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海峽,也稱巴布-埃爾-曼德,通稱「曼德海峽」或「曼達布海峽」(the Mandab Strait),位於紅海南端葉門和吉布地之間;是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曼德海峽更成為了,極具有戰略地位的重要海道,也是世界最繁忙的海道之一。
曼德海峽長50千米,寬26-32千米,水深30-323米。海峽入口處有幾個小島,其中較大者名丕林島,面積13平方千米,把曼德海峽分為東西兩條水道,即東西兩條分峽。
東條峽或東水道,即丕林島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海峽寬3.2千米,水深30米,稱小峽。因該水道水深適宜,航道中很少島嶼、暗礁,是由紅海出入印度洋的主要水道;西條峽。西水道即為丕林島與非洲之間的海峽寬28千米,最大水深323米,稱大峽。西水道雖寬且深,但航道內灘多礁險,散布著一群名叫「七姊妹」的小火山島,船隻不便從這裡通航。
大哈尼什島位於紅海東南端海域正中,臨近曼德海峽,東距葉門、西距厄利垂亞均40千米,且居中於紅海主航道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誰佔領了大哈尼什島,誰就可以將曼德海峽完全封鎖。
由於大哈尼什島特殊的戰略位置,葉門與厄利垂亞均對該島提出主權要求;1995年兩國曾因爭奪該島,而爆發海戰;後經阿拉伯聯盟的幹預,當年厄也兩國同意停火,雙方從哈尼什群島撤軍,並將爭議交聯合國仲裁,此次海上衝突到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