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雷達組網監測山火 力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2021-01-20 中國氣象

3月21日15時13分,國家電網福建某市公司線路運維技術人員手機簡訊收到山火告警信息:「安溪縣,距離湖上鄉2.5公裡,東經117.9679度,北緯25.2406度,面積21.4平方公裡,初始時間15時01分,持續時間11分鐘。」他迅速登錄監控系統,發現某220千伏線路148號杆塔下方有山火後,立刻發出防火滅火通知,線路險情得以化解。


清明前夕,由福建氣象雷達應用創新團隊研發的「新一代天氣雷達組網監測林火系統」正式運行,監測結果應用於同時啟用的國網福建電力有限公司電網山火預警監測系統,在國內率先實現都卜勒天氣雷達組網對輸電線路附近山火的實時探測和自動報警,試運行5天成功探測到20餘起線路火災隱患,有效保障了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在福建,約70%的35千伏以上輸電線跨越山區林地,附近多灌木、荊棘、農田,掃墓祭祖時放鞭炮、焚燒紙錢、點蠟燭等行為極可能引發山火。若不及時控制,山火不僅會烤焦塔基、燒斷電線,形成的煙塵上升更會導致空氣絕緣降低,形成導電通道,引發線路跳閘停電。因此,清明期間,電力企業對山火告警需求更甚。


此前,我國森林火災監測主要手段是衛星、遠程視頻監控,輔以高山人工瞭望和地面巡邏檢查等,但這些手段均存在不同的局限性,難以滿足輸電線路監測的精細化需求。

圖1  FY-3B氣象衛星印度尼西亞火點與真彩色合成圖(2015年10月9日15時(北京時))


國網福建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技術人員舒勝文博士介紹,新的電網山火預警監測系統利用全省的都卜勒天氣雷達組網監測,每隔六分鐘對全省10多萬平方公裡區域進行一次掃描,並與衛星紅外遙感探測技術和電網GIS(GIS即地理信息系統)相融合,既能及早發現山火,還可以自動判斷臨近山火的輸電線路和杆塔信息、與山火距離,比單一的衛星紅外監測手段更及時、更智能、更高效。


2011年,福建省氣象局在龍巖市探索雷達自動監測和預警森林火災技術研究及業務應用,並於2014年開始業務試驗。雷達全天候監測解決了衛星監測森林火險雲遮擋、人工觀測視野窄的難題。

福建氣象雷達應用創新團隊主創人員、龍巖市氣象局雷達站站長張深壽介紹,當下新系統與以往相比有三方面的升級。

「首先,率先實現全省8部雷達的聯網觀測,通過互補和互相印證,觀測覆蓋度相較單點探測大幅提升。其次,煙塵回波自動識別算法得到極大改善,識別準確率大大提高,空報率不斷減少。第三,雷達觀測信息深度嵌入電力行業的GIS預警系統,實現電網山火的綜合監控和自動告警,降低了人為主觀影響。」

據悉,福建氣象雷達應用創新團隊將繼續在雷達覆蓋度、煙塵回波自動識別算法和監測準確率等方面深入攻關,推動氣象與行業更緊密融合,發揮更大效益。

隨著氣溫回升、萬物復甦,越來越多的市民朋友選擇走出家門,到公園或郊外遊玩。清明節馬上到了,祭祀點燃的明火和燃放鞭炮引發的火災隱患也是不少,再加上春季風多、風大、風乾,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加速蔓延。


下面收集了春季家居生活、踏青郊遊和祭掃中需要注意的防火小貼士,供大家參考。

清明掃墓時,燃放炮竹的人們需在燃放炮竹之前做好安全措施。一是在墳地周圍設置安全區域;二是把炮竹煙花放置安全區域內、空曠處點燃;三是隨手準備好樹枝或其他撲火工具,一旦發現火苗立即採取措施迅速撲滅。燃放煙火要考慮清楚煙花墜落時可能餘火會點燃周圍的易燃物,因此,燃放煙花時,墜落物必須安全著落到空曠處。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報社、百度等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 通訊員翁文靜報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責任編輯:張小娟

