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說」純屬忽悠?!

2021-01-16 39健康網

  眾多商家近年來不斷向消費者灌輸一個概念: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認為體液偏酸會導致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由此,一些保健食品宣揚排酸功效,部分美容院甚至推出了「海藻排酸」項目。

  但中西醫專家對此進行了駁斥,因為醫學界從無酸性體質之說。

  中西醫駁斥「酸性體質」

  針對目前流行的「酸性體質是生病的根源」等說法,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專家,都從根本上否認了「酸鹼體質」說法,稱目前醫學界尚無「酸鹼體質」的說法。

  據北京中關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蘇明山和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董行運介紹,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體內不可避免地產生含酸的代謝產物(碳酸、乳酸等)和鹼性產物。但人體有三個調節系統可以進行酸鹼平衡,腎臟可以通過尿液排掉多餘的有機酸,呼吸會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體液也會中和酸性食物,因此正常生物體的體液酸鹼度(PH值)總是穩定在一定範圍之內,因此人體的體質不會是酸性的。

  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尹志超也表示,中醫方面並無「酸鹼體質」之說,只能說人體在攝入過多酸性物質之後,可能會出現「陰虛」症狀,諸如虛熱、盜汗、睡眠不沉等症狀。不過,出現這些症狀並非都是酸性在作祟。

  尿液測身體酸鹼度不科學

  儘管健康正常的人不會出現所謂的過酸或者過鹼的情況。不過仍有很多人對自身的酸鹼度感興趣,用PH試紙測試尿液或口腔酸鹼度,從而得出身體酸鹼度。

  蘇明山指出,這兩種方式並不科學。據介紹,測人體酸鹼度需通過抽血檢查多項生化指標來判斷,如:血液PH值小於7.35為失代償性酸中毒,PH值大於7.45為失代償性鹼中毒。另外,還要檢查其他生化指標,進一步判斷是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鹼中毒還是代謝性鹼中毒。

  腎臟是調節酸鹼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膳食條件下自尿液排出固定酸的量比鹼多,故尿液PH值一般在6.0左右。根據體內酸鹼平衡的實際情況,尿液PH值可降至4.4或升到8.2。

  此外,董行運強調,所謂過酸、過鹼,從醫學上來講就是酸鹼平衡失調,即酸中毒或鹼中毒,一般來說疾病比較嚴重了,需要來醫院就醫或住院治療,不是通過吃保健食品可以調節的。

  小編推薦:很多男性朋友在看中醫時,會被推薦服用「逍遙丸」、「桂枝茯苓丸」這類中成藥。每當此時,他們不禁心生疑問,藥品說明上寫的是治療婦科疾病的呀!這不是女人吃的藥嗎……[詳情請看>>>>婦科藥 男人也可以吃?]

  海藻排酸無醫學根據

  不僅保健食品宣傳排酸功效,一些美容院也推出「海藻排酸」項目。據美容院工作人員介紹,所謂「海藻排酸」,就是採用了一種特殊的物質——昆布藻塗抹在人的身上,經過泡澡按摩來達到排除體內酸性物質、改變酸性體質的目的。

  據美容院工作人員介紹,昆布藻屬於海藻類,呈鹼性,塗抹在身上,根據酸鹼中和原理將人體內的酸性物質進行平衡。部分SPA場所也提供昆布藻來進行泡浴和按摩,稱可以調節身體酸鹼度。

  這些冠以「排酸」名號的美容項目往往收費不菲,多數美容院的海藻排酸項目,全套收費在兩千元左右。

  「海藻能排酸?還能美容?我看不出這有什麼醫學根據」。蘇明山表示,大部分海藻的確屬於強鹼性,至於海藻可以「排酸」的說法,甚至可以通過此法來達到排酸美膚的效果,則很難尋覓到科學依據。蘇明山表示,通過按摩皮膚來改變體質根本是不可能的。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董行運也表示,皮膚的吸收作用是有限的,想要通過海藻按摩來排酸行不通。

  小編推薦:雖然三聚氰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不可否認牛奶對人體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功效,但是你又知不知道,其實牛奶外用功效同樣很大呢……[詳情請看>>>>牛奶外用可治療痔瘡]

(責任編輯:葉惠玲)

