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嚴復後塵的翻譯家:伍光建名字不應被遺忘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1877年,嚴復等人被派往英國,專門學習駕駛兵船技術。起初,他們是在抱士穆德學校接受以英文為主的預備訓練,隨後進入著名的格林尼茨海軍學院學習系統的海軍知識。嚴復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努力鑽研高等算學、化學、物理、海軍戰術、海戰公法及槍炮營壘諸學,最終取得「考課屢列優等」的優異成績。出洋留學使嚴復一下子眼界大開,結合早年在國內軍艦上的實習經歷,嚴復開始思考中國究竟應該向西方學習什麼才能走上富強之路。因此,他沒有僅僅局限於對艦船知識的學習,而是逐漸對英國的社會組織和各種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理論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走出校門,去法庭看審判,進議院聽辯論,到居民區觀察基層社會組織,和同學們一起參觀工廠、學校、商店、博物館等,總之,嚴複利用一切機會廣泛接觸英國社會,努力地「開眼看世界」。在他閱讀的書籍裡面,有關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學術著作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亞當·斯密、孟德斯鳩、盧梭、穆勒、達爾文、赫胥黎、斯賓塞等人的作品,他都涉獵過。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的知識不斷地充實著嚴復的頭腦,他也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為自己苦苦思索已久的問題找到了答案。

  1879年,因福州船政學堂急需教師,嚴復被調回國內,出任學堂教習。1880年,嚴復又被調往天津,任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的總教習,開始長達20年的執教生涯。當時的學堂總辦雖為吳仲翔,但實際工作均由嚴復承擔。由於受到過正規的海軍教育,研究過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和學說,因此嚴復在辦學的過程中,大膽吸取英法等國同類學校的成功經驗,對學制、課程設置及教學環節都做了詳細規定。他極為注重課堂教學與實踐的結合,無論駕駛還是管輪專業,學生都必須進廠或上船實習。他對學生的考核十分嚴格,學生只有堂課考試合格,才準予上船。嚴復辦學以掌握世界最新技術為目標,因此堅持派遣學生到英、法等國留學,以接受比較先進的專業訓練。

  在執掌北洋水師學堂教務的同時,嚴復堅持系統閱讀西方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並從事大量的翻譯寫作工作。由於向中國介紹了大量西方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嚴復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近代中國系統介紹西學的第一人。

  嚴復先後翻譯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論》(《進化論與倫理學》)、亞當·斯密的《原富》(《國富論》)、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社會學研究法》)、約翰·穆勒的《群己權界論》(《自由論》)和《穆勒名學》、甄克思的《社會通詮》(《社會進化簡史》)、孟德斯鳩的《法意》以及耶芳斯的《名學淺說》等。由此,西方社會學、經濟學、法學、邏輯學等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得以進入中國。嚴復的譯著往往具有較強的現實性,無論譯文還是按語,都滲透著其探本溯源的治學精神和對中國社會的深刻體察。在那個梁啓超形容為「學問饑渴」的年代,嚴復的譯著令人耳目一新,他試圖引領人們將目光投向英、法等國「船堅炮利」的背後,察看導致這些國家強大的社會原因,探究其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他所介紹的進化論學說對傳統舊學之「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產生猛烈衝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人們所接受。以《天演論》為例,這部書從翻譯到出版剛好經歷了維新運動高漲時期(1895-1898年),一經問世,便引起思想界的轟動。梁啓超在《天演論》出版之前就加以宣傳,康有為也稱「《天演論》為中國西學第一者」。1898年,該書出版後,有的學校教師往往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作文題目,青年們更是爭相閱讀,對它愛不釋手。魯迅回憶自己讀《天演論》時的情形:不僅覺得書中「寫得很好的文字」,而且「一口氣讀了下去,『物競天擇』也出來了,蘇格拉第(底)、柏拉圖也出來了」。嚴復所宣揚的進化論思想連同科學理性精神、民主思想不僅影響了戊戌維新運動,而且也對後來者們尋求救國真理的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難怪魯迅稱讚嚴復是「一個19世紀末年中國感覺敏銳的人」。

  除了執教北洋水師學堂、譯介西方學術著作外,嚴復還在《直報》以及自己所創辦的《國聞報》上發表過大量時事評論文章。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論世變之亟》、《原強》、《闢韓》、《救亡決論》等,宣傳了維新變法、救亡圖存的理念。後來他還擔任過復旦公學校長和北京大學校長。憑藉著對西學和中學較為全面的了解,以及長期從事的教育和翻譯活動,嚴復一直希望通過「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陳寶琛在嚴復的墓志銘中說:「於學無所不窺,舉中外治術學理,靡不究極原委,抉其得失,證明而會通之。六十年來治西學者,無其比也。」

