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異常,即患癌?

2021-01-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腫瘤標誌物(tumor marker;TM)在惡性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所產生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異常產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存在於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進行測定,對腫瘤的輔助診斷、鑑別診斷、療效觀察、復發監測以及預後評估具有一定的價值。

小編今天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鱗狀細胞癌抗原,細胞角蛋白19片段,胃泌素釋放肽前體,糖類抗原125,糖類抗原15-3,糖類抗原19-9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在內的10大腫瘤標誌物。

一、甲胎蛋白(AFP)

新生兒時期 AFP 很高,到 1 歲時降至 10g/L~20g/L,在成人血清中 AFP 的含量很低。當肝細胞發生惡性變時,AFP 含量明顯升高,是臨床上輔助診斷原發性肝癌的重要指標。

1. 篩查

血清 AFP 聯合肝臟超聲檢查可作為原發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高危人群以B型肝炎病毒(HBV)和(或)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長期酗酒者以及有原發性肝癌家族史者為主,篩查年齡男性≥40 歲,女性≥50 歲開始,宜每隔 6 個月檢查一次。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 AFP 是臨床上輔助診斷原發性肝癌(簡稱肝癌)最常用的腫瘤標誌物。對於血清 AFP≥400μg /L 超過1個月,或≥200μg /L 持續2個月,在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後,應高度懷疑肝癌,需做B超檢查,必要時做 CT/MRI 和活組織檢查等以明確診斷。血清AFP對肝癌診斷的陽性率一般為70%左右,尚有約30%的肝癌患者AFP檢測陰性。因此,不能僅靠AFP來診斷肝癌。

② 血清AFP升高也可見於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如睪丸非精原細胞瘤、卵黃囊瘤、惡性畸胎瘤等。還可見於其他惡性腫瘤,如胃癌,結直腸癌等。

③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g/L 之間,一般在2個月內隨病情的好轉而逐漸下降。

④ 婦女妊娠 3 個月後血清AFP可見升高,主要來源於胎兒。孕婦血清中AFP異常升高,可見於胎兒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AFP可由開放的神經管進入羊水而導致其在羊水中含量異常升高。孕婦血清中AFP異常降低,提示胎兒有 Down's 症候群的風險。因此,孕婦血清和羊水中AFP濃度監測可用於胎兒神經管缺損和 Down's 症候群的產前輔助診斷。

3. 預後評估

血清AFP是判斷原發性肝癌預後的重要標誌物,高濃度的血清AFP,提示預後不良。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AFP測定有助於監測肝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肝癌手術後,血清AFP濃度下降到參考區間內,表示手術有效;若血清AFP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術不徹底或已有轉移病灶。

② 血清AFP可用於肝癌手術切除後或肝癌患者肝臟移植後的隨訪和復發監測,手術後2年內,宜每3個月檢測一次,3~5年內每6個月檢測一次。

二、癌胚抗原(CEA)

一種結構複雜的酸性糖蛋白,主要存在於成人癌組織以及胎兒的胃腸管組織中,是一種較廣譜的腫瘤標誌物。

1. 篩查

血清CEA一般不用於無症狀人群的腫瘤篩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CEA是一種較為廣譜的腫瘤標誌物。臨床上可用於結腸癌、直腸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轉移性肝癌等常見腫瘤的輔助診斷。其他惡性腫瘤如甲狀腺髓樣癌、膽管癌、泌尿系惡性腫瘤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② 妊娠、結腸炎、結腸息肉、腸道憩室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部良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血清CEA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

3. 預後評估

血清CEA水平是判斷腫瘤預後的因素之一,血清CEA持續升高,提示預後不良。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治療前有CEA升高者,若手術、化療、靶向治療或者免疫治療等有效,血清 CEA 濃度下降到參考區間內;若治療後血清CEA僅有部分下降或不下降,表示治療效果不佳。

