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現在朋友圈裡面,會給父母造成誤解的一篇文章,叫做《酸性體質的人愛生病,鹼性體質的人身體好》。此類的文章慢慢已經深入了爸媽的腦海裡面。結果就是小編最近愛喝的碳酸飲料、燒烤、冷飲等的食物,媽媽都不讓吃了,說是因為這些食物吃了會讓體質變酸,這樣對身體不好。
小編的媽媽照著這個表給小編列了一個飲食禁忌,滿眼一看全是我愛吃的零食。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有道理呢,人的身體真的分酸鹼性,酸性的體質真的身體不會好嗎?下面來給大家好好講講。
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這種說法真的科學嗎?
首先,小編翻遍了各種科學研究,並沒有一種科學的說法證明了所謂的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那麼為什麼生活中還會有人說得頭頭是道的,說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生病呢。
人的身體內的酸鹼性其實是根據我們的體液的酸鹼性來算的。大多數人會用血液的酸鹼性來代替身體的酸鹼性,正常人的血液的PH值是在7.3到7.4之間,也就是說血液是偏弱鹼性的狀態。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身體內的酸鹼性是要根據你的身體的整體的體液的水平來算的。而我們的身體內有的部位是酸性的,比如說胃部、皮膚部位和女性的私密部位都是偏酸性的環境。而腸道卻是鹼性的環境。所以說單純的酸鹼性的這種說法,其實是並不成立的。
那麼,酸性體質的人容易生病這種說法又是否成立呢?
其實你要說是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生病,不如說是生了病之後的人的身體內的環境會呈現酸性的狀態。因為本身若是由於一些比較嚴重的身體的難問題,就會導致人的身體內的體液的平衡,這個時候身體內的酸鹼的調節能力會變弱,會容易出現血液的PH值過酸或者是過鹼的情況。
而這也是說明了,只有人在生病的時候,才會引起體內的體液的酸鹼性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那些說酸性體質的人容易生病的那種說法,其實是不對的。
而在生活中想要維持身體的酸鹼性,與其去關注食物的酸鹼度,不如多關注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
為了不生病,不管是要看食物的酸鹼度,因為本身其實食物的酸鹼度不會對你的身體內的血液或者是體液的酸鹼度造成什麼大的影響。但是若是你的身體內的環境不能夠維持平衡的狀態的話,就會讓你容易生病。所以在飲食上更需要注意的是,多樣性。
飲食上的搭配,要注意營養的搭配,而不是酸鹼性的搭配。多吃瓜果蔬菜是能夠幫助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能夠讓你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的。
還有就是為了身體好,腸胃一定要養護好。主食的搭配上要注意粗細搭配,這樣才能夠起到養護腸胃的作用。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好。
看完了,其實大家應該也能夠有所了解了,本身體質的酸鹼性是身體的健康出現了問題之後引起的變化。而不是變化本身引起的身體的問題,這是大家需要去正視和辨別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