  在嚴復所培養的眾多傑出人才中,伍光建的名字不應被遺忘。因為他與嚴復既為師生,又同為著名翻譯家。伍光建(1867-1943)是廣東新會人,19世紀80年代他在北洋水師學堂讀書,師從嚴復,接受了十分嚴格的外語和專業訓練。畢業後,他被派往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深造五年,系統地學習了數學、物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識,兼學歐美文學。歸國後,伍光建到北洋水師學堂教書,並開始鑽研中國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的學問。1905年,伍光建隨載澤等人前往西歐和美國,考察西方憲政,對西方政治與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回國後,他陸續編寫了物理、化學、英語等學科的教科書,如《帝國英文讀書》(五卷)、《英文範綱要》、《英文習語辭典》、《西史紀要》(二卷)等,前二者還成為學部審定的教科書。多年的留學生活和嚴格的專業訓練使伍光建具備了較高的英文閱讀和聽說能力,這為他從事專門的翻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從事翻譯活動始於19世紀90年代,持續50多年,所譯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的各類書籍大約130種。

  甲午戰爭之後,維新運動蓬勃展開,伍光建應邀為汪穰卿在上海創辦的《中外日報》撰稿。該報通過社論、副刊、插畫等形式針砭時弊,揭露官場腐敗,關心民眾疾苦,同時大量介紹西方科學文化,翻譯一些外國文學作品。那時,林紓的「古文改寫」式的翻譯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流傳極廣。伍光建所譯作品,則改用白話,署名「君朔」,陸續在《中外日報》上發表,令讀者耳目一新。針對人們渴望更多地了解西學新學的實際需要,伍光建選譯了一些體現進化論觀點的作品。他曾坦言,當時較多取材於英國弗勞德的《大問題小議論》,讀者最喜愛的是幾篇寓言故事,例如《母貓訪道》,講的正是當時中國讀書人所嚮往的「新學」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辛亥革命之前,他的白話譯作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仍署名「君朔」,其中以法國大仲馬的《俠隱記》(《三個火槍手》)、《續俠隱記》(《二十年後》)譯筆生動傳神,而深受讀者歡迎。20世紀20年代中期,商務印書館曾出版茅盾評註本《俠隱記》,收入《萬有文庫》,並作為高中學生語文自修讀物,起過良好作用。胡適、曾孟樸、徐志摩等都很欣賞伍光建的譯筆。徐志摩曾約他為新月書店翻譯英國啟蒙時期的劇作家謝立丹的作品《造謠學校》和《詭姻緣》,胡適約他為中美文化基金委員會翻譯吉鵬的《羅馬衰亡史》。上世紀30年代,伍光建為商務印書館翻譯了美、德、英、法、意、俄、瑞典、丹麥、挪威、西班牙等國40餘種小說的節選本。

  伍光建的翻譯數量十分可觀,選題廣泛,視野開闊。他認為「了解西洋,介紹西洋,不等於盲目崇拜西洋」。為了讓讀者看到西方國家所存在的社會問題,他也將有關小說翻譯過來,以便中國讀者更全面地認識西方。除了大仲馬的作品之外,伍光建還翻譯了狄更斯的《勞苦世界》(《艱難時世》)和《二京記》(《雙城記》)、斯威夫特的《伽利華遊記》(《格列佛遊記》)、夏落蒂的《孤女飄零記》(《簡·愛》)、雨果的《海上的勞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惡與懲罰》(《罪與罰》)、塞萬提斯的《瘋俠》(《堂吉訶德》)等。傳記方面則有福雷的《拿破崙論》和路德威格的《俾斯麥》。晚年的伍光建,在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的同時,也翻譯了一些哲學、歷史方面的著作,例如麥爾茲的《十九世紀思想史》、基佐的《法國革命史》、麥考萊的《英國史》等。伍光建翻譯的文學作品通俗易懂,頗受大眾歡迎,他因此在中國翻譯界享譽盛名,贏得「翻譯界之聖手」的美譽。

  嚴復所譯作品體現出譯者對社會的深刻洞察,是西學與中學融會貫通的典範之作。伍光建在這點上的確難以望其項背。但既為師生,伍光建對嚴復的思想也有所繼承。更為重要的是,作為近代留歐學生的優秀代表,二人都對近代中國的文化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中國社會孕育了留學生群體,留學生又以譯書、辦學等活動把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思想引入中國,中國文化也因此而更加豐富、發展。李淨昉

