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也要顧環保!日本2023年發射全球首個「木製人造衛星」

2021-01-12 四川人在香港

伴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腳步,全球迄今已執行了數千次發射任務,產生巨量的「太空垃圾」,地球軌道因而變得擁擠不堪,更可能對運行中的衛星、太空站等飛行器造成危害。

為了減緩嚴峻的太空環境問題,日本京都大學與住友林業公司展開合作,合力研發以木質原料打造的人造衛星,計劃在2023年將全球首創的「木製衛星」送上太空。

太空垃圾環境問題多多

太空垃圾(space junk)包括報廢、故障的人造衛星殘骸、太空任務使用的火箭及其部分零件、碎片等。大量太空垃圾以每小時逾3萬5千公裡的速度環繞地球,具有撞擊甚至摧毀飛行器的強大破壞力,亦可能在落回大氣層時威脅到地面安全。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數據,地球軌道上目前有近6000顆人造衛星,其中約60%是已失去功能的太空垃圾;太空市調公司「歐洲諮詢」(Euroconsult)更預估未來十年中,每年將有990顆衛星發射到太空,意味著在2028年,將有泛濫成災的1萬5千顆衛星同時存在於軌道上。

日本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太空人、現任京都大學教授土井隆雄則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所有墜入大氣層的人造衛星,皆會在燃燒過程產生細小的氧化鋁微粒,這些微粒在上層漂浮許久後,「最終將對地球環境造成影響。」

相反地,木製衛星在落入大氣層後會焚燒殆盡,既不會釋放有害物質到大氣中,也不會有碎片散落到地表;而由於木材並不會阻擋電磁波或地球磁場,因此能將天線或姿態控制(attitude control)系統等設備置於木製衛星內,使結構更加簡化。

