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談判,希臘與義大利就海洋邊界劃界問題達成一致

2021-01-09 界面新聞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消息,希臘和義大利就愛奧尼亞海海域劃界問題達成了歷史性協議。

據雅典方面稱,希臘外長登迪亞斯和義大利外長迪馬約將於周二晚些時候就該協議舉行新聞發布會。

這一進展是在雅典和羅馬數年的談判之後出現的,此前羅馬方面表達的對愛奧尼亞海捕魚權的擔憂得到了解決。

該協議實際上是義大利和希臘在1977年達成的海上邊界協議的延伸。預計它還將為同阿爾巴尼亞達成類似的協定鋪平道路。

根據1982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通過的專屬經濟區概念,一個主權國家在勘探和使用海洋資源,包括利用水和風生產能源的其他方式方面行使特別權利。

專屬經濟區的範圍超出其領海範圍,最遠距其海岸線200海裡,而沿海國的管轄範圍涉及海床和海面下的水域,海面下的水域在形式上屬於國際管轄。領海和大陸架方面,如果兩國的專屬經濟區存在重疊和相互作用,則由鄰國共同確定海上邊界。

相關焦點

  •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本文作者李家忠長期在外交部亞洲司和中國駐越南使館工作,對於中越談判解決邊界領土問題,是一位見證人和直接參與者。中越邊界領土問題緣由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包括陸地邊界、北部灣劃分和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等三個方面,本文主要講述已談判解決的前兩個方面。    中越陸路邊界全長1350公裡。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談判始末:中日交鋒大陸架劃界
    然而同時,「自從《公約》公布之後,各國都在為自己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找邊界,都找對自己有利的法條。」王曙光說,它在全球範圍內都不斷引發新的糾葛。對中國而言,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是重返聯合國後第一次參加的重要國際多邊談判。而從30年後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來看,它也許是對中國命運影響最為深遠的國際談判之一。世易時移。
  • 希臘因爭議海域,向土耳其宣布做全面戰爭準備
    根據希臘方面報導稱,希臘議會批准了與埃及在海域劃分達成的協議。該協議已經籤署。希臘方面稱,希臘議會投票表決批准與埃及就海域劃界達成協議。這是在議員們計票結束之後宣布的。希臘方面放出了表決和結果公告。希臘主要立法機構的一名代表說:「多數代表投票贊成批准該協議。」
  • 被忽視的黃海海域劃界
    北方界線一向是朝韓之間的敏感問題,但是此次中國船隻的意外闖入也暴露出了中朝韓三國黃海劃界未定的影響。 北方界線(NLL)一向敏感  黃海劃界涉及中朝韓三個國家,但是朝韓之間最為敏感。韓戰之後,朝韓雙方依據板門店談判的協議,陸地上大致以三八線為分界線。但是海上界線卻沒有明確。
  • 大海茫茫,我們如何為海洋劃界--中國數字科技館
    近期,釣魚島問題的日趨緊張,引發人們對很多以往並未關注的海洋科學知識的討論。大海茫茫,我們如何為海洋劃界?大陸架在海洋劃界中又起到什麼作用?為什麼有些無人小海島會突然成為香餑餑?為了更好地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我們必須對一些海洋常識進行了解,從而弄清海上「圈地運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 海域邊界到底怎麼劃——兼談中日韓東海之爭
    正是這次會議,掀起了世界各國關於海域劃界問題的大討論。  」   海域爭端不是單純的領土爭議,它因領海、公海、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等概念的出現變得異常複雜。在領海、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的範圍限制下,一旦雙方海岸呈現相向或相接的地理分布,它們所主張的海洋權利極有可能發生重疊,最終演化成海域爭端。  海域爭端如何解決?
  • 中越陸地邊界談判始末,227平方公裡分歧最大地區對半分
    但是,越方對中方的建議並不贊同,而是堅持把劃分北部灣問題和陸地邊界問題攪在一起,硬說中法界約已劃出一條貫穿越南和中國陸地和北部灣的邊界線,這給談判設置了巨大障礙。談判進行10個多月,雙方連商談解決邊界問題的基本程序也未達成。
  • 中越聯合公報:推進劃界談判 早日達南海行為準則
    在友好、坦誠的氣氛中,雙方相互通報了各自黨和國家的情況,就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兩黨兩國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除北京外,阮富仲總書記還前往雲南省參觀訪問。雙方一致認為,訪問取得了圓滿成功,為推動中越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維護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對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合作與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 希臘擬將西部領海範圍擴至12海裡,分析稱意在試探土耳其
    澎湃新聞 8月26日,希臘總理基裡亞科斯·米佐塔基斯表示,希臘計劃將其西部在愛奧尼亞海的領海範圍從6海裡(約合11.1公裡)擴大至12海裡。
