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治好你的近視,但不改變度數。」「啥?!」

2020-12-05 丁香醫生

現在近視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小朋友,年紀小小就開始戴眼鏡,家長就特別接受不了,所以市面上就冒出來很多「可以治療近視」的機構。

早些年,這些機構大多就會拍著胸脯給你說,我們可以治好你的近視。

這些年隨著專業知識的普及,大家也都知道了,目前而言近視是無法逆轉的,於是幾天我看了這樣一個宣傳口號:我們通過訓練,可以將你的視力恢復到 1.0 ,但是不能改變度數。

啥?還有這種操作!

那有沒有可能達到他們說的這種效果呢?通過訓練,你眼睛近視的度數沒有變,但是你的視力卻恢復到 1.0 。

基本不可能!

我們先來看視力是什麼

視力,又分為中心視力與周邊視力,周邊視力也就是視野。我們平時查的說的視力主要是指中心視力。視力是分辨二維物體形狀大小的能力,中心視力反應的是視網膜黃斑中央凹處的視覺敏感度。

我們常用視力表作為視力檢查的工具,而視力表是根據視角原理設計的。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最小距離的視角是 1 分( 1′ )角,相當於一個視錐細胞的平均直徑。

視錐細胞,是一種感光細胞,我們在亮光的環境下能看清東西,主要就是依靠視錐細胞。通常要分辨出兩點,就需要夾在中間的視錐細胞和相鄰的視錐細胞所受的光照刺激有一定程度的差別。

大多數人眼睛最好能看到 1.0 ,有些人可以看 2.0 或者更好,可能與他們視錐細胞密度更高有關。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視力是視角的倒數,視角為 1′ 時,則視力為 1.0 ,視角為 5′ 時,則視力為 0.2 。

此外,視力反映的不僅僅是眼睛的狀況,而且與視神經等大腦皮質視覺中樞都有關係,還受心理狀況等很多因素的影響。

大家再來看下近視是怎麼回事

眼睛其實和照相機很像。光從外界進入眼球,要經過兩個會變焦的鏡頭——角膜和晶狀體,再經過玻璃體,最終在視網膜黃斑區聚焦。

視網膜再將這些獲得的圖像轉換成信號通過視神經傳導到大腦再經過複雜的處理,我們才能看清楚東西。

當角膜和晶狀體曲率過大或者眼球太長,光最終聚焦在視網膜前的時候,就是近視。聚焦點位置不同,近視的度數不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視力能看 1.0 ,就說明光是聚焦在黃斑區的,這個時候眼球對應的就是沒有度數的狀態。

當眼睛有度數,那麼光就不是聚焦在黃斑區,那麼投射到黃斑區上的光,就不可能還會落在相鄰的視錐細胞上,那麼他的視角就不是 1′ ,因此視力也不可能是 1.0 。

但我的裸眼視力好像真的提高了

也會有人說,我練習了下轉轉眼球什麼的,好像視力是提高了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裸眼視力也就是不戴眼鏡的視力和度數之間並沒有確切的對應關係。

比如矯正視力都是 1.0 且都近視 300 度的兩個人,如果有一個人平常不戴眼鏡,但另外一個人平常一直戴眼鏡,那日常不戴眼鏡那人的裸眼視力就會好一些。

而長期戴眼鏡的人,摘掉眼鏡適應一陣子後,可能會覺得裸眼視力好像變好了,簡單來說主要是因為視網膜和視覺中樞會逐漸適應模糊的成像而提高圖像處理能力,所以給你的感覺是視力變好了,但是其實你近視度數並沒有什麼變化。

其次,有一些訓練方法,可能可以緩解我們眼睛的疲勞。尤其是現在,大家天天都對著手機,眼睛基本都處於一種疲勞狀態,那麼能讓眼睛得到休息,一般也會讓你覺得眼睛好像好點了。

