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的火星狂想:太空,才是石油國的大未來

2020-08-22 負1樓

「今年,人類打算發射火星探測器......」,這不是一條來自NASA的新聞,而是另一個鮮有會在航太領域提到的國家的計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太空小國的火星夢

今年7月14日,地球將發射另一顆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探測大氣組成,幫助人類進一步了解火星。對普羅大眾來說,如果這顆探測器是由美國、俄國、中國等航太大國研發,聽起來就像其他任務一樣平凡。


不過,這顆探測器並不是由航太大國打造,而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個談到太空,人們不常想到的名字。


火星,不是航太大國專屬的新天地

英國公開大學(Britain Open University)的行星及太空科學教授格雷迪(Monica Grady)相信,這回阿聯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對整個航太產業有重大的意義,憑藉他們的計劃,將能明確告訴世界:火星不是航太大國專屬的新天地。


「這場任務確實將太空探索往前推進了一步,向全世界證明歐洲和美國太空機構以外的國家,也有能力執行火星任務。」


▼去年 9月,阿聯才將第一位本國籍太空人曼蘇瑞送入國際空間站。今年,他們即將在七月發射火星探測器,往探索火星更進一步。

阿聯的50歲生日禮

阿聯的科學家將這顆探測器命名為「希望」(Amal),預計在日本的協助下,由日本南部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經過長達7個月的飛行後,於2021年抵達火星,如果任務順利成功,將會是 2021年阿聯50歲國慶時最好的一份禮物。


探測器預計花費整整一個火星年(約為地球上的 687天)的時間,搜集火星臭氧層、氧氣、氫氣及低層大氣的數據,並與包含NASA在內的 200個合作學術單位分享。


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的負責人布拉福德表示:「過往人們大多搜集火星的地質數據,這次希望探測器搜集的數據,有助於提供更全面的火星氣候資料。」


剛剛完地球任務,隨即放眼火星

對於一個年輕的國家來說,阿聯發展航太的速度的確非常快速,目前他們已經有四顆環繞地球的探測器,去年才將第一位阿聯籍的太空人曼蘇瑞送入國際空間站,今年他們已經放眼火星。


為後石油時代做準備

在阿聯統治者的眼中,火星發射任務不僅僅是為了取得航太上的裡程碑,更是一步步協助阿聯完成後石油時代的轉型,也是一項訓練、培養阿聯多元人才的好機會。


因此,打從 2014年起便負責主持這份計劃的負責人沙拉夫(Omran Sharaf)說道:「阿聯的火星任務與我們的未來及生存密切相關。」


年輕人的機會

此外,火星探測任務另一個特色是:團隊中大量的青年男女,女性的比例更是達到 30%。


這支火星任務團隊非常年輕,平均年齡才 27歲,沙拉夫相信如果探測器成功抵達火星,將會帶給阿聯以及阿拉伯地區的年輕人非常大的鼓勵。


阿聯先進科學部(Advanced Sciences)部長阿米裡直言道:「幾乎超過一半的阿聯人口都是由 35歲以下的年輕人組成,如果沒辦法妥善運用他們的活力,就會遇上許多衝突。」


整個中東一起急起直追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大,觀察整個中東地區,阿聯並不是唯一一個在太空領域努力向前衝刺的國家。


巴林在 2014年時成立國家太空科學局(National Space Science Agency);中東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也在當時進入太空的太空人阿勒沙特的坐鎮下,成立沙烏地太空局(Saudi Space Agency)。


去年,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主導下,共計 11個阿拉伯國家籤署協議,野心勃勃地朝建立阿拉伯太空總署的方向邁進,顯示許多中東國家都在航太領域努力發展,阿聯未必可以持續領先各國。


2021探測器到火星,2117...太空人住火星

2021年探測器如果順利到達火星,那麼阿聯的下一步是什麼呢?2117年,阿聯希望能在火星上建立讓人類居住的基地。


人們很難立刻斷言阿聯的計劃究竟是狂妄,還是個一步一腳印實現中的夢想,但阿米裡說道:「人類最終一定會抵達另一個星球,有能力在那裡進行研究並重返地球。我希望到時候,阿聯也能在當中出一份力。」


