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各朝代的皇帝紛紛走下「神壇」,先是將乾隆皇帝叫做「蓋章狂魔」,而最近威嚴的朱元璋也有了新稱號——「化學教父」。
乾隆皇帝的外號是因為他喜歡給各種作品蓋章,因此被叫做「蓋章狂魔」,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被稱為「化學教父」呢?
化學教父
我們先來看一組名字:
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
朱在鐵、朱在鈉、朱均鈽、朱奉鋂、
朱成鈷、朱成鈀、朱恩銅、朱恩鉀、
朱帥鋅、朱寘鑭、朱徵釙、朱效鈦、
朱效鋰、朱詮鈹、朱彌鎘、朱諟釩、
……
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上述名字最後一個字,可不就是我們熟悉的化學元素嘛?可是,元素周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於1869年發現的,直到清末才翻譯成中文。
特別是,「鐳」這個化學元素是居裡夫人於1902年才發現的,而朱慎鐳1598年就去世了,是萬曆年間的人物。難道朱元璋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這一切還得從朱元璋的本名開始說起。因為朱元璋在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因此父母為他取名朱重八。本來這名字在他登基之前用用也無傷大雅,但登基之後,還使用這個名字就有點土了。
就像司馬相如,父母原先為他取名司馬犬子,但司馬相如本人就覺得這名字難登大雅之堂,再加上崇拜藺相如,就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司馬相如。
說回朱元璋,為了讓後代的名字不再步自己的後塵,朱元璋親自取名字。
朱標、朱樉、朱棡、朱棣。
朱橚、朱楨、朱榑、朱梓。
朱杞、朱檀、朱椿、朱柏。
朱桂、朱楧、朱植、朱栴。
朱權、朱楩、朱橞、朱松。
朱模、朱楹、朱桱、朱棟。
朱㰘、朱楠。
而且,為了一勞永逸,他規定從他的孫子輩開始,每一個名字的第一個字都必須使用輩分表中的字,第二個字必須以五行為偏旁,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順序。
可能還有很多人沒聽懂,舉個例子,朱元璋兒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
木生火,孫子是火字旁,
火生土,曾孫是土字旁,
土生金,玄孫是金字旁,
金生水,五世孫是水字旁,
水生木,六世孫又回到了木字旁。
乍一看,朱元璋可真是個小機靈鬼,以後取名字,再也不需要想破腦袋了,然而這一舉動,將子孫後代折騰慘了。
元素周期表
其實一開始,老朱家人丁單薄,這麼做完全沒問題,有的字還因為這個規定,還特別詩情畫意,像銘、鈺、鈞等。
然而到了永樂年間朱氏子孫增至127人,後來皇子皇孫的數目更是從19661激增至8萬多人。
8萬多人嗷嗷待取名啊!饒是中華文化再博大精深,那麼多名字,怎麼取?王爺們冥思苦想,終於鑽了太祖規定的空子,只是最後一個字的偏旁是金木水火土,但朱元璋沒有說這些字一定要是現成的,可以造字嘛!
於是,他們就給皇子皇孫造了錫、鐳、鉻、鈮、鈽、鋂、鈷、鈀等字。
公元1869年,徐壽想把元素周期表引進中國,有的金屬他知道,比如鐵、銅等,但有的生僻元素,要如何用漢字表達呢?
恰巧,徐壽翻到了《明史》,看到了許多帶金字旁的生僻字,有的還與元素周期表的發音一毛一樣。
徐壽大喜啊!這可不就是現成的嘛,於是借用家譜中合適的漢字,也創造了新的漢字,這才有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元素周期表。