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女灸學家 屠呦呦因她與老公合著醫書啟示而獲諾貝爾獎

2021-01-09 不懂歷史的摩羯

今年疫情再次席捲而來,醫護人員再次成為我們的守護者,在這危難時刻,因為有他們,我們更加安心。

自古醫生這個職業就深得人們尊重,但是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名醫都是男性,其實也也有不少女性名醫,她們憑藉著對醫學的熱愛及治病救人的胸懷,挽救了生命,也為我國中醫學留下珍貴的經驗。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中國第一女灸學家、東晉著名的煉丹家葛洪。

鮑姑是個官二代,父親鮑靚官至廣東南海太守,同時也是個有名的道士,收了不少徒弟。其中有一個徒弟深得他喜愛,於是就把自己最寵愛的女兒鮑姑嫁給了他,這個人就是後世著名的道士、煉丹術士葛洪。

鮑姑對這樁婚姻很是滿意,一方面,她欣賞葛洪的才幹,雖然在後世人的印象中,葛洪更多被描繪成一個神神道道、整天只會煉丹的道士形象,但實際上,葛洪是個文武雙全的才子;另一方面,從小耳濡目染,鮑姑對煉丹製藥早已精通,而且為之著迷,特別是對中醫的灸法,非常有興趣,而葛洪不用說,對醫藥學研究相當深,兩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追求,所以婚後生活一直幸福美滿。

葛洪有一本傳世名作——《肘後備急方》,裡面收錄了大量常見病的藥方,而且方子裡的藥既便宜又好找到,是一本可以隨身攜帶的常用醫書,2015年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的青蒿素髮明,她說就是受到了《肘後備急方》的啟發。

葛洪的這本《肘後備急方》裡,記載了109條針灸醫方,其中有90多條灸方,更重要的是,其中還對這些灸法作用、效果以及針灸方法等進行了詳細描述,大大提升了這本書的實用性。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煉丹術士,葛洪專攻的是煉丹術和養生學,對針灸實在沒什麼興趣,而鮑姑一直鑽研針灸,在此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所以後世人推測,《肘後備急方》其實是葛洪與鮑姑夫妻二人合著之作,只是當時社會女子地位低微,所以最後作者就只寫了葛洪一個人的名字。

除了對灸法有著深入研究外,鮑姑對治療贅瘤與贅疣也特別擅長。

據說,有一次鮑姑去山上採藥,下山回家的時候,看到一個姑娘對著清澈的喝水獨自落淚。熱心腸的鮑姑就跑過去問人家:姑娘,你為何哭得如此傷心啊?

姑娘沒想到這裡還有人,猛地回頭,鮑姑終於看清了這位姑娘的容貌。原來她臉上長了好幾個又黑又大的瘤子,非常嚇人,連見多識廣的鮑姑都被嚇到了。

姑娘見是個陌生人,開始還吞吞吐吐,不願透露原因,後在鮑姑的追問下,道出實情:因為臉上這些瘤子太嚇人,至今沒有人敢上她家提親,還經常被人恥笑,她只能躲在河邊肚子落淚。

鮑姑一聽,就這事兒,簡單,伸手從腰上的藥囊裡取出幾根紅腳艾,搓成麻繩的樣子,然後拿出火摺子,將艾條點燃,放到姑娘臉上燻。

姑娘頭一次遇到這種治療方法,心想,反正都已經這樣了,也不能再醜了,死馬當活馬醫吧,就任由鮑姑給她燻。沒想到燻了沒一會兒,臉上一個瘤子自己掉下來了,接著又燻其他幾個,也都一個個自己掉下來了。姑娘驚喜萬分,趕緊跑到河邊,往水裡一看,不僅瘤子沒了,而且沒有留一點疤,臉上細嫩光滑的,好像從來沒長過東西似的。

姑娘問過鮑姑名字,回到村中,說她是神醫轉世,並稱她為「鮑仙姑」。後世為了紀念她,將她製作的艾條取名「鮑姑艾」,也稱「神艾」。

鮑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她深愛的醫藥學,她出身富貴,卻不畏艱苦,到各地的深山中採集藥草,為救治更多百姓不辭艱辛,贏得後世尊重,留下千古芳名。

