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量子點電視為何能成為消費市場新寵
QLED量子點電視能獨步高端市場,憑藉著獨門法寶——量子點(Quantum Dot)。量子點是一種溶液半導體納米晶,其尺寸從2納米到8納米不等。量子點的光電特性很獨特,它受到電或光的刺激,會根據量子點的直徑大小,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非常純正的高質量單色光。量子點應用到顯示技術上,可以藉助量子點發出能譜集中、非常純正的高質量紅/綠單色光,實現更佳的成像色彩。
-
納米線LED照明更節能 五年內實現商用化
,而且還將使用更低的功耗。此外,它們還可以應用於智慧型手機、電視機以及各種形式的照明中。 根據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玻爾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NBI)的研究證實,採用納米線製成的LED只需使用更少的能源,就能提供更明亮的光源。
-
科學家首次製備二十四面體鉑納米晶體
本報廈門5月7日電(通訊員王瑛慧 記者馬躍華)來自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孫世剛和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王中林等科學家採用一種新的電化學方法,首次製備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體鉑納米晶粒催化劑,顯著提高了鉑納米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領域具有重大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
科學家設計出比鑽石更堅固的碳納米結構
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即由純碳元素所能構成的各種不同的分子結構。包括如下圖所示的八種碳的同素異形體:a) 鑽石、b) 石墨、c) 藍絲黛爾石、d) C60 (富勒烯)、e) C540、f) C70 富勒烯(C70)、g) 無定形碳、和 h) 單層碳納米管等。它們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但是它們之間原子鍵的類型不同,這導致了不同的材料結構和性能。
-
我國科學家設計出新型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在照明與顯示產業有重要作用
【去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發明藍光發光二極體的數位日裔科學家,「白熾燈點亮了20世紀,LED點亮了21世紀」,從頒獎詞看出,發光二極體即LED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與照明技術的核心器件。幾十天後,一篇來自中國科學家的論文在《自然》上發表,報導了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
-
AM:多功能聚合物調節的SnO2納米晶體,實現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我們認為這是由於SnO2-高壓層上鈣鈦礦的垂直排列晶體生長造成的。由於SnO2–高壓層具有更大的疇和更高的表面自由能,鈣鈦礦可能發生更均勻的晶體成核。同質晶體成核導致沿平行於襯底的方向晶體生長的一致環境,並因此誘導鈣鈦礦疇的垂直分布。特別地,我們沒有提出鈣鈦礦層由水平分布的單晶顆粒組成,而是沒有優選晶體取向的相疇。
-
高畫質量子點電視讓追劇更有格調 海信華為誰更能讓你心動?
海信E9F搭載的是一塊ULED 4K屏,擁有高達百分區級的全陣列動態背光,並且內置了一顆AI光控晶片,能實現像素級調控,能讓亮部更亮,暗部更暗,讓觀看的畫面更加富有層次感。得益於量子點技術,海信E9F的色域值也達到了了140% BT709,配合四維還原引擎,能夠讓畫面色彩做到精準還原,帶來更加有沉浸感的觀影體驗。
-
鈣鈦礦基藍光LED研製成功未來照明將更廉價環保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LED可能會帶來更廉價和節能的照明。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滷化物鈣鈦礦製造的LED可能是照明和LED顯示器更便宜和更環保的替代物。鈣鈦礦是由立方晶體結構定義的一類半導體材料。具有良好的發光性能,且易於製造。使用來自滷素基團的元素,即氟、氯、溴和碘,鈣鈦礦可以被賦予依賴於晶體化學成分的性質。
-
科學家觀察到能彼此相互作用的「時間晶體」,可以比原子鐘更精確
「控制兩個時間晶體的相互作用是一項重大成就。」甚至在十年前,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奇異的新物質狀態,其中原子以重複的模式排列自己,類似於您在晶體金屬或巖石中發現的狀態。這就是他們如何獲得夢幻般的名字的原因:「時間晶體」。自從第一次合成時間晶體以來,這種罕見現象只出現了幾次。但是現在,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取得了下一個突破:他們已經觀察到兩個時間晶體相互作用。「控制兩個時間晶體的相互作用是一項重大成就,」 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的一篇有關該工作的文章的主要作者蘭卡斯特大學的薩姆利·奧蒂在一份聲明中說。
-
納米科學:科學家們觀察量子點,呼吸,以應對壓力!