相關焦點

  • 怎麼判斷體質酸鹼性 如何從酸性體質變為弱鹼性
    隨著醫學的發達,我們發現了關於身體的一個新秘密: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但是當體質呈現弱鹼性時,我們的整個狀態則會變得健康。這樣一來,那些想養生卻又沒時間、怕麻煩的人們有福了,因為既不用吃什麼五花八門的保健品,也不用學習什麼繁瑣的食療,只需按照以下方法將體質改變成弱鹼性,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了。
  • 鹼性體質和酸性體質
    因為吃素能讓你的身體、血液呈鹼性體質,而吃葷的人,身體呈酸性。在癌症患者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人都是酸性體質,而常吃素的人都是鹼性體質。吃素的人不容易生癌症,即學佛又生慈悲心,身體又健康,奧妙也在於此。
  • 酸性體質對女性健康危害是比較大了
    女人對自己的體質還是得多了解一下。什麼體質才是最好的呢,大家都知道嗎。健康人的體液應該呈弱鹼性,PH值在7.35~7.45之間,而人類的代謝過程就是產生酸性物質的過程,女性酸性體質會讓身體抵抗力下降,出現亞健康狀態,嚴重的可能影響生育。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多吃鹼性食物能變成鹼性體質?揭秘體質真相
    在社交網站上,經常能看到有人在發一些關於酸鹼體質的言論,他們宣揚鹼性體質,認為身體健康與否,取決於你是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鹼性體質好,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想要變成鹼性體質應該多吃鹼性食物。這些理論看似都很有道理,說得一套一套的,但其實都是歪理。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鹼性體質壽命長,真是如此嗎?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平時最常聽說的就是兩種體質,一種是酸性體質,還有一種是鹼性體質。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鹼性體質的人,身體素質更高一些,不容易受損,壽命更長一些,而酸性體質的人,身體易受損,會將之稱為百病之源,那真的是這樣嗎?一起探究一下。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鹼性體質能延年益壽?闢謠:別怪錯了對象
    對於人的體質問題,日常生活中存在兩種說法,一個是鹼性體質,另一個是酸性體質。說酸性體質是容易生病的人,是百病之源。而鹼性體質的人,則是可以延年益壽。難道人真的能區分酸鹼體質嗎?如果要說人的內部環境,那麼對於沒有疾病,而身體健康的人群來說,血液的PH值是在7.3~7.4的範圍之內。按照這個PH來看,那麼人的內部環境可以算是弱鹼性的,但它跟身體健康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並且,也不想大家想像中那樣,是因為身體轉變成了酸性才會得病。真相是機體機體可以自己調節,以及通過多種代謝的方式,可以讓機體一直都維持在標準的PH範圍之內。
  • 聽說鹼性體質人身體好,酸性體質的人愛生病,這話有科學依據嗎?
    最近出現在朋友圈裡面,會給父母造成誤解的一篇文章,叫做《酸性體質的人愛生病,鹼性體質的人身體好》。此類的文章慢慢已經深入了爸媽的腦海裡面。結果就是小編最近愛喝的碳酸飲料、燒烤、冷飲等的食物,媽媽都不讓吃了,說是因為這些食物吃了會讓體質變酸,這樣對身體不好。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是偽科學還是確有其事?答案原來是這樣
    近年來也不知火熱的「酸性體質」在哪被炒得沸沸揚揚,很多人們都通過各種途徑知道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生病,而且患癌的機率也比鹼性體質人高很多。因此在市面上還推出了「檢測酸鹼體質」的活動,來藉此推薦「改善體質」的保健品,但是目前為止從來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證明「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 「酸性體質」的女性更容易得婦科病嗎?
    「酸性體質」的女性更容易得婦科病嗎?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審稿專家:朱莉|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婦科主任醫師【主創團隊】原標題:《「酸性體質
  • 科普來了: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這是真的嗎?
    對於體質和食物的酸鹼之分,很多人都覺得是無稽之談,甚至有人提出疑問,如果體質和食物分酸鹼,那豈不是喝點醋就能讓我們的身體變酸?還有人說我們的體內有強大的胃酸,即使是吃喝了不少鹼性的食物,到了胃裡也會把它變成酸的。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 酸性體質的危害 它竟然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酸性體質的形成主要由於我們的生活環境、飲食搭配、作息習慣等這些都會容易使我們患上酸性的體質。酸性對人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那麼我們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是分不開的,飲食不規律,常常食用火腿、雞肉、乳酪等這些都是含有較多的酸性食物,每天習慣吃夜宵,吃宵夜正處於身體各個器官休息影響腸胃功能,這樣大大增加了酸性體質的機率。
