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作家金庸先生與世長辭,從此江湖不再是江湖

2021-01-20 看電視的小和尚

據悉,金庸先生於2018年10月30日離世,享年94歲。說起金庸先生,就不得不說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大作,都是源自金庸先生的作品,這其中每一部電視劇都是無法超越的經典。這些老片即便到現在依舊火熱,播放率始終居高不下,固然導演和演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不難看出金庸先生著作的絕妙。而且基本上每一部連續劇都存在好幾個版本,不斷的被翻拍,有的拍成連續劇,有的拍成電影!為什麼?其實不難想像,因為經典,因為精彩,因為無人超越。

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等巨作原型小說
《射鵰英雄傳》傳劇照
《天龍八部》劇照

金庸先生的小說,是上世紀無可比肩的暢銷書。到本世紀由於技術的發展,金庸先生的小說不斷的被拍成影視劇,一度流行至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金庸先生就好比一個黑洞,任何人靠近他都會失去光華,根本沒法比。即便是梁羽生、古龍這樣的大作家也無法比擬。在此,讓我們為經典致敬,為金庸先生致敬。

金庸先生不為人熟識的親屬關係: 姑父:蔣百裡 表兄:徐志摩 表外甥女:瓊瑤 表姐:蔣英(錢學森的夫人)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拜別金庸,外媒這樣用英文描述他的「江湖」
    《南華早報》:各界紛紛悼念中國文學巨匠金庸先生,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史詩級作家,他詮釋了武俠精神。到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金庸一生總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為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創造了一個瑰麗瀟灑、快意恩仇的江湖。除了創作小說,金庸還是一個優秀的媒體人。
  • 全世界拜別金庸,外媒這樣用英文描述他的「江湖」丨外媒說
    《南華早報》:各界紛紛悼念中國文學巨匠金庸先生,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史詩級作家,他詮釋了武俠精神。到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金庸一生總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為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創造了一個瑰麗瀟灑、快意恩仇的江湖。年輕時的金庸除了創作小說,金庸還是一個優秀的媒體人。1959年,他與人合資創辦了香港報紙《明報》。
  • 誰人夢裡無江湖?
    金庸先生,前不久回到了自己那個煙雨濛濛的江湖。無數人為這場離別悲傷痛苦,但金庸先生卻早就在書裡說過,「人總得別離,就是來得早晚些」。雖然我們已不能再見到先生的音容笑貌,但先生的文字卻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情皆孽,無人不冤。說說我心中的江湖
    金庸原名查良鏞金庸的14部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金庸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連起來的簡稱,後來還有一本《越女劍》沒有之前的小說出名,前面的14部小說分別是:飛—《飛狐外傳》白—《白馬嘯西風》鹿—《鹿鼎記》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笑—《笑傲江湖》書—《書劍恩仇錄》第一部小說神—《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第二部。俠—《俠客行》倚—《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第三部。
  • 金庸武俠小說英譯版發行 「江湖」在西方拓土艱難
