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夫妻創業養鴨買萬餘只「花邊鴨」,結果變成小麻鴨

2021-01-09 大河網

馬濤的養鴨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巖實習生張宇文圖

創業養鴨,與鴨販籤訂協議購買11000隻鴨苗,結果養大後發現,這些鴨苗基本都是小麻鴨,最大個體也就兩斤半左右,而原本他們要購買的是適合養殖的花邊鴨,成體普遍在三斤半以上。不僅如此,鴨販本該在40天後負責回收,至今也不按合同價回收。7月1日,武陟縣一對創業養鴨的「90後」大學生夫妻,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投訴了此事。

買萬餘只「花邊鴨」,結果基本都是小麻鴨

6月30日下午4時,位於武陟縣大虹橋鄉南古村以南的河灘上,見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到來,馬濤就遠遠迎了過來。但是,他和妻子小靳的臉上,卻沒有一點笑容。

出生於1990年的馬濤說,他畢業於陝西理工大學,妻子小靳畢業於河南工程學院。大學畢業他們短暫工作後,最終回到家鄉大虹橋選擇養鴨創業。今年4月份,他和鴨販子李飛、魏紅軍籤訂了合同,購買11000隻鴨苗,約定40天養殖期後,對方以5元一斤的價格全部收購。

可是,讓馬濤夫妻沒想到的是,在養殖至30天時,他們發現,鴨群裡只有少部分是他們之前經常飼養的花邊鴨,絕大多數都是小麻鴨。「這種小麻鴨,只能長到兩斤半左右,長不大,跟花邊鴨成體的4斤左右,普遍低了一斤多,根本不適合飼養。我們感覺是上當了。」馬濤說。

在他們的鴨棚裡,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看到,這些小麻鴨形體相對纖小,而且出現了不少生病和死亡現象。

小靳介紹,這種小麻鴨,鴨苗每隻僅0.5元左右,而李飛、魏紅軍兩人賣給他們的每隻價格達到了3.5元。即便是這樣,兩人也一直從5月份拖到現在,讓他們蒙受巨大經濟損失。說到損失,小靳夫妻禁不住落下眼淚。

「光一天的飼料就需要幾千塊,要是這樣下去,虧損差不多得有20萬了。」她說。

對方稱會儘快解決回收問題,警方已介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注意到,馬濤與李飛、魏紅軍於4月25日籤訂的合同上,沒有明確鴨苗品種。

魏紅軍說,他們是中間商,並非廠家人員,要解決需要和廠家人員李飛聯繫了解。對於未如約回收成鴨的原因,他說是因為馬濤一直向他索要10萬元賠償,而他不能也不願意承擔。

「現在市場行情不好,很多地方都不收鴨子,我們回收後也不好賣。」問及沒有及時回收的原因,李飛說,他做了十多年鴨產業生意,也不想此事發生,他會盡力承擔責任,為馬濤夫妻的鴨場解決問題。

