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深海科學的發展,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微體古生物與古海洋學。
立足西太平洋,探索學術新方向
「南海深部計劃」的8年探索,取得了眾多的科學成績,其中具有顯著突破性的進展就是以下3項:深海盆水體的洋陸相互作用、深海盆形成的板緣張烈機制和氣候演變的低緯驅動。
三者探討的都是地球科學頂級的重大問題,提出的都是挑戰傳統認識的新觀點。
大洋和大陸的水在邊緣海盆地發生交換,會發生相互影響,但是像南海這樣的深層交流卻與眾不同:大洋深部水進入邊緣海,改造以後返回大洋影響北太平洋中層水,並且在南海上返改變南海的上復水體,這種三維空間的深海洋陸相互作用屬於首次發現。
研究程度較高的邊緣海,比如墨西哥灣流穿越尤卡坦通道和弗羅裡達海峽形成環流,對灣流產生影響,但只是上層海水發生交換,並沒有深層水的上返;地中海有>36.5‰的高鹽水穿越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北大西洋,影響著北大西洋的水文,但這只是地中海上層的水,並不涉及深部。
可見,南海觀察到的深層洋陸相互作用,是全球範圍內新發現的獨特現象,屬於有待開發的研究新領域。
套用大西洋模型解釋南海成因,多年來已經成為南海從基礎研究到油氣勘探共同遵守的信條。
尤其是深部勘探大量使用地震剖面,而這種間接證據必須依靠一定的理論模型才能解釋,一旦模型錯誤解釋就會全盤失真,而這正是在南海發生偏差的原因。
大西洋破裂的是聯合大陸板塊內部堅固的巖石圈,除非被地幔上湧的巖漿衝開(火山型被動邊緣),否則就需要地殼先破,經過海水入侵的長期風化,使橄欖巖地幔發生蛇紋巖化,巖石圈才會破裂(非火山型被動邊緣)。
南海也有共軛邊緣,近二三十年來被認為屬於「非火山型」的大西洋模式,誤以為南海的洋陸過渡帶也應該和大西洋一樣,發育蛇紋巖化的地幔巖。
國內外的地震剖面解釋,也普遍套用大西洋模式,在洋陸過渡帶「發現」蛇紋巖化地幔。
下圖分別是德國科學家(a)和法國科學家(b)對南海地震剖面所作的解釋。
誤解的「蛇紋巖」:南海洋陸過渡帶地震剖面被誤解為「蛇紋巖化地幔」的海區
南海IODP167/168航次的首要目標,就是鑽探洋陸過渡帶尋找蛇紋巖,以檢驗大西洋模式的普適性。
但是鑽探結果否定了原先的猜測,照搬大西洋模式的地質設想已經破滅,南海的深部構造需要在板緣張裂的基礎上重新認識。
和西太平洋眾多的邊緣海一樣,南海是在板塊邊緣張裂形成,這裡的巖石圈已經減弱,巖漿活動很容易開始,套用大西洋板內張裂的模式是一種誤會。
現在的任務是和大量的邊緣海盆地一道,重新研究南海的張裂機制和西太平洋邊緣海系統的成因。
同樣,多年來氣候演變的研究,也是在套用歐美與北大西洋建立起來的模型,以為北極冰蓋和北大西洋深層水主宰著全球的氣候變化,不能容忍與此不同的地質記錄。
南海大洋鑽探地層解析度最高的ODP1144井,分析浮遊有孔蟲氧同位素的結果,得出了百萬年來的氣候變化曲線。
近30萬年來的兩類氧同位素曲線
因為具有季風型氧同位素的特徵,間冰期沒有出現輕值的尖峰,就被德國學者認為是地層缺失,而且每個間冰期都不能倖免(下圖藍色時段),殊不知這正是季風影響區表層海水的特色,地層並不缺失。
誤解的「地層間斷」:南海北部大洋鑽探ODP1144井近百萬年來浮遊有孔蟲的氧同位素記錄
盲目套用傳統模式的危害,可見一斑。
可見,研究氣候演變應當採用低緯驅動的新概念,從只見冰蓋張縮的習慣性思維裡解脫出來。
站在地球系統的高度看,低緯過程驅動的水文循環和碳循環,正是地質歷史上氣候演變的基本模式;第四紀期間兩極冰蓋變化的高緯過程確實特別突出,但仍然不能埋沒低緯過程的重要作用。
如何從地質歷史和地球系統整體的高度,重新認識氣候演變的機制,是古氣候學當前的重要任務。
無論海盆形成還是氣候演變,都是南海深部計劃在分析實際材料的過程中,發現與傳統概念不合,於是對「公認」的傳統進行追究,發現這些誤會的來源,都是因為歐洲、大西洋的區域性研究被賦予全球通用的「普適性」,被奉為舉世皆準的模板。
南海的研究分析了本區域的特色,揭示了傳統認識的局限性,進而提出了自己的理論模型和假說。
南海深部計劃的兩大突破
新提出的概念當然並不成熟,但是有力地挑戰了傳統的偏見,相信通過進一步深入的工作,終能揭出自然界的真諦。
本文節選自《南海深部過程的探索》
發表於《科技導報》第18期
相關閱讀
⊙
⊙
⊙
⊙
⊙
⊙
⊙
—END—
信息來源: 科技導報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
?
?
?
?
?
海
洋
書
屋
?
?
?
?《海洋環境分析監測技術》中科院煙臺海岸帶所陳令新研究院等編著
?
?
?
推
?
薦
熱
點
海洋知圈
知曉海洋 | 探知海洋
宣傳海洋 | 服務海洋
如您喜歡,請「點讚」並點亮「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