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SCO閉幕總結:今年十大癌種精華研究成果有哪些?

2020-11-27 健康界

在盛會落幕之際,小編給大家全面匯總了十大癌種的會議進展重點,給各位看看腫瘤發生了哪些進步要點。

非小細胞肺癌

1. ASCO送上AMG510「神藥」,肺癌後線有效率50%!

該研究納入了KRASG12C突變經治的晚期實體瘤患者,用AMG510治療。最後有29例患者可評估療效,包括10例NSCLC及19例CRC。這些患者既往都接受過≥2線的治療方案。

結果顯示,總體人群的ORR(客觀有效率)為17.24%,DCR(疾病控制率)為79.31%,並且療效持續長久。

重點是,在10例NSCLC患者中,ORR創下史上新高,達到50%,而DCR更是滿分100%!

對於無藥可用的KRAS突變NSCLC患者,AMG510即將帶來救贖。

其中一個NSCLC女性61歲患者在接受了放化療、PD1治療進展後,使用AMG510(180mg)治療,達到了PR,持續了27.4周以上。另一個患者既往接受過五線治療失敗(包括化療、厄洛替尼、PD1、dasatinib、M3541)後用AMG510(360mg),腫瘤縮小了67%,並且在用藥18周時達到完全緩解CR。

2. HER3靶點新藥U3-1402挽救EGFR耐藥,控制率100%!

在57%-67%的EGFR突變患者中都發現到了不同水平的HER3(ERBB3)表達。對此研發了新藥U3-1402。1期臨床研究中納入了EGFR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U3-1402治療。這些患者都是在既往接受EGFR-TKI(包括1/2代TKI及奧希替尼)之後疾病進展。

結果表明,在能夠接受評估的16名患者中,所有患者的腫瘤都有減小,中位減小比例為29%,DCR達到100%!

重點是,U3-14-2對EGFR-TKI耐藥後繼發的不同通路激活(包括C797S、HER2、CDK4)都有療效。

3.K藥5年生存率最高29.6%!免疫在肺癌又增添一療效鐵證

傳統化療治療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5%-10%之間。看一下今年ASCO公布的K藥單藥的5年OS(總生存期)率。

Keynote001研究顯示:晚期初治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23.2%,其中PDL1高表達(TPS≥50%)的生存率逼近30%(29.6%)!

PDL1表達1-49%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15.7%。

對於經治患者,後線用K藥的生存時間略顯遜色,總體5年生存率15.5%,PDL1高表達人群達到25%,PDL1 1%-49%生存率為12.6%,而PDL1陰性(<1%)只有3.5%。毋庸置疑,K藥的療效還是依賴於PDL1這一金指標來預測,非獲益人群的生存期短了好幾倍。

4. PACIFIC研究:超過半數患者活過3年!局晚期患者福音!

PACIFIC研究分析了III期不可手術切除的局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療後使用PDL1單抗I藥(Imfinzi,德瓦魯單抗)鞏固治療一年的療效。本次ASCO會議展示了3年的OS(總生存期)更新。I藥(durvalumab)組的中位OS明顯比安慰劑組更長,為NR(未達到)vs 29.1m。

兩組3年OS率分別為I藥57% vs 安慰劑43.5%,這意味著超過半數的局晚期患者用I藥成功活過了3年,與安慰劑相比多出了13.5%的存活患者!

