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裡雪山17名登山隊員遭遇雪崩全體遇難,村民們說是山神發怒了

2020-12-06 一隻漂泊的豬88

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梅裡雪山,也讓我知道了山腳下的雨崩村,這個與世隔絕的村子。

雨崩村位於梅裡雪山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腳下,梅裡雪山是雲南省第一高峰,主峰卡瓦博格峰,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海拔 6740m,剛好在轉山的路線上,(轉山路線上還有個著名的村子叫丙中洛,傳說是人神共住的地方,我在05年去過,在此不絮)。

目前進入雨崩村有兩條路,分別經西當和尼龍,我選擇從西當進尼龍出,西當到雨崩村需徒步或騎馬18公裡,並翻越3700米埡口。

這裡有個傳說,我受累說一下,傳說雨崩在很久以前並不被外界所知。梅裡雪山山裡有一個老人,常到瀾滄江邊的西當村借糧,西當村的人誰也不知道老人從哪來,於是便有人跟蹤他,可總是走著走著就不見了。後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當老人再來借糧時,西當村人說:「這次不借給你青稞,也不借麥子,借給你小米。」他們在幫老人將口袋扛上肩時,乘機在口袋上扎了一個洞。小米一路流著,村民們緊跟著找到一塊巨石下,小米沒有了。他們奇怪極了,眾人掀開巨石,卻發現下面有個村子,雨崩這才被外界發現 。

從昆明騎摩託車到飛來寺,900多公裡,我跑了5天時間,一是技術差,剛拿到摩託車駕照第二天就出發了,二是剛好雨季,摩託不能上高速,全是在泥濘中頂著雨騎行。

飛來寺是進雲崩村的主要路線,驢友們都在這裡結伴包車到西當村,再開始徒步,飛來寺也是觀看梅裡十三峰的最好的位置,據說運氣好可以看見日照金山的景色,我來的季節不對,主峰卡瓦博格一直藏在雲裡。

飛來寺有個觀景臺,就在公路邊。去觀景臺一問,門票要60元,我轉身就走了,一說錢哥就鬱悶,酒店加60快就可以住能看雪山的房間,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我都沒加這個錢,哥啥都不缺,只缺錢。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不是睡不著,是頭一天約好了包車,每人30元,車要往西藏方向走一段再折回一條往維西縣方向的路,雲南有129個縣市,我只有幾個沒去過,維西縣就在其中,下次準備還是騎摩託去。

車上除我外就是一幫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一路都在打打鬧鬧的,肆意的釋放著自己的青春,爺就在後坐上閉目養神,積聚能量,高海拔地區18公裡山路,對大爺我來說可不是晚飯後散步那麼輕鬆。

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就到西當村了,路還算可以,新修的水泥路,西當是個很小的村子,好在通公路,下車後很多牽著馬的村民問騎不騎馬,還不停的在我面前講前面的路如何如何難走,有點太小看我了,哥可是騎自行車環過雲南三大湖的,再說來這裡就是想靈魂和肉體都來一次洗禮的,不理他們果斷前行。

第一個坡就有點陡,不敢太快,一群大學生一邊調著情一邊小跑著往前跑去,不一會就看不見人了,我心裡想的是不能去追,反正今天慢一點也能到達雨崩村,萬一出現高反咋辦,家裡還有個4歲的女兒,答應過要陪著她長大,還要挽著她的手,把她交給她的愛人的,何況還有個老婆,起碼還有8成新,不能讓別人白白的撿個便宜。

一邊走著,一邊計劃著這個坡走完,一定坐下來歇會,可這個坡壓根就沒有到頭的意思,以為轉個彎就該是平路了,可轉過去才發現還是上坡,就這樣一直轉彎一直上坡,實在爬不動了,就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要拍照,要留下紀念,乘機就可以站會。當然有些照片是需要坐著拍的,呵呵。

一路上總有騎馬上山的人,這些騎馬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和我一樣叫胖子,雲南馬就是這樣的品種,個子不高,善於負重爬山,但就是這樣,當馬駝著胖子們超過我時,我很遠就能聽到馬在呼哧呼哧踹著粗氣,從我身邊經過時,看見馬的兩個鼻孔張的大大的在冒白氣,像蒸汽機一樣,馬兒啊讓你們受累了。

這些人本來是可以在家裡看看景點圖片的,為了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就來折磨馬兒,其實藏區的馬是自由奔放的,平時不幹活的時候,馬主人是不拴它們的,它們總是在山澗自由的吃東西,自由的戀愛,馬主人在需要時才去找它們,在登四姑娘山大峰時我就碰到過,一個藏族男人,走了三個多小時去找自己的馬回來,他們走三個多小時,我們六個小時還不一定能走下來。

