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阿拉木圖人的「中國生意經」
我們的主人公名叫維塔利 瓦西裡耶夫,阿拉木圖人,也是廣州VITA International Guangzhou有限公司的總經理,INS帳號@vita.china。
01
如何踏入這一行
1998年,我25歲,還在玩希臘羅馬式摔跤,是一名職業運動員,進了哈薩克斯坦聯隊。那一年,我朋友邀請我到中國買東西倒手賺錢,我沒有類似經驗,身上只有5000美元,最後決定走一趟。
我去了一家從1992年開始做中國生意的公司,他們跟我說:「年輕人,你到哪兒去?你到中國賺不上錢,更別說掙大錢了。」
我當時不知道自己想買些什麼。而且,到了中國,必須了解商品屬於哪個細分市場,在哪兒銷售,因為中國的商品各式各樣,有各種價格。沒有人願意給我建議或者幫我挑貨,因為大家都是競爭關係。所以我決定買運動裝,因為這方面自己比較了解。我找到了質量不錯的男女運動服和阿迪達斯鞋,有了開店的念頭,決定到阿拉木圖後開一家小型的運動服裝店。
一個星期後,我賣掉了所有貨,手上有了10000美元。我又飛到中國,生意開始順風順水。後來我學了點中文,一家旅遊公司的負責人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當公司經理,負責購物團。我同意了,也做得很好,並以此認識了一批想和我共事的生意人。
其中一個建議從中國南方大批量供應電氣開關和照明燈具,因為那兒的比哈薩克斯坦便宜。說好我將來負責中國這邊,他負責在哈薩克斯坦銷售。那時我才意識到,大家信任我,我需要認真學習漢語。我給自己買了課本,找了個老師。她給我的建議是,只和說純正漢語的人溝通。我也因此改變了交流圈子。
有一段時間,我必須決定是不是要留在中國。那時,我在烏魯木齊學漢語,開了一家公司,過了一段時間,買了一套房和一輛車。30歲時,我已經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我有一個合作夥伴——當地華人王先生,我們從事的是中國對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貨物供應。
02
現在的生意
我們專營家具、室內裝飾和家居生活用品。辦公室現在位於廣東,從中國各地集貨,發往獨立國協國家、杜拜、以色列、義大利。有客戶上門、需要某個工廠的貨物時,我們負責與工廠籤訂合同,而客戶與我們籤訂合同。由我們檢查所有商品,給客戶發照片和視頻,準備清關文件:發票和裝箱單。中國人自己寄送貨物時,多半會在海關出現問題,因為他們填寫的文件不正確。
我們也可以在中國的工廠單獨訂購家具或任何其他商品,並以客戶的品牌進行生產,但起訂至少200件。
我們也有翻譯服務,可以和顧客一起參觀工廠,費用是100美元/天。交貨時,我們通常會根據貨物的總價收取5%到10%的佣金。我們合作的物流最低配送費用是2000美元。
03
從中國運什麼?
現在從中國運輸假冒偽劣商品已經沒有意義。如今一般運輸工具機、設備、耗材——有助於在當地市場生產獨家產品的一切。人們已經開始明白,在商業中,誰有生產誰才能贏。
如果剛開始做中國生意,最好從需求量大的小商品開始,家居用品、女性髮夾、橡皮筋、首飾。在我國市場上,這些商品溢價通常達到40%到300%。
1998年就有人告訴我,來中國做生意不掙錢。但如您所見,我還在繼續工作、擴大業務規模。再過20到30年,這一行還是熱門,但重要的是能用中國的技術和材料創造出自己的獨特產品。
來源:weproject.media
編譯: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