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的家國情懷

2020-12-02 海報新聞

「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媒體行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

「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媒體行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

「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媒體行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

大眾網·海報新聞威海7月31日訊(記者 蘇凱南) 7月31日上午,「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媒體行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近距離聆聽和感受「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

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一尊郭永懷漢白玉半身雕塑映入眼帘,神態堅毅而安詳,目光深邃;浮雕背景牆記錄著郭永懷的一生,鐫刻著那段崢嶸歲月;柱子上的對聯「永縈江山堪稱民族脊梁,懷志九霄不愧中華英魂」是對他偉大而光輝一生最生動的註腳。

郭永懷漢白玉半身雕塑

郭永懷1909年生於榮成,是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因飛機失事而不幸離世,臨終前他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珍貴的熱核飛彈數據。1999年,郭永懷被授予「兩彈一星」榮譽勳章,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也是唯一一位為中國核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實驗工作均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在講解員飽含深情的敘述中,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傳奇人生路徐徐展開。

榮成之子 潛心求學

1909年4月4日,郭永懷出生於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1922年—1929年先後就讀於榮成石島明德小學和青島大學附中,於1929年考入南開大學,師從申又棖、顧靜薇教授,在名師的指導下,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

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內

1933年,郭永懷在顧靜薇教授的推薦下,參加了北京大學入學考試。如願進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插班在三年級學習。

1938年春,郭永懷前往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組建的西南聯合大學求學。轉入航空工程系學習流體力學,師從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周培源教授,開始了航天救國之路。

1939年夏,中英庚子賠款舉行留學生招生考試,名額只有20人,而報名人數多達3000人。其中,郭永懷報考的航空工程只有一個名額,他與同學錢偉長、林家翹一起報考了這個專業,並且以同樣的分數並列第一,最終三人被同時錄取。

揚名海外 毅然歸國

幾經周折,1940年8月,郭永懷從上海乘船,歷經28天,抵達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成為該校第一批中國留學生。就這樣,郭永懷開始了長達16年的海外生涯。

抵達加拿大後,郭永懷同錢偉長、林家翹一起進入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師從數學系主任、著名數學家辛格教授。三人僅用半年時間,就獲得碩士學位。

1941年5月,郭永懷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師從世界公認的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在加州期間,郭永懷直奔世界級難題——聲障的研究。當時人們普遍地認為,聲障是無法逾越的。經過苦心鑽研,郭永懷拿出了震驚世界的重要論文——「跨聲速不連續解」,破解了聲障這個世界難題。郭永懷也因此躋身世界知名科學家行列。

在此之後,美國康奈爾大學創辦航空研究院,聘請郭永懷前去任教。郭永懷也成為該院的三大創立者之一。

在康奈爾大學執教的10年,是郭永懷學術研究的黃金時期,也正是在這裡,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李佩。1948年秋天,兩人結婚,開始了寧靜而幸福的生活。

當時的郭永懷已是康奈爾大學的終身教授,上世紀50年代,月工資就高達800美元。他們一家三口居住在四層花園別墅裡,開著高檔轎車,閒暇時騎騎馬、坐坐遊艇,過得安逸而有情趣。

儘管在國外的生活富足而優雅,但是郭永懷始終心繫祖國,希望所有的同胞都能過上有尊嚴而又幸福的生活。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郭永懷歸國之心更加迫切。

同事、好友得知郭永懷要回國,以中國貧窮落後為由,紛紛挽留他,但是郭永懷堅定地說:「家窮國貧,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作為中國人,我有責任回到祖國。」為了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郭永懷當著全體同事和學生的面,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講義和科研手稿付之一炬。當他將飽含十幾年心血、幾近成書、像孩子一樣的手稿,一頁一頁地投入火爐之中,誰又能體會其中的百般滋味。

1956年9月初,郭永懷一家終於登上了回國的輪船。9月30日,郭永懷一家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當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時,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熱淚盈眶。

1962年,郭永懷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還先後當選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奠基國防 以身殉國

歸國後,郭永懷受師兄錢學森的邀請,出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副所長,長期主持力學所工作,並堅持工作在科研一線。