比如有時候我們多眨眨眼睛,覺得看東西好像也清楚了一點,就是由於改善了淚膜的狀況。

綜上,如果經過散瞳驗光,確定已經近視了,那麼該配鏡還是配鏡。不要盲目去相信可以幫你治好近視的人,最後多半只是白花錢。

責編Bruce

作者 遊玉霞

排版 慄子阿孫

參考文獻

[1] 實用眼科學 第2版 劉家琦 李鳳鳴 主編

相關焦點

  • 2020近視眼的「軍校高考卷」來了,做近視手術可以通過視力體檢?
    別讓近視阻擋你的夢想在眼科診療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近視眼手術有了質的飛躍,從LAISK到飛秒雷射,再到全飛秒,近視眼手術不僅滿足摘鏡需求,更是給予近視考生安全的保障。所以,近視考生們可以通過適合自己眼部條件的手術方式摘鏡,圓夢理想大學。
  • 你的眼裡有銀河:一張圖讀懂「美瞳」的走俏
    彩色隱形眼鏡(即美瞳)之所以受到消費者們的狂熱追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和框架眼鏡一樣,它解決了近視問題,不同點在於,它丟掉了看起來正統也不容易美觀、方便的鏡框,還讓眼睛本身更加明亮、有魅力。「你的眼裡有銀河。」
  • 「最美應用」我在7年後等著你:手遊界的「你的名字。」,推薦給需要...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你的名字」,如果你是喜歡的,那麼把這樣的故事改編成手遊你一定也會愛上它。「我在7年後等著你」可以說是一款最近被別人安利好幾次的手遊了,據說不論是在 App Store 還在是 Google Play 上,評分都接近滿分。
  • 視力表為什麼要用「E」,而不是 ABCD 其他字母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隻學霸(ID:bajie203)
  • 「初哆咪育兒」孩子,你的「特殊」讓我看到存在的意義!
    從以前至今,我們的教育一直在訓練我們成為跟別人一樣的人,只要表現不符合大眾期待,貶抑的,責備的態度就迎面而來,把我們貼上不聽話、怪胎或撿角(臺語)的標籤。如果,你生了一個所謂「特殊」的孩子,你會如何看待他的不一樣?你是否能承受眾人的眼光與評價?
  • 近視手術能不能做?怎麼做?一文給你講清楚
    文章主要是介紹幾種常見的近視手術方案,幫你判斷自己適合的手術類型。 如果你已經對近視手術的類型和過程有一定了解,可以直接劃到文末,取用其他常見問題答疑。 1 近視手術,不是人人都能做 近視手術作為一種「手術」,並不是 100% 安全無風險的,它有很多禁忌症,比如本身存在一些眼部及全身性疾病等。 通常,正規醫院、靠譜醫生,都會通過問詢和術前檢查把不適合手術的人篩掉。如果醫生告訴你不能做,千萬別硬來。
  • 一場音樂會後,我的聽覺「過敏」了
    離開外婆家,我大哭起來。我想,我要聾了,這輩子完了。求醫之路也在繼續。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媽媽,和我一起開始嘗試尋找「最好」的耳鼻喉科醫生。2018 年 12 月 19 日,在上海某頂級耳鼻喉醫院,專家認為我是「顳顎關節症候群(TMD)」,介紹我到上海另外的醫院,但由於一直沒有進展,輾轉又回那家耳鼻喉科醫院。當時我幾乎痛到神志不清,內心只有一個想法:給我一點止疼藥就好。在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後,我終於進入了診室。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雍也〉)討厭是一種情緒,所以這句裡的「天」有天帝的意思,整句就成了「如果我做了什麼不正當的事,就讓老天爺厭棄我!厭棄我!」另外,孔子也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人只有對鬼神才會祈禱,所以句中的「天」也有天帝(神)的意思。而當孔子生病時,子路請求向神祈禱,孔子先問:「有諸?」有這回事嗎?然後又說:「丘之禱久矣。」
  • 世上無「南」事,只要……
    簡單的文字已經不足以表達我們的情緒,在發牢騷的時候熟練地配上一張充滿年代感滿是「電子包漿」的表情包,才能真正地直擊你的小夥伴們的靈魂。拿我自己來說,在以葛優躺為首的表情包們的帶頭衝鋒下,手機裡不收藏幾個喪喪的表情包,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新智元導讀】「冰鎮椅子」和「彩虹蕉」見過沒?反正神經網絡要淚奔了。近年來,吃數據的人工智慧狹隘性日益凸顯,而來自舊金山的科學家們,認為智能來源於歸納偏差,他們試圖通過已知的世界屬性、大腦的物理結構和算法來構建一種新的世界模型。看到下面這個場景,你會想到啥?
  • 挖App | 啤酒同樣值得細品,這是一部屬於各位「酒仙」的「維基百科」