我們的人生是這樣的,年輕時我們都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走著走著理想就在我們心中慢慢的淡去,走著走著就失去了目標,有的人覺得我們不能就這樣走,應該慢下來欣賞下沿途的風景,只有極少數的人總在不斷的,意志堅定的朝著自己的夢想前行,此時此刻的我就是這樣,目標---雨崩村---前進,

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傳來了小型發動機突突突的聲音,在山裡傳得很遠,在這種深林密布,群山環繞的地方,聽到這樣的聲音,我仿佛被人從原始社會一下喚醒到了現代,我很好奇,這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我緊趕幾步,再緊趕幾步,轉過一個灣,再轉個一個灣,這一段路,支撐我向前走的動力,居然是想知道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也沒覺得累,就這樣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謎底終於揭開,是幾個人在用電鋸鋸樹,幾個男人身體健碩,一看就是吃肉長大的,我還沒有和他們打招呼,他們先開口了,「我們是光頭強」,一邊說著一邊把剛鋸倒的樹再鋸成木板,交通不便,他們才不願意把整根木頭都扛下山去,這裡物質匱乏,就是不缺木材。

記得在原單位上班的時候,我的老闆有天心情好,請我們幾個高管去登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我們也是衝著這句話去的,山頂有兩個平臺,一個比一個更高,所有這次去的人都只到了低一點的平臺,只有我登上了最高的平臺,下山時他們都嘲笑我,登山是不能登到最高點,寓意就是到頭了,哥才不信這個,哥的人生就是不斷達到一個又一個高峰。

很快我走到了今天的一個最高點,海拔3700米的南宗埡口,又一個高峰,累,真累,兩條腿變的很重,仿佛不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單獨兩條腿自己往前走估計都費勁,何況我的重量主要在上半身。

在埡口坐下來,想吃點東西吃不下,想喝點水也只喝了一小口,現在要是能泡泡溫泉,再找人按摩一下實在就太美了,可是沒有,就是想找個乾燥點的草地躺一下都沒有,地上到處都是溼漉漉的青苔。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還是覺得下山要容易些,遠處已經能看見雨崩村了,想著今天最難的路已經走過了,我放慢了腳步,慢悠悠的下山,一邊走一邊欣賞著風景,遠處的梅裡雪山已經離我很近了,儘管天氣不是很好,能見度一般,但依然能看到一大片綠樹簇擁著的梅裡雪山,他是如此的白,白的如此聖潔。

到了雨崩村,我就近找了家客棧住下,一步都不想多走了,明天的路才是真正的挑戰,明天我選擇了一條相對容易的路線,雨崩上村到冰湖。

晚上奢侈了一把,吃了碗水煮方便麵,最不要臉的地方是還加了根火腿腸,電視看不了,手機沒信號,躺在床上,呼吸著陰冷潮溼的空氣,漸漸的,漸漸的進入了夢想。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霧氣從門縫穿了進來,沁涼而舒心,這就是我們的祖先們曾經呼吸的空氣,純天然無汙染,哥悄悄的告訴你,這霧氣還有個名字叫----雲,一般人我都不告訴他。

隨著零星的狗吠逐漸演變成全村的狗叫,村民們開始新一天的勞作,我這個假驢友也起床了,胡亂洗了一把臉,其實洗不洗臉沒人在意的,向冰湖進發。

起先的路比較平緩,都是在深林裡,小溪邊穿行,不時能看見村民敞放的羊群和牛群,路上還看見幾輛摩託車,清一色的力帆250cc的,要騎出去是需要點級別的,最起碼像我這種菜鳥級的摩友是想都別想的。行走的路面很寬敞,在山裡算大路,只是地面有些溼滑,穿登山鞋還是沒問題。

大約走了3公裡左右,就開始上山的路了,有個休息點,剛好遇到昨天一起包車的幾個大學生,他們好像心情不太好,和昨天完全不一樣,我問了下原因,原來是有人說了另外一個人一句什麼話,有點說重了,被說的人一生氣就往回走了,我勸說了些諸如出來玩要有團隊意識,要相互鼓勵相互關心的話,就離開了,心裡真實的想法是,這都叫事嗎。

上坡的路變得異常難走,因為雨水的衝刷,路已經不叫路了,或者叫很多條路了,好在雪山就在前方,往那個方向走就可以了,路不但陡,地上還很溼滑,很多時候需要手腳並用,我要是長期在這個地方生活,可能手就慢慢的進化成腳了。