郭永懷於1960年被任命為二機部九所副所長,九所就是現在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負責我國核武器的研製。後來,王淦昌、彭桓武也被任命為副所長,他們三人一起形成了我國早期核武器研究的三大支柱。郭永懷主要負責原子彈彈頭結構設計、引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領導場外試驗委員會。

1964年10月16日15時,在西北高原浩瀚的沙漠上,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郭永懷就在現場。兩彈研製成功後,郭永懷又致力於核彈的武器化,並且在飛彈剛起步時,就提出了研究反導系統。同時,他還參與領導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1:1模型

郭永懷十分重視人才培養,甘為人梯、教書育人。他與錢偉長一起創辦了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並成為中科大早期的創始人之一。

郭永懷是一個無私的共產主義戰士。回國後,他將賣掉國外汽車、洋房的全部所得48460元人民幣,全部捐給了國家。當時,2000元就能在北京買下一座四合院,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二三十元錢。如此大方的郭永懷,對自己卻非常「小氣」,他的手巾要用到破得不能再用了才肯換新的,他的鋼筆一直用了很多年。

1968年12月,郭永懷率領著攻關隊伍經過大量計算和反覆推敲得出一組準確的數據。由於這組數據直接關係到第二代飛彈核武器的成功與否,所以郭永懷連夜乘飛機趕回北京。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懷乘坐的飛機抵達北京機場時,發生了意外,不幸墜毀。飛機殘骸散落一地,十幾具屍體被燒得面目全非。通過殘破的手錶,工作人員辨認出了郭永懷的遺體。找到遺體時,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失聲痛哭,他們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郭永懷與警衛員牟方東緊緊抱在一起,費了很大力氣將他們分開後,人們赫然發現那個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就夾在兩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在生命將盡的最後時刻,郭永懷想到的只是用身體來保護對國家有重要價值的科技資料!22天後,我國第一顆熱核飛彈成功試爆,氫彈的武器化得以實現。

講解員講述這一段情景的時候,現場不少聆聽者默默擦拭著無法抑制的淚水。是的,郭永懷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無私奉獻、以身許國」這八個字。

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表彰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以烈士的身份接受表彰。

斯人已逝,英雄不朽,「兩彈一星」精神永存!