相比安慰劑組,I藥組患者接受後線治療或死亡的時間得到延長,其中接受第1次後續治療時間增加了一倍(I藥21.2m vs 安慰劑10.4m),接受第2次後續治療時間為I藥30.2m vs 17.8m。

小細胞肺癌

1. Lurbinectedin二線有效率35.2%,創造小細胞療效新高!

Lurbinectedin(PM1183)以1期漂亮的數據於去年獲得了FDA孤兒藥認定,用於二線治療SCLC。本次ASCO大會進一步公布了後續結果。該研究共分析了105例既往一線化療進展的廣泛期SCLC患者,用Lurbinectedin治療。

結果顯示,二線治療的ORR達到了35.2%,DCR為68.6%,這在小細胞後先治療中已經算是很不錯的療效了。另外,中位DOR(反應持續時間)為5.3個月。有65%的患者用了Lurbinectedin後都出現了腫瘤體積的縮小。在生存時間方面,中位OS為9.3個月,1年的OS率為34.2%。該藥為難治的小細胞肺癌帶來了新希望。

2. 新星RRX-001逆轉鉑類耐藥,ORR為26.9%

RRx-001是通過調節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腫瘤相關中性粒細胞的表觀遺傳學特性來影響腫瘤的微環境,從而逆轉小細胞肺癌化療耐藥的一種表觀-免疫抑制劑。該研究共納入26例鉑類耐藥的SCLC患者。這些患者接受RRx-001治療,每周一次,再繼續用EP方案化療。在進展的過程中停止使用RRx-001,並且在停用的第一天對患者再次使用既往已經耐藥的EP方案(依託泊苷+ 順鉑或卡鉑)。

結果發現接受RRX-001治療後,再次重啟EP,1人獲得了CR完全緩解,6人PR部分緩解,ORR為26.9%,中位OS為8.6個月,12個月OS率為44.1%,效果驚人。

肝癌

1. K藥折戟肝癌二線,令人深思!

2019ASCO大會報導KEYNOTE-240試驗結果,K藥對比安慰劑二線治療肝癌,中位PFS和OS並沒有統計學意義的獲益。

K藥對比安慰劑組的中位OS分別為13.9月vs10.6月,P=0.0238,沒有達到預設的統計學差異。兩組的中位PFS也沒有統計學差異:3.0月vs2.8月。K藥對比安慰劑的有效率:18.3%vs4.4%,P=0.00007。疾病控制率為62.2%vs53.3%。

2. 大驚喜!O+Y聯合治療首次被證實可使晚期肝癌患者獲益,ORR31%

1/2期CheckMate -040臨床研究中O藥(納武利尤單抗)聯合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Y藥)用於既往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首個臨床研究結果在2019 ASCO公布。該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三組,[A]O藥1 mg/kg +伊匹3 mg/kg Q3W或[B] O藥3 mg/kg + 伊匹1 mg/kg Q3W,每組O藥240 mg Q2W,或[C] O藥 3 mg/kg Q2W + 伊匹 1 mg/kg Q6W。

A組患者的中位OS最長,達到22.8個月,30個月總生存率為44%。O+Y聯合治療的A組,B組和C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別為54%,43%和49%。

總人群ORR為31%,包括5%的CR及26%的PR。無論PD-L1表達水平如何,均觀察到客觀緩解。

3. 國產PD1聯合FOLFOX4或GEMOX化療一線治療,DCR為79.4%

一項2期研究納入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晚期HCC(肝癌)和BTC(膽管癌)患者,給予恆瑞國產PD1卡瑞利珠單抗(3 mg/kg,靜滴),聯合經典的FOLFOX4方案(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奧沙利鉑)或GEMOX方案(吉他西濱+奧沙利鉑)治療。

結果顯示,在34例可評估的HCC患者中,確認的ORR為26.5%,DCR高達79.4%;中位應答時間(TTR)為2.0個月。目前,9例緩解者中有6例仍處於持續緩解,中位應答持續時間(mDoR)尚未達到。中位PFS為5.5個月。 

32例可評估的BTC患者中,中位治療時間為2.9個月,確認的ORR為9.4%,而DCR高達90.6%。中位TTR為1.9個月,mDoR為5.3個月。中位PFS尚未達到。而HCC和BTC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OS)均尚未達到。

消化道腫瘤(胃/食管/結直腸/胰腺)