相關焦點

  • 中國,阿聯和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的大比拼
    在剛剛過去的7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和美國分別發射了自己的火星探測器,這三家探測任務各有什麼亮點?阿聯的「希望號」將像氣象衛星一樣繞火星最近赤道軌道運行,收集星球上不同區域在不同季節和不同時間的全天候氣象數據,還有其他相關數據,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氣候條件。
  • 阿聯首次火星探索,旨在激勵新一代太空科學家
    該太空飛行器名為al-Amal,或「希望號」,由阿聯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MBRSC)設計、管理。大約28天後,當太空飛行器與日本火箭安全分離後,它將點燃自己的推進器,離開地球軌道,奔向火星,將在2021年2月抵達,完成由阿拉伯國家發起的第一次行星際航行。  「這種感覺無以言表。」阿聯尖端科學部部長、「希望號」科研負責人Sarah al-Amiri在發射後說,「這是阿聯的未來。」
  • 太空界的「後浪」:阿聯為何也要上火星
    有鑑於火星公轉軌道每隔26個月,便會與地球公轉軌道形成最小距離,恰逢其時的7月可謂是火星任務的最佳季節。若無意外,中、美、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將可在2021年2月於火星相逢。而在上述三國中,中美皆是傳統的太空科技產業大國,阿聯身處其間,雖顯新來乍到,卻頗有後起之態。其籌備火星探測行動多年,選在此時出手,既要為2021年12月的建國五十周年慶典添彩,也意在翻轉阿聯的產業與社會結構。
  • 阿聯首枚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一輪太空競賽拉開帷幕
    當火箭分離時,一群坐在地上的阿聯男子發出了歡呼聲。他們開始鼓掌,其中一人用為防範新冠而帶上的口罩擦眼淚。「很高興看到今天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看起來一切都在正軌上。對於像阿聯這樣的國家來說,向火星發射飛行器是太空探索的一大步。」天文學家弗雷德·沃森說。「前往像火星這樣的行星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 目標火星!阿聯與中國同時發射火箭,「太空競爭」激烈
    這使得人們認為人類的未來在外太空,新霸主在太空競爭中產生。因此,各個國家正在積極籌備火星移民計劃。先著手較為簡單的任務積累經驗,再來進行較難的任務是中國的一貫風格,能有效地降低風險,大家都知道太空沒有重力,有隕石,環境也是真空的,而且也要考慮到外太空還存在很多未知的事物,火星探測器上外太空必定是有風險的,所以在發射之前的準備不能馬馬虎虎,一定得先模擬,或者拿較近的星球試驗。
  • 阿聯的首次火星任務將在周五發射
    這艘重達3000磅(1350公斤)的飛船(本質上是一顆火星氣象衛星)將被送入太空,而運載任務由三菱重工的H-2A火箭執行。按照計劃,「希望」號將於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用於研究火星的大氣和天氣。假設一切順利,這將標誌著阿拉伯國家首次能訪問火星,或其他行星。
  • 100年後定居火星?阿聯計劃在火星建造人類定居點
    因此除了探測器,阿聯政府還計劃在周邊沙漠地區建造一座被稱為「火星科學城」的建築群。它實質上也是一個太空農業中心,內部包括一個模擬火星環境和地形的實驗室,太空人和科學家可以在裡面測試理論研究的成果。資深美國太空人沃登表示,他支持阿聯提出的新計劃,但它必然需要一些幫助才能執行下去,相信接下來會有多國研究力量參與進來,確保人類能夠成功到達火星。
  • 600 年的科學盛世,阿聯借火星任務找回榮耀
    詳細的大氣模型對未來的火星任務而言非常重要,包過著陸點的選擇、表面生存策略,以及理解行星水循環,而預測沙塵暴,對想要從火星表面升空返回家園的人類而言尤其重要。希望號探測器預計花費整整一個火星年,約為地球的687天,搜集火星臭氧層、氧氣、氫氣及低層大氣數據,並與包含NASA等200個合作學術單位分享。
  • 阿聯的太空夢
    阿聯繼7月希望號升空展開火星探測任務後,近日阿聯又宣布計劃2024年發射探測器上月球。美夢成真的話不僅是阿拉伯世界首例,也是全球第四個成功登月的國家。bin Rashid Al Maktoum)並未詳述阿聯探月器計劃探索的地點,也未透露以何種方式將探測器送上太空。
  • 阿聯,石油土豪國有個太空夢,靠支票來加速能走多遠?
    2014年,阿聯副總統兼總理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發出豪言。那一年,阿聯斥資54億美元設立了阿聯太空署,高調加入「太空競賽」。6年後,阿聯火星任務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啟航。2020年7月19日,H-2A運載火箭搭載著阿聯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太空。假如一切順利,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這不但是阿聯的首次太空探索任務,也是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回宇宙「出徵」。
  • 阿聯公布月球飛行器,將在2024年登月,2117年帶60萬人到火星
    當然,和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一樣,「拉希德」作為阿聯的月球探測器,同樣也只是「掛名」,或者更加直白一點來說,阿聯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實力技術去研發「拉希德」,需要和某個太空機構,或者是商業太空探索公司合作,進行研發製造、發射和著陸控制等一系列工作。
  • 阿聯火星任務?一起來看看!