相關焦點

  • 翻譯家的寂寞與翻譯界的清冷
    但謝素臺的去世告訴我們,翻譯界太清冷了,乃至於如此之重要的一位翻譯家去世,都是通過微博這種熱鬧的網絡場所傳遞出來的。 謝素臺擁有著不小的學術聲望,她翻譯的《安娜·卡列尼娜》,是這本名著最好的中文翻譯版本,被無數人閱讀過。
  • Angelababy的名字翻譯成中文不叫天使寶貝
    在娛樂圈中,明星們除了有中文名字外,還有不少人有英文名字。除了本來就是外籍的因素之外,更多的人還是為了以後可以進入國際大舞臺,畢竟有個英文名,在宣傳上比較方便一些。就比如最近風頭正盛的劉亦菲吧,她的英文名字就叫Crystal,是不是比直接叫Liu Yifei看起來要更正規一些呢?提到用英文的明星,最具有代表性的肯定非Angelababy楊穎莫屬了。我想這也是國內娛樂圈裡唯一的一位英文名知名度要高於中文名字的明星吧。只不過幾乎所有的媒體還有網站對於楊穎的英文名給出的翻譯都是天使寶貝。
  • 男寶寶英文名字帶翻譯
    隨著時代潮流的進步,很多家長喜歡追求時尚,給自己剛出生的寶寶取個洋氣的英文名字。由於對於外國文化的了解不夠透徹,在給男寶寶取英文名字時可能會有些困難。如果家長們還在為給男寶寶取個什麼樣的英文名字苦惱,可以來這裡看看男寶寶英文名字帶翻譯。男寶寶英文名字帶翻譯給男寶寶取英文名字就像取中文名字一樣,其中大有講究,而且最忌諱的就是英文亂譯。
  • 明朝王爺們的名字湊在一起,居然是一張元素周期表?
    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 朱在鐵、朱在鈉、朱均鈽、朱奉鋂、 朱成鈷、朱成鈀、朱恩銅、朱恩鉀、 朱帥鋅、朱寘鑭、朱徵釙、朱效鈦、 朱效鋰、朱詮鈹、朱彌鎘、朱諟釩、 …… 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你會翻譯《如夢令》嗎?
    明蘭是盛家的第六個孩子,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雖然她聰明善良,但卻不受父親的喜愛。多年來,明蘭一直隱藏自己的鋒芒,希望有朝一日能為亡母報仇。隨著明蘭長大成人,她結識了很多好朋友,也遭遇了各種危機。最終,這個曾不受父親喜愛的女兒贏得了自己的真愛,嫁給了一位有權有勢的官員為妻。
  • 「苟富貴勿相忘」翻譯後,谷歌:沒錢的人總會被遺忘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考考它,看看在AI眼中,《陳涉世家》到底是個什麼故事。 最近,B站上一位叫做「鷹目大人」的阿婆主就用谷歌翻譯對AI進行了一次隨堂測驗,只不過它的表現嘛,就見仁見智了。 比如,AI就把這句著名的「苟富貴,勿相忘」就翻譯成了「沒有錢的人,總是會被遺忘」。
  • 大腦如何學會遺忘(翻譯)
    2018年9月,另一組研究人員確定了與遺忘有關的大腦部分。他們根據大腦的頻率分析了人類大腦如何自動忘記。一個被稱為整合的過程可以保護重要的記憶不被遺忘。從本質上講,在積極形成記憶的同時,基於多巴胺的遺忘機制也起作用。除非大腦認為記憶很重要,否則它會抹去形成記憶。故意忘記2018年9月,波鴻魯爾大學,基森大學和馬爾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與波恩,荷蘭和英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合作。
  • 科學網—人工智慧:拋開字典的「翻譯家」
    大多數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和其他從經驗中學習的計算機算式——會受到「監督」。計算機會進行推測,然後接收到正確答案,並據此調整相應的過程。在教一臺計算機如何在諸如英語和法語之間進行翻譯時,這種模式會非常有效,因為很多文獻在這兩種語言中同時存在。但它對於罕見的語言,或者是那些沒有很多平行文本的通用語言並不奏效。
  • 記憶過程中的遺忘理論
    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三個環節,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時發現還有遺忘的部分,也就是識記、保持和遺忘、回憶和再認,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在教招考試中遇到題目時,我們不要選擇遺忘,因為記憶過程如果考慮到遺忘,就不存在回憶和再認了。但是關於遺忘的理論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裡涉及的概念較難且容易混淆。這裡主要介紹5種遺忘理論。
  • 他的粵語名字 堪稱體育界人名翻譯中的一絕
    如:NBA的天王巨星麥可喬丹,粵語翻譯為「米高佐敦」(mai5 gou1 zo3 敦deon),更接近英語原音,足球天王齊達內,粵語翻譯為施丹(si1 daan1),在接近原音的時候,更盡顯粵語翻譯的精簡短促。
  • 孟子的「英文名」為何鬧出笑話,古人名字是怎樣翻譯成外語的
