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疾病或表型間遺傳相關性的方法——孟德爾隨機化方法與LD分數回歸

2021-02-13 天津市功能影像重點實驗室

疾病或表型間的遺傳相關性,是指兩個變量由於遺傳因素所引起的差異的比例。其中遺傳因素對變量1與對變量2的影響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來衡量遺傳多效性的程度。當然,當遺傳相關性為0時,變量1的遺傳效應完全獨立於變量2的遺傳效應;當遺傳相關性為1時,兩個變量的遺傳效應是完全相同的。

目前,檢測疾病或表型間遺傳相關性的方法主要有三大類:1)家系研究2)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檢測兩個變量間的遺傳效應的因果關係;3)使用全基因組數據評估遺傳相關性,又分為兩小類,第一,使用個體水平的基因型數據,主要包括使用GCTA等軟體包實現的Genetic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GREML)方法(詳細介紹見前期)以及多基因風險分數(詳細介紹見前期);第二,僅使用全基因組統計水平數據即可實現,主要有LD分數回歸的方法,目前,一些軟體包也支持基於全基因組統計水平數據計算多基因風險分數。因此,如下,我們重點介紹孟德爾隨機化方法及其LD分數回歸(LD分數回歸部分,由於內容較多,我們分成理論和操作實踐兩個部分,此篇主要注重操作實踐,其理論部分詳見下期)。而實現孟德爾隨機化以及LD分數回歸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R包加載以及特定軟體,此處,我們主要介紹實現孟德爾隨機化的MR Base以及實現LD分數回歸的LD Hub,這兩個網頁版資料庫操作方便簡潔,包含能夠常用到的疾病或表型的基因及表達水平的數據。