    相比起來,阿聯的火星計劃則筆墨寥寥,很少有人去介紹宣傳。那麼今天,我們就通過網上的公開信息,來分析分析,阿聯火星任務的大概內容。Hope將會幫助科學家理解火星大氣層的劇烈變化——火星是怎麼從過去那個富含液態水的星球,變成如今的乾旱、荒蕪的世界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是如何從火星的大氣逃逸的?火星高層大氣和低層大氣是通過什麼樣的機制相互作用的?更進一步的,能不能從火星大氣的變遷,推導建立出地球未來大氣變遷的模型?
  • 阿聯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 西媒:太空競賽有了新競爭者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日搭乘H-2A運載火箭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西媒對此評價稱,太空競賽有了新的競爭者。據西班牙《世界報》7月20日報導,在因發射場氣候不佳而多次推遲後,阿聯終於成功啟動了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這項任務的目標是對火星大氣展開全新探索。
  • 扎堆探索火星,中、美、阿聯的探索有何不同?
    ——「希望」號送入太空,揭開了2020年中、美、阿聯火星探測的年度序幕。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為4億公裡,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且距離第二近的行星。大量跡象表明,火星以前很可能與目前的地球一樣,只是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才變得大氣層稀薄、溫度較低、水源枯竭。不少天文學家推斷,火星是地球的未來。因此,要深入探測火星,了解火星的起源和演化,有助於人類進一步認識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演化,預測地球的未來變化趨勢。
  • 火星競賽不光中美、阿聯今年夏也要在日本發射火星探測器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021年2月進入運行軌道,從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20年夏季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這不但是阿聯史上第一次,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升空後,火星探測器計劃飛行近5億公裡,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正好在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為此準備了六年。「希望號」是今年7月計劃發射的三個火星探測項目之一。美國和中國的火星表面探測器據悉都在最後準備階段。
  • 阿聯也要上火星了?這次的任務能成功嗎?
    三菱重工與阿聯的合作項目現在似乎每個國家都對火星感興趣。但在1998年,日本進行了嘗試,但以失敗告終,隨後各國對火星探測的熱度不減,但由於門檻太高,真正實現火星探測的屈指可數。現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發射了一個,名為Hope的人造衛星。這是該國的第一次星際太空發射。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三菱重工H-IIA火箭搭載阿聯的火星人造衛星升空,這顆衛星將度過未來7個月的太空火星之旅。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耗資2億美元左右
    因此,這對於太空探索的後起之秀阿聯來說,如果希望號能夠順利進入火星軌道在軌運行的話,將成為阿拉伯國家首個跨行星科學探測任務。正因為如此,阿聯將首個探火任務命名為希望號,看起來既樂觀又友善。可謂內涵豐富,寓意深遠。
  • 阿聯太空飛行器從日本種子島發射,目標火星
    三菱H-IIA運載火箭升空阿聯火星任務火箭周一早晨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在接下來的幾周裡會聽到許多關於火星的消息。三個任務選擇近期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火箭,是利用了地球與火星每26個月左右接近一次的原因,從而使兩個世界之間的旅行時間相對較短。如果發射成功,這些太空飛行器將於明年初抵達火星。阿聯建造的太空飛行器由三菱H-IIA運載火箭送入太空,大約一個小時後太空飛行器與火箭分離,開始了火星之旅,旅程將持續到明年2月。
  • 下一站火星!阿聯希望號發射升空,2020 火星探測大幕拉開
    火星上的「氣象衛星」自 1960 年 10 月 10 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史上首枚探測器以來,利用探測器探索火星似乎已經貫穿了整個人類航天史。顧名思義,火星探測器就是用來探測火星的人造太空飛行器。不論是掠過火星的太空船、繞火星運行的人造衛星 、登陸火星表面的著陸器、在火星表面行駛的漫遊車,還是未來或將出現的載人火星飛船,都是火星探測器。
  • 火星探測器!阿聯?!沒錯,它們昨天成功發射了
    據外媒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當地時間7月19日,從日本南端成功地發射了一個汽車大小的探測器前往火星。此次發射標誌著阿聯第一個星際任務的初步成功,也標誌著該國最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開始。據悉,該計劃旨在研究火星全年的天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