    金庸武俠小說英譯版發行 「江湖」在西方拓土艱難 原標題:   中國僑網11月2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1957年,查良鏞(Louis Cha,筆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首次在香港出版,很快成為最受歡迎的中文武俠小說之一
  • 他的筆 給人一個江湖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當世故配上了詩情,當畫意融入了精神,或許並不能構成渴望中的美麗一幕,但卻描繪了最完整最真實的江湖 金庸先生駕鶴西去的消息傳開後,朋友圈裡的各類紀念文章瞬間湧現,可謂此起彼伏,琳琅滿目。大家都害怕了如今的熱點傳播規律,生怕時間一過,新聞變為冷飯,將不再有人問津。對金庸的懷念,或許也「難逃此劫」,但理應像他的那些武俠小說一樣,持續得綿長、恆久一些。
  • 金庸筆下的丐幫風雲:《射鵰》中威震江湖,《倚天》中一落千丈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曾這樣描述:「江湖上向來有言道:明教、丐幫、少林派,各教門以明教居首,天下幫會推丐幫為尊,武學門派則以少林派為第一。」可見教門、幫會、門派是金庸小說的江湖武俠世界重要的部分。今日小編要說到的門派曾在神鵰,射鵰和天龍時代,威震江湖,勢力廣布天下,可到了倚天時代,逐漸衰落,甚至人人喊打。此門派究竟是什麼門派呢?它就是丐幫。在《射鵰英雄傳》中,丐幫由悲丐洪七公當幫主,後來是黃蓉當幫主,丐幫在洪七公和黃蓉的領導下,人才輩出,被稱作是「天下第一大幫」。
  • 你不知道的金庸:父與子是一生的心結 最怕的卻是貓頭鷹
    一代武俠宗師金庸病逝,享年94歲。金庸原名查良鏞,武俠小說泰鬥,他曾創作過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其中最著名的即是《天龍八部》,亦是《新天龍八部》網遊的原身IP。先生的書迷過億,幾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 韋小寶毀了江湖,我們毀了夢
    在金庸筆下,靖哥哥的江湖原本是他從香江北望的家國情懷的理想寄託,最終在金大俠的收尾之作《鹿鼎記》裡,韋小寶如同新冠病毒一樣完全毀了江湖。導演馬進之後,估計一時半會沒人再去動改編金庸的念頭了。斯人已逝,金庸雖然早已無力保衛自己的作品,但曾經反哺幾代大陸青年的武俠小說與港產片,正迅速成為一個懷舊話題。
  • 小和尚虛竹成幸運兒 金庸先生暗示我們什麼梗?
    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人物之所以傳奇出彩,與他們一路飆升的技能密不可分,而賦予他們奇絕詭異的履歷的,不是什麼英俊瀟灑,也不是什麼顯赫的家世,而是兼懷天下的人格魅力和匡扶正義的俠義精神。天庭飽滿,地格方圓。金庸先生創作的武俠世界以及他筆下的主人公,無論男女,無論民族,都著重俠義精神的布道和升級。我們常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神鵰俠侶》裡的郭靖,《天龍八部》裡的喬峰,《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皆如是這般。同時,在他們之外,我們不難注意到,諸如段譽、虛竹、韋小寶、胡斐、令狐衝,楊過等等,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仁慈、仁愛、憐憫、體恤之心等,無一不是俠義精神的寫照。
  • 黃霑用傳統五聲調為《笑傲江湖》作曲,許冠傑被金庸吐槽年齡太大
    因為欣賞胡金銓,徐克認定由他來拍《笑傲江湖》最適合不過,只是,胡金銓拍電影歷來摳細節,再加上當時的他年事已高,身體不怎麼好,而拍電影又是非常累人的工作。為了趕拍攝進度,徐克和李惠民、程小東等導演一同插手了電影拍攝。多位導演直接參與,結果導致彼此的拍攝理念發生碰撞,最終,胡金銓退出拍攝。
  •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其實還有下半句,金庸沒說卻早已給出暗示