② 血清CEA可用於腫瘤治療後的隨訪和復發監測,一般在治療後2年內,宜每3個月檢測一次,3~5年內每6個月檢測一次。

三、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一種酸性蛋白酶,參與糖酵解代謝過程。腫瘤組織糖酵解作用加強,細胞增殖周期加快,細胞內的NSE釋放進入血液增多。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組織的腫瘤如神經母細胞瘤和小細胞肺癌(SCLC),血清NSE升高。

1. 篩查

血清NSE一般不用於肺癌的篩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NSE是小細胞肺癌(SCLC)首選標誌物之一。小細胞肺癌患者NSE水平明顯高於肺腺癌、肺鱗癌、大細胞肺癌等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具有輔助診斷價值。並可用於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的鑑別診斷。

② 血清NSE也是神經母細胞瘤的腫瘤標誌物,患者明顯升高,而腎母細胞瘤(Wilms 瘤)患者較少升高。因此,可用於神經母細胞瘤與 Wilms 瘤的鑑別診斷。

③ 血清 NSE 升高還常見於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如嗜鉻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黑色素瘤、胰島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

④ 血清 NSE 在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和肺部疾病,如腦膜炎、肺炎等也可見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

3. 預後評估

血清NSE是小細胞肺癌和神經母細胞瘤的重要預後評估指標。血清NSE持續升高,提示預後不良。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NSE水平可反映小細胞肺癌化療的應答情況,在化療後24h至72h可發生NSE的暫時性升高(腫瘤的消散現象)。化療應答良好的患者血清NSE水平會在第一個療程結束後迅速下降。患者NSE水平的持續升高或暫時性下降均提示治療效果不佳。

② 血清NSE可用於小細胞肺癌的隨訪和復發監測。一般在治療後2年內,宜每3個月檢測一次,3~5年內每6個月檢測一次。

四、鱗狀細胞癌抗原(SCC or SCCA)

一種檢測鱗狀細胞癌的腫瘤標誌物,特異度較高,但靈敏度較低。

1. 篩查

血清SCC一般不用於宮頸鱗狀細胞癌和肺鱗狀細胞癌的篩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SCC是一個主要用於輔助診斷鱗狀細胞癌的腫瘤標誌物,在宮頸鱗狀細胞癌、肺鱗狀細胞癌患者的血清中會有升高,其濃度隨病情的加重而增高。

② 血清SCC在其他惡性腫瘤,如頭頸部上皮細胞癌、食管癌、鼻咽癌、皮膚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③ 血清SCC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肺炎、肺結核、銀屑病、溼疹、腎功能衰竭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

3. 預後評估

一般認為血清SCC升高是宮頸鱗狀細胞癌和肺鱗狀細胞癌預後不良的危險因素,但目前並不推薦SCC常規應用於宮頸鱗狀細胞癌和肺鱗狀細胞癌的預後判斷。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SCC升高與宮頸鱗狀細胞癌淋巴結轉移有關,可用於宮頸鱗狀細胞癌個性化治療方案的制定,但目前並不作為常規應用。

② 血清SCC濃度與宮頸鱗狀細胞癌的分期、腫瘤大小、腫瘤術後是否有殘留、腫瘤復發和進展等相關,因此可用於宮頸癌的療效評估、隨訪和復發監測。

③ 血清SCC對肺鱗狀細胞癌療效監測有一定價值。

五、細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 21-1)

存在於肺癌、食管癌等上皮起源的腫瘤細胞中,是檢測非小細胞肺癌(NSCLC)較靈敏的標誌物。

1. 篩查

血清 CYFRA 21-1 一般不用於肺癌的篩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CYFRA21-1 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標誌物之一,特別是鱗狀細胞癌,具有輔助診斷價值。

② 血清CYFRA21-1 在其他惡性腫瘤,如膀胱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③ 血清CYFRA21-1 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肺結核等也可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腎功能衰竭可導致血清CYFRA21-1 升高。

