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望遠鏡時代最亮的新星——天鷹座V603首次被觀察到

2021-01-11 前瞻網
科技日曆|望遠鏡時代最亮的新星——天鷹座V603首次被觀察到
 Winnie Lee • 2019-06-08 15:57:06 來源:前瞻網 E9365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V603 Aquilae(或稱Nova Aquilae 1918)是1918年被發現的天鷹座(Aquila)一顆明亮的新星。它是一個雙星系統,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質量較低的恆星伴星組成,它們在近軌道運行,處於半相接狀態。

醫學教授兼業餘天文學家Zygmunt Laskowski首先發現了新星Aquilae,然後在1918年6月8日晚被英國業餘天文學家Grace Cook證實,新星Aquilae達到了- 0.5的亮度峰值,這是望遠鏡時代記錄的最亮的新星。它比所有的星星都亮,僅次於全天最亮的天狼星(Sirius)的亮度。

第谷和克卜勒的超新星更明亮,但都被發現在望遠鏡發明之前。

天鷹座V603原本是一個11.43亮度的恆星系統,經過12天的時間才減弱了3亮度,然後經歷了18.6年的亮度減弱才達到穩定狀態。1964年,羅伯特·克拉夫特(Robert P. Kraft)確定它是一個雙星系統。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該恆星系統的平均表觀星等已穩定在11.4,每10年衰減約1/100個星等。阿里納斯及其同事進行的光譜分析表明,該星系由一顆質量約為太陽1.2倍的白矮星、一個吸積盤和一顆質量約為太陽20%的伴星組成。這第二顆恆星很可能是一顆紅矮星。這兩顆恆星大約每3小時20分鐘繞對方一周。

天鷹座位於天鵝座和天琴座的南邊.其中亮於六等的恆星有70顆,四等星6顆,三等星5顆。第一亮星天鷹α是人們熟悉的牛郎星(又稱河鼓二),它是一顆亮度為0.77等的白色主序星,距離我們16光年。

在中國,天鷹座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關。但在希臘神話中,天鷹座卻是宙斯的化身。