    今日小編要來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金庸筆下一位驚豔江湖的絕世高手的故事,此人正是《笑傲江湖》日月神教第一高手——東方不敗。讀過《笑傲江湖》的朋友對此人都不會陌生,所謂「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東方不敗當年被任我行算計,練成了金庸筆下第一邪門武功《葵花寶典》,「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由於這門武功威力太過奧妙,東方不敗無法克制自己的欲望,終於還是揮刀自宮,從此江湖少了一位絕美男子,而武林卻多了一個「妖媚」魔頭。但凡一個人權利達到一點的程度之後,內心便會發生膨脹,比如《天龍八部》中的丁春秋,硬是逼得手下一群弟子阿諛奉承,什麼「星宿老仙,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法駕中原。」云云,當真是可笑。
  • 書蟲的最愛,繼金庸古龍先生之後,再創輝煌的武俠小說
    書蟲的最愛,繼金庸古龍先生之後,再創輝煌的武俠小說嗨,我的小寶貝你們最近過得怎麼樣呀?不知道大家這段時間都在看什麼小說呢,小編的推薦大家有木有看呢?沒看的趕緊收藏起來,書荒的時候看絕對不虧。下面小編今天繼續給大家推薦熱血武俠小說咯!
  • 衡山派、鐵掌幫、丐幫,金庸筆下的湖南幫派恩仇錄
    掌門人「瀟湘夜雨」莫大先生的兵器就是一把內藏利刃的胡琴。《笑傲江湖》中莫大先生的出場次數並不多,但總是先聞其胡琴聲,然後見其枯槁的面容。消瘦的身影再加上悽楚的琴調,這位老者的身上似乎背負著太多的悲愁往事,很像西方一個中世紀的吟遊詩人。 莫大先生在《笑傲江湖》中第一次出場是在衡山一茶館,金庸以「形狀甚是邋遢,顯然是個唱戲討錢」來形容他。
  • 李敖曾痛批金庸 說了兩個詞五個字 金庸竟無言以對
    今天上午10點59分,一代鬥士李敖先生離世了,享年83歲。李敖先生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雜文上,可以說他的雜文成就無人匹敵,李敖的文風犀利深刻、一針見血、一劍封喉,非常勇猛。用李敖自己的話說,他罵人從來不會生氣,因為已經習慣了,看不順眼就直接罵過去。
  • 金庸先生逝世!「飛雪連天射白鹿」英文怎麼說?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金庸本名查良鏞,出生在浙江海寧,祖上是名門望族,不但善於經商,而且出了很多學識淵博的後人。
  • 「黨員」六神磊磊:我做不了江湖大俠
    在後者的江湖裡,他用另一套招式行走。  「磊磊,我愛你這麼犀利又這麼委婉。」十萬加文章《請用管我讀金庸的勁頭來管疫苗》下面的有這樣一條熱評。  此文一發出,最贊熱評是「如果這篇文章不刪,我給你發五百元紅包!」——文章後來竟然沒有刪。犀利之外,委婉所建之功不小。  眾所周知,就算不用走夾縫,六神磊磊的江湖也不會沒有制約和管束。
  • 身不由己時,幸有古龍的江湖可以流浪
    說起中國武俠小說,總不免把金庸、古龍一起議論。在武俠小說中,總有一個叫江湖的地方。江湖中,金庸是俠客,古龍則是浪子。浪子要活得瀟灑、把酒言歡、無拘無束。李尋歡大概是最獨特的那個,看似弱不禁風,喝一口酒,吐一口血,兵器只有一柄小小的飛刀,卻在江湖兵器榜上排名第三。他抑鬱、脆弱,同時也幽默、勇敢、浪漫得不像話。
  • 為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三位武功被耽誤了的大俠,告訴你答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說起武俠,說起江湖,就不得不提及金庸。金庸一共寫了十四部長篇武俠小說,被連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除此之外,金庸還寫了一部短篇武俠,叫《越女劍》,金庸武俠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連貫的,它們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中,有三位武功被耽誤了的大俠。
  • 新之說:「猴版」韋小寶再毀經典,金庸武俠正在離我們而去嗎?
    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作品中哪一部成就最高歷來眾說紛紜。其中很多人覺得這部封筆之作《鹿鼎記》是金庸武俠世界的最高峰。當《鹿鼎記》最早開始在報紙上連載時,社會輿論普遍不太相信這是金庸本人的作品,懷疑是不是那幾個叫「金庸新」「金庸名」的傢伙又重出江湖了。畢竟這個叫韋小寶的小混混年紀輕輕不講武德,專門偷襲江湖老同志,還一路坑蒙拐騙、飛黃騰達、官運亨通、妻妾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