  • 中國周邊海洋問題:本質、構成與應對思路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蘇巖礁問題上不存在爭議,只是中韓雙方在此問題上的分歧本質上屬於海洋劃界範疇,需通過雙方談判解決。(二)海洋劃界爭端由於釣魚島和南沙群島的島礁主權爭議懸而未決,東海和南海的海洋劃界面臨巨大障礙,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全面的解決。不過,中國與鄰國的海洋劃界問題在可能的條件下仍在取得進展。
  • 專家: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是中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我國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實際上是要為在法律上證明我國在東海存在延伸超過200海裡的大陸架提供詳細科學數據。」國家海洋局海洋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與兩國之間的海洋權利劃界並不是一回事,兩國主張的權利範圍有重疊的地方,是需要雙方坐下來談判解決的。」
  • 海洋法公約談判始末:200海裡經濟區半不利中國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漫長的國際多邊談判,在12月10日會議收尾這天,通過了擁有17個部分、320條款項以及9個附件的龐大海洋法體系。這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  從南海到東海,因海洋權益問題而被中國人熟悉的術語:12海裡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劃界等等,均源自這部《公約》。
  • 專家稱提交大陸架劃界案是我國申明東海權利主張範圍的重要步驟
    「我國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實際上是要為在法律上證明我國在東海存在延伸超過200海裡的大陸架提供詳細科學數據。」國家海洋局海洋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與兩國之間的海洋權利劃界並不是一回事,兩國主張的權利範圍有重疊的地方,是需要雙方坐下來談判解決的。」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解讀
    大陸架是海洋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反,如果我國始終不提交東海劃界案,則在理論上有可能會被解讀為我國想要放棄在東海主張大陸架自然延伸到衝繩海槽的立場,將對今後我國與東海鄰國開展大陸架劃界談判帶來負面影響。根據《公約》第76條第10款明確規定,委員會對劃界案做出的審議結論或者暫不審議的決定,均不能代替沿海國之間的大陸架劃界,也不妨害沿海國之間通過協商方式解決相關爭端。
  • 黑金博弈:土耳其希臘的愛琴海風雲
    土耳其人認為自己太吃虧,希臘在愛琴海擁有大量島嶼,也不知道奧斯曼帝國和後來的土耳其怎麼搞的,愛琴海裡的2500多個島嶼,希臘佔了2400多個,土雞隻剩不到100個,所以希臘在愛琴海劃界問題上佔據有利地位,按照12海裡領海寬度劃分的話,四捨五入把土耳其海岸線都要划進去了,土雞焦慮感就出來了。
  • 韓國擬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
    韓國曾計劃於今年7月向聯合國提交這一划界案,但可能因考慮到日本政府的反對態度,將提交時間調整到「今年內」。中國外交部當時表示,中方在東海的主張是明確的、一貫的,對於有關爭議,中方願與有關當事國通過談判妥善解決。韓國媒體昨日稱,鑑於韓國政府已經完成了國內相關程序,預計也已經就與中國的協商得出了結果。
  • 你派坦克我買戰艦,土耳其希臘會打一場新「薩拉米斯之戰」?
    到了現代,尤其是冷戰開始後,地中海沿岸各國在海洋邊界和自然資源上的分歧與暗中較量日甚一日。「但不幸的是,即使是在以色列一直在與岸上的(阿拉伯)鄰國交戰的時期,我也從未見過地中海東部的局勢有現在這麼動蕩。」美國希臘裔退役海軍上將、前北約盟軍最高司令詹姆斯•斯塔夫裡迪斯近日在一篇題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水域在地中海》的社論中寫道。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訪談
    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以及參與陳述工作的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李家彪和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張海文。    記者:請簡要介紹中國提交東海外部分劃界案的背景情況。    張海文:在今年8月舉行的委員會第32屆會議上,有多個國家向委員會陳述其劃界案,其中包括中國。一般而言,沿海國在陳述過程中應重點闡述劃界案所使用的數據、確定大陸架外部界限的科學技術依據、劃界案所在海域的海洋劃界情況等問題。沿海國的陳述是委員會決定其是否進一步審議劃界案的重要依據。
  • 為國際大陸架劃界貢獻中國智慧
    海洋領域的國際合作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與許多沿線國家都有著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大陸架劃界是其中的亮點之一。「我國大陸架劃界技術歷經十餘年攻堅克難,不僅破解了海洋劃界這一世界性難題,還為二十餘個國家提供了技術援助。」連續5屆擔任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委員的呂文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