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星「Tesserae」區域的模擬視圖中,研究人員確認了層狀巖的存在。
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9月17日報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CSU)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金星上最古老的「Tesserae」區域的層狀巖似乎與火山活動有關。該發現有望為探索這顆神秘行星的地質歷史提供新線索。這一研究近日發表於《地質學》雜誌。
「Tesserae」是金星表面的構造變形區域,約佔金星地表面積的7%。「Tesserae」的歷史可追溯到大約7.5億年前。
論文作者、NCSU行星科學副教授Paul Byrne說:「關於『Tesserae』,有兩種解釋,一種觀點認為它是由火山巖構成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它與大陸型地殼很相似。然而,我們在『Tesserae』發現的層狀巖,與第二種觀點並不吻合。」
為了尋找真相,Byrne團隊分析了美國宇航局1989年麥哲倫任務拍攝的金星表面圖像。雖然研究人員已經對「Tesserae」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但在此之前,他們對「Tesserae」的分層結構知之甚少。
Byrne認為,如果「Tesserae」屬於大陸型地殼,這種分層結構就不可能存在。
「大陸型地殼主要是由花崗巖構成的,花崗巖是當構造板塊移動時形成的火成巖。」Byrne解釋說,「但是花崗巖不會形成層狀巖。如果金星上有大陸型地殼,它應該在我們看到的層狀巖下方。除了火山活動之外,形成層狀巖的另一種方式是沉積礦床,如砂巖或石灰巖。然而,我們迄今還沒有在金星找到形成這類巖石的區域。目前的證據表明,『Tesserae』的部分區域是由層狀火山巖構成的。」
Byrne希望這項工作能幫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金星複雜的地質歷史。他說:「雖然我們現在掌握的數據將『Tesserae』的起源指向了火山,但假如將來我們取樣發現它們是沉積巖,那麼這些巖石樣本一定是在特殊的氣候期形成的——甚至可能是類似地球氣候的時期。現在的金星環境惡劣,但我們不確定它是否一直如此。它是否曾經像地球一樣宜居?是否有災難性的火山爆發摧毀了整個星球?我們還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但『Tesserae』的層狀巖為尋找巖石起源縮小了範圍。」
原創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地質學》
期刊編號:0091-7613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9-venus-ancient-layered-volcanic.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