1. 新突破!O藥聯合瑞戈非尼治療MSS型胃癌/結直腸癌有效率40%

該研究一共納入50例晚期胃癌或結腸癌患者,既往接受的中位治療線數為3線,入組後接受瑞戈非尼+納武單抗治療。

研究發現,19例患者PR,1例患者CR,總體ORR為40%,DCR為88%。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6.1月。

結直腸癌組的ORR為36%,MSS(微衛星穩定型)結直腸癌患者的ORR為33%。所以胃癌患者均為MSS,ORR為44%。總體中位PFS為6.3月,結直腸癌的中位PFS為6.3月,胃癌的中位PFS為5.8月。

2. 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和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ORR為80%

2019ASCO上poster公布了一項一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ESCC)的Ⅱ期研究。該研究對於入組的29例(黃鏡教授補充截止目前的最新數據應是30例)晚期ESCC患者,給予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和化療(紫杉醇脂質體+奈達鉑)治療。,隨後用卡瑞利珠單抗、阿帕替尼或兩者同時進行維持治療。

目前入組的30例患者的總ORR高達80%, DCR高達96.7%;PFS和OS的數據尚未成熟,但是從近期結果顯示出的良好獲益來看,遠期的結果也令人期待。

3.三藥聯合創新紀錄,結直腸癌新方案來襲!

本次ASCO展示了III期BEACON研究的數據,該研究頭對頭比較了BRAF抑制劑encorafenib +MEK抑制劑binimetinib+西妥昔單抗對比FOLFIRI+西妥昔單抗治療BRAF突變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這些患者之前接受過1-2種治療方案失敗。

結果顯示,三藥聯合的有效率高達44%!達到結腸癌BRAF史上最高!

4.CAR-T挑戰實體瘤!治療胃癌及胰腺癌有效率33%

一項CAR-T治療胃、胰腺癌實體腫瘤的臨床數據在大會公布。 研究者發現Claudin-18在胃癌和胰腺癌均有高表達,因此開發了靶向Claudin-18的CAR-T療法(CAR-CLDN18.2)。共納入了12例Claudin-18陽性的多線耐藥後胃癌和胰腺癌患者。入組患者接受1-5個周期的CAR-T細胞療法,最後11例患者可評估療效,1例CR,3例PR(2例胃癌,1例胰腺癌),5例病情穩定,2例病情進展。

總體ORR為33.3%,DCR為75%,中位PFS為130天。

5. K藥胃癌數據遭遇重擊:單藥不優於化療!K藥聯合化療OS竟然也不優於化療!

會上公布的Keynote062是一項K藥±化療vs化療一線治療胃癌的3期大型研究。結果顯示,對於PDL1陽性(CPS≥1)患者,

K藥單藥組與化療組相比,中位OS無差異,10.6m vs 11.1m。將分析人群提高到CPS≥10,K藥終於顯示出優勢,中位OS為17.4m vs 10.8m。而最遺憾的是,K+化療聯合治療組竟未能在CPS≥10的人群展示獲益(12.3m vs 10.8m),免疫+化療並未優於化療,1+1=1,胃癌的這場失利讓人心驚。

6. 奧拉帕利一線維持治療gBRCA+胰腺癌,PFS翻倍!

III期POLO研究在154例接受一線鉑類藥物化療後疾病未發生進展的胚系BRCA突變(gBRCA+)轉移性胰腺癌患者中評估了奧拉帕利300mg每日2次單藥使用作為一線維持療法的療效。

結果顯示,奧拉帕利相比安慰劑顯著延長了患者的中位PFS(7.4 vs 3.8個月),使疾病進展和死亡風險降低了47%(HR 0.53),而且1年無進展生存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34% vs 15%),2年無進展生存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22% vs 10%)。

7.K藥單藥二線治療轉移性食管癌療效顯著

ASCO大會公布了KEYNOTR-181的3期試驗數據,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二線治療中頭對頭比較K藥與研究者選擇的化療。