3. 預後評估

血清 CYFRA21-1 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重要預後評估指標。血清 CYFRA21-1持續升高,提示預後不良。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 CYFRA21-1 可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監測,CYFRA21-1 濃度的持續升高提示疾病進展。

② 血清 CYFRA21-1 可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隨訪和復發監測。一般在治療後2年內,宜每3個月檢測一次,3~5年內每6個月檢測一次。

六、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

在血液中穩定表達,是檢測小細胞肺癌較好的標誌物。

1. 篩查

血清 ProGRP 一般不用於肺癌的篩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 ProGRP 是小細胞肺癌(SCLC)的首選標誌物之一,具有輔助診斷價值。並可用於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的鑑別診斷。ProGRP 和 NSE 聯合使用時可提高小細胞肺癌檢測的陽性率。

② 血清 ProGRP 升高還可見於某些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如甲狀腺髓樣癌。

③ 血清 ProGRP 在某些良性疾病,如泌尿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也可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腎功能衰竭可導致血清 ProGRP 升高。

3. 預後評估

血清 ProGRP 是小細胞肺癌的重要預後評估指標。血清 ProGRP 持續升高,提示預後不良。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 ProGRP 可用於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監測,治療後 ProGRP 濃度明顯降低,提示治療有效;若血清 ProGRP 持續升高提示療效不佳。

② 血清 ProGRP 可用於小細胞肺癌的隨訪和復發監測。一般在治療後2年內,宜每3個月檢測一次,3~5年內每6個月檢測一次。

七、糖類抗原 125(CA 125)

目前臨床常用的檢測卵巢癌的腫瘤標誌物。

1. 篩查與早期檢測

① 血清 CA125 一般不用於無症狀婦女的卵巢癌篩查。

② 對於有特殊遺傳基因突變或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考慮用血清 CA125 結合陰道超聲檢測以早期發現卵巢癌。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 CA125主要用於卵巢癌,特別是上皮性卵巢癌的輔助診斷。還可作為絕經後婦女良、惡性盆腔腫瘤的鑑別診斷指標。

② 血清 CA125 在其他惡性腫瘤如肺癌、胰腺癌、結腸癌和其他婦科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

③ 血清 CA125 在某些良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腹膜炎、卵巢囊腫、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中也可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

3. 預後評估

血清 CA125是判斷卵巢癌預後的因素之一,無論手術前還是手術後,血清CA125持續升高提示預後不良。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 CA125 連續檢測可用於卵巢癌化療的療效監測,一般在化療前 2 周內檢測一次,化療期間 2~4 周檢測一次。監測期間 CA125 持續升高提示疾病進展或療效不佳。

② 治療前有血清 CA125 升高者,治療後可用 CA125 進行隨訪監測。一般在治療後2年內,宜每2~4個月檢測一次,3~5年內每3~6個月檢測一次。

八、糖類抗原 15-3(CA 15-3)

對乳腺癌的輔助診斷有一定的價值。

1. 篩查

血清 CA15-3一般不用於無症狀人群的乳腺癌篩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 CA15-3 是一個主要用於乳腺癌輔助診斷的指標,但在乳腺癌的早期陽性率低,乳腺癌晚期和轉移性乳腺癌陽性率較高為 70%~80%。CA15-3與CEA聯合檢測,可提高乳腺癌診斷的敏感性。

② 血清 CA15-3 在其他惡性腫瘤,如肺癌、卵巢癌、肝癌、宮頸癌、結腸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

③ 血清 CA15-3 在肝臟、胃腸道、肺、乳腺、卵巢等良性疾病,也可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但陽性的百分率較低。

3. 預後評估

血清 CA15-3 一般不用於乳腺癌的預後判斷。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 CA15-3 與影像學檢查及臨床體格檢查一起,可用於乳腺癌患者治療反應監測,CA15-3濃度的持續升高提示疾病進展。

② 血清 CA15-3 不常規用於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監測。但手術前有血清 CA15-3 升高者,術後可用 CA15-3 進行隨訪和監測。