相關焦點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每周一練答案: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啟示
    【練習題】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每周一練: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啟示  屠喲喲這次獲得諾貝爾獎,在社會上有一次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由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你想到了什麼?  【參考答案】  在多數中國人內心深處,有一個揮之不去的諾獎情結。
  •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等3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上三人因發現治療蛔蟲寄生蟲新療法獲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報導指出,隨後,物理學獎最早將於當地時間10月6日上午11:45公布,化學獎最早將于于當地時間10月7日上午11:45公布,和平獎最早將於當地時間10月9日上午11:00公布,經濟學獎最早將於當地時間10月12日下午13:00公布,文學獎的具體公布時間待定。
  • 85歲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 屠呦呦事跡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2011年度拉斯克獎頒獎典禮正在舉行,80歲的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捧起獎盃,面帶微笑地讓記者拍照,之後發表獲獎感言:「在青蒿素發現的過程中,古代文獻在研究的最關鍵時刻給予我靈感」,「我相信,努力開發傳統中醫藥,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治療藥物」。拉斯克獎為此獎勵屠呦呦從1600多年前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得到啟發,發現青蒿素,並讓青蒿素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抗瘧藥,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
  • 中國81歲屠呦呦獲被稱諾貝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
    屠呦呦,一個因特別而好記的名字,屬於一位年過80的中國女藥學家。這位發現了治療抗瘧病藥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現在了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名單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預言性地公開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醫科學家值得獲得諾貝爾獎。
  •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專家:這是中國的實力和中醫藥的勝利
    這是昨晚剛剛摘取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向外界表達的獲獎感言。  北京時間昨天下午,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發現治療瘧疾新療法的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中國科學報】屠呦呦獲獎「打開了閘門」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指出,女科技工作者要想做點事情很不容易,屠先生給我們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女科技工作者要自強,要尊重自己,還要自立,這種精神在當前更加重要。她建議,科技界要加強科學史的研究,認真分析整個諾貝爾獎的歷史,分析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獲獎背景、歷程,以及研究工作的意義。
  •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小時候,屠呦呦喜歡讀書。家中閣樓上放著不少醫書,雖然看不懂那些深奧的文字,但是書中的中草藥插圖卻吸引了她。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中醫研究院(今天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當時,中醫研究院還在創建期,不僅缺設備,實驗室裡甚至連基本的通風設施都沒有,條件很艱苦。長期和各種化學溶液打交道,屠呦呦的身體受到損害,曾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不過,她並沒因此放棄醫學事業。
  •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Campbell,Satoshi Ōmura和中國人屠呦呦(Youyou Tu)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Ōmura二人因發現治療蛔蟲寄生蟲感染的新療法,屠呦呦(Youyou Tu)因發現治療瘧疾的新療法,三人共同獲得該獎。
  • 中國創造奇蹟!屠呦呦獲諾貝爾獎_長城機電電源_機箱電源行情...
    70周年抗戰紀念閱兵,世界目光無不聚焦中國,而在今年國慶又傳來好消息:北京時間10月5日,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頒諾貝爾醫學獎。    屠呦呦從中醫古籍裡得到啟發,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由於這一發現在全球範圍內挽救了數以百萬人的生命,為促進人類健康和減少病患痛苦作出了無法估量的貢獻。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大獎,屠呦呦也是是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她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在中華科技史上書寫下又一段傳奇。
  •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導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本報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  (記者劉仲華、商璐)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等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另外兩名科學家將共享獎金的另一半。
  • 文靜女屠呦呦:「三無」科學家,三次失利,85歲贏得諾貝爾獎
    屠呦呦說:「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想諾貝爾獎太難了。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一起競爭,世界頂級的科學發現一起參與評估。然而,由「三無」科學家獲得的獎勵比由升天獲得的獎勵更難。屠呦呦,1930年出生。當她得到諾貝爾獎的時候,她已經85歲了,而且她還不累,所以她不得不推遲一些在瑞典安排的活動。
  •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簡歷資料照片 獲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據悉,屠呦呦是中國著名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該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2011年9月,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
  • 「三無」科學家,獲諾貝爾獎!為何沒拿國內獎反而先拿國外大獎?
    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學或者醫學領域有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 文靜女性屠呦呦:「三無」科學家,3次落選院士,85歲獲諾貝爾獎
    公眾比較了解的是她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在此之前的2011年,她就獲得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這個獎項被譽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所以,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是一種有著必然性的結果。屠呦呦確實沒有這三個中的任何一個,評選院士3次落選,現年已經90歲高齡,估計「三無」這個稱謂要陪伴終生瞭然而,這又有什麼可爭議的呢,她發現的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上百萬的百姓,還有什麼頭銜比這個貢獻更有價值和意義呢。關於諾貝爾獎的歸屬問題,其實也有爭議。有許多專家和科研人員也參與這個項目研究,是否諾貝爾獎只屬於屠呦呦個人呢?
  • 文靜女性屠呦呦:「三無」科學家,3次落選院士,85歲獲諾貝爾獎
    屠呦呦說:「青蒿素的發現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想得諾貝爾獎太難了,全世界頂尖科學家一起競爭,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發現一起參評。然而獲獎難比登天的獎項,被一個「三無」科學家獲得了。屠呦呦,1930年出生。
  •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結束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展示獲得的獎章。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付一鳴 和苗)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她是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入選「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今年初,由英國廣播公司屠呦呦研究員的這次入選,是全中國科學家和全中國人民的光榮!也是入選科學家中唯一在世的候選人。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研究員近幾年在國際國內所獲得的獲項:2011年9月,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
  • 呦呦成諾貝爾醫學獎中國第一人!她的「青蒿素」到底是個啥?
    2015年國慶節,讓我們一起來記住諾貝爾醫學獎中國第一人的名字:她因創製新型抗瘧藥而獲諾獎。就是這位因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而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的屠呦呦為世人創造福祉,為國人爭得榮譽。詩經有云,「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也許她的神老爸早料到女兒將與青蒿結下不解之緣。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