住友林業目前已開始研究樹種,以及能耐受太空極端溫度、陽光照射等環境條件的木質原料,但具體使用的材質則是「研發機密」。

相關焦點

  • 日本或於2023年發射全球首顆木製人造衛星
    日本或於2023年發射全球首顆木製人造衛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財經綜合:日本住友林業公司和京都大學12月23日發布消息稱,雙方就共同開展太空樹木栽培和木材使用相關的基礎研究籤署協議,並啟動了相關計劃。
  • 日本將於2023年發射「木製衛星」|日本公司|太空|人造衛星|月球|地球
    木製衛星能完成什麼?一家日本公司在2020年底提出的一項奇怪的衛星提議,到2021年,很多太空專家都有點瞢。該提案是由京都大學與日本住友林業公司共同提出的,儘管該項目的大部分信息來自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文章,該文章引用了日本航天探索局(JAXA)太空人和京都大學教授高尾土井(Takao Doi)的想法,他們飛上了美國太空。將太空梭STS-87和STS-123送往國際空間站。STS-123交付並安裝了JAXA的Kib?2008年的模塊。
  • 日本將於2023年發射「木製衛星」
    木製衛星能完成什麼? 一家日本公司在2020年底提出的一項奇怪的衛星提議,到2021年,很多太空專家都有點瞢。 該提案是由京都大學與日本住友林業公司共同提出的,儘管該項目的大部分信息來自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文章,該文章引用了日本航天探索局(JAXA)太空人和京都大學教授高尾土井(Takao Doi)的想法,他們飛上了美國太空。將太空梭STS-87和STS-123送往國際空間站。STS-123交付並安裝了JAXA的Kib?2008年的模塊。
  • 日本打算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
    日本打算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2020-12-31 07: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nfan1   用木頭製作衛星,看起來似乎是腦洞大開, 但也許未來會真的實現。  據外媒報導,為了有效解決太空垃圾問題, 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將進行合作,計劃在3年內用木材製作出一個衛星。   眾所周知,一顆衛星往往價格不菲,受制於外太空的苛刻條件,目前人造衛星的首選材料大都是堅固耐用的輕型合金。雖然這些材料有效保護了衛星,但也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 全球首顆木製衛星計劃3年後升空 不會產生太空垃圾
    據BBC12月29日報導,日本住友林業(Sumitomo Forestry)和京都大學開展了一個聯合研究,計劃在2023年將人類首顆木製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該衛星的特點是非常環保。    ↑京都大學研發的木製衛星示意圖(共同社), 圖據《BBC》  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該衛星為邊長為10釐米的立方體,所用木材是抗變形能力極強的日本厚樸。
  • 日本計劃將人類首顆木製衛星送上太空:特點是非常環保
    京都大學研發的木製衛星示意圖(共同社)  海外網12月23日電當地時間23日,日本京都大學和住友林業公司聯合發布消息稱,計劃在2023年將人類首顆木製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該衛星的特點是非常環保。  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該衛星為邊長為10釐米的立方體,所用木材是抗變形能力極強的日本厚樸。它將在和國際空間站相同軌道停留半年至一年,定期向地球發回木材的強度變形信息。  參與研究的土井隆雄教授稱,該衛星會在進入大氣層時燃燒殆盡,不會和金屬制一樣產生有害物質,對環境非常友好。(海外網 王西洛)  責編:王西洛、李萌
  • 日本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
    據外媒報導,為了有效解決太空垃圾問題,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將進行合作,計劃在3年內用木材製作出一個衛星。眾所周知,一顆衛星往往價格不菲,受制於外太空的苛刻條件,目前人造衛星的首選材料大都是堅固耐用的輕型合金。雖然這些材料有效保護了衛星,但也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 世界首個木質衛星於2023年發射!太空垃圾處理技術新革命
    圖為太空垃圾 自從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登上月球時,就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時代,截至目前為止,世界各國已經執行了4000多次的發射任務,當衛星不幸發生撞毀或者退役時,會產生許多的太空垃圾,然而就算是其中一個細小的碎片都會對航天飛行器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 中考英語閱讀精選——日本計劃在2023年發射世界上第一顆木製衛星
    點擊👆奇速英語👆關注我,加★星標★導讀:近日,日本住友林業公司與京都大學正在共同努力,開發出他們希望到2023年發射世界上第一顆木製人造衛星以削減太空垃圾。)—THE END—關注奇速英語創始人蔡章兵教授官方視頻號23年英語教學經驗分享
  • 減少太空垃圾問題日本研發木製人造衛星
    不過發射上太空的衛星越來越多,也同時造成太空垃圾的問題。日本住友林業與京都大學合作,希望能夠在2023年發射首枚木製衛星以解決問題。  一般人都認為金屬製造的衛星,在失去動力墜落地球時,會在進入大氣層時被焚毀。負責項目的前太空人兼京都大學教授土井隆雄則表示,這個焚毀的過程會製造極微細的氧化鋁微粒,並且在高大氣層漂浮多年,最終影響地球環境。利用木去製作衛星則毋須擔心這個問題。
  • 日本研發木製衛星
    ,並希望在2023年將其發射升空,以幫助遏制所謂的「太空垃圾」數量。圖:日本計劃在2023年發射世界上首顆木質衛星住友林業表示,該公司已經開始研究樹木生長情況和木質材料在太空中的應用,並將致力於開發耐高溫的木質材料。
  • 2023年,日本要幹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對全世界都是件好事
    所以,對於太空環境的保護,全球一樣是需要保持高度重視。而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已經先一步行動起來了。據環球網報導,2023年,日本要幹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一旦成功,那麼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是件好事。
  • 日本研發木質衛星,環保無汙染,有望解決百倍於子彈速度太空垃圾
    日本一公司,Sumitomo Forestry目前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利用木質材料製作的衛星。近年,各個國家對太空的探索不斷增強,自從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衛星以來,人類在距離地球800到1500千米的高度內,發射大量的衛星和火箭,同時也至少造成近2000噸太空垃圾。
  • 把環保推廣到太空!日本正研發木頭衛星,最快2023年上天
    (Sumitomo Forestry)宣布了與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的聯合開發項目,以測試將木材用作人造衛星組成部分的想法。到2023年,他們希望能發射出世界上第一顆用木頭製成的人造衛星,以削減太空垃圾。  作為公告的一部分,住友林業的官員告訴記者,該項目的工作將始於旨在在極端環境下測試不同類型木材的實驗。
  • 學術頭條:日本將開發首顆木製衛星,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第二...
    未來它可應用於我國大型、重型火箭上,以滿足我國空間裝備、載人登月、深空探索的不同發展需求。  2019年高質量國際論文公布,三成來自中國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調研分析結果,2019年共有394種國際科技期刊入選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190661篇。
  • 日本欲打造首顆木製衛星 應對太空垃圾問題
    舉報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 據拉美社東京12月29日報導,日本住友林業公司和京都大學近日宣布將推出木製人造衛星
  • 誰搶走了亞洲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名分?
    :「鉛筆」火箭水平發射實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5年,日本東京大學在東京國分寺成功進行了「鉛筆」火箭的水平發射實驗,自此日本航天事業正式啟航。(譯註:該火箭長度只有23釐米,重量只有190克,取名「鉛筆」十分形象)此後,日本又以秋田縣道川海岸為發射場,成功發射了「Baby」、「Kappa」等型號的火箭。隨後,日本將發射場移至鹿兒島縣內之浦,在一系列測試後於1970年將日本首顆人造衛星「大隅」成功送入軌道。由此,日本成為繼美、蘇、法後第四個擁有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其空間探索技術也開始急速發展。
  • 宇宙葬在日本能走多遠?會成為一種全球潮流?掃墓祭拜要去宇宙?
    宇宙葬在日本能走多遠?會成為一種全球潮流?掃墓祭拜要去宇宙?初看宇宙葬還以為是要把屍體送入太空呢,以前就聽過這種說法,由於太空中沒有細菌,屍體不會腐爛,能夠永久保存下去並漂浮在太空,一些有錢人似乎有這樣的想法。
  • 日本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 計劃6年內發射監視衛星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據日本共同社5月18日報導,5月18日,日本防衛省在東京都府中基地舉行儀式,宣布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防衛省為該部隊舉行了授旗儀式。宇宙作戰隊隊旗 圖源:河野太郎推特  在隊旗授予儀式上,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訓示稱,「為了儘快適應新的安全保障環境,必須儘早構建太空情況監視等的體制」。
  • 木質衛星,太空探索新思路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和住友林業公司宣布將合作生產一枚木質衛星,預計2023年發射升空。據稱,該木質衛星邊長10釐米,是個「小個頭」,選用不易變形的木蘭科植物厚樸作為原材料。發射後,它將在和國際空間站相同軌道停留半年至一年,並定期向地球發回木材變形信息。科學家稱,如果這一嘗試取得成功,未來衛星製造的材料將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