OS方面,在PD-L1 CPS≥10%的患者中,K藥組的中位OS達到9.3個月,而化療組僅為6.7 個月,死亡風險降低31%,差異達到統計學意義(HR 0.69; P=0.0074)。18個月的OS率也更優,為26%,化療組為11%。

在食管鱗癌總人群中,K要組的OS也有臨床意義上的改善,達到8.2個月,化療組為7.1個月(HR 0.78;P=0.0095)。18個月的OS率兩組分別為23%和12%。

在ITT人群中,K藥組的OS較化療組雖然無統計學差異(中位OS 都為7.1個月;P=0.0560),但有臨床獲益的趨勢,18個月的OS率分別為18%和10%。在PD-L1陽性患者中,K藥組與化療組的ORR分別為21.5%和6.1%。

8.胃/胃食管癌:替吉奧(S-1)聯合奧沙利鉑療效優於S-1聯合順鉑

一項III期研究納入了576例胃腺癌/或胃食管交界部腺癌,隨機至SOX組(S-1+奧沙利鉑)或SP組(S-1+順鉑)。

SOX組相比於SP組顯示出顯著更優的OS(13.0個月 vs. 11.8個月,HR=0.764)、PFS(5.7個月 vs. 4.9個月,HR=0.752)和TTF(5.2個月 vs. 4.7個月,HR=0.763)。

乳腺癌

1.新藥Margetuximab挽救HER2靶向耐藥,PFS成功獲益

Margetuximab是新型HER2單抗。SOPHIA這個3期研究納入了既往接受過≥2線HER2靶向耐藥(包括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T-DM1)的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Margetuximab+化療或曲妥珠單抗+化療治療。

結果顯示,Margetuximab組的中位PFS得到延長,為5.8m vs 4.9m(P=0.033)。尤其在CD16A 158F突變患者中療效更明顯(中位PFS為 6.9個月 vs. 5.1個月,P= 0.005)。

2. PD1聯合阿帕替尼治療三陰乳腺癌,ORR達到47.4%!

一共入組了34例既往接受過三線以內系統治療的晚期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並1:1隨機接受阿帕替尼持續/間斷給藥聯合卡瑞利珠單抗治療。在28例療效可評估患者中,持續給藥組的ORR為47.4%,DCR為68.4%,未達到PFS;間斷給藥組則沒有確認的ORR,DCR為44.4%,PFS為2個月。

3.Ribociclib聯合內分泌治療絕經前HR陽性,延長生存時間!

III期MONALEESA-7研究評估了內分泌治療±ribociclib(CDK4/6抑制劑)用於絕經前HR+/HER2-晚期乳腺癌(ABC)的OS結果。在192例可評估患者中,瑞博西尼+內分泌治療(ET)對比安慰劑組顯著延長OS,兩組OS分別為未達到vs 40.9 個月(P=0.00973)。預計42個月時兩組的OS率分別為70.2%和46.0%。

4. 來那替尼+卡培他濱治療局部治療失敗的乳腺癌,顱內有效率最高44%!

來那替尼靶點包含HER1、HER2、HER4。NALA研究納入了HER2陽性、進展的、具有可測性腦轉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92%接受過腦轉移灶的手術或放療)。所有患者接受來那替尼+卡培他濱,休息7天的治療。按患者是否使用過拉帕替尼,分為拉帕替尼未治療組(3A組)及拉帕替尼治療組(3B組)。

結果顯示,在3A組中,腦轉移灶的有效率ORR = 49%, 3B組腦轉移灶的有效率ORR = 33%。3A組和3B組中位PFS分別為5.5個月和3.1個月,中位OS分別為13.3個月和15.1個月。

