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就是「腦供血不足」?

2020-11-26 騰訊網

每日一則

01

十月

星期四

健康謠言 :頭暈就是「腦供血不足」?

十月一日

頭暈不一定是腦供血不足,很可能是耳石症!

耳石症患者的頭暈發作,常由快速移動頭位而誘發,如躺下、起床、在床上翻身、彎腰、站立、頭後仰等情況下出現天旋地轉,伴噁心、嘔吐、頭重腳輕、漂浮感、平衡不穩感等。症狀發作時間較短,在保持一定位置時症狀消失,改變頭位時又可出現。耳石症是一種可治療、可自愈、易復發的疾病,症狀明顯時需要手法復位治療。

健康闢謠日曆

十月神經系統

這是人體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家也可以叫它神經系統。大腦司令部發出的各種指令都可以通過它快速送達全身各個部位。它要是罷工,身體就癱瘓了。

科普來源: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頭暈頭痛腦供血不足?3個小方法,改善腦供血讓你不再難受!
    現如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引起大家的廣泛重視,一些典型的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說腦梗死,腦出血,心臟病,心肌梗塞和腦供血不足等,這些疾病不再僅僅在年紀大的人群中出現,而是越來越趨近於年輕化了。那麼有沒有了解什麼是腦供血不足呢?
  •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六種方法治療腦供血不足
    有的時候進行劇烈運動之後,會出現頭暈目眩,腦袋缺氧的現象,我們會說是腦供血不足了。腦供血不足除了這個症狀還有其它哪些症狀呢?腦供血不足的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腦供血不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問題,還有腦供血不足要如何治療。相信看完本文你會有所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你。
  • 腦供血不足信偏方引發腦梗險丟命,治療腦供血不足真有偏方嗎?
    【三博病例】47 歲張先生(化名),一年前出現頭暈頭疼,失眠多夢、記憶力差的症狀,親戚聽說他的症狀後,認為是腦供血不足,只是個小問題,不礙事,隨後給他推薦了自用偏方和保健品。治療腦供血不足,真有偏方嗎?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而且越來越年輕化。
  • 腦供血不足,3個小方法可自測,改善腦供血,還要「兩手抓」
    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可引起腦功能障礙。一般情況下,腦供血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但不排除一些年輕人也可能存在這一情況。
  •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如今,我們稍加觀察一下就不難發現,身邊有很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症狀。有的人就會自嘲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其實,這不是中不中用的問題,大多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
  • 【聽出健康】腦供血不足怎麼辦 聽神經內科專家為您支招
    在生活中,中老年朋友都會遇到腦供血不足。但是有專家說,腦供血不足,嚴格意義上說,不能算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狀的俗稱。為什麼這麼說? 長期腦供血不足會出現腦組織缺血、缺氧,出現頭暈、記憶衰退、手腳麻木、睡眠障礙等症狀。 3、哪些人群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年齡是動脈硬化不可控的因素。
  •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經常有這感覺竟是腦缺氧
    現代生活壓力較大,不少人因為長期勞累,精神疲憊等等原因,都會出現腦供血不足,那麼,出現腦供血不足都有什麼症狀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腦供血不足的症狀,腦供血不足怎麼辦?以及如何預防腦供血不足?腦供血不足的症狀當我們出現疾病的時候,身體往往會有一系列的反應症狀,那麼,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腦供血不足的五大症狀。症狀之一、睏倦與嗜睡表現為哈欠連連,是腦缺氧,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的反應。隨著腦動脈硬化加重,動脈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嚴重惡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腦供血不足發作5至10天前,頻頻打哈欠。
  • 腦供血不足的現象,你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導語:許多人認為腦衰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症狀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出現了腦供血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是頸椎受壓導致對腦血管的壓迫而形成;另一方面是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血管堵塞和狹窄,堵塞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及治療
    腦供血不足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顱腦血流量減少,引起腦組織、腦細胞缺血常見的原因: 1、腦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導致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狹窄,如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椎動脈、基底動脈狹窄等,可以引起頭暈、頭痛、言語功能障礙、肢體偏癱、行走不穩、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等,需要給予血管內支架植入術、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改善循環藥物以及針灸理療、康復訓練等治療措施。