相關焦點

  • Mendelian randomization孟德爾隨機化法
    如果不做其他分析,光看這個相關性,我們是無法得知這兩個表徵之間是否有真實的因果關係。為了闡明這些表徵是否有因果關係,我們一般在研究中考慮加入孟德爾隨機化分析。基本問題既然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那麼如果去探索醫學科研中的「暴露」與「結局」之間的因果性呢?
  • 以Nature Genetics一篇新文為例,探討孟德爾隨機化方法學的應用
    圖二 孟德爾隨機化示意圖近期,遺傳學領域的一些研究成果讓系統性的運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學來尋找藥物靶點成為可能。通過和現有藥物隨機對照試驗的比對,發現有孟德爾隨機化篩查證據支持的蛋白質靶點,其最終轉化為上市藥物的成功率有非常顯著的提高(表一)。
  • 高考生物複習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講解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常常是對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進行簡單的總結,沒有提供新的情境讓學生思考與應用,學生缺少對科學方法的感悟和內化過程,從而影響課程標準具體目標的達成。從總結孟德爾成功的原因到分析和運用科學方法,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提升過程。  1選擇理想的模式生物  實驗材料的選擇是決定研究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孟德爾隨機化
    為了更好的探究因果關係,必須在實驗設計和方法上加以改進。孟德爾隨機化, Mendilian Randomization,  簡寫為MR, 是一種在流行病學領域應用廣泛的一種實驗設計方法。在孟德爾遺傳規律中,親代等位基因隨機分配給子代,基因型決定表型,基因型通過表型與疾病發生關聯,基因型看做是工具變量Z, 表型看做是暴露因素X, 疾病看做是結局變量Y。基因型(特指胚系細胞的基因型)是先天決定的,不會受到生長環境,經濟地位,行為因素的幹擾,而且先有基因,再有表型,再有疾病,三者的先後順序符合因果時序。
  • 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由來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由來。孟德爾遺傳定律從眼睛的顏色到某些疾病的發病率,我們的所有性狀和特徵都遺傳自我們的父母。奧地利修士格雷戈爾·孟德爾第一個發現了控制這些性狀遺傳的定律。
  • 沈俠團隊開發出用於估計遺傳相關的「高精度似然函數」新方法
    遺傳相關(Genetic Correlation)是遺傳學核心概念,用于衡量表型之間由基因決定的相關性。
  • 鄭捷團隊運用遺傳學大數據構建蛋白質與人類疾病的因果關係網絡
    該研究運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學,完整構建了1002種蛋白質與225種人類複雜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網絡。遺傳學大數據和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方法學的發展[1],使得大規模地搜尋蛋白質組和人類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成為可能。此類研究對尋找合適的藥物靶點,增加隨機對照實驗的成功率,降低藥物研發成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謝國彤:疾病預測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經典回歸方法
    基於經典回歸方法的疾病預測傳統的疾病風險預測主要基於 Cox 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簡稱 Cox 模型)及邏輯回歸模型。例如,[Wang et al. 2003] 發表於 JAMA 的文章利用 Cox 模型,基於弗雷明漢(Framingham)心臟研究來建立房顫患者發生腦卒中及死亡的風險預測模型,方法流程見圖 1。
  • 孟德爾是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2.應用統計學方法分析實驗結果。3.從單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對生物性狀進行分析時,孟德爾開始只對一對性狀的遺傳情況進行研究,暫時忽略其他性狀,明確一對性狀的遺傳情況後再進行對2對、3對甚至更多對性狀的研究。4.合理設計實驗程序。如設計測交實驗來驗證對性狀分離的推測。
  • 科學家研發出檢測梨石細胞表型的新工具—新聞—科學網
    常用於測量石細胞的冷凍鹽酸分離法操作繁瑣、費時,無法滿足高效開展梨品種資源評價和遺傳育種工作的需求。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梨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基於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檢測梨石細胞表型的工具Pearprocess。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農業科學學報(英文版)》(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IA)2020年第6期。
  • Nat Genet | 沈俠團隊取得人類複雜性狀遺傳相關估計新突破
    責編 | 兮遺傳相關(Genetic Correlation)是遺傳學核心概念,用于衡量表型之間由基因決定的相關性。人類身上的各種性狀、行為與疾病,相互間往往存在著相關性。例如,運動量的多少與體重相關、受教育的程度與收入相關、血脂的高低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相關。
  • 高一生物複習方法: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相關知識點
    二、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1、實驗過程(看書)  2、對分離現象的解釋(看書)  3、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測交(看書)  例:現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斷它是顯性純合子(AA)還是雜合子(Aa)?
  • 深度揭秘不可思議的事實,孤獨的天才孟德爾
    因為A/a表型相同於a/A(僅其A和a來源的父母本不同),它們都表現為Aa。所以,A/A+A/a+a/A+a/a= A+2Aa+a。孟德爾這個等式很重要。他將等式左邊性細胞內的成分和右邊得到植物後代的表型連起來。左邊是我們現在說的基因型,右邊是表型。孟德爾從表型的1:2:1推導出生殖細胞遺傳物質的組成。
  • 用基因預測疾病治療疾病 離成為現實還有多遠?
    「建立生物資料庫,通過大量的樣本分析更加精確地預測;精準診斷以及各個疾病之間的全基因組關聯性研究;表觀遺傳學和經典遺傳學相結合——這些都是近年來最大的突破。」 黃教授告訴記者。  網際網路上最常見的基因預測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理論遺傳預測,另一種是經驗遺傳預測。
  • 帕金森新基因座、因果關係及遺傳風險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痺(paralysis agitans /shaking palsy),是一種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之一。僅在美國就有大約100萬人患有PD【1】。PD的臨床特徵可以概況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
  • ...研究院桑慶團隊與合作者首次明確合子分裂失敗為新孟德爾遺傳病...
    合子分裂失敗這一表型在臨床中時有遇到,但其是否是孟德爾遺傳病以及背後的遺傳因素卻一直未知。近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桑慶、教授王磊聯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教授林戈以及國內多家生殖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揭曉了上述問題的答案。研究發現了導致人類合子分裂失敗的第一個突變基因BTG4,並通過一系列體外、體內研究,揭示了BTG4突變導致合子分裂失敗的致病機制。
  • 如何利用遺傳圖譜研究雜種優勢?
    分子標記的發展和飽和連鎖圖譜的構建為解析雜種優勢遺傳基礎提供了新的工具。兩個主要的新方法應運而生:1.利用分子標記的信息,探索雜種優勢與親本遺傳多樣性的關係;2.對雜種優勢QTL進行定位,以此挖掘出控制雜種優勢的基因。利用分子標記信息進行QTL作圖,挖掘控制雜種優勢的數量性狀位點,是研究雜種優勢機理的常用方法。但是,以往的低密度分子標記並不足以檢測控制複雜性狀的多個連鎖基因。
  • 孟德爾定律終於要改了
    按:今天有一次看到精卵結合不隨機的報導文章,於是又想起了此文,特拿來分享。 首先申明標題確實有標題黨的嫌疑,因為孟德爾遺傳規律是普適規律,想要顛覆不大可能,不過真理都是在修正中完善的。 孟德爾遺傳規律成立的一個條件就是精卵結合是隨機的。
  • 楊輝等團隊系統介紹GOTI的全基因組脫靶效應檢測方法
    楊輝等團隊系統介紹GOTI的全基因組脫靶效應檢測方法 2020-09-01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GS測序技術原理,檢測方案及選擇標準大全!
    (2)重疊疾病表型的診斷。如肌病Panel,雖有重疊表型,但又屬於不同疾病類,可用不同Panel檢測。再如癲癇,遺傳代謝病引起的代謝性癲癇和幼嬰癲癇性腦病均以癲癇為主要表現,分屬不同類別,且有各自表型特點,也應採用不同Panel檢測。(3)屬於同一類致病機制或分子途徑的疾病。如離子通道病神經系統疾病進行Panel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