在原始深林裡爬行,眼裡全是青苔和樹,還有就是長滿青苔的樹,差不多走了兩個多小時,眼前變得開闊起來,到達埡口了。

翻過埡口,一路下坡,又進入一片高山草甸,路又變得平緩起來,小路繼續在深林和小溪間穿行,很快到了笑農大本營。

1991年1月就是從這裡出發,中日聯合登山隊向梅裡雪山主峰卡瓦博格峰發起了衝擊,由於突然天降大雪,登山隊被迫放棄原定的登主峰計劃。在返回位於海拔5100米的三號營地途中,登山隊員因遭遇雪崩而全體遇難,其中包括6名中國隊員和11名日本隊員,這是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所以儘管梅裡雪山海拔在登山界不算高,但依然屬於未登峰,目前政府也禁止登山,在此向英勇的中日登山隊員們致敬。

穿過大本營,是一段緩坡,路邊長滿了高山杜鵑,可惜現在不屬於真正的花季,但是還是有一些不守規矩的杜鵑樹開滿了花,孤獨的綻放,上山的路上人不多,已經很累的我。每見到一個下山的驢友都問同一句話,還有多遠啊,他們都用同樣的一句話敷衍我---不遠了,大家都是驢友,都來自文明社會,就不能有一個標準的度量單位來回答嗎,當我開始下山後我才明白,如果有人問我我也會這樣回答。

通過最艱難的200米陡峭的山崖,冰湖終於出現在眼前,所有人都是一路小跑去湖邊的,做為一個老男人,平時矜持的我,童心在這一刻得到完全的釋放,我也向湖邊跑去,來到湖邊用手捧起湖水,一飲而下,冰涼的湖水侵徹心扉,緊接著跑到還沒有融化的雪上面,使勁地跳了好幾下。

這裡海拔4100米,這裡沒有生命的痕跡,這裡卻是生命的起源,冰和雪在這裡融化成湖泊,融化成溪流,給下邊的深林以生命,養育著無數的生靈,小溪匯集成江河,再奔湧著流向大海,人們總是用冰雪融化來預示著春天的來臨,這裡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招示著春天的來臨,我本來是為徵服而來,為了顯示自己實力而來,為戰勝自己而來,而這一刻,內心變得異常的安靜,對自然界我們應該心懷敬畏之心,人生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許多事需要我們虔誠的去面對。

轉身離開冰湖的一剎那,心裡變得空蕩蕩的,我還要重複來時的路返回,接著還要回到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中去,這個時候如果上山的人問我還有多遠,我也只能回答沒多遠了。 下山途中,差不多一半的路程,有一個小夥子跑步上山,真的問我還有多遠,我就是這樣回答的,小夥子是一神人,才去了神湖,回到雨崩村,又往冰湖去,按他的速度我估計4個小時就可以往返,這樣的神人我在峨眉山也遇到過,一個小夥子,剛騎行川藏線回來,又登峨眉山,一天上下。我爬峨眉山,上山就用了三天。想想年輕真好。

回到雨崩村差不多快八點了,有家客棧廣告牌上寫著有秘制紅燒肉,一身疲憊的我對紅燒肉毫無抵抗力,今晚就住這家了,50塊錢的紅燒肉,只有八快肉,外加兩個大餅,一碗湯頃刻之間搞定,飽飽的寶寶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從上雨崩村走到下雨崩村,看著很近,一路下坡,還是走了40分鐘,由下雨崩村可以去神瀑和神湖,我已經沒有體力再去了,今天要經下雨崩從尼龍出去返回飛來寺。

從下雨崩村到尼龍,一路都是下坡,不時有當地的村民騎著摩託車超過我,路很窄,我總是要側著身子給他們讓路,我佩服他們的騎車技術,更佩服他們的勇氣,可以騎車的路只有一小段,中間到了一個休息站,然後就是一個大下坡,上山下山的人都只能小心翼翼的前行。

下山的路一直沿著雨崩河走,巨大的落差,河水一路咆哮著前行,到了尼龍峽谷地段,,徒步的路線在半山腰鑿出來的一條小路上穿行,一邊是水渠,一邊是懸崖,沒有護欄,下面峽谷差不多200米深,如果人摔下去,估計零配件都會散落到各處,很難找齊,當地村民依然在這樣的路上騎摩託車,

走出峽谷,對面就是新修的公路,貧瘠的山峰被攔腰鑿出一條路出來,落石滾入江中,再被渾濁的江水捲走,人類不停地在改造自然,自然界也在不停地改造我們,『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再見雨崩,不知下次再見你時你將變成什麼模樣。