  • 每天做這個動作,就可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緩解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患者主訴近兩年來常感到頭暈、視力模糊、記不住東西等,早晨起床後還經常出現唇舌麻、臉麻的症狀,用手搓揉臉好一會麻木的感覺才會消失。經腦功能性影像學檢查確認有腦血流低下的情況,段某使用以下穴位療法後,頭暈、麻木等不適症狀得到很大的緩解。現在,有很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耳鳴的病症,其實這些都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
  • 女人腦供血不足該吃什麼食物
    大腦是我們每個人的核心器官,所以要格外注意大腦的保養,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可能經常聽到人們提起腦供血不足這個疾病,那麼,當出現腦供血不足疾病的時候,經常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一些傷害,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出現腦供血不足,很有可能會對身體產生更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女人腦供血不足吃什麼?
  • 腦供血不足時,若是身體出現4種變化,希望引起你重視
    大腦動脈血液循環出現問題了之後,會導致動脈供血量越來越低,會讓患者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感,這種現象被稱為腦供血不足,簡單的來說就是大腦缺血,一般多發於中老年人身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腦供血不足,發病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化。
  • 腦供血不足怎麼辦?每天3件事,讓你的大腦「滿血復活」
    腦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隱形殺手」。你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經常反覆出現頭暈、頭昏重、頭痛的症狀,並且還有心煩,耳鳴,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發生的事卻記不住)等情況發生,這些都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症狀。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功能障礙。臨床上發現,腦供血不足是腦中風、痴呆、短暫性腦缺血等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基礎。
  • 腦供血不足怎麼辦?醫生告訴你應對方法,多為家人看一眼!
    不知不覺踏入醫學領域已經8年有餘,這期間曾經遇到過不少頭暈的患者,在進行檢查的時候,發現頸椎、頭顱CT都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這個時候多數考慮腦供血不足,根據現有的權威的統計數據,60歲以上的人群中腦供血不足的比例能達到50以上。
  • 女人腦供血不足怎麼辦 吃點什麼好
    腦供血不足疾病的時候,經常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一些傷害,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出現腦供血不足,很有可能會對身體產生更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女人腦供血不足吃什麼。女人腦供血不足吃什麼當女性患上腦供血不足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這種疾病一定要在懷孕之前調理好,否則的話,女性在懷孕之後,就會出現頭暈、貧血等等狀況,這樣的話就會對孕期的安全和健康產生一些影響,那麼,腦供血不足應該吃什麼,我們來看看吧!
  • 腦供血不足的人,身上會有5個明顯信號,一個不佔很幸運
    腦供血不足一般和腦動脈硬化有關,其主要表現是反覆出現頭痛頭暈頭昏,且伴有心煩、耳鳴、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記憶力減退等,若腦供血不足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引起腦梗死或痴呆症。腦供血不足,身上哪5個表現會很突出?
  • 日常中的三種行為,易誘發腦供血不足,若你有,及時改正
    腦供血不足是一種非常多見的現象,任何人群都會發生,但以老年人為主要發病人群。 近年來,腦力勞動者也屬於腦供血不足的發病人群,一旦患有腦供血不足後,患者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症狀,如治療不及時的話,對患者的健康有很大影響。
  • 懷疑腦供血不足,如何進行預防,崔醫生從症狀及預防給大家講
    腦供血不足現在可是比較流行的疾病啊,顧名思義就是大腦缺血的表現。但是如果你是個小年輕人就不要往這方面想了,畢竟絕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尤其是40歲以上的年紀。腦供血不足的長期影響是很大的,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任其發展,那麼腦供血不足到底有哪些症狀呢。
  • 腦供血不足的人,身體會出現4個症狀,一經發現,及時警惕腦梗發作
    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可引起腦功能障礙,但嚴格來說,腦供血不足並不能算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狀的俗稱,腦供血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但不排除年輕人也可能存在這一情況。
  • 腦供血不足的人有哪些表現,預防腦供血不足,平時需要做些什麼?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很健康的,而且有很多人對腦供血不足,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經常是抱有著僥倖的心理,覺得這種病不會落到自己的身上,因此,忽略了許多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而腦供血不足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發作時可能甚至奪走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要及時的接受他發出的信號,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腦供血不足的人會有哪些表現?對於大多數正常人來說,一整夜的休息會給我們帶來精神充沛精神煥發的感覺,而對於腦供血不足的人來說,卻會給他們徒增壓力,導致神情恍惚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