目前,武陟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已經介入調查處理此事。

相關焦點

  • 買萬餘只花邊鴨結果大多是小麻鴨,焦作90後大學生「鴨老闆」氣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實習生 張宇 創業養鴨,與鴨販籤訂協議購買11000隻鴨苗,結果養大後發現,這些鴨苗基本都是小麻鴨,最大個體也就兩斤半左右,而原本他們要購買的是適合養殖的花邊鴨,成體普遍在三斤半以上。不僅如此,鴨販本該在40天後負責回收,至今也不按合同價回收。
  • 大學生回鄉養鴨記,看「鴨司令」如何闖麻鴨市場
    一個從莊稼地裡考上大學的平羅「90後」小夥,畢業後返鄉養鴨創業。讓鄉親們驚嘆的是,這個「鴨司令」帶領4000多隻麻鴨闖市場,竟將一隻鴨子賣到128元…… 8月2日,天剛亮,平羅縣姚伏鎮上橋村村民朱自和從床上爬起,騎著電動三輪車去玉米地裡忙乎。
  • 麻鴨變成了「櫻桃谷鴨」 鹽水鴨沒10年前好吃
    中國農科院專家:這是因為大部分鹽水鴨的原材料由麻鴨變成了「櫻桃谷鴨」  新華報業網訊 「過去南京鹽水鴨的『主角』是麻鴨,但因為生長周期太長,不能滿足市場需要,近十年來,大部分鹽水鴨的『主角』已經換成了生長期短的國外品種『櫻桃谷鴨』,但是肉質和口感比麻鴨遜色不少。」
  • 麻鴨養殖後多少天出欄合適,酒糟又如何養鴨,這些知識你得學會
    麻鴨養殖多少天可以出欄麻鴨飼養約38~45天即可出欄,麻鴨生長速度特別快,投入成本不高,養殖效益很好,深受飼養者的青睞。馬鴨能飼餵粗飼料,非常適合新手飼養,馬鴨的常見品種有冊麻鴨和吉安紅毛鴨,也是目前養殖比較多的兩個品種。
  • 農場想添幾隻鴨 雞媽媽不負眾望孵化9隻小萌鴨
    農場想添幾隻鴨,老闆發愁「派誰去孵化」  徐先生在北侖開了個農場,農場裡除了養雞,還養狗養貓,並且還開荒種了不少鮮花綠植和蔬菜。4月24日,農場裡有9隻鴨寶寶竟然出殼了,而且,小鴨媽媽竟然還是農場裡的一隻下蛋厲害的母雞。
  • 麻鴨白鴨和洋鴨
    我還以為是一隻老鷹要來抓鴨子,細看卻是一隻洋鴨。,其中有一隻是白鴨,他們嘎嘎著是到另一丘田去覓食。洋鴨只有一隻,是雄的,鴨冠鮮紅,威武雄壯。細看,原來是洋鴨想加入麻鴨的隊伍。但麻鴨們並不理會洋鴨,他們只顧玩他們的。洋鴨在後面追著,在一丘田裡終於混入麻鴨的隊伍,可是還沒一會兒,麻鴨們又走入原來那丘田覓食,一點都不理會洋鴨,儘管洋鴨是那麼的神氣且會飛,但麻鴨們就是不正眼瞧瞧他。
  •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 養雞養鴨創業脫貧500隻「生態雞」年前上市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南國都市報記者王洪旭攝南國都市報12月25日訊(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趙玉順)「以前打零工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生活,現在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我們希望能夠實現自主創業脫貧。」12月18日,白沙致遠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農場珠碧江分場掛牌成立,這是由一位熱血青年帶領6名下崗職工合資創立的合作社。該合作社有成片的果樹,成群的雞鴨在樹林裡覓食,樹林旁還有一片魚塘。
  • 寶應「鴨司令」已經養成了一大批大麻鴨,等你來!
    寶應氾水人夷後才今年60歲,他就散養了一大批的高郵麻鴨。因為常年靠養鴨為生,他被當地人稱做是「鴨司令」。年關歲尾,到了該靠鴨子掙大錢的時候了,可這位「鴨司令」卻遇到了難題,不得不向新聞女生求助。「鴨司令」的煩惱究竟是什麼呢?
  • 養鴨、種菜...「冬閒田」也能這麼幹!
    我預訂幾隻年前來買!」「現在還剩20餘只,你過段時間來拿吧,如果你再晚點可能就沒有了哦!」家住達川區趙家鎮谷花村10組的村民周傳炳家裡養了近100隻鴨子,足不出戶鴨子就快賣完了!不僅是周傳炳一家,當地的農戶都有養鴨的習慣。「每年水稻收割後,我們村上就組織專業隊伍對冬閒田翻耕,然後蓄水養鴨。