古希臘人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家中飲宴或是招待客人時,未出嫁的女兒必須作為宴會的侍者,負責為大家端茶倒水。傳說,天神之王宙斯的女兒赫珀嫁給大英雄海格立斯後,赫後給神宴斟酒添水的差事需要一個接替的人,於是宙斯便化身一隻鷹飛到大地上,抓來了一個叫革尼美德的美少年充當神宴的侍者。宙斯對他所變過的那隻雄鷹十分得意,就把它變作一個星座,成為天鷹座。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關於天鷹座的神話傳說,赤道帶星座之天鷹座簡介
    大神宙斯和神後赫拉的女兒赫柏,可以說是神國最高貴的公主了。每當眾神聚會的時候,她總是最忙碌的一位,像個輕盈的小精靈在酒席間飛來飛去,笑靨如花,輕聲曼語,使宴會充滿了歡樂輕鬆的氣氛。可惜,好景不長。大英雄赫剌克勒斯到了天界以後,宙斯和赫拉都很喜歡他的英俊、勇敢,便把赫柏許配給他為妻。這樣一來,在宴會上神仙們再也看不到公主的身影了,雖然照樣是歌舞昇平,但大家總覺得有些冷清。
  • 新星的奧秘!人類首次揭開新星爆發的神秘面紗
    文章介紹了天文學家使用能夠觀察新星從形成到結束的亮目標探測器衛星網觀察新星,證實了被廣泛接受的新星形成理論。  新星爆發是一個雙星系統生命中的最恢弘的階段。雖然它們並不罕見——銀河系每年都會有10次左右的新星爆發——但這是天文學家首次完整的觀測到。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  這次爆發發生在一個密近雙星系統中。
  • 「科技史上的今天」哈勃望遠鏡首次觀察類星體
    1990年11月10日,美國宇航局宣布,美國1990年4月發射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最近對一顆距地球數10億光年的類星體的化學結構進行了首次觀察。這顆命名為Um675的類星體是哈勃太空望遠鏡上暗弱天體分光攝譜儀的第一個觀察目標,目前它正以每秒鐘24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宇航局官員說,對這顆類星體的化學結構的觀察和分析將能提供線索,以便了解宇宙形成初期存在的化學物質。
  • 大自然的日曆,夏季夜空的一道風景線,這就是夏季大三角
    在北方夏季的黃昏,尋找東方天空中最明亮的行星——織女星,它是天琴座最明亮的恆星。往織女星的左下角看另一顆明亮的恆星——天津四。它是天鵝座(the constellation Cygnus the Swan)中最亮的一顆恆星,夏季大三角中第三亮的一顆。織女星與天津四之間近似是一臂之距。
  • 最新發現:手機鋰電池、銀河系和太陽系的鋰元素,來自新星爆炸!
    研究小組繼續確定,這些經典新星中的一小部分將演化,直到它們爆炸為Ia型超新星。這些正在爆炸的恆星變得比星系還亮,可以在宇宙中很遠的地方被發現。因此,它們被用來研究宇宙的演化,並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被用來發現暗能量。
  • 科技日曆|410年前,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
    科技日曆|410年前,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  Connor Feng • 2019-08-21 11:10
  • 科技日曆|荷蘭眼鏡商留下了最早關於望遠鏡的書面記錄
    科技日曆|荷蘭眼鏡商留下了最早關於望遠鏡的書面記錄  Winnie Lee • 2019-10-02 16:23:42
  • 七夕天文科普活動丨這裡有10臺天文望遠鏡可免費觀星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李建基)記者從廣州市泛珠三角科技教育學會獲悉,7日(農曆七月初七),廣州將舉辦「盈盈星河,鵲橋相會」的七夕天文科普活動,活動舉辦現場仁威廟廣場將架設10臺天文望遠鏡供公眾免費觀測星空。
  • 科技日曆 | 月亮竟然是張「麻子臉」?伽利略開啟了天文學新時代
    科技日曆 | 月亮竟然是張「麻子臉」?伽利略開啟了天文學新時代  黃琨 • 2019-11-30 15:46:46 來源:前瞻網 E2893
  • 中子星合併產生的磁星發出光是經典千新星的10000倍
    最高新星的峰值亮度達到經典千新星峰值亮度的10,000倍的新星,在宿主星系的左上方顯示為亮點(由箭頭指示)。 據信中子星的合併產生了一個磁星,它具有非常強大的磁場。磁星產生的能量使爆炸產生的物質變亮。合併產生了一個燦爛的千新星事件,這是有史以來最明亮的一次,它的光終於在2020年5月22日到達地球。光首先是伽馬射線爆炸,稱為短伽馬射線爆炸。
  •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距地球7000萬光年銀河系中超新星爆炸瞬間。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恆星在距地球700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超新星爆發時的爆炸性瞬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使用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來追蹤超新星衰落的光到螺旋星系NGC 2525。該超新星的正式名稱為SN2018gv,於2018年1月中旬首次發現於南半球的Puppis星座。
  • 美國宇航局的任務有助於揭示新星爆炸中衝擊波的威力
    三顆衛星(包括美國宇航局的兩個)對2018年發生的新星爆發進行了史無前例的觀測,首次得到了直接證據,證明爆炸的可見光大部分來自衝擊波,即爆炸碎片中形成的壓力和溫度的突變。新星爆炸「多虧了一顆特別明亮的新星和一次幸運的突破,我們能夠收集到迄今為止一顆新星最棒的可見光和伽馬射線觀測
  • 這顆位於盾牌座的銀河系新星,又變亮了,距離我們才24500光年!
    利用TIGRE望遠鏡,天文學家對新發現被稱為V659 SCT的新星,在其爆發的多個階段進行了光譜觀測。這項觀測的研究成果發表在《arxiv》上,進一步闡明了這一事件的性質。新星是恆星變星的一種,新星的亮度突然增加,然後慢慢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數月。這種爆發是包含一顆白矮星及其伴星雙星系統中吸積過程的結果。
  • 這顆位於盾牌座的銀河系新星,又變亮了,距離我們才24500光年
    利用TIGRE望遠鏡,天文學家對新發現被稱為V659 SCT的新星,在其爆發的多個階段進行了光譜觀測。這項觀測的研究成果發表在《arxiv》上,進一步闡明了這一事件的性質。新星是恆星變星的一種,新星的亮度突然增加,然後慢慢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數月。這種爆發是包含一顆白矮星及其伴星雙星系統中吸積過程的結果。
  • 今日科技話題:高分十三號衛星、嫦娥四號、類新星、富鋰巨星、恐龍化石、半導體量子比特
    ▲紫色圓圈區域為距離最近、反射率較亮的撞擊坑10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類新星的光變存在準周期振蕩這類激變雙星具有與新星類似的物理特徵但卻沒有觀測到新星爆發,是研究新星爆發、吸積物理過程和探討激變雙星演化等的天然實驗室。
  • 天文學家認為2083年銀河系或誕生最亮恆星
    參考消息網1月19日報導 澳媒稱,天文學家觀察到一雙星系統即將爆炸,如果預測正確,我們中一些人在有生之年或許有機會目睹。據澳大利亞科學預警網站1月11日報導,目前,這個名為天箭座V(V Sge)的恆星系統的亮度很微弱,即便中等望遠鏡也很難發現它。但在未來幾十年裡,隨著它被附近的一顆白矮星吞噬,這一切都可能發生改變。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前所未有的超級爆發 矮新星亮度突增1600倍
    美國宇航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非常擅於通過檢測恆星亮度的微弱變化,來發現遙遠系外行星的微妙痕跡。在執行任務期間克卜勒已經成功發現了很多新世界,但近期的發現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趣的發現之一。它來自一顆以前未知的矮新星恆星系統。在不到24小時裡,矮新星亮度突增達1600倍,然後慢慢消弱消失。正在研究的矮新星恆星系統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褐矮星組成,其質量大約是白矮星的十分之一。白矮星是一顆老化類太陽恆星的殘餘核心,在地球體積大小的球體中,含了大約相當於太陽質量的物質。褐矮星是一種質量在10到80倍木星之間的天體,因為它太小了,無法進行核聚變。
  • 八十八星座之一——天鷹座
    天鷹座是赤道帶星座之一。位於天琴座之南,人馬座之北,大部分在銀河中。座內目視星等亮於6等的星有87顆,其中亮於4等的星有13顆。NGC6781——這是一個行星狀星雲,它是一個相當黯淡的星雲,很平滑,南部邊緣更亮一點。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 411年前的今天伽利略首次用自製望遠鏡觀察太空!你知道天文望遠鏡...
    中國小康網訊 1610年1月7日,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利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太空。從此,人類的「巡天之旅」邁上了新徵程。今天帶大家回顧一下天文望遠鏡發展史上那些重要的節點,給大家講述一段天文望遠鏡的「羅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