相關焦點

  • 今天在兩所小學,聽"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的故事
    9月17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李偉格在西峰區新建小學和慶陽市東方紅小學,為師生們講述了郭永懷和李佩的故事,分享了郭永懷夫婦感人的愛國情懷講述人簡介李偉格,「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夫人李佩的秘書。
  • 話劇《今夜星辰》在皖公演 紀念「兩彈一星」功勳郭永懷夫婦
    話劇《今夜星辰》在皖公演 紀念「兩彈一星」功勳郭永懷夫婦 發布時間:2020-11-27 10:3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 山東倡議向「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學習
    在6月17日舉行的2019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上,中國工程院王恩東院士向廣大院士、專家宣讀「學習郭永懷、建功新時代」的倡議書,倡議學習郭永懷心繫祖國、以身許國的愛國精神,艱苦創業、銳意進取的奮鬥精神,追求真理、勇於登攀的科學精神,一心為公、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
  • 安徽創排大型話劇致敬「兩彈一星」科學家郭永懷
    該劇自2018年起籌備創作,以郭永懷、李佩夫婦生平事跡為原型,講述了倆人深厚的家國情懷。郭永懷烈士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曾任中科大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 踐行「兩彈一星」精神 展現科技報國情懷話劇《今夜星辰》公演
    話劇《今夜星辰》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11月24日晚,由安徽省話劇院創排的話劇《今夜星辰》在安徽大劇院首次公演,該劇圍繞「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及妻子李佩的生平事跡,講述了兩人深厚的家國情懷,歌頌了老一輩科學家愛國奉獻
  • 為「兩彈一星」殉職的科學家郭永懷
    上世紀60年代的郭永懷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決定,對23位「兩彈一星功勳」予以表彰。在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個為許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那就是郭永懷。 郭永懷殉職於「兩彈一星」已逾30年了,當年共和國「兩彈一星」的研製又在秘密中運作,連郭永懷家鄉的許多人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
  •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走進慶陽,掀起追「星」熱
    9月17日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慶陽行活動啟動「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之子 錢永剛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朱光亞之子 朱明遠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鄧稼先妻侄 許進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夫人李佩秘書
  • 今天,致敬「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今天,致敬「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2019-09-18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表彰「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的由來『兩彈一星往事』
    在國外封鎖、國內經濟困難的條件下,我國科學家、技術人員、工人和解放軍,排除萬難,奮力拼搏,爭取「兩彈一星」的成功突破,這種精神,對於今天我們實施「科教興國」方針、爭取在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的鼓舞作用和現實意義。 我還在信中說,由於歷史(尤其是保密)的原因,對研製「兩彈一星」的有功人員,只在內部獎勵過,從未公開。
  • 23位「兩彈一星」功勳,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就了時代?
    曾經的「美軍上校」錢學森,右四23位「兩彈一星」功勳包括:王淦昌,趙九章,郭永懷,錢學森,錢三強,王大珩,吳自良,陳能寬,鄧稼先,朱光亞,彭桓武,錢驥,姚桐斌,任新民,陳芳允,黃緯祿,屠守鍔,程開甲,楊嘉墀,王希季,于敏
  • 「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事跡陳列館迎來大批參觀者
    在山東省榮成市,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參觀「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了解郭永懷的人生軌跡和為祖國做出的巨大貢獻、體悟他的愛國情懷,紀念。郭永懷,出生於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國核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林海珍/IC photo
  • 家國故事丨郭永懷:一心為國 奮鬥終生
    郭永懷,出生於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國核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1968年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終年59歲。1999年,郭永懷被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功勳獎章捐贈儀式15日在北京舉行。趙理曾和王赤共同為捐贈的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揭幕。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供圖  白春禮在書面致辭中指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揭開了中華民族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社會的序幕。追溯半個世紀前的激情歲月,正是以趙九章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對空間科學的求真執著和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才使得「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
  • 「兩彈一星」元勳少年時的生活場景
    、「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的故居正式對外開放,永懷教育學院同步舉行揭牌儀式。、郭氏家族親屬等,紛紛前來緬懷郭老,參觀永懷故居,向郭永懷雕像敬獻鮮花,了解郭永懷的成長軌跡、走近他的精神世界、體悟他的愛國情懷。
  •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僅3人健在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僅3人健在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01-16 16:04 來源:澎湃新聞
  • 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中科院空間中心—新聞—科學網
    」功勳獎章捐贈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舉行。捐贈儀式上,趙九章先生女兒趙理曾代表姐姐趙燕曾及家人,將趙九章先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贈與空間中心。 中科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周琪宣讀了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的書面致辭。白春禮在書面致辭中表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揭開了中華民族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社會的序幕。
  • 中國科學院大學郭永懷力學班和華羅庚數學班首次招生
    中新社北京5月7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7日公布2020年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簡章。「郭永懷力學實驗班」採取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設立通識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致力於培養一批不但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且像「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郭永懷一樣,具備家國情懷和遠大抱負的未來工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骨幹人才。「華羅庚數學實驗班」旨在選拔具有濃厚數學興趣、並有志於攀登數學高峰的優秀學生。
  • 這三棟樓出了6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1952年8月郭永懷,李佩和郭琴合影錢學森回國之後就立馬給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郭永懷智信邀請他到中科院力學所工作,郭永懷為了順利回國,燒掉了自己心血的論文和筆記。特樓裡頭的科學家為了祖國科學事業,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和很多優厚的待遇。汪德昭在巴黎的據說有大的可以開音樂會的客廳和飄著玫瑰香的花園。
  •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來衡講述「我的父親」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南華大學,以現場報告形式與800餘名師生分享父親黃緯祿的感人故事。彭鵬 攝紅網時刻衡陽9月24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邱霞 夏文輝)9月23日晚,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湘贛行活動走進衡陽,「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南華大學,以現場報告形式與800餘名師生分享父親黃緯祿的感人故事,動情追憶父親用畢生心血鑄就的飛彈人生。
  •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來衡講述 「我的父親」
    9月23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湘贛行活動走進衡陽。「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南華大學,以現場報告形式與800餘名師生分享父親黃緯祿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