納米科學:科學家們觀察量子點,呼吸,以應對壓力!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觀察到納米級半導體晶體隨著強大的雷射脈衝而膨脹和收縮。這種超快的「呼吸」提供了關於這些微小結構在開始融化時如何改變形狀的新見解 - 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指導研究人員定製其用於各種應用的用途,在使用SLAC的Linac相干光源(LCLS)X射線雷射器(美國能源部科學用戶設施辦公室)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將納米晶體暴露在一束雷射中,然後緊接著一個超亮的X射線脈衝,記錄了由此產生的結果。
-
科普:什麼是立體電視?為什麼液晶顯示器能顯像?什麼是CD機?
立體電視給人類開拓了一片嶄新的視野,發展前景非常廣闊。電視機、個人電腦及手持設備作為顯示終端,通過機頂盒或計算機接入寬帶網絡,實現數位電視、時移電視、互動電視等服務。網絡電視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電視觀看方法,它改變了以往被動的電視觀看模式,實現了電視以網絡為基礎按需觀看、隨看隨停的便捷方式。
-
科學家發現雷射光特性的改變可以只需要依賴一個晶體
雷射的應用可能受益於由美國國家標準技術協會(NIST)和中國的山東大學的科學家們的晶體研究。他們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方法,用來規避長期存在的作為雷射技術中關鍵部分的晶體製造的困難。但他們的這個發現也讓背後的科學專家們苦思冥想了一番。
-
科研人員成功製備出高質量硫化鋅光子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李佳課題組在光子晶體領域取得新進展,成功製備出高質量硫化鋅光子晶體,不僅獲得近100%的高反射率,而且飽和度
-
科學家利用AI技術造出更快,更精準,更清潔的光碟機納米晶片
當前,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開始從「類人腦」的角度出發,致力於將 AI 推向另一個高點。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和發展,該晶片可以實現更智能、更小型的自主技術,比如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以及智能可穿戴設備和仿生植入物,例如人造視網膜。多功能納米晶片在人類的認知學習過程中,視覺記憶往往是學習信息的核心來源。而 AI 系統的基礎之一,就是受人類認知啟發的神經形態視覺組件。
-
新型量子點LED: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量子點,是一系列極其微小的半導體納米晶體(尺寸在100納米以下),肉眼根本無法察覺。正是由於尺寸極小,所以其內部電子在不同方向上的運動都會受到限制。因此其光學和電子屬性不同於大型粒子,它們會具有量子限域效應、表面效應、量子隧道效應、介電限域效應等特殊的物理效應。
-
深圳先進院成功製備出高質量硫化鋅光子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李佳副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子晶體領域取得新進展,成功製備出高質量硫化鋅光子晶體,不僅獲得
-
首塊納米晶體「墨水」製成的電晶體問世
原標題:首塊納米晶體「墨水」製成的電晶體問世 電晶體是電子設備的基本元件,但其構造過程非常複雜,需要高溫且高度真空的條件。美韓科學家在《科學》雜誌上報告了一種新型製造方法,將液體納米晶體「墨水」按順序放置。
-
科學家發現手性晶體表現出奇異的量子效應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某些類型的晶體具有不對稱性,如生物「手性」,稱為手性晶體,可能含有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現的電子。手性晶體由於其磁性,光學,導電性以及特別是它們的拓撲性質而對物理學家非常感興趣。2016年, 普林斯頓謝爾曼Fairchild大學物理學教授 Duncan Haldane 因其預測拓撲材料特性的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物質的拓撲性質已經成為現代物理學中最受歡迎的寶藏之一,」Hasan說,「無論是從基本角度還是尋找下一代量子和納米技術的潛在應用。」
-
捷克科學家率先研發納米晶體中定位氫原子的方法
捷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使用動態精化與電子衍射數據採集的方法,成功定位了微米級以下有機或無機單晶材料中的氫原子。捷克科學家歷時七年,在布拉格研發出了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電子在晶體中的衍射,並定位原子、測量衍射和電子處理最終數據的方法和軟體。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科研人員也參與了該項目的部分研究。 成功檢測定位晶體結構中的氫原子將使研究人員更清晰地了解晶體材料的性質與功能。
-
用於量子光子學的高質量氧化銅晶體的合成方法
現在,KTH皇家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合成高質量氧化銅微晶的方法。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開發出了可擴展的生產方法,用於生產氧化亞銅(Cu 2 O)微米級晶體。參與研究的還有奧地利格拉茨工業大學固體物理研究所和法國帕拉索的OptiqueAppliquéeEcole Polytechnique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