九、糖類抗原 19-9(CA 19-9)

目前臨床常用的檢測胰腺癌的腫瘤標誌物。

1. 篩查

血清 CA19-9 一般不用於胰腺癌的篩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 CA19-9常用於胰腺,膽道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但特異性不夠強。CA19-9測定值的高低與胰腺癌的大小無關,但是高於 10000U/mL 時,幾乎均存在外周轉移。

② 血清 CA19-9 在胃癌,結腸癌,肝癌也有一定的陽性率。

③ 血清 CA19-9 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炎、胰腺炎、膽管炎、膽囊炎、肝硬化等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注意與惡性腫瘤鑑別。

④ 3%~7%的患者為Lewis 抗原陰性血型結構,不表達 CA19-9,因此這些患者 CA19-9 檢測結果常為陰性。

3. 預後評估

血清 CA19-9 結合臨床資料可作為綜合判斷胰腺癌預後的指標。

4.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 CA19-9 與影像學檢查一起,可用於胰腺癌放療、化療的療效監測,CA19-9 濃度的持續升高提示疾病進展。

② 血清 CA19-9 與影像學檢查一起,可用於胰腺癌手術切除後的隨訪和復發監測。術後第1年,每3個月隨訪 1 次;第2~3年,每6個月隨訪 1 次;之後每年1次。

十、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1. 篩查

① PSA 可作為前列腺癌的個體化篩查指標。篩查以中、老年男性為主,篩查年齡可從55歲開始;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可從45歲開始。

② 前列腺癌篩查應包括 PSA 檢測和直腸指檢檢查。

2. 輔助診斷

① 血清 PSA 濃度 ≥4. 0 μ g / L 時,應配合做直腸指檢( DRE )檢查。

② 血清 PSA 濃度在 4. 0 μ g / L~10. 0 μ g / L 的灰區,若 DRE 陽性,則應進一步做前列腺穿刺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若 DRE 陰性,宜做游離 PSA 百分比( %fPSA )檢測。若 %fPSA<10% ,則應考慮做前列腺穿刺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③ 血清 PSA 濃度 >10. 0 μ g / L ,均宜做前列腺穿刺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④ 血清 PSA 速率加快,以 ≥0. 75 μ g /( L ·年)的速度增長,在排除 PSA 檢測的影響因素以後,宜做前列腺穿刺活組織檢查。此項檢測比較適用於 PSA 值較低的年輕患者。

⑤ PSA 密度檢測有助於區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引起的 PSA 升高,若 PSA 密度 ≥0. 15 時,在排除 PSA 檢測的影響因素以後,可指導醫生決定是否進行前列腺穿刺活組織檢查。

⑥ 複合 PSA ( cPSA )檢測尚不推薦用於臨床,但可用於醫學研究。

3. 療效和復發監測

① 血清PSA測定有助於監測前列腺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前列腺癌根除手術4周 ~6 周后,血清PSA 濃度下降到檢出限以下,表示手術有效;若血清 PSA 濃度僅有部分下降,表示手術不徹底,有殘留病灶或已有前列腺癌轉移病灶。

② 血清 PSA 測定對監測前列腺癌復發有參考價值。

③ 前列腺癌根除手術後的前2年內,宜每3個月檢測一次血清 PSA ,2年後宜每6 個月檢測一次,5年後每年檢測一次。在監測中,若連續2次血清 PSA 濃度升高,提示前列腺癌生化復發。

腫瘤標誌物的聯合檢測原則

同一腫瘤或不同類型腫瘤可有一種或幾種血清腫瘤標誌物濃度異常;同一血清腫瘤標誌物可在不同腫瘤中出現。為提高腫瘤標誌物的輔助診斷價值和確定何種標誌物作為治療後的隨訪監測指標,可進行腫瘤標誌物聯合檢測,但聯合檢測的指標須經科學分析、嚴格篩選。在上述前提下,合理選擇幾項靈敏度高、特異性能互補的血清腫瘤標誌物進行聯合檢測。

