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日本的恐龍時代是什麼樣的?

2021-01-18 上海自然博物館

福井縣是日本研究恐龍的重鎮,據說全日本80%的恐龍化石都是在福井縣挖掘出來的。


早在1982年,就有人在福井縣的勝山市北谷町發現了約1.2億年前的鱷魚化石。經過一連串的古生物發掘後,陸陸續續發現了恐龍的牙齒、骨頭、腳印等各種化石......



於是研究人員便斷定在侏羅紀後期到白堊紀後期有許多的恐龍曾經棲息在這裡,這也讓福井縣一躍成為研究恐龍的聖地,從而有了「恐龍縣」的美稱。


本周六第109期綠螺講堂,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特別館長東洋一先生將帶你走進日本的恐龍時代。


陸悅健

理學博士,國際著名恐龍專家,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特別館長,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研究所所長。



本期日語翻譯:周保春

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古生物學者,理學博士,主要從事海洋微體化石的系統分類及古氣候覆原研究。曾任科普雜誌主編多年。



我要報名↓↓↓


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講座主題:

日本的恐龍時代 | 恐龍季· 綠螺講堂109期


活動時間:

2018年5月26日(周六) 13:30-15:30


講座地點:

上海自然博物館  二樓報告廳


友情提示:

1.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2.活動適合大學生及成年觀眾,最低要求小學一年級以上;

3.報名將於5月25日10:00截止;  

4.報名成功的觀眾將於5月25日12:00前收到簡訊,當日憑簡訊籤到。



沒時間來現場的觀眾小夥伴們,記得保存二維碼看直播哦!



註:本文未標註圖片來自講座嘉賓ppt.


本文為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原創,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lvluotougao@sstm.org.cn。