都說汽車承載的是人的身體,摩託車承載著騎友的靈魂,在彩雲之南,換一種方式行走,換一種視野看風景,我會繼續遠行,期待著與你在路上相遇。

這是幾年前的一篇遊記,分享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我。

相關焦點

  • 梅裡雪山超自然事件,17名遊客遇難,村民:神明顯靈了
    文/不二姑娘相信大家都知道梅裡雪山就坐落在西藏地區,是西藏的神山,看上去純潔無瑕,神聖無比。這座山在藏民們的心目中如同於神明一般,是藏傳佛教的神山,這座山峰的海拔高度高達6700多米。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珠穆朗瑪峰這樣的高峰都有許多人登頂,梅裡雪山卻沒有一個人登上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而且在1991年的時候,梅裡雪山還發生了一個超自然的現象,17名遊客犧牲在了梅裡雪山。而且在搜救人員搜救的過程之中,還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別看梅裡雪山的海拔高度沒有珠穆朗瑪峰高,但是想要挑戰它,並非是一件易事。
  • 留在雲南20年,尋找17位隊友的遺骨|梅裡雪山山難30周年
    / /在大雪中走下陡坡的轉山者們。腳下是數百米的斜坡。1991年1月3日,雲南梅裡雪山發生了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難。中日友好聯合登山隊十七名隊員遭遇雪崩,全部遇難。在一百多年的現代登山史上,梅裡雪山也成為人類唯一無法登頂的山峰。登山隊員們永遠留在了雪山,只留下悲痛的親人,還有不甘於籌謀多年登山未成的登山部隊友們。
  • 梅裡雪山為何高不可攀
    關於梅裡雪山的自然狀況,周行康先生指出,梅裡雪山陡峭、雪崩多、天氣變幻無常。梅裡雪山位於橫斷山脈中,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像一條大通道,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沿其峽谷通道可以深入到山中。梅裡雪山的冰川主要受印度洋氣流影響,有運動變化快的特點。
  • 魂兮歸來--記1991年梅裡雪山山難
    告別時他說:「我在京都等你,還有什麼事要辦?」「在京都有兩件事是一定要辦的,一是去看望井上君、佐佐木君等的遺屬,二是去拜謁梅裡英烈的靈墓。請務必關照。」提起這段慘烈的往事,先生頓時神色黯然,他緊盯著我,不讓淚水湧出,緊緊握著我的手,輕輕說了一聲:「謝謝」。送走先生,我在飯店大廳裡呆坐了半晌,默默地吸著香菸。
  • 雲南最高峰梅裡雪山,一座神秘的「處女峰」,山下有個世外桃源
    梅裡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讚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鬥、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梅裡雪山在藏區稱為神山卡瓦格博,「梅裡」一詞為徳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
  • 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迪慶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是藏傳八大神山之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盧海林)大多數人到了德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梅裡雪山。來過的人都說,看到梅裡雪山,任何人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心靈深處。
  • 卡瓦格博,不可徵服的雪山之神
    然而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僅有6740米,卻是一座從未有人登頂過的山峰。1991年,中日曾經組建聯合登山隊嘗試登頂,卻發生了一場重大山難,十七位登山隊員無一生還。也正是這次山難,引發了一場世紀爭論,讓這座山峰引起了世人前所未有的關注。今天的故事,關於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也關於這座神山。
  • 天神護佑的梅裡雪山:日本登山隊幾乎全軍覆滅,至今無人徵服山頂
    從古至今,勤勞的藏族人民對雪山都十分崇拜與尊敬,他們敬畏自然,認為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靈魂與傳說。在藏族人民眼裡,卡瓦博格也有屬於自己的傳說:當人類登頂卡瓦博格,神便會離他們而去,依靠著神生活的他們,便會有災難降臨。
  • 梅裡雪山海拔6000米至上有一座寺廟?追憶撼動過全世界的91山難
    上一篇我們聊了梅裡雪山的最初的名字(卡瓦格博),所以,這一篇我們就不得不聊聊發生在梅裡雪山之上的,人類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事件,91山難。我們都知道,梅裡雪山被視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國家明文規定任何個人及單位皆不得攀登梅裡雪山,故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梅裡將依舊保持它不被人類染指的純潔姿態。