未使用過拉帕替尼的3A組的患者接受來那替尼+卡培他濱治療後的腦轉移的療效如下。

使用過拉帕替尼的3B組患者接受來那替尼+卡培他濱治療後的腦轉移療效如下。

5.Pyrotinib聯合化療治療赫賽汀耐藥,成功延長7個月PFS

PHENIX這個3期研究納入了接受過曲妥珠單抗和紫衫類治療的HER2陽性患者,隨機接受pyrotinib+卡培他濱或安慰劑+卡培他濱治療。結果顯示,pyrotinib組的中位PFS延長了7個月,為11.1m vs 4.1m(P<0.001)。兩組ORR為pyrotinib組68.6% vs 16%。

對於腦轉移患者,pyrotinib組的中位PFS也更長,為6.9m vs 4.2m(P=0.011)。

卵巢癌

1. 奧拉帕利後線單藥治療鉑耐藥卵巢癌患者,有效率是化療的3倍!

CLIO研究是一項隨機Ⅱ期研究,評估奧拉帕利單藥對比標準化療治療鉑敏感和鉑耐藥(最近一次鉑類治療後6個月內復發)的卵巢癌患者的療效。今天我們主要分析鉑耐藥隊列的研究結果。

結果發現,主要研究終點ORR:奧拉帕利組為18%(12/67),化療組為6%(2/33)。

在gBRCA突變患者中,奧拉帕利組的ORR為36%,gBRCA野生型患者中為13%。在BRCA野生型患者中,奧拉帕利組的ORR為13%,gBRCA野生型患者中為6%。

奧拉帕利組的DCR為35.8%(24/67),化療組為42%(14/33)。在gBRCA突變患者和gBRCA野生型患者中,奧拉帕利組的DCR分別為62%和30%。奧拉帕利組和化療組的中位DOR和中位PFS相似。

2.K藥聯合Niraparib(尼拉帕利)治療鉑耐藥卵巢癌,控制率67%

今年ASCO報導了TOPACIO研究,該研究是PARP抑制劑niraparib(Zejula)聯合K藥治療鉑耐藥復發卵巢癌的研究。45%的患者既往接受過三線或以上治療,97%的患者既往介紹過紫杉類藥物治療,63% 的患者接受過貝伐珠單抗治療,29%的患者對鉑類原發耐藥。大多數的患者(73%)未攜帶BRCA突變。11名患者有BRCA突變, 6名有未知BRCA狀態。 同源重組缺陷(HRD)檢測結果為22例患者為陽性,31例為陰性,9例未知。

總人群ORR為24%,DCR為67%。

患者的療效與標誌物的狀態無關:BRCA野生型的患者中,ORR為26% (9/34),DCR為68%;BRAC突變型患者的ORR為29%(2/7),DCR為57%。HRD-陰性的患者中,ORR為29%(7/24),DCR為63%;HRD-陽性的患者中,ORR為27%(4/15),DCR為67%。

3. 非BRAC突變卵巢癌:奧拉帕利聯合西地尼布顯著延長PFS和OS

既往研究報導已報導奧拉帕利聯合西地尼布(抗血管生成藥)能顯著延長無BRCAm患者的PFS,今年ASCO再更新PFS數據以及首曝OS數據。結果發現,奧拉帕利聯合西地尼布治療BRAC突變的鉑敏感卵巢癌患者的OS比奧拉帕利單藥要稍長,但是聯合組治療非BRAC突變的卵巢癌患者,顯著優於奧拉帕利單藥組,這個和更新的PFS數據也是一致。

前列腺癌

1. 緩解率最高達83.3%,奧拉帕利強勢開拓前列腺癌市場!