來源:醫世象

相關焦點

  • 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癌症
    這個團隊所用的腫瘤標誌物,仍然是原來老的標誌物,跟我們平時體檢可能抽血化驗的腫瘤標誌物沒什麼區別。而實際上,權威的醫學指南並不用腫瘤標誌物來篩查癌症,而是用其他的檢查辦法。原因在於,腫瘤標誌物檢測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異常的人往往並沒有患癌,腫瘤標誌物正常的人也有可能患癌。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難道沒腫瘤也會查出陽性嗎?
  • 體檢時 你是否讀懂腫瘤標誌物?
    被告知是所謂的腫瘤標誌物時,看到指標超過了正常值,又會憂心忡忡,自己是不是患癌了呢? 那麼,腫瘤標誌物究竟是什麼意思,網友該如何讀懂與它有關的指標?被告知是所謂的腫瘤標誌物時,看到指標超過了正常值,又會憂心忡忡,自己是不是患癌了呢? 那麼,腫瘤標誌物究竟是什麼意思,網友該如何讀懂與它有關的指標?
  • 腫瘤標誌物異常並不代表一定得了腫瘤
    如何正確看待腫瘤標誌物的結果? 研究人員已發現多種腫瘤標誌物可為腫瘤的診斷提供科學依據,進行血清標誌物篩查已成為常規的診斷及監測腫瘤疾病的檢驗方法。那麼,當您拿到化驗單時如何看待檢驗結果呢?在此我們將教您正確解讀標誌物的化驗結果。
  • 腫瘤標誌物的分類
  • 肺部腫瘤標誌物是什麼東西 常見的肺癌腫瘤標誌物有哪些
    肺癌早期隱藏性很高,很容易會在早期出現時被忽略掉,一般來說一旦被確診,超過8成以上都是晚期的,往往會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其實有關專家學者表示,成年人每年都應該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而在健康體檢時,很多人對肺部腫瘤標誌物這項很不明白。那肺部腫瘤標誌物是什麼東西?常見的肺癌腫瘤標誌物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腫瘤標誌物是什麼?看完這篇文章讓你能讀懂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中 ,只有部分腫瘤標誌物能夠用於腫瘤的早期診斷 。 3、腫瘤標誌物顯示為異常就能判定存在腫瘤 腫瘤標誌物能夠用於檢測患者是否存在腫瘤 ,但腫瘤標誌物異常 ,並不能判定患者就存在腫瘤 ,部分疾病也會影響腫瘤標誌物 ,這些病情並非腫瘤 。
  • 腫瘤醫生說出了實情
    尤其是當腫瘤標誌物的數值偏高了,大多數人心裡都會七上八下的,感覺緊張和害怕。那麼,今天就來聊聊腫瘤標誌物ca199吧。ca199,又稱為糖類抗原ca199,是一種粘蛋白型的糖類蛋白腫瘤標誌物,在正常胎兒的胰腺、膽囊、肝、腸以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膽管上皮等處均有存在。ca199的正常值是≤ 37k U /L。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增高,並不表明一定患了惡性腫瘤,而腫瘤標誌物不增高,也並不表明一定沒有患惡性腫瘤。因為腫瘤標誌物增高除與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關外,對於受檢者來說,各種部位,如胃、腸道、肝膽、泌尿生殖系統、肺部等處的炎症、感染,腸道息肉、炎性增生,皮膚疾病如銀屑病,膽汁淤積,肝腎功能不良等,均可導致一些腫瘤標誌物的低度增高,即「假陽性」表現。
  • 腫瘤標誌物到底是個啥?
    如果你已經做了腫瘤標誌物檢查,那麼下面這些知識你一定要了解。一、腫瘤標誌物(TM)到底是什麼?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機體對腫瘤細胞發生反應升高的一類物質,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類和糖類,醫學上稱為腫瘤標誌物,英文名稱是 Tumor Marker,通常簡稱 TM。這樣說你可能更容易理解:它們就是人體的一些指數,當這些指數超出正常範圍時,可能與腫瘤相關。
  •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代表一定有病 聽聽專家怎麼說
    醫院供圖  一般體檢與腫瘤篩查區別大  腫瘤那些事 且聽專家說  又到年底體檢高峰期,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體檢中加入腫瘤篩查的相關項目。腫瘤篩查中標誌物超標就一定是癌症嗎?體檢中發現了結節就是有腫瘤了嗎?
  • 體檢做腫瘤標誌物,真的有必要嗎?