相關焦點

  • 恐龍復活時代
    1.保存完整的DNA。隨著化石發掘工作的不斷開展,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得以重見天日,其中就有一些保存了特殊的結構。比如今年發現在戟龍化石和亞冠龍化石上就發現了大分子的殘留。儘管對於這些殘留物到底是屬於恐龍本身還是入侵的細菌群,還存在著爭議。但是這無疑已經為我們的復活大計打開了一扇門。但是遺憾的是,僅僅靠這些分子,是無法復活恐龍的,因為DNA是一種複雜的分子結構,在形成化石的過程中會不斷降解,大概500萬年就會消失殆盡。因此,找到其他形式的遺傳物質,是復活恐龍面臨的難題。
  • 恐龍時代的古鳥類耳朵、眼瞼和膚色什麼樣,來看看這隻琥珀!
    恐龍時代的古鳥類耳朵、眼瞼和膚色什麼樣,來看看這隻琥珀!本文圖片均由邢立達提供恐龍時代的鳥長什麼樣,它的膚色是什麼顏色?來自緬甸琥珀中一隻金黃色的利爪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比龍標本復原圖。張宗達 繪自此,來自恐龍時代的第一隻雛鳥標本被人類發現。該琥珀化石保存了極為豐富的軟組織細節,包括了裸露的耳朵、眼瞼,以及跗骨上極具細節的鱗片。
  • 蘇格蘭現恐龍腳印 中侏羅紀時代天空島上恐龍什麼樣子的
    在蘇格蘭的天空島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近50枚世界上最大的恐龍留下的足跡。這些足跡可追溯到1.7億年前,被認為是蘇格蘭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的恐龍化石。  科學家們是在天空島的頁巖中發現這些足跡的,其中大部分是由霸王龍的遠親獸腳類恐龍留下的。它們用兩條腿走路,站立高度超過2米。不過,最大的痕跡是一種蜥腳類恐龍留下的。
  • 如果人類處在恐龍時代,會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恐龍時代分好幾個時期,白堊紀啊三疊紀啊之類的。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恐龍,姑且認為如果有人類存在的恐龍時代是大量不同類型恐龍並存的時代,這是客觀生存環境。然後在看人類,根據古人類學研究表明,早期人類會獵殺猛獁象等巨型生物。那咱們先從石器時代開始,發散思維,盡情想像一下。
  • 【攻略】《恐龍神奇寶貝》養成攻略:搭建最美恐龍家園
    那麼問題來了,你了解海陸空各種恐龍的習性、知道如何招募飼養員、幫助恐龍成長、讓恐龍約會、繁育新生恐龍寶寶並裝飾家園嗎?趕快一起來科普吧!【創建莊園必備:招募得力飼養員】 想要建立恐龍莊園並維持正常運轉,需要花費不少人力,聘請飼養員自然必不可少。飼養恐龍、擴建莊園以及修建各種集市和住宅都需要飼養員來做,且隨著莊園等級的提升,需要飼養員的數量、質量要求還會越來越高,如何招募呢?
  • 【展覽】「恐龍腦科學」展覽在日本福井恐龍博物館開展
    由浙江自然博物院協辦的「恐龍腦科學」展覽,經過籌備、展品準備、報批報關、布展等程序,於7月12日在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開幕, 該院副書記、恐龍學博士金幸生參加了開幕式。恐龍腦科學展覽分為五部分,首先是「脊椎動物的腦」,介紹了脊椎動物大腦的構造,不同脊椎動物大腦的區別。
  • 日本首次發現恐龍時代「鴿」化石,比孔子鳥晚,或改寫鳥類進化史
    據最新一期《生物學通訊》(Communications Biology)報導,日本科學家首次在該國發現1.2億年前恐龍時代的原始鳥類化石,這種原始鳥大小如鴿子,尾骨形態如同現代鳥類,因此可以擺動尾羽。這種原始鳥的發現,可能改寫鳥類進化史。
  • 活動招募 | 邪惡?善良?昆蟲與人類
    活動招募 | 邪惡?善良?(圖片:DailyGood)其中昆蟲的種類與數量為所有動物之最(圖片:etsy.com)長戟犀金龜大王花金龜印尼金鍬+彩虹鍬甲昆蟲,一種古老的節肢動物它們在恐龍時期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了
  • 在恐龍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什麼樣子?
    很久以前,恐龍在地球上漫遊,它們生活,它們捕食,它們殺戮,它們統治。然後地球被一顆和羅德島差不多大的小行星擊中,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崛起,人類隨之出現。然而,在恐龍統治地球之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在本章節中,我們將探索在恐龍主宰地球之前,那些統治地球的奇特物種,我們將遇到巨型昆蟲和可怕的節肢動物以及一些人類最早的親戚。
  • 除人類時代、恐龍時代,還有一個巨蟲時代,那時候地球是怎樣的?
    而在人類誕生之前還有著另外一個時代,也就是讓現代人無數好奇的恐龍時代。但是好景不長,由於一顆小行星的跌跌撞撞,撞到了這顆巨大的地球,於是輝煌的恐龍時代就這樣被這顆小行星撞沒了。當然,對於恐龍時代在科學家的研究探索之後,我們還是有了一定認知的。但是在恐龍之前的時代,又究竟是怎樣一副場景呢?想必那時候的地球應該是美麗的吧?畢竟如今這個地球被殘害的可謂是奄奄一息,各種各樣垃圾遍布全球,如今地球並不美麗。
  • 如果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滅絕,它們會進化成什麼樣?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假設,因為恐龍確確實實已經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悉數滅絕,而它們滅絕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停留在各種假說的層面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說」可信度最高。那麼,如果在6500萬年前沒有這次的撞擊,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呢?我們大膽地來推測一下。
  • 中國的恐龍與恐龍時代
    在遠古時代,哺乳動物並不像現代的物種,能夠自如地奔跑騰挪,那時它們的移動相對緩慢。亞利桑那龍生物形象復原圖最終,這些成果彙編成了一本書,取名為《它們:恐龍時代》。《它們:恐龍時代》內文詳情頁面 1《它們:恐龍時代》內文詳情頁面 2
  • 來自恐龍時代的微生物 海底沉睡逾億年被日本團隊喚醒
    >▲ 日本科學家發現最古老微生物並成功喚醒(圖/路透)日本國家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知大學等研究人員28日在科學權威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驚人研究,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休眠億年後,成功被喚醒。此研究突破既有觀念,科學家感嘆海底生物圈的微生物根本「沒有壽命限制」,對未來其他星球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 臺媒:日本發現新品種草食性恐龍化石(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新品種恐龍「Koshisaurus Katsuyama」的復原想像圖。(來源:《產經新聞》)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 臺媒稱,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10日表示,7年前在該縣勝山市北谷發現的恐龍化石,已經被認定是新品種的草食性禽龍類恐龍。
  • 《恐龍當家》,這會是一部什麼樣的動畫?
    [摘要]這個故事的主線就是小行星未能撞向地球,導致恐龍沒有滅絕。隨著地質的變遷、自然環境的演變,站在生物金字塔上最頂尖的仍然是恐龍,它佔據著主導地位。《恐龍當家》,這會是一部什麼樣的動畫?但無論如何,這個故事的主線就是小行星未能撞向地球,導致恐龍沒有滅絕。隨著地質的變遷、自然環境的演變,站在生物金字塔上最頂尖的仍然是恐龍,它佔據著主導地位。在影片中,人類成為了這種聰明物種的寵物,講述了一個很特別的恐龍與他的寵物人類一起冒險的故事。從現場效果來看,觀眾們放聲大笑。
  • 若所有人穿越回恐龍時代,能取代恐龍成為地球的主人嗎?
    根據考古學家的化石分析,恐龍的種類一共分為1000多種,在侏羅紀時期,恐龍的數量也是最多的,雖然目前的化石記錄無法讓我們準確估算出恐龍巔峰時期的準確數量,但是通過藉助其他動物,我們倒是可以分析出個大概值。
  • 史前篇(1)恐龍時代的背景
    恐龍誕生前的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恐龍誕生前又有哪些生物在地球上演化呢?地球大約在46億年前由宇宙中的塵埃粒子物質聚集冷卻形成,地球形成後的5億年出現海洋,海洋中的各種化合物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了無數次後,終於產生了有機物,在34億年前誕生了最原始的生命。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日本地處東亞最東端,四周被海洋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時期,日本卻與大陸相連,許多恐龍遷徙並且生活在這裡。在北海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日本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神威龍。北海道龍骨北海道位於日本本州島以北,這裡是日本最重要的恐龍及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 恐龍時代介紹
    恐龍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 「恐龍」一詞是日本生物學家對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譯,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 日本恐龍福地福井,驚現原始鳥類化石
    即便有如此之高的熱情,日本的恐龍化石的發現依然是相對稀少,主要原因就是在恐龍存活的中生代,現在所見的日本列島都還沒有形成,因此過去日本人對能在自己國土上發現恐龍並不抱太大希望。不過皇天不負苦心人,從1978年日本首度在巖手縣發現第一件恐龍化石以來,陸陸續續在日本全國包括熊本、群馬、石川、福島等,北起北海道南至鹿兒島的19個縣(日本的縣級相當於中國的省級)都有發現恐龍化石,這其中也包括福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