TOPARP-B試驗入組了98例患者,入組要求:≥1輪紫杉類化療後進展,腫瘤活檢測序後在任意DDR基因中檢測到如下改變:胚系/體細胞突變。所有的患者在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後進展,分別100%、89.8%和37.8%處在多西他賽、阿比特龍/恩雜魯胺和卡巴他賽治療後。

試驗將92例患者分成300mg劑量和400mg劑量組。

結果顯示,總體人群的綜合反應率(composite response rate)為46.7%,300mg組的綜合反應率為39.1%,400mg組的綜合反應率為54.3%。

亞組分析,發現BRCA1/2+佔32.7%,ATM+佔21.4%,CDK12+佔21.4%,PALB2+佔7.1%,其他佔21.4%。BRCA1/2+組的綜合反應率最高,達83.3%。ATM+組的綜合反應率為36.8%,CDK12+組的綜合反應率為25.0%,PALB2+組的綜合反應率為57.1%,其他組的綜合反應率為20.0%。

2.恩雜魯胺聯合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功延長生存時間

ENZAMET是首次報導恩雜魯胺聯合睪酮抑制(同時接受多西他賽治療)OS數據的Ⅲ期研究。

mHSPC男性患者按1:1隨機分配至TS聯合恩雜魯胺(A組)或標準NSAA(B組)。

TS+ENZA組和TS+NSAA組的3年OS率分別為0.80和0.72(HR,0.67,P= 0.002),恩雜魯胺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降低了33%的死亡風險。

亞組分析顯示,「TS+ENZA+多西他賽」對比「TS+NSAA+多西他賽」在高負荷患者(n=503例)中,臨床PFS和OS的HR分別為0.48和0.90;在低負荷患者(n=622)中,PFS和OS的HR分別為0.34和0.53。

尿路上皮癌

1.新型ADC(抗體偶聯藥)靶向NECTIN-4有效率達44%,對PD1耐藥後的患者仍有效

ASCO上公布了靶向Nectin-4打敗的抗體偶聯藥物(ADC)enfortumab vedotin的2期臨床初步數據。

結果顯示,在125名患者中,患者的ORR為44%,其中CR率為12%。而中位PFS也達到5.8個月,中位OS達到11.7個月。

在先前至少接受過3種療法的患者中,ORR為41%;在PD-1和PD-L1療法無效的患者中,ORR同樣為41%;甚至在發生肝臟轉移的患者中,ORR也能達到38%。

2. ADC新藥RC48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緩解率高達51.2%!

RC48是一種靶向HER2的新抗體偶聯藥物(ADC),ASCO報導了其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數據。

一項2期的研究入組43例既往接受過治療的HER2陽性(IHC2+或3+)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入組後接受RC48治療,研究發現總體ORR達到51.2%,而在IHC2+FISH+或者IHC3+患者中,緩解率達到58%,在IHC2+FISH-患者中,緩解率達到50%。

總DCR為90.7%,中位PFS為7個月,OS未達到。

腎癌:PD1+抗血管PK雙免疫聯合

ASCO會上對比了K藥聯合阿昔替尼vs O藥+伊匹單抗治療腎癌的療效。一起看看PD1+抗血管vs雙免疫的差異。

在中高危人群中,K+阿昔替尼,O+伊匹的兩種聯合方案都優於舒尼替尼單藥。ORR、PFS及OS方面,K藥似乎稍高一點,不過O藥+伊匹的完全緩解(CR)率幾乎比K藥組高出了一倍(9% vs 4.8%)。