  • 未解之謎:梅裡雪山為什麼沒人攀登成功?
    然而,人類雖已徵服了世界最高的珠峰,但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至今仍無人成功登頂!梅裡雪山,是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雪山群,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
  • 關於梅裡雪山山難的一些往事
    5年前的那支登山隊中一共有11名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員的成員。當面,京都大學拿到梅裡雪山的首登權,期限一共只有 5年。也就是說,如果超過了1996年還未能再次組織登山隊登頂卡瓦格博,他們就永遠失去了首登梅裡的權利與光榮。  5載光陰匆匆過去,當年的陰影仍在心中盤桓不去,新的挑戰已經到來。
  • 梅裡雪山|17人葬身的世界登山禁區,卻能給人帶來幸運?
    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梅裡雪山,堪稱中國最傳奇的雪山。其實卡瓦格博並非梅裡雪山而是被叫錯了名字。真正的梅裡雪山,在太子群峰北側。淳樸的藏族村民請他們喝青稞酒,打酥油茶,火塘邊切下大塊的豬膘肉款待來自遠方的客人。與村民的好奇一樣,這支隊伍也對這座美麗的雪山和村民古老的生活方式驚嘆不已。他們告訴村民們,他們是來攀登梅裡雪山的。村民們不知他們口中的梅裡雪山在哪裡,更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運動叫做登山。友誼一直持續著,直到藏民知道了他們的來歷。
  • 梅裡雪山拒絕被登頂中日登山隊遭遇神秘山難
    出品,態度玩家聚集發聲地,給你一萬種野法(微信公號ID:jikexianfengdui)卡瓦格博是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藏傳佛教的朝拜聖地,在當地的文化裡,山有自己的生命然而就是為了所謂徵服,1991年中日登山隊在攀登時遭遇雪崩,17名隊員無一生還,成為世界登山史上的著名山難。1996年11月,中日聯合登山隊冉次攀登梅裡雪山,最後還是以神秘的原因失敗。
  • 人類至今無法企及的神山,梅裡雪山主峰——卡瓦博格!
    梅裡雪山,是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裡,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裡雪山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區四大神山。
  • 梅裡雪山為什麼禁止攀登
    梅裡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境內,剛好在滇川藏三省交界處,被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重心地帶。其實梅裡雪山的海拔並不算高,但卻已經被禁止攀登了,這是為什麼呢?
  • 日本人首登14座中國山峰 8批遇難死亡人數超30
    日本登山者制定的攀登梅裡雪山的3號營地大雪崩後,17人死去首登14座中國山峰。嘗試攀登8座神山。4.最著名的莫過於眾所周知的那次1991年超大雪崩的梅裡山難。也正是11名日本登山者和6名中國登山者在卡瓦格博峰的喪命,塑造了梅裡雪山的赫赫威名。
  • 衛星地圖上看中國最大的5座雪山,梅裡雪山、玉龍雪山哪個最美?
    【ALENG 自媒體】7月31日午間專稿,炎炎夏日來臨,很多人開始嚮往雪山草地的戶外生活了。然而忙碌的現代人卻不容易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因此,小編在這裡準備了幾幅來自谷歌地球的衛星照片,看看這些美麗的雪山,也能夠給這個炎熱的夏天帶來些許涼爽吧。圖一,貢嘎雪山。
  • 神秘的梅裡雪山,相傳它是去往神界的一條通道,你了解梅裡雪山嗎
    我要實現年初時答應過自己要給自己一場美麗的旅行,來到雨崩村這段日子, 雪山深處的小村莊的美景給深深吸引住了, 這裡是風景宜人的藏族村落,這裡好像是詩中說的世外桃源。這裡是一個徒步旅行的聖地,到這裡有山有水有佛塔,這個村莊風景優美、民情淳樸、四周都被大山環繞著。別人說這裡就是陶淵明詩中所寫到的世外桃源,也有人把這裡比作是香格裡拉的。
  • 梅裡雪山—雪神的儀仗隊
    2016年暑假,因為綠愛的西藏公益行動,本來計劃從川藏線進藏,但由於多日雨水造成地質災害,因此選擇繞行滇藏線,有機會途徑梅裡雪山。7月26日黃昏抵達霧濃頂(梅裡雪山觀景臺之一),當時陰雨不斷,梅裡雪山基本都在濃雲中,直到第二天離開也沒看到,非常遺憾。回來之後,我開始查找資料,準備再次出發,走進梅裡。
  • 1991年梅裡雪山山難
    梅裡雪山 神不可攀  高度表 1999年十月13日 9:44 p.m.  梅裡雪山 神不可攀  地處橫斷山系的怒山山脈,是南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體。北段稱梅裡雪山,中段稱碧羅雪山,但習慣上將位於德欽縣境內的北段和中段,統稱梅裡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