  • 黔鴨首次入圍!天柱騾鴨「登榜」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騾鴨又稱半番鴨,是用棲鴨屬的番鴨與河鴨屬的家鴨雜交產生的後代,因雜交屬於屬間雜交,其後代般都沒有繁殖能力,類似於家畜中馬和驢的雜交後所生的騾子,故稱為「騾鴨」。肉質鮮美徵服你的味蕾天柱騾鴨是番鴨與麻鴨的雜交一代肉鴨,屬於貴州省優良地方畜禽特產,肌肉豐滿,蛋白高,脂肪低,膽固醇低,胺基酸含量豐富,肉質細嫩、口感好,多食無油膩之感,是製作烤鴨的上好材料,味道鮮美,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非常符合中國人的飲食要求。
  • 湖南衡陽老麻鴨兩食:白斬鴨美味,但客家鹹鴨更勝
    衡陽的親友,捎來一隻農村養的麻鴨,體型和皮色一看就知道系好嘢。好的食材,當然要好好烹飪對待。最後半隻白斬,煲椴木花菇湯。另半隻做蒸客家鹹鴨,鴨雜炒青椒,鴨油用來煮青菜。放純淨水,剛好淹沒半隻麻鴨的量。水滾後,把火調小到略滾即可。生雞熟鴨,浸白斬鴨不用想白切雞那麼顧慮火候。
  • 二十年前浙江三萬鴨軍坐飛機到新疆滅蝗
    2001年6月新華社報導,新疆養殖的滅蝗雞鴨有近70萬隻。另報導,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特大蝗災。3萬隻鴨子乘飛機從浙江長興趕往新疆吃蝗蟲,這批鴨子來自浙江長興,它們原來的主人是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村養鴨大戶楊大元。當年「鴨司令」,如今在哪裡?畢竟事隔20年,昨天打聽楊大元頗費周折,前前後後花了3個多小時。
  • 什麼品種的鴨產蛋量最高?
    其中,以紹興鴨、金定鴨和高郵鴨這3個品種的蛋鴨產蛋量比較多。下面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下。什麼鴨產蛋最高?1、金定鴨金定鴨屬蛋鴨品種,是福建傳統的家禽良種。這種生蛋為主的優良卵用鴨主要產於定海縣紫泥鄉,該鄉有村名金定,養鴨歷史有200多年,金定鴨因此得名。金定鴨屬麻鴨的一種,又稱綠頭鴨、華南鴨。特點:金定鴨具有產蛋多、蛋大、蛋殼青色、覓食力強、飼料轉化率高和耐熱抗寒特點。
  • 男子養鴨三十年 養殖斑嘴鴨後 第一年就血本無歸 500隻跑了400隻
    隨著現在社會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鄉創業高養殖。但這門行業真的有這麼簡單嗎?今年40多歲的程松慶到現在已經有30年的養殖經歷了,但他最開始養殖斑嘴鴨的時候也是遭遇到了很慘痛的失敗。早年他看中了斑嘴鴨的潛力,便購進了500隻斑嘴鴨,可沒過幾天就讓他傻了眼。
  • 【家禽驛站】2020年08月22日鴨苗 毛鴨,淘汰鴨 番鴨/麻鴨 種蛋...
    【麻鴨】廣東0.9、廣西1.0、江西0.9、四川1.1 【騾鴨】(半番/M18/泥鴨/一點黑) 福建4.8、南方3.8、江西3.8 【大種白番】 廣東2.5、江西2.3、山東1.8、江蘇1.8
  • 麻鴨的育雛管理以及成年麻鴨之後的養殖方案,新手進來學習
    二,餵食標準在麻鴨開食後首先要給它餵食葡萄糖水來補充身體的能量,然後再進行餵食在冬天或者是早晨比較寒冷的季節餵食的水溫應該在20度到25度之間的溫開水,待開水涼之後的兩個小時就會達到這個標準的溫度,在出殼後的40小時便可以進行餵食,如果是秋天孵化的雛鴨,需要在出殼後的36個小時才可以開食,需要把飼料在溫水裡泡軟之後每次餵6分飽就可以了,逐漸的在增加麻鴨的飼料,每天餵8次,
  • 90後大學生用液氮製冷飲:創業不能盲目跟風
    原標題:90後大學生用液氮製冷飲:創業不能盲目跟風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劉雲 實習生李星儀)遼寧省錦州人民街上有個小攤位,醒目的招牌上寫著大大的「氮氣」倆字,加工食品的工具只有一個簡單的白鋼盆和幾罐奶昔。攤主每次製作時,都會讓白鋼盆瞬間被白霧瀰漫,幾秒鐘後,白鋼盆中的奶昔已經凍成了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