    孟子的譯名Mencius和孔子的譯名Confucius,其實來自於拉丁文,翻譯者是歐洲來到明朝的耶穌會傳教士,這些傳教士不僅在中國傳播天主教教義,還帶來了歐洲的科技、地理和藝術方面的知識,與此同時,以義大利神父利瑪竇為首的不少傳教士也積極學習中國的書籍,他們發現當時中國的大多數人,都在信奉儒家思想,於是開始鑽研儒家典籍,並翻譯成羅馬教廷的官方語言拉丁文,向歐洲人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
  • 不該被遺忘~
    曾有一位女子,放棄諾貝爾獎,毅然回國,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她為祖國和人們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卻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她是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項目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稱做中國的居裡夫人!她的名字,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她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然而,她卻是一位絕非一般的奇女子!
  • 不該被遺忘~
    她的名字,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她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然而,她卻是一位絕非一般的奇女子!她原本是物理學界閃閃發亮的新星,卻一度消失在國際學術舞臺;她的名字不像錢學森、鄧稼先那樣家喻戶曉,卻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提供了高濃縮鈾;她曾轟動全世界,卻因為祖國的召喚選擇了「消失」,她一輩子兢兢業業,大半生卻隱姓埋名。
  • 2018年教師招聘考試:記憶遺忘的原因
    遺忘是指識記過的東西不能再認或者再認或回憶發生錯誤的現象。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結合案例以選擇題的形式對關於不同學說遺忘的觀點的進行考察,能正確理解不同遺忘學說的內涵是解答該類題目的關鍵,下面就我們講重點區分不同學說的觀點。
  • 「翻譯家」柳鳴九:無心插柳柳成蔭
    原標題:「翻譯家」柳鳴九:無心插柳柳成蔭 他摩挲著《局外人》的封面,仿佛摩挲著他那顆「小石粒」 「一生只為打造一個人文書架」無心插柳,憑副業贏得至上學術榮光為小孫女翻譯一本兒童文學名著什麼樣的翻譯才是好翻譯 2018年11月24日上午
  • 中國人大記者會應停止英文翻譯
    但掃興的是有一半時間用於英文翻譯。沒有看完,就關掉了電視。整理一下思路,得出中國人大記者會應停止英文翻譯的結論。全國人大會議,不管開好開壞,那畢竟是中國人討論中國人的國家大事,千頭萬緒,問題多多。開個記者會,通過新聞媒體讓中國老百姓了解一下大家關心問題的情況,實屬很自然的事。有好事的外國記者願來聽聽中國的近況,那也未嘗不可,中國已經開放了嘛。
  • 郭碧婷給向家生個孫女,因未領證引發擔憂,別步了梁洛施的後塵?
    郭碧婷給向家生個孫女,因未領證引發擔憂,別步了梁洛施的後塵
  • 名字很好聽的電視劇,被這個國家翻譯得不成樣子
    名字很好聽的電視劇,被這個國家翻譯得不成樣子日本這個國家,一直以來也都深受中國人的關注,他們也是一個獨特的民族。經常會見到,他們總是將一些電視劇的名字,搞成奇葩的模樣,這也讓不少的中國觀眾們感到質疑。明明在中國的名字很不錯,到了日本卻發生了極大變化。
  • 中文兩個字就搞定的地名,翻譯英文卻需要172個字母,不在中國
    我想小夥伴們應該有這樣的感受吧,好不容易抽出時間想要欣賞我國的大山大河,可是擁擠的人群和堵塞的交通讓我們的旅遊體驗大打折扣。因此,很多人開始選擇境外遊,而周邊國家面對如此機遇,也紛紛為中國伸出了友好之手。泰國是地處東南亞地區,距離中國不遠,在消費上也非常便宜,因此常常是中國旅客必選之地。加上泰國獨特的佛教文明和名勝古蹟,每年都有數百萬人前往。
  • 聖鬥士漫畫翻譯變遷:天獸星的名字到底應該叫什麼?
    我是66號6樓的6哥,帶你用不一樣的視角看動漫!日本漫畫聖鬥士星矢以其聖衣鎧甲的設計聞名,加上其希臘神話背景,充滿異域風情。不過,這也導致在人名的翻譯上,有許多問題。因為,聖鬥士的漫畫文本翻譯有一個從音譯到意譯的變化。早期,聖鬥士星矢在日本連載的時候,名字都是使用日文假名,沒有給出英文名字。而中文圈在引進翻譯的時候,就只根據日文假名來音譯。聖鬥士星矢最早的中文版本,是臺灣書商出版的,大多是地下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