    「Unfiltered」,這是國外的一款專注於啤酒的應用,「Unfiltered」中文意思為「未過濾的」,也就是所謂的「原漿酒」。它為廣大「酒友」提供一個交流討論展示的專業平臺,在這各位「酒友」可以發現各種各種好酒,還可以發現身邊各種喝酒的好地方。
  • 我做了個「分貝試驗」,發現生活中真正的「安靜」已經不多了
    「這兩天沒休息好,隔壁在裝修」,這個原因讓人啞笑,生活總是比我們意想中來的更加骨感和真實。 曾經網上有個段子這麼說:似乎每個人都曾經有過一個正在裝修的鄰居,或是有過一個小孩子正在學鋼琴的鄰居。但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似乎已經被當成一種「正常現象」,甚至變成了大眾自我調侃的段子。 基於此,我做了一個「分貝實驗」:我測試了十餘個自己生活中真實場景中的分貝數,想看看自己到底生活在什麼樣一個噪音水平的生活環境當中。
  • 「丁真」已經把部分中國男人逼「瘋」了
    如果你問這個「羞辱」具體體現在哪裡那麼,其實我們認真看一下男人們寫的那些通篇指點江山的小作文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吶喊歸根結底就這些內容「憑啥丁真一個破小視頻就能名利雙收?」「憑啥丁真一個文盲能有機會進國企?」「憑啥你們喜歡這麼一個窮B放牛娃都不喜歡我?」
  • 「高數「老王」」教好你的高數|是我的責任
    求學,努力讓生活進階當被問到會用哪三個標籤來形容自己時,王燾老師不假思索地便回答到「熱情,專注,有毅力。」熱情,是對工作和生活都抱有熱忱;專注,是做每一件事情都百分百投入;有毅力,是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半途而廢。
  • 關於「寫字」的思考
    很多像我一樣的文字寫作者,都說自己從安靜的文字寫作中,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一種不需要別人幹預的治癒。通過這樣與自己的對話,獲得釋然。最近呢,我逐漸也似乎感受到了這樣神奇的效果。今天與大家聊一聊「寫字」。
  • 「洋娃娃」的臺語怎麼說?
    其實答案在我腦中休地一聲就出現了,因為,這不就是阿母常掛在嘴上的「烏女玉」嗎?「烏女玉」是源於日語的臺語外來詞,語源為「お人形」(Oningyo),不過,以前也不知道「烏女玉」是外來語,當然更不用提及這三個字的語源從何而來了。正如將這外來語取其臺語諧音「烏女玉」般,從小聽著聽著,也只當這詞彙是符合這三個漢字的臺語既定詞彙。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問題來了,你打算如何給玩家設計遊戲劇本呢?遊戲劇本包含了遊戲主題、目標、以角色為基礎創作的故事線等。神秘客戶並沒有給出對於遊戲的期待,或者任何形式的「參考值」。這確實令人頭疼。如果你暫時還沒想好,我這裡有一個現成的劇本大綱,供你參考。有一個叫「任天堂公司」的遊戲從問世至今,已經過去了 130 年了,一共歷經了六任社長(不要忘了,他們都是「你」的轉世)。
  • 圖解:「歸併排序」
    這一步事實上也是 「治」的過程,所謂治就是真正進行排序的過程,因為通過這一步元素 5 和 1 的順序將被改變。心中一驚,為何這裡的遞歸過程如此曲折,事實上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你將代碼中的 mergeSort(arr,l,r) 理解為「分」和「遞
  • 「贅詞」的臺語要怎麼說?
    所謂眼有眼屎、耳有耳屎,屁股也會拉屎,這都非常直白,不需多做解釋。不過,臺語形容起這個「屎」呢,則要腦筋轉一轉才能明白,從字面到其衍生的意思,保證會有「原來是這樣!」茅塞頓開的暢快。譬如「目屎」,這應該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指眼淚;「火屎」,照字面是火的殘留物,猜出來了嗎?
  • 「最終幻想」曾被翻譯為「太空戰士」,這些讓人笑尿的臺灣譯名你...
    同樣的作品流傳到中國大陸以及港臺地區時常常就會出現多個不同的譯名,有些名字大同小異,而有的譯名則天差地別,甚至翻譯得連親媽都不認識,尤其是臺灣譯名,在大陸朋友看來,可以說是非常奇葩了。笑尿!,臺譯「中華小當家」「中華小當家」不會讓大陸觀眾們覺得違和那是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接受了這個名字,但事實上,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特別奇葩。在臺灣播出時為了照顧贊助商「統一企業」,所以用了公司產品名稱,比如主角劉昴星被翻譯作小當家(小當家乾脆麵),女主角趙梅麗-嘟嘟(滿漢嘟嘟好小香腸),及第師傅-及第水餃。真是一手好軟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