  • 闢謠:鹼性體質比酸性體質更健康?看完這4點,你就知道答案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女老少,認為人體有酸鹼體質區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許多養生保健產品及節目曾經大力宣傳「鹼性體質比酸性體質更健康」,「酸性體質容易得病」,甚至還有「吃肉會導致酸性體質更加嚴重」等理論。甚至出現了「酸鹼飲水機」、「酸鹼淨水器」、「鹼性藥片」等一系列衍生產品,掀起了一段時間「嗜鹼狂潮」。
  • 酸性體質,體胖身體虛,多為百病源頭,明白的人並不多
    根據是石蕊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我們將顏色變紅的物質稱之為酸,變藍的稱為稱之為鹼,不變色的稱為中性物質,依據這一原理,我們可以將自然界的很多物質進行酸鹼性劃分,比如水果多為酸性,水多為中性等,那麼人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是否也有酸鹼之分呢?當然是必然。
  • 人是酸性體質,所以喝「鹼性水」更健康?營養師告訴你答案
    要問身體是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多數人的回答都會是「酸性體質」。而在日常生活中,關於酸性體質的傳言有很多,如酸性體質是亞健康狀態、更容易患上癌症、是百病之源等等。由此人們還推出喝鹼性水,能夠起到中和作用,從而幫助機體對抗體內酸性物質。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 酸性體質的傷害原來這麼大!醫生提醒:想要調理只有「這種方法」
    酸性體質的傷害原來這麼大!醫生提醒:想要調理只有「這種方法」一直以來,人們判斷體質好壞的依據就是身體的強壯程度,只要肌肉發達,身體肥肉少,就被定義為體質好,可是隨著人們對身體各方面的研究深入,也逐漸了解到決定體質好壞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身體的協調能力,體內血液循環的順暢程度以及身體的靈活性等等,而最近又發現人們的體質還有酸鹼性之分,正常情況下,人們的體質應該一直維持在弱鹼狀態,這也是比較健康的表現,而大部分身體虛弱的人體質卻呈現酸性
  • 酸性體質對人體危害不容小覷,提醒:日常生活和飲食調節是關鍵
    臨床中發現健康的人群體液通常保持在弱鹼狀態,而亞健康的患者其體液大都呈現酸性特質,當身體出現過多的酸性物質時會出現陰虛症狀,許多酸性體質患者也會感覺到虛熱盜汗等一系列的不適症狀,而這也是由於身體無法代謝多餘的有機酸,體液偏酸會導致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長此以往,對人體的健康和身體狀態也會有著較為不利的影響
  • 純屬"忽悠"! 手機貼能擋住96%電磁波?
    純屬"忽悠"! 手機貼能擋住96%電磁波?從理論上說,通過金屬或陶瓷等材料隔斷電磁波是可行的,但在通話中用金屬吸收電磁波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96%的電磁波都被阻隔掉了,還怎麼通話?」    眼科醫生則指出,用電腦引起的眼睛不適並非輻射所致,主要原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引發的視疲勞。眼鏡業者則表示「防輻射眼鏡」確實存在,只是工藝要求很高,普通廠家難以達到,他還強調,一般的鏡片阻擋液晶屏的輻射已經綽綽有餘。
  • 純屬忽悠!
    除了靜音功能並沒有廣告說得那麼好,省消委會表示,部分產品以「智能空調能去除PM2.5或甲醛」為賣點大肆宣傳,也是「純屬忽悠」。本次比較試驗結果顯示,空調出廠配有的濾網本身無法去除氣態汙染物,而部分宣稱帶有去除甲醛功能的空調產品,功能實現是以配置去除甲醛模塊為主,只是模塊中裝有顆粒狀物質來去除甲醛。
  • 2018 十大科學流言榜: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排第一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日前,2018年度十大「科學」留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其中「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位列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之首。以下為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單詳情:1、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流言: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想要不生病,必須保證身體的鹼性環境。酸性體質的女性容易生女孩,鹼性體質的女性容易生男孩。通過食用鹼性食物、服用鹼性保健品、使用鹼性療法,可以改變身體的酸鹼性。
  • 酸性體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就更危險了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攝入的各種酸性物質含量大幅度提升,這些物質在經過人體消化代謝之後會產生乳酸等使體液呈現弱酸性的物質。這些物質排出體外的量較產生的量少,因此讓體液呈現一定的弱酸性,這將會影響我們的穩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