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兔子」又醒了,帶來月球背面一個大發現,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玉兔二號」,作為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月球任務車,不僅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上的一座裡程碑,還創下了一項世界紀錄,那就是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近期,這位中國「兔子」結束了寒冷漫長的月夜休眠,又醒了。
-
全球關注疫情之際,我國月球上傳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2020-11-19 23:04:30 來源: 軍武亮劍 舉報
-
「兔子」在月球畫了一個「月餅」,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轉眼間中秋節已經到了,就在大家都為三天假而高興之時,遠在三十八萬公裡以外的月球背面,玉兔二號也結束了「加班」,開始進入休眠狀態,不過在休眠之前,玉兔二號向我們送來了一份驚喜禮物,也讓全世界目光再次轉向東方!
-
48小時內,兩聲巨響,中國航天接連傳出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近幾年,中國航天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北鬥衛星系統在經過多輪調試後已經基本完成,而在北京時間9月6日到9月7日48小時內,中國兩大衛星中心傳來巨響,中國航天接連傳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東方。據央視新聞9月6日報導,當天,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傳回世界首張月背近照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傳回世界首張月背近照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1月03日 20:01 A-A+ 上午10點1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
-
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中國科學家宣布重大好消息,全球目光聚焦東方
然而,近日中國科學家卻宣布了一則重大好消息,致使蝗災形成的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了。據中國青年報8月18日報導,稍早前,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一項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康樂帶領團隊歷時16年追蹤研究,針對蝗蟲聚群成災原因的研究成果。一時間,全球目光聚焦東方。
-
中國航天連續傳來好消息,全世界的目光都轉向東方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中國航天業起步時間比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至少晚10多年,中國歷代航天人用自己的心血和聰明才智,使得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非常迅猛的發展。為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
-
月背又一新照傳回,更廣取景範圍釋放明確信號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不知不覺間三月已經來臨,二月初的春節已經像是很久遠的事情了,就在我們迎來充滿生機的陽春三月之時,遠在四十萬公裡外的月球背面天亮了
-
距地球3000萬公裡外,「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中國
新華社10月9日援引國家航天局消息報導稱,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距離地球約3000萬公裡外的宇宙深處,「天問一號」傳來這一好消息,使得世界各國的目光轉向中國。此前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正式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玉兔」月背拓荒記:已存活400多天
」——玉兔二號月球車又醒了。事實上,早在2019年12月,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之時,就已經成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類探測器。此前,這一紀錄由世界上首臺月球車、蘇聯的月球車1號創下,並保持了近半個世紀。 關注探月動態的人經常聽到這樣的消息:「玉兔二號又醒了」「嫦娥四號再次進入午休狀態」,等等。
-
兔子醒了!嫦娥四號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
【兔子醒了!嫦娥四號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在遙遠的月球背面,伴隨著新一輪的曙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13日14時54分和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1
-
7時18分,「千裡眼」衛星發射升空,40分鐘後,世界目光轉向亞洲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2月19日報導,當地時間18日晚7時18分韓國自主研發的環境衛星千裡眼2B號在南美洲法屬蓋亞那宇航中心發射升空,而該衛星在發射2分鐘後已經確認正式進入到近地點251千米,遠地35822千米的橢圓形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隨後在發射40分鐘後,正式確認和澳大利亞的一處跟蹤站進行了首次通信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登陸,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
文/夕揚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月球背面影像圖。在距離月面100米時開始懸停對月面的障礙物落地點進行識別避障11時40分,嫦娥四號著陸器獲取了月背影像圖並傳回地面。
-
問鼎世界!我國天問一號傳來地月「合體照」,各國目光轉向中國
據相關信息報導,之前天問一號從太空中傳出來的照片來看,不曾想到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月球能夠和地球合影,真的是令全國都十分震驚,這同樣又是我國科研成果進步的象徵,這張照片的珍貴程度可想而知,放在全國都是十分罕見的,如今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1500萬公裡,因此各個國家都將關注的目光看向我國。
-
嫦娥四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圖
國家航天局供圖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 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
中國首「登」月背一年
今天(1月3日),恰逢嫦娥四號登陸月背一周年,讓我們一起回顧「嫦四」的月背之旅。2020年1月2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在距離地球約38萬公裡的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分別於當天14時11分和20時30分完成第十三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順利進入月夜休眠。
-
「兔子」再次甦醒,月背新物質即將揭曉,全球都在等中國公布結果
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對於太空的探索也更加深入,2007年第一顆繞月衛星「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邁入一個新的高度,自此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2018年12月,我國發射了「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2019年1月,「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實現了軟著陸,開創了人類在月球探測史上的先河。
-
嫦娥,玉兔,醒了~
8月25日消息 近日中國探月工程官微發布消息稱,沉寂許久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再度通過月夜低溫考驗,分別於8月25日8時10分和24日8時42分自主喚醒,進入第九月晝。後續,著陸器搭載載荷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巡視器搭載載荷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在本個月晝期間將陸續開機,繼續開展科學探測任務,獲取包括月表形貌、物質組成和淺表層結構等月球科學數據。月球環境與地球不同,一個月夜相當於地球上的14多天。同時在月夜的條件下最低溫度可達零下180攝氏度。
-
「玉兔二號」繼續在月背創造奇蹟,印網友酸評:月亮將是中國的!
其實早在2019年12月,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之時,就已經成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類探測器。並打破了世界上首臺月球車---前蘇聯的月球車1號創下並保持了近半個世紀塵封已久的世界紀錄。 2020年1月3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一張名為「玉兔迴旋舞」的照片,引發網友們的極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