在低危人群中,K+阿昔的療效優於舒尼替尼,O+伊匹療效(ORR及PFS)劣於舒尼替尼,不過O+伊匹的CR率達到了11%之高,K+阿昔未見CR。

宮頸癌:TIL療法ORR達到44%

ASCO公布的innovaTIL-04研究對27名復發、轉移或持續性宮頸癌患者的數據顯示,ORR為44%(3例CR和9例PR),DCR為85%。

中位隨訪時間7.4個月時,10名患者維持了反應,而中位DOR尚未達到。沒有任何嚴重的副作用發生。患者平均年齡為45歲,平均接受了2.4種先前的治療方案。

相關焦點

  • 2020ESMO最全總結:9大癌種又有哪些新突破?
    原創 醫學界ESMO報導組 醫學界腫瘤頻道ESMO大會有哪些重要進展?看這篇就夠了!9月19-21日,為時3天的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會議今日將圓滿結束。
  • ESMO閉幕!各癌種精華研究匯總報導!一篇get全會!
    為了便於讀者學習,找藥寶典匯總三天來各癌種的主要研究數據,一篇呈現,篇幅較長,建議品茗閱讀。有研究獨闢蹊徑,發現在57%-67%的EGFR突變患者中都發現到了不同水平的HER3(ERBB3)表達。U3-1402就是一款靶向HER3的ADC型藥物。在2019年ASCO上初次報導了其治療奧希替尼耐藥的I期數據,顯示100%減瘤性。在沉寂一年後,今年ESMO,U3-1402再次公布了其二期結果。研究納入了56例患者,51例 (90%)接受過鉑類治療。
  • 甘肅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選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近日,美國考古雜誌《Archaeology》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進行考古調查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選。
  • 青藏高原所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Archaeology2019年度世界十大...
    青藏高原所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Archaeology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2019-12-17 青藏高原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研究類)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3-20  瀏覽
  • 「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揭曉,古植物研究成果上榜
    2020年4月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的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團隊完成,內容涉及動物早期演化與寒武紀大爆發、脊椎動物演化(恐龍類、古鳥類、哺乳類等)、白堊紀琥珀生物群、古植物與古生態、古人類學、分子古生物學等多個研究領域。
  • 2019年流行語網絡新詞有哪些?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公布
    今年網絡流行語出爐 你知道幾個?  看流行語榜單 識2019中國  近日,各類年度流行語榜單頻繁推出其中12月2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3日,上海《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發布了「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此外,以語言文字記錄時代特徵的知名語文刊物《咬文嚼字》,2日也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  通過這些「流行語」,人們可以管中窺豹般地回顧2019年的中國。
  • 「上博董其昌展」閉幕:參觀人數達60萬 文創銷售額超1300萬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3月10日報導:被市民稱為年度不容錯過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今天晚上在上海博物館閉幕。展覽從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陪伴了大家三個月,據統計,截止10日下午17點,展覽共接待參觀人數60萬人次。
  • 2019年十大流行語具體是什麼 2019最火的梗有哪些
    近日,2019年度流行語引起很多網友關注,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出現了很多流行詞彙和搞笑梗,來看看2019年度流行語都有哪些!  《流浪地球》貢獻兩大流行語  2019年十大流行語中,有5個來源於電影、綜藝節目。其中,「硬核」、「××千萬條,××第一條」都來自於年初熱映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
  • 我校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布了
  • 南極天文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十大天文科技進展
    新華網南京5月2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首次批量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候選體」近日入選中國天文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研究中心聯合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天文科技進展。這是南極巡天望遠鏡相關進展和成果第三次獲此殊榮。
  • 河南大學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新聞作者:中國雷射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2019瓷磚十大名牌排行榜有哪些
    說到運用瓷磚來裝修房屋,大家就會很頭疼,因為現在瓷磚品牌、瓷磚種類居多,消費者一度面對著不知道該如何選磚、選品牌的窘境,這個時候大家就先選擇有知名度的瓷磚品牌,那麼,2019瓷磚十大名牌排行榜有哪些呢?一起跟著中陶君來了解一下吧!
  • 蘭州大學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雜誌Science News評選的2019...
    繼近日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學術帶頭人陳發虎院士領銜、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年度十大新聞,排名第五。
  • 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兩項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打開APP 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兩項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發表於 2020-05-12 17:45:30
  • 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發布
    &nbsp&nbsp&nbsp&nbsp剛剛過去的2019年,市場監管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10日,以融合監管、創新傳播為主題的「2019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暨點評」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揭曉了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雜誌年度十大新聞
    繼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雙聘院士陳發虎領銜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美國《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新聞(Top 10
  •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020-01-1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