榮獲2019年度海洋科學領域唯一國家技術發明類獎 。今天閃電新聞記者帶你一起來了解這個科研團隊。「沒有赤潮了,不能再有赤潮了」,是養殖戶們最常念叨的一句話。半年前,中科院海洋所俞志明的研究團隊就駐紮在了這裡養殖戶的閥架上,他們反覆論證用改性黏土治理赤潮這一研究成果,想要徹底幫養殖戶們解決心病。「第一個我們要在這個地方要建立一個防護體系,前期做試驗,看對鮑魚的生長有沒有影響,連續噴灑半個月,二十天,實驗結果表明不會對鮑魚產生影響。
  • 「近海赤潮處置方法」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了證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員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由其領銜完成的「近海赤潮災害應急處置關鍵技術與方法」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赤潮「滅火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為國際海洋環境治理貢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海洋與生態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俞志明帶領團隊歷時20多年的科研攻關,在國際上創新性地提出了改變天然粘土礦物表面性質提高其效率的理論和方法,在我國沿海7個省市、20多個水域廣泛應用,成為目前赤潮應急處置的有效「滅火器」。同時,該理論和方法還走出國門,成功應用於美國、智利等近海赤潮的應急處置,為國際海洋環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一把黏土成為「赤潮滅火器」 中科院海洋所為國際海洋環境治理貢獻...
    半島記者 徐傑 報導本報1月10日訊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採訪獲悉,該所俞志明研究員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由其領銜完成的「近海赤潮災害應急處置關鍵技術與方法」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一群筷子都拿不穩的消防員,為何引來千萬網友點讚
    一群筷子都拿不穩的消防員,為何引來千萬網友點讚 2021-01-08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煙臺技術」馳援美國弗州赤潮首批治理材料(改性粘土)與設備從...
    14日下午,首批用於「赤潮治理材料(改性粘土)與設備出口美國啟運儀式」在煙臺大境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這標誌著煙臺大境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單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與美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共同籤署的「改性粘土技術應用於美國佛羅裡達沿海赤潮治理」的合作協議進入正式實施。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教授及其團隊、煙臺市、萊山區相關部門出息了啟動儀式。
  • 【中國科學報】改性粘土擊退「紅色幽靈」
    他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十多年磨一劍,終於將這項技術投入到實際應用中。」  神奇的「改性粘土」  20世紀70年代,日本科研人員提出用粘土治理赤潮的技術,使天然礦物與導致赤潮的微藻結合後產生絮凝沉降效應,藻類沉到底部,不能產生光合作用,從而可以消除赤潮。  1991年,俞志明加入中科院海洋所,開始研究赤潮問題。
  •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11 月 11 日的最新一期《人民日報》科技版用半個版的重頭版面關注人工智慧,引發人工智慧行業高度關注,報導對應用了
  • 造"火箭"養"多肉" 青島39中項目式教學獲點讚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物理課上,學生通過製作「水火箭」學習反衝運動;生物課上,學生通過培育多肉植物了解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歷史課上,學生通過對青島啤酒的資料收集、整理,學習中國近代社會工業發展……這些都是青島39中項目式教學的課程展示。
  • 光啟技術被人民日報點讚,超材料到底是什麼被披露
    深圳特區4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頭版對深圳40年來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在提到深圳領跑世界的高科技成果時,特別為超材料領域點讚。作為全球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最大的研發機構,也是唯一能實現批量生產的行業龍,光啟技術再一次被點名。超材料行業也第一次被權威媒體披露浮出水面。
  • 中國天氣網微博首獲「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自媒體
    中國天氣網訊 1月16日下午,作為中國科普傳播界的一項年度盛事,「典贊·2018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人民日報社舉行,中國天氣網微博首次榮獲「十大科普自媒體」稱號,這也是自活動創辦以來首個獲此殊榮的氣象類帳號。此外,現場還揭曉了2018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網絡科普作品」等獎項。
  • 中國科學家改良後的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2017 年 10 月美國佛羅裡達近海暴發了近十年來持續最久、災情最嚴重的短凱倫藻(Karenia brevis)赤潮, 持續時間達15個月之久。在中國,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赤潮發生次數也開始呈幾何倍數增長。
  • 中國科學家改良後的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2017 年 10 月美國佛羅裡達近海暴發了近十年來持續最久、災情最嚴重的短凱倫藻(Karenia brevis)赤潮, 持續時間達15個月之久。在中國,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赤潮發生次數也開始呈幾何倍數增長。
  • 超級鋅鎳電池走出國門,超威科技震爍歐洲!