相關焦點

  • 福建:利用氣象雷達「巡山捕火」
    中國氣象報記者 湯珺琳 通訊員 翁文靜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如今,「綠色生態」已然成為「清新福建」的一張亮麗名片。人工瞭望和地面巡邏檢查等其他監測手段,也只能起到有限的輔助作用。」  如何有效監測森林火災,成為當前福建生態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發射功率大、接收機靈敏度高,可以探測到很弱的回波。
  • 福建:氣象雷達給青山綠水「體檢」
    「每隔6分鐘,對半徑200多千米、方圓10多萬平方千米的區域進行一次掃描探測,藉助雷達的火災回波可以更準、更早地發現林火,比目前其他探測手段早了30分鐘至兩小時,提高了森林火災撲救的效率。」龍巖市氣象局紅尖山雷達站站長張深壽說。  福建森林覆蓋率65.95%,長期保持全國第一。
  • 中國電力科學院:以技術創新支撐 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研體系的核心骨幹,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圍繞大電網發展,開展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實際問題—— 8月19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安全穩定導則和技術導則適應性研究」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驗收。
  • 保安全 保供應 保民生 保服務
    面對迎峰度冬電網大負荷運轉和冰雪天氣輸電線路覆冰的雙重挑戰,國網雅安電力(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雅電集團)提前啟動應急預案落實風險防控措施,積極應對寒潮天氣影響,按照「保安全、保供應、保民生、保服務」原則,嚴守電網安全「生命線」,確保冬季供電安全可靠。
  • 福建天氣雷達的發展歷史
    圖1 福建的地理位置天氣雷達,是專門用於降水為主的探測雷達。屬於主動式微波大氣遙感設備。用於天氣系統的監測和警戒和預報,是中、小尺度天氣系統(如颱風和暴雨雲系)的主要探測工具之一,是天氣監測的重要手段,在突發性、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和警報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 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來康康國家電網怎樣保供電
    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各單位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加強電力設施運行維護和重點線路巡查消缺,多措並舉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國家電網廣大幹部員工堅守一線、有呼必應,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弘揚電網鐵軍精神,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 國家電網迎戰雨雪天氣 保障電網可靠運行
    近日,新疆喀什迎來大雪天氣,喀什供電公司組織員工特巡重要的輸電線路,確保電網可靠運行。 山西  加強供電線路巡視與維護 近日,山西省迎來持續大風降溫天氣,受此影響,山西電網負荷屢創新高。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全力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讓廣大人民群眾取暖用電無憂。 本次寒潮造成山西全省各地日最高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平均降溫8~15攝氏度。
  • 「北鬥+電網」怎樣結緣、如何融合?
    「國內電網設備對時間精度要求為毫秒級,應用北鬥授時功能,設備時間精度可提升到納秒級,遠遠超過電力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需求,更有利於微電網的調控運行。」 江蘇連雲港供電公司信通分公司負責人介紹。不僅如此,基站還能感知到電網設備釐米級的位移變化,迅速發現人力難以及時察覺的隱患。國家電網經營區覆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電網設備分布廣泛、跨越崇山峻岭,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
  • 福建利用氣象雷達監測林火受央視等媒體關注
    「福建利用氣象雷達探測林火工作上央視了!」
  • 西藏5部X波段天氣雷達投用
    記者日前從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由自治區財政投資,該局負責實施的《拉薩天氣雷達監測系統建設》項目(一期、二期)日前通過業務驗收,標誌著5部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系統(簡稱X波段雷達)建成並投入組網業務運行,填補了拉薩周邊多區域天氣雷達監測盲區,將有效提升氣象災害精細化預報預警能力
  • 智能電網、電子式互感器、電力一次設備三者在線監測
    我國地域遼闊,各大區電網互聯,大量的西電東送,使國家大電網跨越了幾個時區。為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對智能電網的研發,則是急迫和至關重要的任務。由於這種跨越幾個時區的特大電網存在大面積停電的危險,而這種危險大多涉及調度員處理是否得當的人為因素,如2003年 「8.14」美加大停電事故。
  • 「拉薩天氣雷達監測系統建設」通過驗收 推動實現雷達監測全覆蓋
    雷達波段代表的是發射的電磁波頻率(波長)範圍,非相控陣單雷達條件下,高頻(短波長)的波段一般定位更準確,但作用範圍短;低頻(長波)的波段作用範圍遠,發現目標距離大。S波段雷達一般作為中距離的警戒雷達和跟蹤雷達。
  • 福建:用新一代氣象雷達探測林火
    如何有效監測森林火災,成為當前福建生態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一代天氣雷達發射功率大、接收機靈敏度高,可以探測到很弱的回波。2011年起,福建省氣象局就在龍巖開啟新一代天氣雷達自動監測和預警森林火災技術研究及業務應用。
  • 西藏建成兩部都卜勒天氣雷達
    新華社拉薩10月8日電(張京品、查日)記者8日從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由該局承建的2部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近日建成並投入業務試運行。這將填補拉薩周邊多個區域天氣雷達監測盲區,極大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 首次引入北鬥系統 南方電網將實施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新華社貴陽12月3日電】 南方電網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的地區,將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有效避免過去大山深處監測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等問題,有序部署防冰抗冰,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 南方電網將首次用北鬥系統實施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新華社貴陽12月3日電(記者齊健)南方電網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的地區,將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有效避免過去大山深處監測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等問題,有序部署防冰抗冰,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 環渤海灣海洋水文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組網正式運行
    ◎文明徵/文隨著東營港潮汐、風速風向自動化量測系統的安裝完成,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建設的環渤海灣海洋水文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組網近日正式投入運行,進一步提升了該中心海岸帶資源環境調查和監測能力。
  • 2021福建國家電網報名倒計時_國網福建招聘通知筆試的時間
    2021福建國家電網報名倒計時_國網福建招聘通知筆試的時間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國企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國家電網,筆試,報名時間,報名入口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答:任何一個電氣設備,為了安全可靠的工作,都必須有一定的電流,電壓和功率因數的限制和規定值,這種規定值就稱為額定值。   2.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是什麼?   答:(1)通路 (2)開路 (3)短路   3.單相交流電路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計算公式?
  • 北鬥系統將首次被南方電網用於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電纜網訊】據悉,南方電網將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地區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過去覆冰監測終端通過行動網路進行數據傳輸,而容易覆冰的輸電線路區段大部分位於大山深處,經常因信號問題導致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應用北鬥通訊模塊的定位功能後,檢修人員可以對覆冰監測終端進行定位,有效提高運維效率。 引入北鬥系統後,監控數據可通過北鬥系統傳送到電網生產指揮中心,解析後的數據將傳送至覆冰預警系統,實時為防冰抗冰提供有效指導。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 佳木斯深空站保電「利劍出鞘」
    在接到佳木斯深空站保電任務後,提前進行任務準備,精心準備、周密部署。成立保電工作組,制訂保供電方案,細化任務,明確目標,多次召開保電專題會。各專業齊心協力,嚴陣以待。對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用電安全隱患下發了《用電檢查結果通知書》及《關於「天問一號」保電工作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的通知》,督促並指導客戶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