    隨著癌症發病率的升高,腫瘤標誌物已成為常規的體檢項目。腫瘤標誌物(TM)是在人體腫瘤發生或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或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其升高具有提示體內腫瘤發生的作用,然而單純的腫瘤標誌物升高,有時候並沒有什麼意義。以下介紹一例血CEA一過性異常增高至正常值5倍的體檢結果。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的時候,腫瘤標誌物出現異常也有可能是身體的細胞受到了某種外界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種應激性反應,並不代表細胞發生了惡變。但是,有的腫瘤標誌物的敏感度和特異性有限,在檢查的時候也有可能出現漏檢或者假陽的現象。所以,有的癌症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可能沒有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即使如此,醫生也需要通過腫瘤標誌物的檢測結果來幫助患者判斷病情,監測治療效果、了解預後和復發的情況。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腫瘤標誌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並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能夠被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所檢測。本期就臨床上常見的腫瘤標誌物進行匯總分享。
  • 中國科學家發明腫瘤標誌物檢測新方法
    新華社南京6月5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新近研發出一種能同時發現多種惡性腫瘤標誌物的檢測方法。新方法能方便、穩定、靈敏地同時檢測兩類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對癌症的早期發現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 腫瘤常見生物標誌物之:肺癌
    發現高效肺癌生物標誌物運用於臨床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將介紹幾種有研究前景的肺癌生物標記物。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惡性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的/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存在於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進行檢測。
  • 醫學檢驗中心王瑜敏:聊聊腫瘤標誌物那些事兒
    腫瘤標誌物的臨床意義:①大部分腫瘤標誌物出現早於臨床症狀,常用於腫瘤的篩查,特別是高危人群的篩查非常有意義,如某些腫瘤高發地區及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進行篩查;②腫瘤的預後判斷,許多腫瘤標誌物與癌症的惡性程度、發展、轉歸和轉移等有較好相關性。③腫瘤的療效監測,這個腫瘤標誌物最重要的臨床價值,臨床上需要多次檢測腫瘤標誌物來進行動態監測和分析。
  • 腫瘤醫院院長:患癌十多年我是如何活下來的?|徐克成
    2001年,他以61歲高齡創辦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暨南大學附屬醫院,隸屬於廣東省衛計委直管),設立「不收紅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請」廉醫規矩。2006年,66歲時,身為腫瘤醫院院長的他,體檢時卻發現自己患上肝癌。後來他反思、研究治療方案, 摒棄傳統落後的治療方式。如今14年過去了,癌症都沒有復發。患癌後,他在接受採訪和不同場合,說了大實話!患癌十多年我是如何活下來的?
  • 有人腫瘤多處轉移,標誌物仍顯示正常;體檢發現腫瘤的人群中,只有10...
    讓王先生懊惱的是,僅僅半年前,他的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誌物沒有一項異常,怎麼只有半年時間,晚期腫瘤就找上門了?王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腫瘤是什麼時候跑出來的?
  • ...子宮內膜癌|腫瘤標誌物|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卵巢癌|讀懂|基因|...
    腫瘤標誌物是指由腫瘤組織產生的存在於腫瘤組織本身,或分泌至血液或其他體液,或因腫瘤組織刺激,由宿主細胞產生而含量明顯高於正常組織,並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一類物質。目前發現的腫瘤標誌物有80餘種,較為常用的有3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