    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中新社、浙江日報、浙江衛視等20家央媒省媒參加活動。      據了解,此次集中採訪活動主要圍繞「聚力高質量、共築中國夢」主題,大力宣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浙商創新型領軍企業的亮點和經驗,展示浙江主動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貢獻,服務
  • 校長讓1600名女孩走出大山,消防員頭擋三刀|澎友圈周報
    #上班點讚朋友圈被誡勉6月29日,四川樂山。馬邊縣紀委通報,吉壽堅桑在工作時間發朋友圈,先後有7名公職人員在上班時間點讚或評論,8人違反了工作紀律,分別被書面誡勉等。#頭盔擋刀消防員榮立二等功7月1日上午,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一精神病男子持刀劫持6歲男童,砍刀時不時揮向男童後腦勺。消防員農國切趁機去救男孩,遭該男子朝頭部砍了3刀,幸虧帶著頭盔,只受了輕微擦傷。
  • 點讚!這些地方消防員免費乘坐地鐵、公交
    有效證件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軍官(警官)證、文職幹部證、士官證、義務兵證,軍隊(武警)院校有軍籍學員的學員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幹部證、消防員證、學員證。 有效證件包括: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軍官(警官)證、文職幹部證、士官證、義務兵證,軍隊(武警)院校有軍籍學員的學員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幹部證、消防員證。 陝西省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
  • 湖南跨年獲《人民日報》點讚 相伴16年意義早已超越一臺演唱會
    在最新出爐的中國視聽大數據(簡稱CVB)中,榮登省級衛視冠軍寶座、斬獲第一,收視率1.52%,份額6.79%。除了精彩紛呈的歌舞節目,今年的湖南衛視跨年更是精心編排了與2020年這個特別的年份相關的溫暖策劃。
  •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獲贊「閃亮的中國名片」 回國途中由泰國「鷹獅...
    3月23日,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進入泰國領空後,泰國空軍「鷹獅」戰機與中國空軍飛機伴隨飛行。新華社發(泰國空軍提供)    新華網天津3月24日電(張玉清、黎璇)在馬來西亞蘭卡威國際海空展上獲贊「閃亮的中國名片」的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24日回到駐地安全歸建。23日從馬來西亞返回進入泰國領空後,泰國空軍「鷹獅」戰機與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表演機伴隨飛行,彰顯熱情歡迎的友好姿態,展示中泰兩國空軍的良好合作。
  • 被人民日報點讚的修理工如何煉成流利說?開言英語專訪給出答案
    《人民日報》對他的事跡專門撰寫了文章。那麼問題來了,這位飛機修理工小哥是怎樣煉成一口英語流利說呢?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字節跳動大力教育旗下教育產品開言英語外教Spencer對其進行了專訪,在專訪的過程中給出了答案。
  • 中超現千古悖論:「世林點讚」被罰,孫世林被「世林點讚」罰不?
    中超現千古悖論:「世林點讚」被罰,孫世林被「世林點讚」罰不?4月15日下午,上海綠地申花客戰長春亞泰,雖然兩隊的比賽火藥味十足,可最終,最近有點流年不利的申花,仍然以3:2戰勝了主隊——且這還是申花11年來,首次在長春戰勝亞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